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蜡蚧菌Lecanicillium是自然界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为了获取更多的蜡蚧菌作为控虫真菌资源,对从森林中的根际土壤分离得到的一株蜡蚧菌进行鉴定以及与其他几种病原真菌进行烟草粉斑螟Ephestia elutella的致病性对比。【方法】采用形态特征比较和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构建分子系统树对从贵州贵定松林下土壤中分离的菌株进行综合鉴定,采用浸虫法对烟草粉斑螟3龄幼虫进行致病性筛选。【结果】根据形态特征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该真菌为丝枝蜡蚧菌Lecanicillium aphanocladii。在测试菌株中,环链棒束孢Isaria cateinannulata、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丝枝蜡蚧菌对烟草粉斑螟3龄幼虫7 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9.22%,64.92%和77.92%,表现出较好的致死效果。【结论】丝枝蜡蚧菌对烟草粉斑螟幼虫的致死效果较好,可用作仓储内烟草粉斑螟的生物防治资源。  相似文献   

2.
用布氏白僵菌、球孢白僵菌、玫烟色拟青霉、绿僵菌和莱氏野村菌5种真菌的固体培养物,对斜纹夜蛾2、3龄幼虫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布氏白僵菌和莱氏野村菌两种菌株对斜纹夜蛾幼虫有明显的致病效果,对2龄幼虫的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2.95 d和4.10 d,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和95.2%;对3龄幼虫的致病力低于2龄,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19.67 d和19.63 d,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6.6%和52.2%.玫烟色拟青霉、球孢白僵菌两菌株也有一定的致病力,对2龄幼虫的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4.89 d 和6.34 d,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7%和71.4%.  相似文献   

3.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urgiperda (J.E.Smith)是一种新的入侵害虫,目前已侵入我国多个省区,严重危害玉米。本研究调查了广州地区草地贪夜蛾僵虫的自然发生率,并分离出具有较高致病性的白僵菌,测定了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广州地区草地贪夜蛾幼虫僵虫发生普遍,田间僵虫率最高为20.99%,累积僵虫率达43.21%;结合僵虫、致病菌菌落、显微超微等形态和分子生物学分析,以及致病性测定,确定从草地贪夜蛾幼虫上分离的真菌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分离培养的分生孢子和僵虫体表洗脱的分子孢子对幼虫致病力相近,有效致死浓度为1107 cfu/mL,幼虫的累积校正死亡率达78.57%。研究表明,该白僵菌菌株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具有较高的致病性,可作为生防真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供一种新的饲养大螟的方法,为获得充足的、高质量虫源提供技术保障。[方法]使用籽粒未形成的嫩玉米穗、鲜茭白和市场上出售的成熟甜玉米3种天然饲料分别饲养大螟,对比3种天然饲料饲养下大螟幼虫发育历期、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蛹重和单雌产卵量等适合度参数。[结果]大螟在嫩玉米穗上的平均幼虫存活率为85.3%,化蛹率为77.1%,羽化率为66.3%,显著优于茭白和甜玉米的饲养效果。在嫩玉米穗上,大螟世代发育历期为36.2 d,幼虫发育历期为16.6 d,显著短于在茭白和甜玉米上的发育时间。取食嫩玉米穗的大螟单雌产卵量为81.1粒,与野生型大螟的产卵量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嫩玉米穗可为大螟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提高了初孵幼虫的存活率,加快了其世代发育速率,可做为一种适宜的饲料用于大螟的大规模饲养。  相似文献   

5.
安徽大别台区虫生真菌区系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安徽大别山区虫生真菌区系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虫生真菌资源十分丰富 ,共有虫生真菌 5 0种 ,隶属于 4目 4科 16属。科从大到小依次为麦角菌科 (Clavicipitaceae) (2 7种 ,占 5 4 % )、丝孢科 (Hy phomycetaceae) (15种 ,占 30 % )、虫霉科 (Entomophthoraceae) (5种 ,占 10 % )、束梗孢科 (Stilbellaceae) (3种 ,占 6 % )。含 3个种以上的优势属依次为虫草属 (Cordyceps) (2 6种 ,占 5 2 % )、拟青霉属 (Paecilomyces) (6种 ,占 12 % )、白僵菌属 (Beauveria) (3种 ,占 6 % ) ,共计 35种 ,占总种数的 70 % ;含 2个种的属为刺束梗孢属 (Akanthomyces)和虫瘟霉属 (Zoophthora) ;其余 11个属皆为单种属。优势种依次为粉拟青霉 (Paecilomycesfarinosus)、细脚拟青霉 (P .tenuipes)、下垂虫草 (Cordycepsnutans)、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bassiana)、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 (Metarhiziumanisopliaevar.anisopliae)。区系地理成分划分为 7大类型 :世界分布种 (42 .11% )、欧亚大陆分布种 (10 .5 3% )、亚热带—热带分布种 (5 .2 6 % )、东亚分布种 (7.89% )、东亚—新几内亚分布种 (5 .2 6 % )、中国—日本分布种 (5 .2 6 % )和特有成分 (2 3.6 8% ) ,表现出明显的东亚区系特征 ,而且本区及  相似文献   

6.
【背景】昆虫肠道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是昆虫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它们能够促进维生素的合成、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及利用,同时还可以保护宿主抵御天敌,忍受高温以及促进毒素或异生素的代谢,间接促进资源开发。【目的】研究PE塑料饲喂的大蜡螟幼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方法】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结合菌落形态和细胞形态及相关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细菌种类。【结果】从大蜡螟幼虫肠道分离纯化的40株可培养细菌得到16种不同细菌遗传型,分别属于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肠球菌科(Enterococcaceae)、葡萄球菌科(Staphylococcaceae)、莫拉菌科(Moraxellaceae)4个科。其中芽孢杆菌科是肠道可培养细菌的优势细菌种类。结合菌落和细胞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确定肠道可培养细菌为芽孢杆菌属9株、肠球菌属4株、葡萄球菌属2株以及不动杆菌属1株。【结论】通过研究大蜡螟幼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可为开展大蜡螟肠道的微生态研究提供相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白虫小茧蜂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中能  李理 《昆虫学报》1989,32(4):433-437
白虫小茧蜂Bracon greeni Ashmead是紫胶白虫的重要天敌.本文首次报道用人工培养基成功地使白虫小茧蜂从卵离体培养至成虫.所用培养基的成分为昆虫血淋巴、鸡蛋黄和牛奶液.每100ml培养基含庆大霉素4—6万单位.培养基用帕拉玢膜(parafilm)加工成“模拟寄主”.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和成虫羽化率分别为85—91%、70—71%和67—69%.卵期20—22小时,幼虫期历时3—4天,预蛹和蛹期历时7—8天,一个发育周期需11—13天.成虫体长雌3.2—4.5mm,雄2.5—4.0mm,雌雄比约1:3.和用天然寄主白虫来繁殖的白虫小茧蜂相比,发育速度大体上相当,体型稍大,雌性比低.成虫能交配产卵,并在大蜡螟幼虫和模拟寄主上繁育出雌雄后代.但成本有待降低,所用离体培养技术也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研究家蚕幼虫解毒和抗氧化防御体系在抗真菌感染过程尤其是真菌毒素解毒过程中的作用。检测了家蚕幼虫感染球孢白僵菌以及注射球孢白僵菌毒素之后血淋巴、中肠和脂肪体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力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变化及GST、GSH-Px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还检测了注射GSH和毒素对家蚕幼虫感染球孢白僵菌后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感染家蚕幼虫后脂肪体、中肠、血淋巴中的GSTs、GR、GSH-Px酶活力性显著提高,各组织中BmGSTd1、BmGSTs1、BmGSTo1和BmGSH-Px的表达量在感染后期(54~72 h)也显著上调表达,说明家蚕幼虫可以通过增加酶活力并上调解毒和抗氧化因子的表达量以增强抗真菌感染能力。毒素注射实验表明家蚕幼虫对球孢白僵菌毒素的解毒作用主要在脂肪体和血淋巴中依赖GSTs、GR和GSH来完成,同时定量实验表明BmGSTs1和BmGSTo1在注射毒素24 h后显著上调表达,说明它们可能是家蚕幼虫对球孢白僵菌毒素的主要解毒基因。存活率实验结果表明GSH能够缓解球孢白僵菌毒素对蚕体的损害,延长家蚕幼虫的半数致死时间(约6 h)。本研究结果表明家蚕幼虫GSTs和GSH-Px构成的解毒和抗氧化防御系统在抗真菌感染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丰富了对家蚕与病原真菌互作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蜡螟的念珠菌属真菌动物模型并探究真菌对蜡螟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影响以及念珠菌属真菌蜡螟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注射器吸取一定量的菌液注入蜡螟体内,在30℃培养箱中培养一定时间后,取出其中的一小部分蜡螟进行解剖,观察真菌菌丝对蜡螟肠道组织的损伤情况,取另一小部分蜡螟做病理切片,同时记录不同时间段蜡螟的生存死亡情况;将空白蜡螟断头取血,分离淋巴细胞后用DMEM培养,用热灭活真菌处理蜡螟淋巴血细胞,37℃培养3 h后,分别用ROS(氧化应激水平)探针和溶酶体探针标记ROS、溶酶体,观察真菌刺激细胞时的自噬水平的变化。结果真菌菌丝对蜡螟的肠道组织产生损伤,病理切片显示大量菌丝生长,细胞吞噬真菌后,ROS升高,溶酶体与菌共定位。结论念珠菌属真菌的蜡螟模型中,真菌对蜡螟的细胞、组织、器官均有损伤,蜡螟的细胞自噬水平升高,并且此模型具有易操作,价格低廉,便于进行统计学分析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一株寄生油松毛虫的白僵菌毒素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一株寄生于油松毛虫(Dent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越冬幼虫上的高毒力卵孢白僵菌(Beauveria tenella)的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对油松毛虫幼虫具有杀虫活性的毒素物质.[方法]对这株白僵菌进行了液体培养,用乙酸乙酯对发酵液进行萃取,然后对粗提物进行了硅胶色谱分离,利用GC/MS对第6组物质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其发酵液的乙酸乙酯粗提物对油松毛虫具有杀虫活性(校正死亡率42.52%)对粗提物进行了硅胶色谱分离,共得到6组物质,其中第6组物质对油松毛虫的校正致死率达80.26%.利用GC/MS对第6组物质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得知其包括17个组分,其中相对含量大于10%的有:2-哌啶酮占14.02%,2.香豆满酮占47.10%,六氢化-吡咯环[1,2-a]吡嗪-1,4-二酮占21.05%.用其中的2-哌啶酮和2-香豆满酮分别作杀虫试验,油松毛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3.32%和91.61%.[结论]2-哌啶酮和2-香豆满酮是该白僵菌菌株的代谢毒素物质.  相似文献   

11.
以Bt水稻华恢1号(Cry1Ac和CryAb融合基因;简称HH1)及其对照亲本明恢63(简称MH63)稻田靶标害虫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和次靶标害虫大螟Sesamia inferen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大田螟虫发生规律及其靶标和次靶标害虫致害力差异。结果表明,Bt水稻及其对照亲本上二化螟或大螟的卵块数量差异不显著,同时,对照亲本上二化螟与大螟的落卵量差异不显著,但Bt水稻上二化螟的落卵量显著大于大螟。与对照亲本相比,Bt水稻上二化螟幼虫发生量显著降低,降幅高达84.9%—100%,但大螟发生量差异不显著;此外,对照亲本上二化螟幼虫发生量显著高于大螟,但Bt水稻上两者差异不显著。同时,Bt水稻上二化螟导致的枯心/白穗率和受害丛率都显著低于其在对照亲本上的致害程度,降幅分别为30.8%—98.3%和11.4%—96.6%,而大螟差异不显著。可见,Bt水稻对靶标害虫二化螟具有较高抗性,而对次靶标害虫大螟的抗性不明显。另一方面,Bt水稻和对照亲本上二化螟导致的枯心/白穗率和受害从率都显著高于大螟。可见,二化螟仍是当前非转基因水稻上的主要害虫,而Bt水稻对二化螟幼虫发生的显著抑制作用以及对大螟幼虫发生的不显著影响,使得其大面积商业化种植下靶标害虫二化螟和次靶标害虫大螟间的竞争替代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琅琊山虫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和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皖东琅琊山自然保护区设置的20个样方中共采集672份虫生真菌标本,分属于4科8属20种.优势种依次为球孢白僵菌、粉拟青霉、环链拟青霉、布氏白僵菌和玫烟色拟青霉,其中球孢白僵菌占绝对优势,相对多度高达73.8%.选用物种多度、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E对琅琊山虫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和季节分布进行研究发现,虫生真菌数量丰富但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夏季虫生真菌菌株最为丰富,均匀度相对较低,随着气温及降雨量的下降,菌株数量急剧下降,均匀度相对较高;不同季节白僵菌属的数量波动大,但拟青霉属波动较小.  相似文献   

13.
1.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是大豆食心虫幼虫的寄生性真菌。自然寄生率5—10%,有时可达30%以上,是造成大豆食心虫幼虫自然死亡的有力因素之一。 2.白僵菌的发育及孢子发芽温度是18—28℃,其中以25—28℃最为适宜。适宜的发芽湿度要在99%以上。在土壤中如果温度适宜(25—28℃)土壤含水量10%以上就可以引起幼虫显著寄生。 3.幼虫体沾着一定数量的病菌孢子可以引起大量死亡,如果幼虫体上沾着孢子数4944个以上则可致100%寄生,不足此数的,寄生率成比例地降低。菌粉在太阳光照射下6天后寄生力受到影啊,30天以后寄生作用已极小。病菌对于带菌的幼虫虽可同样寄生,但寄生能力要比直接使幼虫接触孢子要小得多。 在室温下的菌粉中,病菌的生活力(致病力)可以保持一年左右。 4.利用白僵菌防治大豆食心虫的效果是:室内不论菌粉浓度及用量多少,寄生率均达100%。小区试验可致幼虫寄生70.19—100%,田间防治可以提高幼虫寄生30.15—36.11%,降低成虫羽化49.83—69.8%。 5.作者认为:利用白僵菌防治大豆食心虫是有希望的。今后是对于大量繁殖病菌的方法,施用药剂时期及与农药混用以提高效果有进一步研究之必要。  相似文献   

14.
不同条件下几种虫生真菌对棉铃虫的侵染致病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 5种真菌共 10个菌株 ,分别对不同虫龄和生理状态的棉铃虫幼虫 ,采用不同的孢子剂量 ,设置不同的温度进行了毒力测定 ,结果表明 :(1)球孢白僵菌和莱氏野村菌两个菌种对棉铃虫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且前者优于后者 ;在白僵菌中 5 S0 3菌株毒力最高 ,对棉铃虫 1- 2龄幼虫的致死中时 (L T50 )为 6 .70 - 7.0 2 d,校正死亡率为 86 .96 % - 91.30 % ,僵虫率为 2 0 .0 0 % - 36 .6 7%。 (2 )同一菌株对不同生理状态的棉铃虫毒力差异显著 ,刚脱皮幼虫极易受感染 ,僵虫率高达 85 .71% ,;同一菌株 (5 S0 3)对棉铃虫 1- 2龄与 3- 4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相差 35 %以上 ,L T50 相差 4 d多 ,低龄幼虫较为敏感。 (3) 5 S0 3防治棉铃虫的最适浓度为 7.8× 10 7孢子 / m l,最适温度为 2 0 - 2 5℃。  相似文献   

15.
禾草螟属(Chilo Zincken,1817)隶螟蛾科草螟亚科,Duponchel(1836)指定Ti-nea phragmitella Hubner作本属模式种。现因幼虫有取食禾本科植物的习性取名。本属所包括的种类多数都是重要害虫。水稻、玉米、高梁、谷子、糜子、甘蔗在不同程度上遭受蛀食;其它如在芦苇、茭白也严重发生。幼虫钻蛀植物茎秆造成枯梢、枯穗、枯心。水稻以及其它各种作物上近似种类很多。近来研究发现二化螟与茭白螟(大二化螟)并非象以往所说的同是一种,茭白螟是一个新种。糜子上也发现一个新种极易与二化螟Chilo su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杀虫真菌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幼虫的室内毒力,明确高毒力菌株的种类,为应用杀虫真菌防治二化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喷雾法测定10株杀虫真菌在同种浓度、湿度和温度下对二化螟幼虫的室内毒力,选择毒力最强的菌株,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杀虫真菌分生孢子对二化螟的侵染过程;根据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利用白僵菌Beauveria sp.18S r DNA ITS序列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和序列分析,并在核酸序列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序列对比。【结果】真菌YQ147、QING、Bbr14、Bbr84在浓度为1.0×108孢子/m L下均对二化螟幼虫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其中真菌YQ147在处理后第10天对二化螟累计校正死亡率达到78.4%,LT50为5.8 d,分子鉴定的结果显示该菌为白僵菌属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结论】明确了球孢白僵菌对二化螟的室内毒力最强,这为利用其对二化螟进行生物防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活体生测的方法测定了转cry1Ab/cry1Ac基因水稻对大螟Sesamia inferens(Walker)幼虫的取食、生长以及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转cry1Ab/cry1Ac基因水稻为食的大螟3龄和5龄幼虫的累计取食量和相对摄食率与对照相比都显著的减少。取食转Bt水稻后,大螟3龄和5龄幼虫体重均出现负增长。随着取食转基因水稻时间的延长,大螟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可以达到100%,5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18.
金龟子绿僵菌及其粗毒素对樟巢螟幼虫的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筛选感染樟巢螟Orthaga achatina幼虫的高致病力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并研究绿僵菌粗毒素对幼虫的毒力和取食粗毒素后幼虫的血淋巴细胞免疫反应。【方法】以死亡率 时间几率值法和TDM模型分析绿僵菌及其粗毒素对樟巢螟幼虫的致病力,并显微观察处理幼虫的血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绿僵菌菌株Ma1291-2对樟巢螟幼虫有较强的致病力,以浓度(1.0±0.5)×108个孢子/mL的孢子悬液接菌11 d后,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分别为99.8%±2.6%和86.9%±1.3%,LT50为6.29 d。各菌株产粗毒素水平与其对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和LT50呈显著相关。通过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参数估算,Ma1291-2菌株及其粗毒素对幼虫致死效应较强的时间段分别为接菌后6-7 d和3-4.5 d。幼虫取食绿僵菌粗毒素后2 d,总血细胞、浆血细胞、珠血细胞和类绛血细胞浓度上升到最高值,而后下降;粒血细胞浓度2 d后开始极显著上升,第3天达到最高值后急速下降;原血细胞前3 d未发现有明显的数量变化,第4天显著下降。幼虫取食粗毒素3~4 d后,浆血细胞和粒血细胞有破裂,珠血细胞和类绛血细胞有黑化现象,原血细胞病态变化不明显。【结论】樟巢螟幼虫取食绿僵菌粗毒素后2-3 d,幼虫血淋巴细胞对粗毒素的免疫反应最强烈,且粗毒素对血细胞有毒害和破坏作用。本研究为该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19.
白僵菌的调查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als.)Vuill.]是一种重要的虫生真菌,我国广泛用于防治玉米螟和松毛虫等农、林害虫。但关于自然界昆虫白僵病的发生特点和寄主范围等在国内报道很少,对于白僵菌的分类也比较混乱,有人认为B.globulifera应区别于白僵菌(B.bassiana)作为一个独立的种存在,但有人则认为B.globulifera应是白僵菌(B.bassiana)的异名,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种。作者在虫生真菌的采集调查中,从1962年冬至1965年夏共分离到白僵菌属真菌55个菌株。根据对这些菌株的研究,同意后一种的看法。 现将调查和鉴定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印楝素农药与虫生真菌混用防治红树林鳞翅目害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2种印楝素农药1%印楝素苦参碱乳油和0.3%印楝素乳油,以及2个虫生真菌绿僵菌菌株和白僵菌菌株对桐花长卷蛾、棉古毒蛾和广州小斑螟等3种红树林叶面和种子害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两种印楝素农药的单剂(500~1000倍)和与虫生真菌的复配剂(700倍),均对害虫有较强的毒性,一周内害虫死亡率达78.6~100%.两种印楝素农药与虫生真菌混合使用均比各自单独使用的杀虫效果好,其中与虫生真菌的复配剂700倍液的杀虫最快,效果最好,第3天柑橘长卷蛾和广州小斑螟的死亡率达100%,棉古毒蛾的死亡率达93.3%.应用1%印楝素苦参碱乳油和0.3%印楝素乳油与绿僵菌和白僵菌的复配剂500倍液进行林间防治危害桐花树的柑橘长卷蛾的试验,防治效果达65.4%~100%,该复配剂具有内吸传导作用、高效、低毒和安全等优点,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