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白腐真菌分泌的锰过氧化物酶是木质素降解酶系统的主要组分,对木质素解聚,纸浆和染料的脱色均有重要作用.利用裂褶菌F17在自行设计的通气托盘式反应器中,以松木屑、稻草及黄豆粉为混合营养基质进行固态发酵生产锰过氧化物酶.在自制通气托盘式反应器中,裂褶菌F17能够产生锰过氧化物酶,发酵96 h时,最高酶活力达到13.51 U/...  相似文献   

2.
锰过氧化物酶是真菌分泌的一种糖基化的含有血红素辅基的胞外蛋白,在染料降解和脱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利用本实验室保存的的白腐真菌裂褶菌Schizophyllum sp.F17产锰过氧化物酶(MnP),研究MnP的酶学性质,并对酶活条件进行优化。实验通过超滤浓缩、DEAE-纤维素、DE5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75凝胶过滤等步骤,分离纯化得到电泳纯的锰过氧化物酶。该酶蛋白含量为23μg/mL,分子量大小为49.2kDa,在0.1mmol/L H2O2中半衰期为5~6min。Mn2+、H2O2以及酶的用量可以影响MnP酶促反应的效率,在单因子分析法的基础上,通过全因子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分析表明:H2O2以及H2O2与酶用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酶促反应的作用是最显著的。在优化条件下,酶对偶氮染料金橙G、刚果红显示出较强的脱色能力。  相似文献   

3.
尚晓静  张富美  程伟  苏莉  侯瑞 《菌物学报》2020,39(8):1580-1592
通过对兔眼蓝莓幼果组织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G18进行形态特征、ITS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鉴定菌株G18为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同时,对菌株G18产生的3种木质素降解酶进行监测,发现G18菌株可以分泌漆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为明确裂褶菌G18对染料的脱色能力,利用裂褶菌G18对固体条件下8种染料进行脱色能力的检测,筛选出较易脱色的染料后,对该染料的脱色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裂褶菌G18对8种染料均可以脱色,对孔雀石绿染料的脱色效果最好。裂褶菌G18对孔雀石绿的脱色优化结果为pH 7.0、20.0g/L淀粉、1.0g/L尿素、1.0g/L硫酸锌、接菌量9片(d=5.0mm)。  相似文献   

4.
颜倩  李国芝  尚晓静  侯瑞 《菌物学报》2023,(6):1423-1434
菌株2-1-1于贵州大学校园樱花树干子实体中分离,通过形态学结构、ITS序列及系统发育树分析,鉴定其为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对菌株2-1-1产生的3种木质素降解酶进行测定,发现菌株可分泌漆酶(laccase,Lac)、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 peroxidase,LiP)和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 peroxidase, MnP)。利用菌株2-1-1对固体培养基条件下7种染料的脱色能力进行检测,筛选出较易脱色的刚果红染料,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GC-MS)分析确定经白囊耙齿菌降解的刚果红染料代谢产物,并对其进行脱色条件优化和毒力测验,试验分析表明:菌株2-1-1对7种染料均有脱色,对刚果红脱色效果较佳。GC-MS分析刚果红染料降解产物主要为联苯胺、联苯、苯乙烯、十六烷和3-硝基苯酚。单因素和综合优化脱色条件:染料浓度50mg/L,碳源为果糖、金属离子为锌离子、pH7,该条件下刚果红染料脱色效果最优。优化条件下菌株2-1-1对刚果红染料脱色率达91.03%,相比对照组脱色率提高...  相似文献   

5.
罗鑫  覃育贤  于存 《菌物学报》2018,37(9):1233-1242
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 peroxidase,MnP)是白腐真菌降解多种异生物质的主要降解酶之一。本研究对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产MnP的酶活曲线进行监测,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I. lacteus产MnP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同时检测了I. lacteus的MnP粗酶液对5种染料的脱色效果。结果显示,I. lacteus在培养5d时MnP活性较大;I. lacteus产MnP较优的条件为:可溶性淀粉20g/L、尿素1g/L、pH 6.3、CaCl2 1mmol/L、FeCl3 1mmol/L,该条件下MnP活性达29.24U/L,与优化前MnP活性相比提高了1.25倍;I. lacteus的MnP粗酶液对5种染料均可脱色,其中对直接大红和活性红的脱色效果更为明显,脱色5d后的脱色率分别达到82%和81%。  相似文献   

6.
周玥  杨兵  杨阳  荚荣 《生物工程学报》2014,30(3):524-528
锰过氧化物酶(MnP)在环保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利用廉价基质生产MnP,尤其是利用工农业废弃物生产MnP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实验利用响应面方法从几种不同的农业废弃物中筛选裂褶菌F17(Schizophyllum sp.F17)产MnP的固态发酵基质。结果表明,以0.52∶0.15∶0.33的比例组成的松木屑、稻草和黄豆粉的混合基质为发酵产MnP的最佳基质,发酵第6天MnP的活力最高,达到11.18 U/g。因此,利用农业废弃物固态发酵产锰过氧化物酶在减低酶的成本和环境污染物治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株新分离的云芝栓孔菌Z-1应用于木质素降解及染料脱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质素是一种非结晶性的复杂三维网状酚类高分子聚合物,被认为是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抗降解的天然屏障。探索并开发高效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资源已成为近些年来的研究焦点。本研究对新分离的一株具有潜在木质素降解能力的菌株Z-1开展了系列研究。首先通过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Z-1鉴定为云芝栓孔菌Trametes versicolor。平板定性检测初步表明云芝栓孔菌T. versicolor Z-1具有较强的产过氧化物酶和漆酶能力。以木质素为唯一碳源时,T. versicolor Z-1对木质素的降解率和脱色率分别可达13.38%和26.43%。酶活检测分析表明该菌主要是通过分泌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 peroxidase,MnP)降解木质素。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GC-MS)对云芝栓孔菌T. versicolor Z-1降解后木质素残渣结构以及代谢物的鉴定分析结果证实了该菌对木质素的强降解能力,并表明该菌对木质素的降解途径包括酚醚键的断裂、芳香环侧链氧化裂解以及芳香环开环反应等。此外,该菌还对多种芳香类染料展现出了强的脱色能力,其中对刚果红、孔雀石绿和考马斯亮蓝R-250 3种染料的脱色率达到100%。本研究表明云芝栓孔菌T. versicolor Z-1具有应用于工业化木质素降解与芳香化合物类染料脱色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通过稀释划线的方法,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刚果红的菌株(T1),从菌落和孢子形态来判断该菌为放线菌的链霉菌属。T1菌在含刚果红(100 mg.L-1)高氏液体培养基中培养6 d后,脱色率高达90%。对培养液进行200~800 nm波长扫描的结果表明,培养基中部分刚果红被T1菌降解,其余部分被菌体吸附。活菌体对染料的吸附效率比死菌体高。T1菌对刚果红的脱色主要是通过生物降解和菌体吸附作用来完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无营养条件下,利用白腐真菌绒毛栓孔菌(Trametes pubescens)菌丝体对染料进行脱色可减少试验成本,提高染料处理的实用性。【方法】将该菌株液体培养的菌丝体在无营养条件下对染料进行脱色,并对其中脱色效果较好的偶氮染料刚果红的脱色过程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测定了该菌株分泌的胞外胞内酶活力,优化影响因子如初始pH值、温度、染料浓度和盐度,同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无营养条件下偶氮染料刚果红的降解产物。植物毒性试验测定刚果红经绒毛栓孔菌菌丝体脱色前后的毒性变化。【结果】菌丝体对偶氮染料刚果红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在初始pH值为2.0,温度为30°C,染料浓度为80 mg/L,盐度为2.5%(质量体积比)时,150 r/min转速下培养7 d后脱色率可达80.52%。在此过程中,菌丝体可被连续使用2次,且其所分泌的酶系可降解染料。此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得到刚果红的降解产物为萘胺、联苯胺和叠氮萘。植物毒性试验显示在无营养条件下的绒毛栓孔菌菌丝体对染料有明显的脱毒作用。【结论】研究发现绒毛栓孔菌菌丝体在无营养条件下的偶氮染料废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温特曲霉HD1的鉴定及其对氧蒽类染料脱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孱  李林 《菌物系统》1999,18(1):67-72
从土壤中分离到1株染料脱色真菌,经鉴定命名为温特曲霉HD1。该菌对氧蒽类染料虎红具有很强的脱色能力。温度在28 ̄40℃之间,HD1对虎红的脱色率为93 ̄99%,最适脱色温度为33℃,pH值在4.0 ̄8.0之间,其脱色率为89.3 ̄98.8%,最适脱色pH值为6.0。培养基、碳源,氮源及接种量对其脱色率均有影响,该菌对虎红的脱色酶为组成酶,主要分布在细胞内,染料的加入能改变脱色酶在胞内外的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