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早期与晚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于2014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NRDS患儿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给予NCPAP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s治疗,并根据Ps注入时间的不同将研究组患儿分为早期组(出生6h内注入,n=25)和晚期组(出生6~12h注入,n=25)。观察并比较对照组、早期组、晚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三组患儿治疗前、治疗1d后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_2)、动脉血氧分压(PO_2)、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吸入氧浓度(FiO_2)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早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晚期组(P0.05);而对照组、晚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d后,三组患儿PCO_2较治疗前降低,PO_2较治疗前升高,且早期组PCO_2低于对照组、晚期组,PO_2高于对照组、晚期组(P0.05);但对照组、晚期组PCO_2、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d后,三组患儿PEEP、FiO_2较治疗前降低,且早期组低于对照组、晚期组(P0.05);但对照组、晚期组PEEP、Fi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晚期相比,早期应用Ps联合NCPAP治疗NRDS疗效确切,其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及NCPAP参数的效果更佳,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前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呼吸支持的最佳时间窗。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NRDS患儿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给予PS前预先进行小于2 h的nCPAP,n=33)、B组(给予PS前预先进行2-4 h的nCPAP,n=33)和C组(立即给予PS,n=34)。对比三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B组给予PS后4h、给予PS后24 h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高于C组,且B组高于A组(P<0.05),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C组,且B组低于A组(P<0.05)。A组、B组给予PS后4 h、给予PS后24 h潮气量(VT)、肺动态顺应性(CD)高于C组,且B组高于A组(P<0.05),而吸气阻力(Raw)低于C组,且B组低于A组(P<0.05)。B组用药后3天内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例数少于A组和C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和C组(P<0.05),A组、C组的用药后3天内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例数、住院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PS前预先进行2-4h的nCPAP,可较好地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60例,根据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 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氧合指数及血样饱和度(Sa O_2)水平的变化,统计并记录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Pa CO_2水平均降低,Pa O_2、Sa O_2水平及氧合指数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Pa CO_2水平较低,Pa O_2、Sa O_2水平及氧合指数较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病率较低,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常频机械通气(CMV)组30例和高频振荡通气(HFOV)组32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HFOV组患儿吸入氧分数明显低于CMV组,PaCO2及氧合指数下降,pH及PO2明显上升;HFOV组发生肺气漏及慢性肺部疾病(CTD)等并发症低于CMV组(P〈0.05)。结论 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PAP(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临床疗效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A组给予CPAP(持续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B组给予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新生儿患者PaO_2均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aCO_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A组PaO_2显著高于B组(P0.05),PaCO_2显著低于B组(P0.05);A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新生儿患者的胸部X线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A组12 h和24 h胸部X线评分均显著性低于B组(P0.05);A组PEEP/cmH_2O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Fi O_2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生儿患者的的OI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NRDS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且且可显著改善患儿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6.
罗丽娇  黄琳淇 《蛇志》2013,25(1):69-70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2月NICU住院的55例NRDS患儿使用改良方法气管内注入PS联用呼吸机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该法的疗效确切,明显缩短病程,有效地减少给药过程中缺氧现象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降低死亡率,而且安全性好。结论早期、足量用药并联用机械通气能有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氧合功能、肝肾功能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微创PS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动脉血气指标、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1(MIF-1)、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肝肾功能、氧合指数及呼吸机参数。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总量(TCO_2)、氧饱和度(SaO_2)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1 (MIF-1)、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两组的呼吸机参数和氧合指数,发现两组的吸入氧浓度(FiO_2)、吸气峰压(PIP)、呼吸末正压(PEEP)、氧合指数(PaO_2/FiO_2,OI)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以上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微创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的动脉血气指标、肝肾功能以及氧合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并减少机械通气的参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珂立苏(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间歇性正压通气(NIPP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NICU收治的符合NRDS诊断标准的患儿46例,将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17例.试验组患儿给予珂立苏联合NIPPV治疗,对照组患儿仅给予NIPPV治疗.比较两者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6h、24h、48h呼吸功能参数变化情况、X线胸片评分改变情况及3d内存活率.结果:(1)呼吸功能参数情况:试验组患儿上机时(用药前)及用药后6h、24h、48h后肺顺应性(C值)随通气时间进展而逐渐升高,氧合指数(OI值)、呼吸指数(RI值)及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值)均随通气时间进展而逐渐下降.试验组患儿经珂立苏治疗后6h、24h、48h和对照组比较,C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OI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RI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a)DO2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a)DO2值.(2)X线胸片变化:试验组患儿上机时(用药前)及用药后6h、24h、48h后X线胸片评分逐渐降低,且用药后6h、24h、48h后每一时间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患儿3d内存活率:试验组患儿存活率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0.1%(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联合经鼻间歇性正压通气(NIPPV)能明显改善患儿肺通气、换气功能,降低患儿死亡率,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应用NIPPV治疗.  相似文献   

9.
刘蕾  汪丽  胡章雪  赵锦宁  唐仕芳  史源 《生物磁学》2011,(13):2467-2469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在近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治中的作用。方法:按照家属自愿的原则将41例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且胎龄介于34周.36周之间的近足月儿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18例,比较两组患儿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机参数、气管插管率、上机时间、存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用药后无论临床表现还是胸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用药后6小时,治疗组PaO2及PaCO2均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中机械通气患儿呼吸机参数,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上机时间(nCPAP、nIPPV、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但两组患儿存活率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近足月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尽早明确诊断并在发病早期给予PS替代治疗。可提高此类患儿的生存率及预后,对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在近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治中的作用。方法:按照家属自愿的原则将41例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且胎龄介于34周-36周之间的近足月儿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18例,比较两组患儿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机参数、气管插管率、上机时间、存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用药后无论临床表现还是胸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用药后6小时,治疗组PaO2及PaCO2均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中机械通气患儿呼吸机参数,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上机时间(nCPAP、nIPPV、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但两组患儿存活率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近足月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尽早明确诊断并在发病早期给予PS替代治疗,可提高此类患儿的生存率及预后,对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观察应用改良微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技术对极早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Th1/Th2细胞因子含量及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以自2018年1月-2020年3月于本院院收治的104例极早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2例,给予改良微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技术治疗)和对照组(52例,给予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技术)。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7 d后的Th1/Th2细胞因子含量及心肌损伤指标,统计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干预前,两组患儿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及IFN-γ/IL-4含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IFN-γ及IFN-γ/IL-4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而IL-4含量明显上升;其中研究组IFN-γ及IFN-γ/IL-4含量均低于对照组,IL-4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干预前,两组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酐蛋白(cTnI)及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CK-MB、cTnI及LDH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研究组CK-MB、cTnI及LDH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在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中心动过缓、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72 h内机械通气率及再次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4)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并发症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胸、脑室内出血及死亡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应用改良微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技术可有效调节极早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免疫功能,保护心肌细胞,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 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MIF-1)、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2015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NRDS早产儿14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70)和研究组(n=71),对照组给予Bi PAP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P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相关血清学指标以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研究组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HMGB-1、MIF-1、BMP-7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S联合Bi PAP治疗NRDS早产儿,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以及血清HMGB-1、MIF-1、BMP-7水平,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和比较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模式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接诊的9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均使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ervo-i呼吸机治疗,对照组使用SIMV模式,观察组使用NANA模式,连续治疗7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的变化,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aO_2、PaO_2/FiO_2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aCO_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PaO_2、PaO_2/FiO_2明显高于对照组[(69.12±4.10)vs.(55.74±3.65) mmHg,(256.81±28.11) vs.(212.75±26.35) mmHg],PaCO_2明显比对照组低[(45.81±3.04)mmHg vs.(50.03±3.15)mmHg](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62%(44/47) vs. 74.47%(35/47)](P0.05)。两组气漏综合征、死亡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26%(2/47)vs21.28%(10/47)](P0.05)。结论:和SIMV机械通气模式比较,NAVA模式用于呼吸窘迫症患儿的效果更加显著,其有助于改善血气分析,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研究肺部超声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临床诊断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6月~2020年3月期间诊治的80例NRDS患儿纳入研究,记作NRDS组。另取同期8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新生儿进行系统的肺部超声检查并评分,并比较NRDS组和对照组检查结果。将NRDS患儿根据胎龄的不同分成<30周亚组以及≥30周亚组,比较两组肺部超声检查结果。此外,将所有NRDS患儿按照是否接受PS治疗分成治疗组与非治疗组,比较两组肺部超声评分。结果:NRDS组肺实变、胸膜线异常、支气管充气征、融合B线、肺泡间质综合征、胸腔积液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胎龄<30周亚组肺泡间质综合征人数占比低于胎龄≥30周亚组患儿,而胸腔积液人数占比高于胎龄≥30周亚组患儿(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12 h、24 h时的肺部超声评分分别为(15.23±3.15)分、(11.37±2.01)分,均低于非治疗组的(19.45±3.28)分、(16.48±2.83)分(均P<0.05)。结论:肺部超声作为无创且实时监测手段,诊断NRDS的临床价值较高,且肺部超声评分可作为有效评估NRDS患儿接受PS治疗效果的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珂立苏与固尔苏两种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NRDS患儿58例,在患儿家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A组(n=26例)和B组(n=32例).在给予相同基础治疗措施的情况下,A组患儿采用珂立苏治疗,B组患儿采用固尔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24h后的机械通气参数与血气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24h后,两组患儿的呼气末正压(PEEP)、吸氧峰压(PIP)、平均气道压力(MAP)和氧浓度(FiO2)比较,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B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血PaO2和pH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血PaCO2、氧合指数(O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B组血PaO2、pH值和OI均显著高于A组,而血PaCO2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B组患儿经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A组患儿显著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给予固尔苏治疗NRDS,可促进患儿机械通气参数与血气指标的改善,并缩短临床治疗时间,其效果优于珂立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