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隶属于马蹄蛛属Pritha Lehtinen,1967的两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本文测量长度单位为mm。 1.瓶形马蹄蛛,新种Pritha ampulla sp. nov.(图1) 正模♀、副模8♀(云南省昆明市,西山,1981,7.21,王家福采)。 雌性体长3.50—4.00。 正模 体长4.00,头胸部长1.60,宽1.10;腹部长2.20,宽1.50。 8眼2列,两眼列均前曲,眼域黑色,后眼列之间为黄褐色。前列两中眼间距大于中侧眼间距,均小于中眼直径。后列两中眼间距为中眼直径的2倍。中眼域梯形,宽大于长,前边小于后边(图1.B)。头胸部背面黄褐色,限域前部两侧浅褐色,眼域后部有一长瓶形暗斑,近后眼列处有一对长椭圆形黄褐色斑,边缘浅棕褐色。螯肢、颚叶、下唇、胸板黄褐  相似文献   

2.
笔者于杭州郊县采得皿蛛科标本,经镜检,发现指蛛属一新种,今报道如下: 桐庐指蛛,新种Bathyphantes tongluensis sp. nov.(图1—4) 正模♀,配模♂,副模1♀,杭州桐庐县,1985年6月6日,陈樟福采。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雌蛛长2.29—2.32mm。头胸部黄橙色,颈沟、放射沟及背甲边缘有灰褐色纹。前眼列背面观微后凹,后眼列平直。前中眼小,其余6眼大小相仿。前中眼间距小于前中侧眼间距,后中眼间距稍小于后中侧眼间距。两前中眼围在同一黑圈内;各侧的前、后侧眼相  相似文献   

3.
我国七纺器蛛科(Heptathelidae)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纺器蛛在我国已报道的有两个种和一个亚种。现将我们采得的一新种描述于下:岳麓山七纺器蛛Heptathela yuelushanensis新种(图1—9) 雌蛛头胸部黄褐色,颈沟明显,头部隆起。八眼密集于一丘,异型,前中眼为昼眼,最小,眼面向前,其余六眼均为夜眼。后中眼位于头部最高处,前、后侧眼卵圆形,四眼排列成圆环状,将两列中眼包围于其中。眼区黑色,其前方有一横列刚毛,中间两根较粗长,指  相似文献   

4.
笔者于1984年6月6日在浙江莫干山采到一种长纺器蛛,其中雌蛛经鉴定与王家福、尹长民记载于安徽黄山的白斑长纺器蛛Hersilia albomaculata Wang et Yin极为相似,除受精囊管的弯曲形状稍有差别外,外雌器的形状基本一致,应为同种无疑。由于此种的雄蛛尚未报道,今补充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调查安徽省农林蜘蛛中,发现卵形蛛两新种,现记述如下: 1.黑纹螨蛛,新种Gamasomorpha nigrlineata sp.nov.(图1—4) 正模:配模:♀;副模2♀♀,3。安徽省休宁县齐云山,1984年10月28日。 雄蛛体长1.84—2.04毫米。背甲梨形,棕黄色,边缘有一黑色环带,在胸区有4对黑色放射状宽斑。背甲中线脊状,向两侧及后方倾斜。6眼2列:前、后侧眼白色,后中眼暗色。前侧眼间隔约4/5眼径,前后侧眼约等大。后列眼后凹,后中眼紧靠,前后缘有深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采自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蟹蛛1新属高峭蛛属及1新种胶高峭蛛Acrotmarus gummosus gen.et 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高峭蛛属,新属Acrotmarus gen.nov.与蟹蛛科蟹蛛亚科峭腹蛛族中的其它属的主要区别在于:后侧眼眼丘大而隆起,雄蛛触肢插入器呈薄片状,基部有宽缘,其端部具1凹陷,末端呈钩状.本属近似于非洲的Pherecydes O.P.-Cambridge,1883,但有以下不同:前者仅后侧眼在隆起的眼丘上,后者的前侧眼、后侧眼均在隆起的眼丘上;前者雌蛛的后侧眼间距/头胸部宽为0.93,后者为1.29;前者雌蛛前中眼间距/前中、侧眼间距为0.97,后者为1.52.本属的生殖器官结构与Pherecydes差异明显:前者雄蛛触肢有VTA而后者缺乏,前者插入器扁平片状而后者丝状;前者外雌器有兜而后者无.词源:新属属名由于标本系从高层雨林冠层采集而来,且与峭腹蛛族的属在外形上有相似性.胶高峭蛛,新种Acrotmarus gummosus sp.nov.(图1~3,6~21)正模♂.副模:24 ♂ ♂,15♀ ♀,云南省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勐仑保护区的热带雨林及橡胶林,2007年7~8月间,郑国采;1 ♂,西双版纳勐仑镇绿石林森林公园,2009年11月15日,唐果、姚志远采.词源:新种种名源自新种部分标本采于橡胶林冠层.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皿蛛科三新种(蜘蛛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记述了采自我国青海省的皿蛛科三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物教研室。 1.钩舟斑皿蛛,新种Lepthyphantes aduncus sp. nov.(图1) 雌蛛头胸部黄褐色。两眼列略后凹,前中眼小而接近,前眼列的中侧眼间距>中眼间距,后眼列中眼间距>中侧限间距,各眼间距均不大于后中眼直径;眼周均具黑环;侧眼相接;中眼区梯形,后边>前边。中窝显著。螯肢黄褐色,前齿堤3大齿,后齿堤5小齿,螯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进行中国广西大明山无脊椎动物资源调查研究时,发现了蜘蛛目蟹蛛科绿蟹蛛属1新种,命名为饼绿蟹蛛Oxytate placentiformis sp.nov..所有标本均保存在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文中测量单位为mm.饼绿蟹蛛,新种Oxytate placentiformis sp.nov.(图1~6)正模♂,广西南宁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浣纱瀑布,2011-05-23,王英楠采.鉴别特征 在分布于亚洲大陆的本属种类中,本新种与冲绳绿蟹蛛O.hoshizuna Ono,1978,钳绿蟹蛛O.forcipata Zhang&Yin,1998和小头绿蟹蛛O.capitulata Tang&Li,2009外形和触肢器十分相似,但具有以下不同:本种触肢胫节突长,端部弯曲呈"7"字形,而冲绳绿蟹蛛O.hoshizuna的胫节突末端强烈弯曲呈钩状,钳绿蟹蛛O.forcipata胫节突末端呈钳状,小头绿蟹蛛O.capitulata Tang&Li,2009胫节突末端弯曲呈鸟头状.词源学 本新种以雄蛛背甲的形状而拟定.正模 雄蛛体长7.75:头胸部长2.81,宽2.40; 腹部长5.20,宽1.38.背甲黄褐色,中窝纵向线状,颈沟和放射沟不明显; 背甲圆形,头区轻微隆起.8眼2列,背面观两眼列均后凹,后眼列较宽,前侧眼和后侧眼突出; 前中眼直径0.08,前侧眼直径0.10,后中眼直径0.08,后侧眼直径0.10;前中眼距0.13,前中侧眼距0.10,后中眼距0.10,后中侧眼距0.30; 中眼域梯形,前边大于后边(0.30:0.25).螯肢黄褐色,前后齿堤无齿.颚叶黄色,边缘有浓厚的长毛.胸板淡黄色,长大于宽.步足黄褐色,步足测量:Ⅰ 12.40 (3.83+1.38+3.42+2.60+1.17),Ⅱ 12.60 (3.88+1.38+3.57+2.60+1.17),Ⅲ 6.80 (2.09+0.77+1.79+1.33+0.82),Ⅳ7.05 (2.40+0.71+1.79+1.33+0.82); 足式:2143.腹部十分窄长,淡黄色,被有黑色长毛; 腹部背面前端有2对明显的肌痕,腹部后部有横纹,似分节状.触肢胫节腹突拇指状; 外侧突较长,末端骨化程度高,弯曲呈"7"字形状; 生殖球简单,内侧具亚盾板; 插入器刺状,末端较钝.分布:广西.  相似文献   

9.
我国湖南省栅蛛一新种(蜘蛛目:栅蛛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2年7、8月间,笔者考察湘西南蜘蛛资源过程中,在海拔1760米的南山坪发现栅蛛一新种。现描述于后。 梨形栅蛛Hahnia pyriformis, 新种(图1A-C) 8眼2列,异型。前中眼最小,为昼眼,其余6眼几乎等大,为夜眼。从前面观察,前眼列近平直,各眼等距离排列;后眼列前凹,后中眼间距稍大于后中侧眼间距,后眼列略宽  相似文献   

10.
狼蛛、蟹蛛和跳蛛分别是蜘蛛目中三个科的蜘蛛的通称。这三类蜘蛛包括了我们日常见到的游猎型蜘蛛的大部分种类,它们在帮助人类消灭害虫中所起作用也较大,所以作为动物学教学中的例子加以介绍。 (一)狼蛛狼蛛在地面或植物上疾驰,凶狠如狼,故名。体长3-25毫米,但多数种类在5-8毫米间。体色多黄褐色,不鲜艳。8眼,排成三列。前列4个小眼,中、后两列各2个眼,较大;后列两眼的间距稍大于中列两眼的间距(图1左)。卵袋扁球形,由两片半圆形丝膜缝合而成。卵袋挂在母蛛腹部后端的纺器上,由母蛛随身携带。幼蛛孵出后不分散,而是爬伏在母蛛腹部  相似文献   

11.
我国长纺器蛛一新种(蜘蛛目:长纺器蛛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纺器蛛科(Hersiliidae)的种类较少。迄今为止,在中国台湾、日本和印度均只记载一种,即Hersilia savignyi Lucas,1836(斋籐,1941;李长林,1964;八木沼,1977;Tikader,1977)。笔者在广东和浙江采到一种,经鉴定为长纺器蛛属Hersilia Sav.et And.,1825—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两种大疣蛛记述(蜘蛛目:长尾蛛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我国的大疣蛛属Macrothele Ausserer,迄今已记有四种。本属主要特征为:具4纺器,前纺器之间的距离为该纺器直径的4倍;第Ⅰ、Ⅱ后跗节、跗节不具毛束;各步足之爪下仅具一列栉齿。 近年来笔者在贵州、湖北等省采到两种大疣蛛,即贵州大疣蛛与触形大疣蛛,前者为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新疆博湖县水稻田发现一种皿蛛科蜘蛛,经鉴定认为系一新种,报道如下。 胫曲瓦蛛,新种Walckenaera dentata sp.nov.(图a—i) 正模;配模;副模55,周娜丽采自新疆博湖县水稻田,海拔1047-1053m,1982年3月15日。模式标本保存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物教研室。 雌蜘体长1.35—1.65mm。测定一体长1.43mm的标本:头胸部长0.63,宽0.50mm;腹部长0.80,宽0.63mm。头胸部淡褐色,有光泽,背甲边缘、颈沟、放射沟及中窝黑褐色,头部较胸部隆起。8眼2列,眼周具黑环。两眼列基本等长,前眼列后凹,后眼列前凹,中眼间距  相似文献   

14.
七纺器蛛科和八纺器蛛科是蜘蛛目现存种类中最古老的两个科,同属于古蛛亚目。这两个科的共同特征是:腹部背面有分节的背片,螯爪能上下活动,八眼集于一丘,两对书肺和步足附节有三爪。 笔者对岳麓山七纺器蛛的生物学特性作了一些初步研究,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15.
记述了云南高黎贡山球蛛科灵蛛属2新种:长灵蛛Thymoites elongatus Peng,Yin et Hu,sp.nov.和三刺灵蛛Thymoites trisetaceus Peng,Yin et Griswold,sp.nov.。并提供了详细的描述和分布数据。模式标本保存在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美国加州科学院。长灵蛛,新种Thymoites elongatus Peng,Yin et Hu,sp.nov.(图1 ~6)正模♂,副模1♀,云南腾冲县界头乡桥头村, 1 652m,2006-05-17 ,尹长民,胡佳芳,杨小华采(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副模: 1 ♂,云南腾冲县界头乡大塘村大河岭干脚,1 952m,2006-05-17 ,彭贤锦,王新平,胡鹏采(保存于美国加州科学院) ;1 ♂,云南腾冲县界头乡大塘村大河岭干脚,1 952m,2006-05-17 ,彭贤锦,王新平,胡鹏采(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新种雌蛛与Thymoites chikuniiYoshida,1988相似,但是有以下几点不同:新种交媾腔位于生殖板中部,远离生殖沟。而Thymoites chikunii的交媾腔则位于生殖沟附近。交媾管也比后者更长,弯曲缠绕更复杂。新种雄蛛与王氏灵蛛Thymoites wangi Zhu,1998类似。但有以下区别:新种插入器很长,几乎围绕整个生殖球边缘,而王氏灵蛛的插入器则相对较短,位于生殖球的中部。新种的贮精管清晰可见,后者的则不明显。词源:雄蛛触肢器具有长的引导器,故名长灵蛛。地理分布:中国云南。三刺灵蛛,新种Thymoites trisetaceus Peng,Yin et Griswold,sp.nov.(图7 ~12)正模♂,副模1♀,云南腾冲县界头乡大塘村大河岭干脚, 1 952m,2006-05-14 ,彭贤锦,王新平,胡鹏采(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副模: 2 ♂♂,云南腾冲县新华乡龙井村山清, 1 880m,2006-05-27 ,尹长民,胡佳芳,杨小华采(保存于美国加州科学院) ; 1 ♂,云南腾冲县上阴乡窜龙村,1 990m,2006-06-04 ,尹长民,胡佳芳,杨小华采(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 ;1 ♂,云南腾冲县猴桥乡找笔塘村, 2 510m,2006-05-29 ,彭贤锦,王新平,胡鹏采(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新种雌雄蛛都类似于王氏灵蛛Thymoites wangiZhu,1998 ,但有以下不同: 1)新种的外雌器后端无球状隆起,而王氏灵蛛的外雌器后端有球状隆起;2)新种雌蛛的交媾管呈纵向排列,而王氏灵蛛的则呈横向排列; 3)新种的交媾孔接近生殖沟,而后者的则远离生殖沟; 4)新种雄蛛的插入器很短,起始部位于9点的位置,而王氏灵蛛的插入器长,起始部位于3点的位置; 5)新种的插入器基部较小,生殖球腹面突起较少。词源:新种因前中、侧眼间的突起上有3根刺,故名三刺灵蛛。地理分布:中国云南。  相似文献   

16.
记述了采自云南的冲绳蛛属Okileucauge Tanikawa,20012新种:贡山冲绳蛛Okileucauge gongshan sp.nov.和长冲绳蛛Okileucauge elongatus sp.nov.。并提供了详细的文字描述,鉴别特征图和地理分布数据。模式标本保存在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部分副模标本保存于美国加州科学院。贡山冲绳蛛,新种Okileucauge gongshan sp.nov.(图1~5,10)正模♂,云南福贡阿路底,海拔1250m,2004-04-23,彭光旭采,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副模2♀♀,数据同正模,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新种与谷川冲绳蛛O.tanikawa(Zhu,Song et Zhang,2003:281,图156)相似,但可从以下区别:1)其腹部背面中部具1由若干个不连续的梯形黑斑组成的黑色纵带,而后者的为"T"字形暗色斑;2)其生殖厣后部有4个对称的银色斑点,而后者无;3)触肢器盾片板状,而后者的触肢器盾片球形;4)贮精管不盘曲,后者贮精管盘曲。词源:新种种名因模式标本的产地而命名。分布:中国(云南)。长冲绳蛛,新种Okileucauge elongatus sp.nov.(图6~9)正模♂,云南泸水县片马镇产盐河,海拔2470m,2005-05-13,C.Griswold采。副模:11♂♂,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11♂♂,保存于美国加州科学院,信息同正模。鉴别特征该种雄蛛触肢器盾片大且横向延伸,宽约为跗舟的3倍,尾部逐渐变细,与该属其他种类明显不同。词源:新种种名因雄蛛触肢器盾片长而得名。分布:中国(云南)。  相似文献   

17.
拟荒漠豹蛛雌蛛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荒漠豹蛛Pardosa paratesquorum为Schenkel(1963)报道的我国狼蛛新种,但笔者在研究中国狼蛛时发现,原描述中雌、雄配对有误。由于Schenkel指定雄蛛为本种的模式标本,故现将其配对的雌蛛作一补充报道。原Schenkel记述的雌蛛已作为新种(似荒漠豹蛛Pardosa tesquoroides)另文报道。拟荒漠豹蛛Pardosa paratesquorum Schenkel,1963雌蛛体长6.3—8.5mm。背甲深褐色。正中斑黄色,前端膨大,起自后眼列后缘,此斑在颈沟处明显内凹。放射沟清晰。侧斑由2—3个间断的黄色斑点组成。前眼列前凹,短于中眼列。前中眼明显大于前侧眼;前中眼间距大于前…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镜检黑龙江省蜘蛛标本中,发现水狼蛛属一新种,报道如下: 锯水狼蛛 Pirata serrulatus,新种(图1—4) 正模:配模:副模: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982年6月。 雌蛛体长5.3毫米,头胸部2.2×1.6毫米,腹部2.7×2.0毫米。背甲黄褐色,头部中央“V”形斑显著,胸部两侧有黑褐色宽带,两侧缘各有一条黑褐色纵纹,纵纹的外侧有一细黑边。第一眼列短于第二眼列,背面观微后凹,惟正面观呈一直线,中眼显著大干侧眼。第二行眼甚大,眼径0.23毫米;第三行眼稍小,眼径0.16毫米。胸板略有灰暗纹。步足量度如下(单位:毫米)。  相似文献   

19.
真水狼蛛纺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宇  赵敬钊  胡萃  陈建 《动物学报》2000,46(1):14-18
通过室内饲养,获得了不同龄期的真水狼蛛。对其纺器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真水狼蛛的纺器表面分布许多纺管,纺管的数目随着龄期的增大面增加。1龄幼蛛纺器分化没有完成。因而不能纺丝。雌蛛和雄蛛在纺器的排列位置、形态、纺管类型和纺管数目上都存在较大差异。纺器的形态、结构与纺器纺丝、结网的功能相适宜。  相似文献   

20.
中国栅蛛科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栅蛛科Hahniidae的主要特征是:三对纺器排列成一横列,如栅栏状;气管气门较大,位于纺器前方较远处;八眼两列,从前面观,前眼列强前曲,后眼列前由。本科蜘蛛多栖息在稀疏或矮草丛中、苔藓植物间或潮湿地带的叶下、石下,在农田见于田边杂草中。本文初步报道我国栅蛛三种,其中包活一个新种和浙江栅蛛雄性个体首次记述,均隶属于栅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