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多数真蕨的配子体为地上生的绿色叶状体,又称原叶体.在植物学的教学和科研中,都需要制作能显示有关特征的玻片标本,供实验观察之用.但由于原叶体分布零散,要在野外采集自然生长的合适材料是比较困难的,而且采得的材料假根上附着许多泥砂和污物,制片时要在解剖镜下逐个刷洗,费工多.加之自然生长的原叶体发育期难以预见,采得的材料往往缺乏生殖器官,不能表现有关特征,不宜制作装片标本.近年来我们对华南毛蕨、凤尾蕨、荚果蕨等数种真蕨原叶体的培养及制作能清楚显示性器官的玻片标本的方法,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采用“塑封和快速制作植物保色标本”的方法,效果很好,现介绍具体做法如下。将采集来的植物标本,加以整理,放置在7~8层卫生纸上,上盖2层卫生纸,然后用350W功率的电熨斗来回熨3~5min,让标本快速干燥。在此过程中随时检查和整理标本,避免叶片和花瓣发生折迭。将干燥的标本放在准备塑封用的两片透明胶片中间;在合适的位置上贴上标有说明文字的小纸片。最后,用塑封机塑膜封固即可得到两面透明的保色标本了。用此法制作的标本,能很好地保持植物叶片和花瓣的色泽,平整美观,能两面观察,且不易褪色,能防潮、防霉、防蛀,不易被损…  相似文献   

3.
用电熨斗制作植物腊叶标本,方法如下:把花、叶、草等植物放在浓度10%的福尔马林液内浸泡15min后取出,在太阳光中晒干(或在风中吹干),再取白纸一张铺在平坦的桌面上,把植物放在纸上,然后盖上一块干净的布,将熨斗升高到一定的温度,用其来回熨烫lmin左右,等到植物标本干燥后即成。在多年制作中我认为此法简便又快速,效果也好,保存期又长,可以一试。用电熨斗制作植物腊叶标本@邹少亭$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215324  相似文献   

4.
把现采集的植物体整型后,置于七八层草纸上,再在上覆盖二层草纸,用电熨斗进行熨烫。边熨烫边注意保持其形状的完好。数分钟后,即可得干燥、平整、色泽如初的植物标本。  相似文献   

5.
剑叶凤尾蕨(Pteris ensiformis)是凤尾蕨科(Pteridaceae)凤尾蕨属(Pteris)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但是, 目前对其繁殖过程还缺乏了解, 限制了剑叶凤尾蕨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报道了成功地采用混合土培养剑叶凤尾蕨的孢子, 并系统地观察记录其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发育过程。剑叶凤尾蕨的孢子呈褐色, 赤道面观豆形, 极面观三角形, 单裂缝。播种1周左右孢子萌发,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 配子体发育为水蕨型。播种3周左右发育为片状体。幼原叶体不对称, 成熟原叶体裸露, 无毛状体, 呈心脏形。播种5周左右开始有性器官出现, 精子器由3细胞组成, 成熟颈卵器颈部由4列细胞组成, 4层细胞高。原叶体受精后1个月内即可观察到从原叶体上生成的幼胚。该研究为园艺学研究提供了用孢子人工繁殖剑叶凤尾蕨的方法, 也为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蕨类植物系统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剑叶凤尾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开梅  石雷  李东 《植物学通报》2005,22(5):566-571
剑叶凤尾蕨(Pteris ensiformis)是凤尾蕨科(Pteridaceae)凤尾蕨属(Pteris)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但是,目前对其繁殖过程还缺乏了解,限制了剑叶凤尾蕨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报道了成功地采用混合土培养剑叶凤尾蕨的孢子,并系统地观察记录其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发育过程.剑叶凤尾蕨的孢子呈褐色,赤道面观豆形,极面观三角形,单裂缝.播种1周左右孢子萌发,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配子体发育为水蕨型.播种3周左右发育为片状体.幼原叶体不对称,成熟原叶体裸露,无毛状体,呈心脏形.播种5周左右开始有性器官出现,精子器由3细胞组成,成熟颈卵器颈部由4列细胞组成,4层细胞高.原叶体受精后1个月内即可观察到从原叶体上生成的幼胚.该研究为园艺学研究提供了用孢子人工繁殖剑叶凤尾蕨的方法,也为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蕨类植物系统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光镜观察,对中华刺蕨和长耳刺蕨配子体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中华刺蕨和长耳刺蕨的孢子和配子体发育特征相似,孢子均两侧对称,单裂缝,孢子萌发方式为书带蕨型;配子体经丝状体、片状体发育为心形原叶体,毛状体多产生于幼原叶体生长点两侧边缘,为多细胞棒状,原叶体发育方式为槲蕨型;幼原叶体阶段即可产生精子器,而颈卵器只产生于大型心形原叶体生长点下方,性器官发育类型为薄囊蕨型,卵受精后发育成孢子体.该研究结果支持秦仁昌将刺蕨属和实蕨属独立为实蕨科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小型昆虫干制标本的简易制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小型昆虫如家蝇、蚜虫、金小蜂和蚊子等不能针插,那么这类昆虫应怎样制作干制标本呢?可以根据苍蝇粘贴的原理进行粘贴。1 材料 透明胶带纸、剪刀、白色发泡塑料板、图钉、白色标签纸、碳素钢笔、针、镊子、萘粉。2 方法1)取发泡塑料板用剪刀修剪成长方形规则形状。宽度与胶带纸宽度相当或成倍。2)取胶带纸胶面背向塑料板,置于发泡塑料板上(或木板)两端用图钉按牢在塑料板上。3)将小昆虫处死后,用镊子轻轻夹住已处死昆虫,用针整理好姿势,放于胶带纸上。4)在白色图纸上用碳素笔写好采集人、昆虫名称、科名、学名、俗…  相似文献   

9.
腊叶标本的妙制法在生物新教材中介绍的腊叶标本制作的方法是:用纸条把干燥的标本固定在台纸上,贴上标签,贴上盖纸。此法有不足之处:(1)标本固定得不牢固,又影响美观。(2)标本易潮、易干燥、易损伤、易变色,影响使用价值和时间。(3)处理标本时有毒害的物质...  相似文献   

10.
张开梅  石雷  李东 《植物研究》2006,26(1):70-73
采用混合土培养普通针毛蕨(Macrothelypteris torresiana (Gaud.) Ching)孢子,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其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孢子褐色,赤道面观为半圆形,极面观椭圆形,单裂缝。播种3 d左右孢子萌发,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配子体发育为槲蕨型。播种7 d左右发育为片状体,丝状体与片状体两阶段的界限不明显。原叶体边缘及背腹面均可产生毛状体。播种21 d左右发育形成幼原叶体,成熟原叶体呈心脏形。播种35 d左右开始有性器官出现,精子器近圆球形,由3个细胞组成,成熟颈卵器颈部由4列细胞组成,4~5层细胞高。原叶体受精后1个月内即可观察到从原叶体上生成的幼胚。  相似文献   

11.
采用改良Knop’s营养液液体和固体培养基,对球腺肿足蕨的孢子进行人工培养,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孢子的萌发及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成熟的孢子深褐色,不透明,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豆形,单裂缝,周壁具密集的波纹状褶皱。孢子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原叶体发育类型为三叉蕨型。孢子接种后7d左右萌发,30d左右形成为片状体,50d左右发育为幼原叶体,幼原叶体不对称,但成熟原叶体心脏形对称。原叶体边缘及背腹面都具乳头状毛状体。75d左右精子器出现,精子器近圆球形,由3个细胞构成。90d左右颈卵器出现,成熟颈卵器颈部由4~5列细胞构成,3~5层细胞高。原叶体受精后1个月内可看到幼孢子体生成。最后讨论其系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乌毛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混合土培养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孢子,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其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孢子黑褐色,赤道而豆形,极而观椭圆形,单裂缝。播种1周左右孢子萌发,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配子体发育为叉蕨型。丝状体5—10细胞时开始发育为片状体。播种2周后发育形成幼原叶体,成熟原叶体呈心脏形。原叶体边缘及表面均可产生毛状体,数量丰富,为单细胞。播种后1个月左右开始有颈卵器出现,成熟颈卵器颈部由4列细胞组成,3—5层细胞高。精子器产,扛时间较颈卵器早10d左右,精子器近圆球形,由3细胞组成。精卵受精后2周左右即可观察到从原叶体上生成的幼胚。  相似文献   

13.
槲蕨配子体形态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无机培养基和土壤培养基分别培养槲蕨(Drynaria roosii Nakaike)孢子,显微镜下观察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形态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孢子黄色,具单裂缝,赤道面观豆形,极面观椭圆形,不具周壁,孢子外壁局部具大小不一的颗粒状纹饰.接种后10~12 d孢子萌发,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原叶体发育为槲蕨型.接种后20 d左右发育为片状体,片状体形成顶端细胞的时间较晚.毛状体出现在片状体形成之后,数量丰富,多为单细胞,分布于原叶体背腹面及边缘.接种后60 d左右发育形成幼原叶体,成熟原叶体呈心脏形.接种后65 d左右开始有性器官出现,精子器的出现较颈卵器早10 d左右.颈卵器成熟后,颈部常向原叶体基部倾斜或弯曲.原叶体受精后幼胚突破颈卵器生长.  相似文献   

14.
采用改良Knop's营养液液体培养基于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龙津蕨(Mesopteris tonkinensis)的孢子,每天光照12 h,黑暗12 h,光照强度为2 500 lx。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记录其孢子萌发、配子体发育的全过程,为龙津蕨系统学的研究提供配子体发育方面的详实资料。结果表明:成熟孢子深褐色,不透明,两侧对称,极面观椭圆形,赤道面观圆角三角形,具单裂缝,孢子周壁具密集的脊状褶皱。播种后15 d左右萌发,形成2~5个细胞长的丝状体。孢子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vittaria-type)。具单细胞假根,不含叶绿体,基部膨大。20 d左右发育成片状体,30 d左右形成幼原叶体,幼原叶体不对称,成熟原叶体心脏形对称,56 d左右形成成熟原叶体,原叶体发育类型为铁线蕨型(adiantum-type)。幼原叶体仅左右两翼顶端细胞产生乳突毛状体,成熟原叶体边缘及背腹面都具少量乳突毛状体,毛状体由单细胞构成。68 d左右精子器开始出现,精子器近圆球形,由基细胞、环细胞、盖细胞构成。75 d左右颈卵器出现,成熟颈卵器颈部由3层细胞构成。其侧面观柱状,顶面观为铜面状。颈卵器垂直于原叶体表或向原叶体基部倾斜。另外,根据已知的金星蕨科其他属的配子体发育特征,发现龙津蕨配子体发育的这些特征与他们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龙津蕨系统学位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过塑制作昆虫标本的简易方法《生物学通报))1993年第6期登载了林晓生的“过塑法制作鳞翅目昆虫标本”一文。在上述方法的启发下,我们改用电熨斗过塑制作昆虫标本,此方法简便、价廉,在标本的保存及展示上有同于上法的优点,现介绍如下:门)把采集来的昆虫按所需...  相似文献   

16.
小动物浸制标本简易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动物浸制标本简易制法学习动物学,制作标本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利用废物品制作动物标本,既经济又实用,具有推广的价值。本文介绍一种制作小型动物浸制标本的简易方法;(1)处理把采集到的小动物(长小于2.scm、直径小于1.5cm),如家蚕、蜘蛛、蚜虫、...  相似文献   

17.
岩蕨属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为岩蕨属植物心岩蕨、岩蕨和耳羽岩蕨配子体个体发育和比较形态学初步研究。报道了用无机琼脂培养基由孢子培养配子体的方法。由孢子萌发到配子体成熟分四个时期:萌发期,原丝体发育期,过渡期和原叶体发育期。大多数原丝体发育到七个细胞,与顶端细胞相隔的原丝体细胞开始胞间细胞纵向分裂,进入过渡期。同时顶端细胞的横分裂受到抑制,直至原叶体顶端细胞形成开始原叶体发育期。岩蕨成熟配子体精子器盖细胞不分裂,耳羽岩蕨分裂为一个圆形细胞和一个镰刀形细胞,而心岩蕨两种情况兼而有之,配子体比较形态特征支持心岩蕨可能是以岩蕨和耳羽岩蕨为双亲的异源双二倍体的假设[5]。  相似文献   

18.
1 标本采集及处理1.1 采集 参照植物标本采集方法及分类词典,从低至高、从小至大、从低级至高级、从山阴至山阳全面采集植物标本。同时,对单一植物生存的典型环境拍摄彩色照片,并记录相关的地质、气候、土壤、光照、地势及其它植物等影响因素。1.2 制作 标本采集后,按生化原理进行防腐、防变色等处理制作标本,对其名称、种类、形态、生长、分布、用途、在群落中的数量比例及作用等信息分栏记录,建立卡片,拍制彩照,分类编号,上架保存。1.3 处理 用真彩扫描仪或实物投影仪把照片按编号制作计算机图形文件;整理记录…  相似文献   

19.
银粉背蕨是一种小型观赏蕨类植物,但目前我国对该蕨的研究还不够成熟。本文利用改良Knop's培养基和腐殖土培养银粉背蕨的孢子,观察其配子体及幼孢子体形态发育特征,并研究了其配子体发育的最适培养基pH值。研究结果显示:(1)银粉背蕨孢子黄褐色,具三裂缝,极面观三角圆形,赤道面观为近半圆形,孢子具网状纹饰;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原叶体发育为水蕨型;颈卵器和精子器为薄囊蕨型;成熟原叶体为对称的心脏形,不具毛状体;上述特征为银粉背蕨孢子和配子体发育的稳定特征。(2)培养基pH值在7.0~9.0时随着碱性的增强,银粉背蕨孢子萌发和配子体生长发育速度逐渐增加。(3)利用腐殖土培养银粉背蕨孢子,7~8周可发育成幼叶,成苗率达90%,成苗健壮,根系发达,是扩繁银粉背蕨的适宜方式。本文为资源植物银粉背蕨人工繁殖和演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首次在光学显微镜下详细观察比较了实蕨科(Bolbitidaceae)的实蕨(Bolbitis hainanensis Ching et C.H.)和刺蕨[Egenolfia appendiculata (Willd.) J.Sm.]的配子体连续的发育过程.实蕨和刺蕨孢子均为单裂缝,播种5 d 后孢子萌发,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Vittaria-type),播种30~35 d 后发育为片状体.幼原叶体不对称,成熟原叶体具毛状体,呈心形.播种 55 d 后开始有性器出现.通过重点比较丝状体、原叶体、假根及性器等方面的异同,讨论了Holttum和秦仁昌对该科的系统划分,并且进一步支持了秦仁昌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