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欢迎订阅《水生生物学报》,本刊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主办的水生生物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现任主编桂建芳院士。本刊创刊于1955年,大16开本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水生态的评价与治理,水生物的生化、遗传、病理、毒理和分类区系,水生物的育种、培养、开发利用和病害防治,渔业生物学及有关湖沼学的综合调查与研究等相关的中、英文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及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水生生物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主办的水生生物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现任主编桂建芳院士。本刊创刊于1955年,现16开本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与水生态的评价与治理;水生物的生化、遗传、病理、毒理和分类区系;水生物的育种、培养、开发利用和病害防治;渔业生物学报及有关湖沼学的综合调查与研究等相关的中、英文研究论文和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水生生物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主办的水生生物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现任主编桂建芳院士。本刊创刊于1955年,现16开本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与水生态的评价与治理;水生物的生化、遗传、病理、毒理和分类区系;水生物的育种、培养、开发利用和病害防治;渔业生物学报及有关湖沼学的综合调查与研究等相关的中、英文研究论文、研究简报  相似文献   

4.
《水生生物学报》2021,(1):117-117
《水生生物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主办的水生生物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代表了中国淡水生物学的最高学术水平,现任主编桂建芳院士。本刊创刊于1955年,现16开本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与水生态的评价与治理,水生物的生化、遗传、病理、毒理和分类区系,水生物的育种、培养、开发利用和病害防治,渔业生物学及湖沼学的综合调查与研究等相关的中、英文研究论文及综述。  相似文献   

5.
《水生生物学报》2011,35(2):372
《水生生物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主办的水生生物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代表了中国淡水生物学的最高学术水平,现任主编桂建芳教授。本刊创刊于1955年,现16开  相似文献   

6.
紫外辐射对陆生植物的生物学效应已被广泛研究,对水生生物也能产生一系列影响。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紫外线在水体中渗透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紫外辐射对浮游细菌和微型浮游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藻类、鱼卵和幼鱼、鱼类及两栖动物的生物学效应,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方面介绍了紫外辐射对水生生物作用的机理。未来研究应该注重紫外辐射与气候变化、酸沉降、水污染等环境因子联合作用对水生有机体产生影响,其研究对象应扩展至沉水植物、底栖生物等大部分水生有机体,这些研究将对深入研究水生生态系统的演化、水生生态系统退化及其修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10月将迎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建所90周年!为进一步增进广大读者对水生生物学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了解,展示水生生物学最新研究进展,增进水生所与学界同仁的合作与交流,《水生生物学报》拟出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建所90周年纪念专刊"。专刊现面向历届所友、专家学者及科研人员征稿。征稿范围为水环境保护、渔业可持续发展和微藻生物能源利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论文或者综述;请登录学报官网ssswxb.ihb.ac.cn在线投稿,投稿时请备注"所庆专刊";来稿通过同行评议后拟定于44卷第5期正刊(2020年9月)刊发;征稿时间截至2020年3月31日。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10月将迎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建所90周年!为进一步增进广大读者对水生生物学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了解,展示水生生物学最新研究进展,增进水生所与学界同仁的合作与交流,《水生生物学报》拟出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建所90周年纪念专刊"。  相似文献   

9.
FAO和CITES均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 CITES通过限制贸易的方式保护生物多样性, FAO则更注重通过科学的渔业管理保障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两个组织在水生物种保护管理问题上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各有侧重、互为补充。近年来, FAO和CITES就CITES水生物种管理问题展开了合作, 但合作存在着责任定位交叉、所依据的技术标准不尽统一、CITES部分管理条款在应用上存在较大争议等问题。本文比较分析了FAO和CITES在重要水生物种管理问题上存在着的共性和差异, 旨在为国内水生生物保护管理、政府履约及中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技术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增殖放流已成为恢复和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措施,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生态风险评价是指对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引发的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不利生态过程的评估, 目前相关研究处于发展阶段。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结合水生生物的生物学属性、生态学特征和增殖放流特点, 探讨评价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对环境、环境生物、遗传和病害等的风险, 并提出了生态风险防控措施, 以期为今后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的实施、管理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是研究内陆水体生命过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利用的综合性学术机构。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水生所科研人员率先有计划地针对全国主要水体开展了实地科学考察,产生了大量的水生生物原始生态学数据;随着显微拍照和测序技术的进步,调查还产生了各种浮游生物显微照片和大量的遗传数据。这些数据为水生态监测服务系统和数据库的构建提供了数据支持,有助于推进水生生物学研究的发展。此外,面向国家在水环境保护、渔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科学数据中心(以下简称水生所科学数据中心)(http://sdb.ihb.ac.cn/)聚焦科学数据标准规范、安全可控和开放共享,对上述科学数据进行收集保存、汇交整合、分级管理和分析挖掘,以期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等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12.
流式细胞术在水体微型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在水体微型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微型生物的识别、记数和生物量研究,微型生物的细胞周期分析以及生态与生理学研究。讨论了FCM在淡水微型生物和环境生物学中的应用。FCM技术与食品的改进将促进水体微型生物的研究,从而有助于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13.
1 《生物学通报》为国家级综合性学术刊物 ,主要读者对象是全国中等学校生物学教师 ,并兼顾大专院校师生和一般生物学工作者。2 本刊主要刊登下列内容的文章 :介绍生物学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国内外生物科学进展及新成就、新技术 ;生物课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训练方面的经验体会、生物教学改革的经验 ;介绍国内外最新中学生物学教材及参考资料 ;考试与命题 ;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的探索性题目及研究方法、简便的实验技术、教具制作 ;与生物资源持续利用有关的国内外参考资料 ;新书介绍及评价、问题解答、简讯以…  相似文献   

14.
冰川影响下的河流形成了独特的冷水生态系统, 为水生生物提供了多样的栖息地。然而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冰川和积雪不断退缩、甚至加速消融, 破坏了原有的水生生态系统。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冰川积雪融水对河流水生生物及环境因子影响的研究现状, 探讨了冰川流域水生生物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相关的方向。冰川积雪融水对河流水生生物的群落结构及遗传多样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某些水生生物在形态、生活史和行为适应能力等方面也产生了抵抗极端环境的进化。笔者提出应重点关注水生生物对冰川和积雪退化的响应机制与变化趋势, 以期为冰川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5.
1 《生物学通报》为国家级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读者对象是全国中等学校生物学教师,并兼顾大专院校师生和一般生物学工作者。2 本刊主要刊登下列内容的文章:介绍生物学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国内外生物科学进展及新成就、新技术;生物课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训练方面的经验体会、生物教学改革的经验;介绍国内外最新中学生物学教材及参考资料;考试与命题;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的探索性题目及研究方法、简便的实验技术、教具制作;与生物资源持续利用有关的国内外参考资料;新书介绍及评价、问题解答、简讯以及有关彩…  相似文献   

16.
一、《生物学通报》为中级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读者对象是全国中等学校生物学教师,并兼顾夫专院校学生和一般生物学工作者。二、本刊主要刊登下列内容的文章:介绍与生物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国内外生物科学的进展及新成就、新技术;生物课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训练方面的经验体会、生物教学改革的经验;介绍中学生物学教材及有关参考资料;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的探索性题目及研究方法、简便的实验技术、教具制作;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国外参考资料、生物学文摘;有关新书介绍及评价、问题解答、简讯等。  相似文献   

17.
大型底栖动物对淡水水质生物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底栖动物作为淡水水域水质特征监测的指示生物越来越受到重视。底栖动物的采集主要分为定量和定性2种方法,利用底栖动物评价水质的生物学指标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是与群落结构和功能有关的指数、与种类耐污值有关的生物指数和与特定物种直接相关的生物指数。对水生昆虫、水生软体动物和水栖寡毛类对淡水水域的水质评价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基于11个反映水生昆虫生活史、对外界抵抗力和生理特征的生物学性状,应用目前国际上通用的fourth-corner统计方法,系统研究了浙江省钱塘江中游流域水生昆虫功能多样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部分生物学性状对土地利用变化敏感,且其随人类干扰强度的变化所发生的改变与预期吻合,其最大个体长度逐渐下降,呼吸方式从以鳃呼吸为主转变为以表皮呼吸为主,掘穴者数量显著增加.参照点的功能多样性指数(Rao值)显著高于干扰点(P<0.001).说明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导致溪流水质和栖境质量下降,引起群落的变异和对生物性状组成的筛选,最终导致水生昆虫群落功能多样性改变.生物性状及功能多样性是未来评价生态健康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9.
分子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理想模式──斑马鱼桂建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引言──研究的起因和历史果蝇(Drosophila)和线虫(Caenorhabditiselesans)作为无脊椎动物发育生物学研究的模式种已开创了分子发育生物...  相似文献   

20.
富营养化水体生物净化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34  
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已成为当今世界性难题,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是调控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使其恢复自然、健康和稳定的水生生态系统功能,提高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净化能力,水生高等植物及水生植被是水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它们个体大、生长周期长、吸取和储存营养物质的能力强,保持和恢复一定数量的水生植物种群可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提高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使水生生态系统结构更加稳定,水生动物在水生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可直接捕食浮游植物,控制浮游植物的数量;而改变鱼类种群结构可提高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从而间接控制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达到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目的,我国的生物净化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今后在水生高等植物及水生植被生物净化的关键技术及优化水产养殖新模式技术研究方面有待提高,这将对我国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及水体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