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韩国境内Potentilla fragarioides var.sprengeliana的遗传多样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UH.  MK HUH.  HW 《Acta Botanica Sinica》2000,42(1):64-70
根据22个等位酶位点遗传变异,探讨了韩国境内委陵菜(Potentilla fragarioides L.var.sprengeliana)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酶位点的多态位点百分比为59.1%。种和种群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比较高,分别为Hes=0.210,Hep=0.199;而种群的分化水平则相对较低(GST=0.074)。19个种群中随机交配的偏差为FIS=0.331。每代迁移数的间接估计  相似文献   

2.
根茎禾草沙鞭的等位酶变异及克隆多样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沙鞭(Psammochloavilosa(Trin.)Bor)是禾本科的一种沙生旱生植物,靠根茎进行无性生殖。采用10种酶系统共15个基因位点对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沙地草地生态研究站的4个天然居群进行了遗传结构和克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和同类植物相比,沙鞭的遗传变异水平和克隆多样性均较低。沙鞭4个居群的遗传组成明显不同。石龙庙流动沙丘和石灰庙固定沙丘的基株数目多,遗传变异水平较高,而石龙庙固定沙丘和石灰庙半流动沙丘的基株数目少,只有1株或2株,且多样性水平极低。环境差异在沙鞭的等位酶变异上未得到反映。和其它克隆植物相似,沙鞭的大部分变异存在于居群间(GST=62.16%),居群内变异所占比例较少。沙鞭91.67%的基因型属地方型,无广布基因型。  相似文献   

3.
不同采样策略对细距堇菜遗传多样性估算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昂  葛颂 《Acta Botanica Sinica》2000,42(10):1069-1074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分布于北京金山、檀枯寺、香山樱桃沟的细距堇菜(Viola tenuicornis W.Beck.)的遗传变异和群体分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对8个酶系统11个等位酶位点的检测表明,该种在上述地区的遗传变异水平明显高于多年生草本的平均值,多成位点百分率P=72.7%,等位基因平均数A=2.4,平均期望杂合度He=0.243;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略小于多年生草本的平均值,杂和性基因多样  相似文献   

4.
对欧洲及地中海地区燕麦草复合体27个居群的等位酸电泳调查表明,燕麦草复合体维持比较高的等位酶多样性(He=0.447,A=3.29),亚种间遗传分化较小(G(ST)=0.053);在四个亚种内,也维持着比较高的多样性(He:0.325—0.533),各亚种内的基因多样度主要存在于居群之内,居群间分化较小.四倍体的基因多样性高于二倍体的.燕麦草复合体内居群间基因流较高,表明燕麦草繁育方式主要为风媒远交.对Nei氏标准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结果表明,四倍体是从二倍体有鳞茎的ssP.baeticum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燕麦草多倍体复合体的等位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欧洲及地中海地区燕麦草复合体27个居群的等位酶电泳调查表明,燕麦草复合体维持比较高的等位酶多样性(He=0.447,A=3.29),亚种间遗传分化较小(GST=0.053);在四个亚种内,也维持着比较高的多样性(He:0.325-0.533),各亚种内的基因多样度主要存在于居群之内,居群间分化较小。四倍体的基因多样性高于二倍体的。燕麦草复合体内居群间基因流较高,表明燕麦草繁育方式主要为风媒远交。  相似文献   

6.
采用等位酶电泳 技术测定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南部金阳、雷波和米易3县的苦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8个栽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化,结合农业生物学性状进行了分析。苦荞麦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平均数为1.8,多态位点比率为46.6%,平均实际杂合度和预期杂合度分别为0.187和0.218,FST值为0.22,居群间存在较明显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苍术(Atractylodeslandea(Thunb.)DC.)5种等位酶(MDH,GDH,PPO,SOD,PER)12个位点上25个等位基因的分化特征。结果表明:群体内多态位点比例平均为0.61,每个位点的平均杂合率为0.26,每个位点发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78。苍术种内基因多样性的86%产生在群体内,群体间分化的明显效果为14%。所有配对组合,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是0.11,遗传同一性是0.90。说明苍术种内变异很大。同时探讨茅苍术的分类位置,认为茅苍术不是苍术和白术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8.
天然红松林等位酶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红松种子的单倍体胚乳,采用水平切片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采自三个地区的天然红松林的材料进行了10种酶系统的等位酶实验,共获得了18个等位基因位点,对这18个位点等位基因的统计分析表明:红松种群的多态位点百分数为P=77.78%,等位基因平均数为A=2.0,预期杂合度为He=0.1648。红松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在松属于较低水平。在红松18个等位基因位点的变异中,绝大部分变异94.2%来自种群内部,  相似文献   

9.
湖北海棠的等位酶变异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康明  黄宏文 《生物多样性》2002,10(4):376-385
采用超薄平板微型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方法对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的9个野生居群和2个人工栽培居群的等位酶变异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12个酶系统29个酶位点的检测,结果表明湖北海棠有25个酶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10个居群发现稀有等位基因,并有11个(37.9%)重复位点;湖北海棠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很高,等位基因平均数A=2.127,多态位点百分率P=74.927,平均预期杂合度He=0.376;居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0.224。与其他苹果属植物相比,湖北海棠具有中等丰富的遗传变异水平。居群间的基因流仅为Nm=0.866,表明遗传漂变是影响居群遗传变异和遗传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版纳青海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巧明  许于富 《云南植物研究》2001,23(2):201-208,T001
我国龙脑香料特有种版纳青海(Vatica guangxiensis)仅局限分布于滇南(勐腊)和植西南(那坡),本文应用“水平切片淀粉凝胶电泳等位酶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的研究。对14个酶系统23个等位酶点的研究表明,其居群变异水平很低,多态位点比率P为13.0%-21.7%,等位基因平均数A为1.1-1.2,平均期望杂合度0.056-0.130,平均观察杂合度H为0.055-0.130。F统计分析表明版纳青梅具有较高水平的群体分化,基因分化系数高达CST=0.265。这与其居群内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交,以及种子的重力散布有关;另外,也可能是在其进化过程中,由于居群的缩小而发生了遗传漂变。此外,本研究也从等位酶水平为广西青梅(V.guangxiensis)和版纳青梅(V.sishuangbannaensis)的合并作一佐证。  相似文献   

11.
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天然红松林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DNA RAPD)技术,研究了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天然红松林的遗传变异水平及其分布规律。16个10bp长度的随机引物在8个实验样地内72个个体中共检测了96个位点,其中55个是多态位点。在种水平上,红松的多态位点比率为P=58.51%;Nei’s遗传变异指数为H=0.2868;Shannon’s指数为I=0.3654,所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凉山州北部栽培苦荞麦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等位酶电泳技术测定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越西和甘洛2县的苦荞麦「Fagopyrum tataqricum(L.)Gaertn.」17个栽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化,结合农业生物学性状进行了分析。对7个酶系统的15个位点的检测表明,苦荞麦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该州南部的苦荞麦和其他地区甜荞麦,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平均数为1.9,多态位点比率为52.1%,平均实际杂合度和预期杂合度分别为0.19  相似文献   

13.
苍术(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种内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苍术5种等位酶12个倍点25个等位基因的分化特征。结果表明:群体内多态位点比例平均为0.61,每们位点的平均杂合率为0.26,每个位点发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78。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天然群体同工酶遗传变异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黄启强  王莲辉 《遗传学报》1995,22(2):142-151
6个马尾松天然群体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群体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其多态位点百分率(P)=76.2%;等位基因平均数(Na)=2.39;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数(Ne)=1.62,平均杂合率(He)=0.273。但群体间遗传分化极小,基因分化系数(G_(ST))=0.0172,遗传距离(D)=0.011±0.005。总遗传变异中,约2%来自群体间,而约98%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内的个体,并且其变异又主要来源于1/3的基因位点。马尾松群体近似于随机交配群体,绝大多数位点处于平衡状况,但也有约1/3的位点并非随机交配,存在不同程度的近交。  相似文献   

15.
板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人工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利用水平板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板栗9个群体11个种同工酶系统的12个酶位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板栗(Castaneamolisina)为多态性物种,遗传变异水平较高,其多态位百分率为71.3%,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平均数为2.27,平均期望杂合值为0.346;总的基因多样性中,89.3%发生于群体内,各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10~0.177;对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PCA分析,筛选出较合适的基因标记位点及构建了板栗遗传结构的空间变异模式。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人工选择对板栗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初步推测出西南为板栗遗传多样性中心  相似文献   

16.
独龙牛遗传多样性及其种群遗传结构的等位酶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聂龙  和向东 《遗传学报》1995,22(3):185-191
采用水平片淀粉凝胶电泳技术,进行30头独牛牛41种蛋白质共计44个遗传座位的等位酶分析,只在Tr,Hp,Amy,Est等4个座位发现多态性。每个座位等基因的平均数、多态座位百分比和平均杂合度值分别为A=1.0909、P=0.0682和H=0.0262。贡山县和福贡县独龙牛群体从酶基因的角度上看遗传多样性贫乏,可能是分别由小种群引种而来,受到瓶颈效应的作用,并伴随着创立者事件的发生。我们结合独龙牛在  相似文献   

17.
利用30对SSR引物对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3个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居群遗传分化研究.结果表明,30对引物中只有20对表现出多态,多态位点比率P为66.7%;在20个多态位点中共检测出81个等位变异,平均等位变异数(Ap)为4.05 个;3个群体总的遗传多样性(Ht)为0.61,其中,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为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的3倍多,说明总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来自居群内;虽然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 ST)较低,仅为0.2427,但当遗传相似系数临界值增加时,3个群体在聚类图上相对独立 ,说明3个群体既存在着高度的遗传相似性,又具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可以作为3个居群进行原生境保护.  相似文献   

18.
野生和近交稀有Ju鲫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RAPD技术对稀有Ju鲫近交10代及3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间差异进行了研究。无论从多态位点的比例,个体间的共带率还是多样性指数来看,近交10代的遗传多样性极低。在226个RAPD位点中,野生群体有近半数的位点是多态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在0.2911-0.3235间,表明自群本保持了较丰富遗传多样性。近交10代与野生群体间遗传差异十分明显。野生群体间在11-19个位点上的表型频率存  相似文献   

19.
龙脑香科植物望天树的居群遗传结构及分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巧明  许再富 《云南植物研究》2001,23(3):313-320,T001
运用“水平切片淀粉凝胶是泳等分析”方法,对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居群分化的研究,通过对分布于滇南,滇东南和桂西南的9个天然居群(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引种载培的2个人工居群作为对照),11个酶系统16个等位酶位点的研究表明,望天树群体内遗传变异水平极低,多态位点比率P为6.25%-12.50%(平均为6.82%),等位基因平均数A为1.06-1.13(平均为1.07),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032-0.054(平均为0.035),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063,所有居群Pgm-1位点的基因型均为杂合体,其余位点的基因型均为纯合体,居群间存在低水平的遗传分化,GST值为0.030,结果表明不同于其它热带植物的报道,望天树群体的遗传结构单一,一方面反映了群体内存在大量的内繁育(无融合生殖,近交),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进化过程中该种曾经历了严重的瓶颈效应,遗传变异大量丧失。  相似文献   

20.
八面山银杉林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分布于湖南八面山的濒危植物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Kuang)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对13个酶系统25个等位酶位点的检测表明,该地区的银杉林群体遗传变异水平很低,多态位点比率 P=0.28,等位基因平均数 A=1.36,平均期望杂合度He=0.100;但3个小群体间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分化,基因分化系数高达G_ST=0.26,明显不同于其它裸子植物的报道。八面山银杉林低水平的遗传变异和明显的群体分化,一方面反映了银杉的古老性和残遗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在银杉的进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严重的遗传漂变,而且群体之间的基因流明显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