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D1/D2/Cyt—559复合物的共振拉曼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复合物在488nm处激发的共振拉曼谱显示4个主要谱带,其峰位分别在1532(vl)1165(v2)1010(v3)和970(v4)cm^-1处,表明PSⅡ反应中心结合的β-胡萝卜素分子是全反式构型。D1/D2/Cytb-559复合物在色素抽提液的拉曼光谱也显示4个主要的拉曼峰,其中v4谱带的强度急剧下降,说明PSⅡ反应中心内部结合的β-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2.
紫色光合细菌反应中心的三维空间结构的解析,极大地推动了光合作用电子传递机理的研究。现已清楚光合细菌反应中心内部存在着两条电子传递支路[1—2],由于高等植物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D1蛋白和D2蛋白与光合细菌反应中心L亚基和M亚基的一级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推测PSⅡ反应中心内部也可能存在类似的结构。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分离纯化的PS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复合物具有原初电荷分离活性[3],其中含有4—6个Chla分子,2个Pheoa分子,1—2个β-胡萝卜素分子,它们是否像光合细菌…  相似文献   

3.
不同光质对黄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将黄瓜( Cucumissativus L.) 幼苗培养在相同辐照度(20 μmol·m - 2·s-1) 的白光、红光和蓝光下,研究了光质对黄瓜叶片的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生长在白光下的叶片,其叶绿素(Chl)含量分别比红光和蓝光下高7 % 和224% ,在蓝光下的含量最低。生长在红光下的黄瓜叶片有较低的Chla/b 比值和较高的Chl b 含量。低温(77 K)荧光发射光谱和Chla 荧光动力学诱导的实验结果表明,红光下的叶片具有较高的光系统Ⅱ(PSⅡ) 活性和较低的光系统Ⅰ(PSⅠ)活性,蓝光下的叶片具有较低的PSⅡ活性和较高的PSⅠ活性。红光下叶片的放O2 速率比白光下叶片的放O2 速率高449% ,而蓝光下的叶片放O2 速率略低于白光下的。表明光质对调节黄瓜叶片PSⅠ和PSⅡ的发育和光合活性以及光合放O2 速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 复合物在488 nm 处激发的共振拉曼光谱显示4 个主要谱带,其峰位分别在1532(υ1)、1165(υ2)、1010(υ3)和970(υ4) cm - 1处,表明PSⅡ反应中心结合的β-胡萝卜素分子是全反式构型。D1/D2/Cytb-559 复合物的色素抽提液的拉曼光谱也显示4 个主要的拉曼峰,其中υ4 谱带的强度急剧下降,说明PSⅡ反应中心内部结合的β-胡萝卜素分子与抽提液中自由的β-胡萝卜素分子的构象不同,而与光合细菌反应中心内部的类胡萝卜素分子的构象相似,其共轭多烯链的平面也处于扭曲状态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频相位调制法测得菠菜叶绿体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复合物的荧光衰减包括4个组分,其寿命分别大约为1、6、24和73ns,所占整个荧光的比例依次为5%、34%、35%和26%。而寿命为6ns的组分来源于与电荷分离不相关的chla分子,寿命为1ns的组分所占的比例很小,其来源不清楚。其中两个长寿命组分都与样品的光化学活性相关,但彼此又是不相关的,很可能来源于电荷分离后的两个不同的重组过程。  相似文献   

6.
实验研究了莲种子(NelumbonuciferaGaertn.)在光下萌发过程中叶绿体色素蛋白复合体、多肽组成以及PSⅡ光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萌发到第6天的莲胚芽叶绿体,在SDSPAGE凝胶柱中只分出两条色素带,分别为捕光叶绿素蛋白复合体(LHCⅡ)和自由色素(FP)。萌发到第8天的莲叶绿体可分出CPⅠ,LHCⅡ1、LHCⅡ和FP。仍未检测到PSⅡ反应中心复合物。多肽分析表明:未萌发和萌发到第2天的叶绿体中30kD多肽的含量显著,尽管27kD多肽在未见光时已开始合成,但其含量很少。随着照光时间增长,30kD多肽含量逐渐减少,27kD多肽的含量逐渐增多,到第12天时超过30kD多肽的含量。电子传递速率和室温荧光诱导动力学的测定表明:PSⅡ光化活性在莲子萌发到第7天时才开始出现,并随萌发时间增加而升高,与此同时Chla/b比值由低到高达到正常值。莲子在光下萌发过程中其叶绿体膜成分及膜功能的变化与它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相符合。结果再次证明,莲胚芽叶绿体在光下的发育具有与其它高等植物所不同的独特途径,这为莲在被子植物系统发育中占有独特地位的看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和早熟3号大麦(野生型)(DG)相比,黄化大麦(突变体)(LG)叶片Chl含量低,而Chla/b较高;光合速率低,表现量子效率低,而饱和光强较高,气孔导度较高;荧光参数Fo低,而PSⅡ的光化学效率(Fv/Fm)以及T1/2、Fm/Fo、Φe均高。以单位叶绿素计算,黄化大麦的PSⅡ电子传递活性和全链电子传递活性较高,而PSⅠ电子传递活性较低。推测黄化大麦PSⅡ的光化学效率增高可能是由于其PSⅡ向PSⅠ传递的激发能较少,是对Chl含量低的一种补偿。  相似文献   

8.
采用DEAE-FractogelTSK650S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层析法从菠菜(SpinaciaOleracea)中分离纯化了PSII核心天线复合物CP43和CP47,计算出每分子CP43含19-20个Chla和4-5个β-Car;每分子CP47含20-21个Chla和3-4个β-Car。普通及三维(3D)低温(77K)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证明,纯化的CP43和CP47都具有较好的完整性。常温(298K)吸收光谱的测定,证明纯化的CP43和CP47的红光区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671nm和674nm,但是它们在该区的四阶导数光谱均给出670nm和682nm两个峰,这表明,它们均至少含有两种不同结合状态的Chla分子。对CP43和CP47中可能的能量传递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PS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 复合物的圆二色(CD)光谱在红区有一个反向带,其正峰在680 nm ,负峰在660 nm 处。光破坏后,该反应中心复合物的CD信号明显下降,而且当正峰完全消失后,负峰仍然存在,说明该反应中心的CD信号不仅来源于原初电子供体P680,而且可能来源于其它色素分子  相似文献   

10.
用菠菜(Spinacia oleracea Mill.)和黄瓜(Cucum issativusL.)叶片的叶绿体制备出光系统Ⅱ捕光叶绿素a/b 蛋白质复合体(LHCⅡ),并对这两种LHCⅡ的聚合状态的Chla/b 值、光谱特性以及多肽组分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菠菜LHCⅡ的Chla/b 为1.33,黄瓜LHCⅡ的Chla/b 为1.17。其光谱特性说明黄瓜的LHCⅡ更富含Chlb。它们的多肽组分存在着明显差异,菠菜的LHCⅡ含有27 kD和25 kD 2个多肽,而黄瓜的LHCⅡ只含有27 kD 1个多肽,这表明25 kD多肽含有较少的Chlb。叶绿素蛋白质复合体的分析结果表明,菠菜LHCⅡ的单体、二聚体及三聚体均由2个多肽组成;而黄瓜的LHCⅡ不同聚合状态均由1个多肽组成  相似文献   

11.
光系统II核心天线CP43和CP47的分离纯化及光谱性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DEAE-FractogelTSK6502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层析法从菠 菜中分离纯化了PSOⅡ核心天线复合物CP43和CP47,计算出每分子CP43含19-20个Chla和4-5个β-Car;  相似文献   

12.
菠菜叶绿体经低渗KCl或1mmol/LEDTA溶液处理后,再用毛地黄苷法提取PSI颗粒,前者chla/b高于后者。而EDTA-PSI颗粒的耗氧活力极强,低温荧光发射具很强的F680。SDS-凝胶电泳谱带也表明EDTA-PSI颗粒具较浓的20~24kd谱带。凡此都说明EDTA-PSI颗粒的LHPC~I含量远超过KCI-PSI颗粒的。而叶绿体经MgCl2、KCl、EDTA溶液处理后,基粒类囊体膜垛叠的情况不同,它们的chla/b比值依次下降。说明PSI颗粒中LHPC-I含量与提取时类囊体膜垛叠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3.
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 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失去了电子受体QA 和QB,人工合成的质体醌可以与D1/D2/Cytb559 复合物发生重组。癸基质体醌(DPQ)与D1/D2/Cytb599 复合物的重组导致该复合物的荧光强度下降及发射光谱蓝移,同时两个与光化学活性相关的长寿命(24 ns和73 ns)荧光衰减组分占整个荧光的百分数下降,这些结果表明DPQ作为Pheo- 的电子受体,限制了P680+ ·Pheo- 的电荷重组。DPQ 的加入对D1/D2/Cytb559复合物中Chla 分子的光破坏敏感性影响不大,但β-胡萝卜素在加入DPQ 之后可以被光照破坏,这个过程可能与β-胡萝卜素的生理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4.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心肌肌浆网Ca2+,Mg2+-ATPase基因(SERCA2a)转录调节的影响,评价DMP811对此效应的干预作用.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组1:生理盐水输注;组2:AngⅡ输注+DMP811管饲(3mg·d-1·kg-1);组3:AngⅡ输注(200ng·min-1·kg-1.1周后称其体重,取心脏并称重,提取心脏总RNA后采用Northernblot的方法检测SER-CA2a的转录水平,采用RT-PCR检测AngⅡ1型受体(AT1)mRNA水平.实验后,组3心重(CW)、心重/体重(C/B)、AT1受体转录水平均高于组1(分别增加4.7±0.4%,4.9±0.9%和24.7±3.5%;P<0.01),而SERCA2a基因转录水平显著低于组1(降低20.1±3.0%,P<0.01),并且SERCA2amRNA水平与AT1受体mRNA水平呈负相关(r=-0.74,P<0.01).AngⅡ导致的上述改变能被DMP811完全阻断.AngⅡ通过其Ⅰ型受体的介导,诱导了SERCA2a的转录下调  相似文献   

15.
脂氧合酶对黄瓜叶片光合电子传递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瓜(Cucum issativusL.)叶片的光合作用与电子传递活性随叶片衰老而降低,脂氧合酶(Lox)活性则相应增高。大豆Lox-1 抑制黄瓜子叶分离的叶绿体PSⅡ电子传递活性,没食子酸丙酯(PG)或槲皮酮(PF)能消除这种抑制作用。二氯苯二甲脲(DCMU)或2,3-二溴百里香醌(DBMIB)存在时,大豆Lox-1 对PSⅡ电子传递活性有抑制作用,加入PG 使活性恢复到接近原有水平。二苯卡巴肼(DPC)对经Lox-1 处理的叶绿体PSⅡ电子传递活性有明显恢复作用。Lox-1 使Chla室温荧光Fm 降低,DPC则能轻微恢复Fm 。可见,PSⅡ氧化侧、Q与PQ 位点都对Lox-1 的作用敏感。Lox-1 对叶绿体色素的漂白作用,以及活性氧对PSⅡ电子传递活性的抑制,可能是Lox 影响光合膜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Jiang ZS  Zhao W  Yang YZ  Tang CS  Tang J  Jia HT  Liu NK 《生理学报》2000,52(3):199-202
在大鼠肢体缺轿模型上观察质粒pcDNA3对缺血骨骼肌肌浆网(SR)Ca^2+转运的影响。结果显示,骨骼肌缺血时SRCa^2+转运(Ca^2+摄入与释放)较非缺血肌肉增强,而质粒pcDNA3与SR上DNA结合蛋白结合之后,可进一步增强缺备骨骼肌SRCa^2+摄入(P<0.01)及释放速率(P<0.05)。提示质粒DNA对正常及缺血大鼠骨骼肌的SRCa^2+转运能力均有影响,其临床病理生理意义值得进一  相似文献   

17.
高等植物在强光照射下,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光抑制的分子机理已成为目前光合作用研究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1]。由于叶绿体内色素和蛋白分子很多,其中包含有许多与光破坏不直接相关的组分,因此很难确定具体哪个分子受到破坏。用只含少数色素和多肽分子的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复合物[2]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现已证明用光照射该复合物能引起原初电子供体P680的破坏[3,4],并且是一个多步反应[5],同时还发现有组氨酸残基的光照破坏[6,7],当存在电子受体的情况下反应中心内部β-c…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纯化光合膜蛋白质复合体Cytb6f的新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新方法简单明了,只包括透析离心和用硫酸铵分级沉淀两个步骤,而且适于大批量制备。按此方法从菠菜叶绿体分离纯化的制剂含9.8nmolCytf·mg-1;SDSPAGE显示4条主要区带及1条低分子量区带,背景干净;Cytb6(b型血红素)∶Cytf=2∶1(mol∶mol),Chla∶Cytf=1∶1(mol∶mol);酶活性(PQ2H2→Cytc)80μmolCytc·nmolCytf-1·h-1左右;产率可达38%。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重组试验表明,磷脂酰甘油(PG)对菠菜(Spinacia oleraceaL.)光系统Ⅱ(PSⅡ)的放氧活性产生显著影响,具有明显的浓度效应。随PG浓度的增加,PSⅡ的放氧能力逐渐增强,到10mgPG/mgChl时PSⅡ活性达到最大。此后在10 ̄22mgPG/mgChl浓度范围内,PSⅡ放氧活性变化不大。而当PG浓度继续增大时,PSⅡ放氧活性迅速降低,40mgPG/mgChl时的PSⅡ活性已降  相似文献   

20.
CO2加富对紫花苜蓿光合作用原初光能转换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研究了CO2 加富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 光合作用原初光能转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CO2 加富条件下生长的紫花苜蓿,其叶绿体对光有更强的吸收能力;CO2 加富可促进紫花苜蓿叶片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PSⅡ潜在活性、PSⅡ电子传递量子产量、以及PSⅠ活化能力的提高;增加荧光光化学猝灭组分,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