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义技术及其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陈晓岚  池志强 《生命科学》2003,15(1):50-52,59
蛋白质组学是指对基因组编码的所有蛋白质进行大规模分析的一门学科,它分为表达蛋白质组学和功能蛋白质组学。新的蛋白质组学工具将为高度复杂的神经科学的研究提供便利。作者简述了表达蛋白质组学和功能蛋白质组学在这一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翟启慧 《昆虫学报》1989,32(3):365-375
重组DNA技术即基因工程,亦为人们称做基因克隆或基因操作。重组DNA技术已被应用于昆虫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本文首先对重组DNA技术及基因转移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与重组DNA技术配合应用的重要手段)作一简述,然后着重介绍这些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重组DNA技术 重组DNA技术就是将DNA从细胞中分离出来,切割成片段,与载体DNA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然后导入宿主细胞,进行复制。  相似文献   

4.
《生命科学研究》2017,(3):251-256
随着细胞电生理学的快速发展,膜片钳技术成为研究离子通道最重要的手段。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等领域,其中,膜片钳技术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是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组学这一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应用到生命科学许多领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全脑以及许多脑区的蛋白质组数据库逐步建立,并且已经鉴定出了许多在神经系统疾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虽然神经系统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在阐明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方面已取得长足发展.本文对蛋白质组学及其在神经科学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Li XP  Le WD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1):55-57
单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是神经科学中较新的领域,研究对象包括单细胞DNA、RNA、蛋白质和线粒体DNA。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技术具有传统技术难以相比的优势,正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将介绍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技术的操作流程、技术和方法的特点,概述其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单纯疱疹病毒载体的发展,使外源基因可以直接转移进入离体培养的或在体的成熟神经细胞。在神经生理学中起关键作用的一些蛋白质,例如与动作电位的产生、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有关的蛋白质,以及与信息转导有关的酶等,经基因改造后,能在神经元中稳定地表达,并且可以运用现代神经科学的方法来验证这些通过基因改造而修饰了蛋白质在神经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此种基因操纵具有生化特异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能定点作用于特写的细胞和细胞  相似文献   

8.
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及其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动态检测脑功能的方法。采用这种技术可以测量在脑活动时氧合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等的变化,同时得到与刺激相关的细胞内和细胞外活动的改变。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的时间分辨率较高,并具有简便易行、价格低廉和无损伤性等特点,有望可以同时检测神经元活动、能量代谢以有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目前它已作为检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原理的一种方法,并在认知神经科学和医学等的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膜片钳技术与其它技术的结合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片钳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电生理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不仅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已与其它许多技术如Fura-2显微荧光测钙技术、碳纤电极局部电化学微量检测技术以及单细胞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等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本文仅就此技术与其它技术的结合及在解决神经生物学跨膜信号转导问题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项能特异地显示组织细胞内mRNA 的技术,它把重组 DNA 技术和组织化学方法结合起来,用于对已知的神经激素、神经肽及其受体的 mRNA 的细胞定位,观察特异的 mRNA 在体内表达的部位;观察单个细胞内 mRNA 量的变化,研究 mRNA 代谢的调节;半定量地测定细胞内 mRNA 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斑马鱼行为学实验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斑马鱼作为新型模式动物的优势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其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宽广.斑马鱼在神经生物学中的应用,除了在发育方面比其他模式动物更具优势外,在行为学方面的应用也更加丰富.由于斑马鱼幼体在受精后前两天通体透明,眼睛大小占到大脑体积的二分之一以上,成鱼昼夜节律明显,对光反应强烈,因此斑马鱼在视觉领域应用的优势十分明显.斑马鱼的嗅觉、听觉器官都在体表可见,可以很容易地用行为学实验手段对嗅觉和听觉功能进行检测.斑马鱼习性好动,利用斑马鱼进行运动方面的行为学观察也非常便利.斑马鱼具有群聚习性,在社会生物学研究方面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斑马鱼行为学是一种比较简单而又有效地分析神经整合功能的方法,并形成了许多相关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2.
电压敏感染料成像(voltage sensitiVe dye imaging,VSDI)技术利用结合在神经细胞脂膜上的染料,将膜电位转化为荧光或光吸收信号,并用光学成像方法对神经电活动进行多点测量.VSDI在过去的50年内发展迅速,其良好的时空分辨率使它成为一种在介观(mesoscopic)时空尺度上研究神经元群体电活...  相似文献   

13.
<正> 重组DNA技术现已发展到基本上能将任何基因明确编码序列,并在各种微生物或动物培养细胞中得以合理水平的表达。目前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已不是什么难题,尽管各种蛋白表达的实际水平和提纯中的实际问题差异很大,但可能使所有的蛋白都能大量生产和高度纯化。同时,快速有效地DNA测序以及在基因特定位置上诱生各种突变的方法,使我们较易对广大范围的生物体进行基因组操纵。 虽然病毒表面抗原一直是大多数病毒疫苗研究的主焦点,但是很好地认识其他免疫决定簇的抗体形成,对病毒内部抗原免疫应答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对于细胞  相似文献   

14.
空间转录物组学是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基础上实现细胞空间位置信息测定的组学技术。该技术克服了单细胞转录物组学在单细胞分离建库过程中丢失细胞在组织中空间信息的问题,可同时提供研究对象的转录物组数据信息和在组织中的空间位置信息。空间转录物组学技术对研究细胞谱系的发生过程、细胞间的调控机制和相互作用等具有重要作用,是组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热点。近年来,空间转录物组学技术发展迅速,新的检测方法不断产生,检测灵敏度、分辨率和检测通量等技术指标不断提升。本文根据获取空间信息的原理不同,将较为常用的空间转录物组学技术进行了分类,总结了各类方法的检测原理、代表性技术手段及其相应的技术指标。随后,从脑细胞类型区分与细胞层图谱构建、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特征分析与标志物研究两个方面举例论述了空间转录物组学技术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最后,对空间转录物组学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Wang HR  Li L  Gao XR 《生理科学进展》2003,34(2):121-126
基因芯片技术和蛋白质组技术是最近发展起来的高通量技术,二者的出现使同时分析神经系统的大量基因的表达和基因产物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网络成为可能。它们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为了解脑功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一个典型的基因芯片实验包括:芯片的准备或购买、靶DNA和探针的准备或标记、标记探针与靶DNA的杂交、芯片扫描和影象信息的数据分析。蛋白质组技术较为复杂,包括蛋白质分离、鉴定和信息分析三方面的内容。其中,分离技术多种多样。若分离技术以二维电泳为基础,则该实验通常由以下步骤组成:蛋白质样品的准备、电泳分离、染胶、分离蛋白点的切除、蛋白质的酶解(常用胰蛋白酶)、质谱分析(鉴定)和数据的信息处理。本文综述这两项技术的内容和实验步骤,然后着重叙述它们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讨论其优缺点和面临的挑战,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脑内微透析采样技术及其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一种新的在体化学采样技术,脑内微透析引起了神经科学家的关注。它与迅速发展起来的高灵敏度的微量分析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体内细胞外环境中化学物质变化的动态监测,从而在神经科学领域获得应用。本系统地介绍了这一新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扼要地介绍了一这一技术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及其取得的新进展,并结合本实验室的工作经验,对该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就DNA检验中的STR分型技术的法医物证学技术应用做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光纤记录系统作为一种记录自由活动动物大脑特定核团神经元活动的技术,在神经科学领域研究中广受欢迎,是研究动物神经元活动与行为关系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综述了单通道光纤记录系统、多通道光纤记录系统及多色光纤记录系统在认知、行为学、心理学等神经科学基础及神经疾病中的应用,并简述了光纤记录系统与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结合、光...  相似文献   

19.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是近年来磁共振成像领域出现的两种新的成像技术,它们各具特色。功能磁共振成像能对人脑相关任务激活区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并提供相关皮层区域的磁共振信号改变特征信息,但时于脑白质相关改变则不能提供任何信息;扩散张量成像则是目前能够在体呈现人脑解剖连接的唯一手段,采用它能对人脑组织,包括灰质和白质的扩散特性进行定量研究,并且能够形象显示人脑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纤维束形态、走行等,但扩散张量成像不能提供皮层功能情况信息。功能磁共振成像和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二者联合在神经科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也正成为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从功能磁共振成像和扩散张量成像的原理、特点,二者结合应用的具体方法以及目前二者在神经科学各基础及临床学科结合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