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主要讨论了手套印DNA检验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情况,以求为侦查破案提供新的思路。先分析手套印勘察的技术要点,再分析手套印DNA转移提取方法,最后对手套印DNA检测方法进行分析。从多个地区开展的侦查破案情况来看,手套印DNA检验工作有利于提高侦查破案率,且准确性高。对技术人员而言,在侦查破案中应用手套印DNA技术时,需要进一步扩大DNA提取范围,使其具备更加广泛的针对目标,有利于提高侦查破案效果。  相似文献   

2.
《遗传》2021,(10)
法医遗传学主要以人体生物检材为对象,通过检测遗传信息解决与法律相关的生物检材鉴识问题,为侦查提供线索,为审判提供证据,往往涉及到众多伦理问题。本文提出伦理学在法医遗传学研究和鉴定中的应用基本原则,并对检材/样本收集、法医DNA表型分析、法医遗传系谱学分析、法医DNA数据库建设和应用、亲子鉴定和亲缘鉴定、法医遗传学科研数据交流和共享等方面涉及的伦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提示法医遗传学从业人员在研究和鉴定中要充分考虑伦理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制定法医遗传学具体的伦理要求,建立伦理审查制度,加强从业人员伦理学培训。  相似文献   

3.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痕迹检验技术在公安部门中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但是痕迹检验技术在实际案件的侦查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受到了社会上不少的质疑声,故此探究有效提高痕迹检验技术具体途径,为痕迹检验技术在侦查中的不断推广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高等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线粒体DNA、叶绿体DNA和线粒体质粒DNA方面较详细地阐述了高等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及最新进展;探讨了细胞核DNA和细胞质DNA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研究,脱氧核糖寡核苷酸(DNA)片段的化学合成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DNA固相合成技术的问世更使DNA化学合成技术达到了精确、高效和自动化。重组DNA技术以及外源DNA分子在异源体系中的表达为DNA结构功能及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打开了新局面,使得生物学的研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DNA分子的化学合成为分子生物学家对特定的基因进行遗传工程的操作,选择性地对DNA分子进行改造提供了崭新的手段。借助于化学合成的DNA片段,人  相似文献   

6.
DNA损伤修复基本方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DNA损伤修复基因可修复由不同原因导致的DNA损伤.从而保护遗传信息的完整性。DNA损伤修复有3种基本形式,即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和错配修复。本文综述了DNA损伤修复3种基本形式的研究进展情况并讨论了DNA链断裂重组和重接合修复及DNA聚合酶绕道修复DNA损伤。  相似文献   

7.
DNA计算机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治洲  赵健  贺林 《遗传学报》2003,30(9):886-892
DNA(脱氧核糖核酸)计算机研究是一个新领域。从字面上看,它既包含DNA研究也包含计算机的研究,因而也包含DNA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如何交融的研究。1994年,Adleman在Science上报道了首例DNA计算的研究结果;2001年,Benenson等在Nature报道了一种由DNA分子和相应的酶分子构成的、有图灵机功能的可程序试管型DNA计算机,标志着DNA计算机研究的重大进展。DNA计算机最大的特点是超大规模的并行运算能力和潜在的巨大的数据储存能力。目前DNA计算机研究已涉及许多领域,包括生物学、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和自动化工程等具体应用,是计算概念上的一次革命。DNA计算机的研究大大促进了DNA分子操作技术尤其是在纳米尺度下操作DNA分子的研究速度。从DNA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应用形式、与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关系等方面总结和评述了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在双链DNA分子中,电荷常出现远距离的迁移现象,这与很多生物学功能有密切的关系,本文说明了DNA电荷转移的形成机制,分析了误配、绞联、三股螺旋及DNA结合蛋白对DNA电荷转移效率的影响,同时论述了DNA电荷转移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因表达和DNA复制应用到基因克隆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及其概念在不断发展变化。首先DNA是应用纯化了的限制性内切酶在核酸序列上的特异部位切割下来的DNA片段,许多DNA片段用DNA连接酶把它们拼接成克隆工具。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在进行筛选时已加以纯化了,这两种酶在商业上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
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及去甲基化属于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可介导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DNA甲基化及去甲基化修饰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且二者的动态平衡可以维持遗传表达稳定性。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主要包括DNMT1、DNMT3A、DNMT3B、DNMT3L,DNA去甲基化酶(DNA demethylase)主要指10-11易位蛋白(ten-eleven-translocation protein,TET)家族,包括TET1、TET2、TET3,是调节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的重要酶类。TET酶是目前发现的调节DNA去甲基化(DNA demethylation)过程中最重要的酶。综述了TET酶在DNA去甲基化修饰中的作用机制,探讨了DNA去甲基化酶在生长发育和疾病中的关键作用,以期为今后表观遗传学的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DNA是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能以一级结构为基础形成许多高级结构本文主要介绍了DNA的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而形成的三链DNA和四链体DNA目前已经证实或推测,这些不同形态的DNA结构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所以,对于DNA结构的深入研究.必将推动DNA结构学说的发展和生物遗传信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淀粉体发育过程中淀粉核心、晶体结构与淀粉体DNA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马铃薯块茎、百合鳞茎淀粉体DNA的研究中,使用了3种DNA染色方法,都比较一致地反映了淀粉体DNA的分布和形态。又系统观察了在不同发育时期淀粉体及淀粉体DNA的变化,揭示了淀粉体DNA与淀粉核心、晶体结构的关系。实验证明,淀粉核心是淀粉体DNA最先出现的地方。DNA复制形成了晶体结构(晶体核)以及辐射状的晶体结构,这是淀粉体DNA随着发育时期的增长而不断复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DNA序列编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计算的可靠性和精确度与编码设计的优劣密切相关。随着DNA计算的发展以及DNA计算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编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围绕如何保证理想的生化反应和解的成功提取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约束条件和评价模型,本文简述了DNA编码的原理,综述了当前DNA序列编码的方法,最后分析了DNA编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编码设计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从大量的单个有机体中快速分离DNA的这种能力大大地促进了对这些有机体的基因组的特性的鉴定。特别是应用DNA重组的技术,从含有克隆DNA片段的有机体中快速分离DNA的这种方法大大地促进了对这些克隆的鉴定。这里所叙述的方法是用于从细菌、酵母及组织培养细胞中分离DNA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是很通用的方法,可以用于从任何有机体中分离DNA。用这些方法得到的DNA制品虽然不是纯的DNA,但是对  相似文献   

15.
肌肉介导的基因转移DNA药物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肌肉介导的基因转移方法,探讨肌肉摄取DNA的机理,DNA药物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机制,DNA药物的具体应用以及影响DNA药物药效的因素,并讨论了DNA药物的窀生,可控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DNA修复酶是一类能保护生物体免受各种DNA损伤的毒性效应和保证遗传信息完整性的重要酶蛋白。近年来对DNA修复酶晶体结构的研究揭示了一些结构基序参与了酶蛋白与特定DNA损伤的识别过程,这些研究结果促进了对修复特定DNA损伤的作用机理和结构基础的认识和了解。本文综述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遗传工程的飞速发展,DNA重组技术被广泛应用,许多实验室在制备一定纯度、产量较高、方法简便的质粒DNA方面作了许多工作。国外大多数实验室普遍采用CsCl等密度梯度超离心法,但国内受仪器限制,应用较少。我们比较了PEG沉淀质粒DNA, 羟基磷灰石法制备质粒DNA,快速抽提质粒DNA,以及M.A.K柱制备质粒DNA等方法,它们都各有利弊。本实验室对L.P.Elwell的实验条件稍作改进,温和地制备清亮裂解液并抽提质粒DNA,然后应用Sephacryl S-1000作凝胶过滤,获得了纯度高、产量大,无染色体DNA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DNA酶研究的进展,DNA酶的很多优点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蛋白质酶,具有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的DNA酶在电化学生物检测上拥有很大的潜力。我们简要阐述了DNA酶的特性和应用,描述了其基本性质,对DNA酶在生物分析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哺乳动物的三个主要的DNA聚合酶及其生物功能的研究进展,特别是1975年以后的研究进展。简要地比较了DNA聚合酶α、β、γ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化学性质,并选择有说服力的材料阐明了DNA聚合酶α是负责DNA复制的主要聚合酶;DNA聚合酶β在DNA修复中发挥作用;而DNA聚合酶γ通过单链置换合成(single strand displacment synthesis)在线粒体中起复制作用,在细胞核中则可能起基因放大等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背景与经过,分析了3组科学家探索DNA双螺旋结构的得失.论述了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中获得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