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 Coquillett在我国不少地区已形成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为了解它的正常(敏感性)品系和抗药性品系幼虫发育所需要的时间、雌雄性别的比例、成虫在不同温度时的寿命以及其产卵等情况,我们进行了此项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从实验室及野外的实验证明,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 Coq.对666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为了了解它们在遗传上的性状,作者在进行淡色库蚊对666抗药性选育实验时,作了此项观察。 材料与方法 蚊虫 用实验室里选育了46个世代对666具有抗药性的淡色库蚊品系(NRB)、培育5年的南京敏感性品系(NS)及选育了32个世代对甲基敌百虫未产生抗药性的品系(NMD)。以  相似文献   

3.
1985—1988年对宜宾地区的库蚊Culex Linnaeus,1758越冬情况作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于后。方法每次于11月至翌年3月,各月捕捉40至60处次越冬场所的成蚊分类计数,并根据B.H.BeKпeMишeBa,1949的方法对脂肪体分级。同时对各型积水进行调查,将所获幼虫(蛹)置室内隔离饲养。以各虫期综合分类鉴定。结果捕获9种库蚊成虫276只,幼虫(蛹)2987只(见表)。表1985—1988年越冬库蚊观察蚊虫种类虫态各月捕获数(只)越冬场报1112123小计致倦库蚊成虫*172842189114室内、山洞Culex quinquefasciatus幼虫464298285△207△4811735废粪坑、污水坑小斑翅库…  相似文献   

4.
陈汉彬 《四川动物》1989,8(2):28-29
在整理云南蚊类标本过程中,发观库蚊属(Culex)4种新纪录,分别隶属于库状蚊亚属(Culiciomyia)1种、簇角蚊亚属(Lophoceraomyia)2种和库蚊亚属(Culex)1种。一、佛氏库蚊Culex(Cui.)fragilis Ludlow,1903检视标本:云南,勐腊。1985,Ⅷ,10—4,14,4L,采自木槽积水。鉴别特征:腹节背板全暗。雄蚊抱肢端节齿脊自亚端部伸达亚基部。幼虫头毛5,6—C从亚基部各分出5—7芒支。前胸毛1—3P均不分支。呼吸管较短,自基部向端部渐变细。呼吸管毛1—S3对,每分2—3支。本种幼虫特征突出,不难与我国已知的库状蚊相区别。本种在国外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  相似文献   

5.
库蚊属一新种(海南库蚊)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库蚊属泰蚊亚属(Subgenus Thaiomyia)系 Bram 于1966年建立。至今,仅发现产于泰国山地竹林中的模式种无梳库蚊[Culex(Thaiomyia)dispectus Bram,1966]一种。 1974年6月,陆宝麟、许荣满、李蓓思等同志,曾在海南岛吊罗山树洞采得一批库蚊幼虫并育出两性成蚊,随后将标本惠赠我院,复提出建设性的鉴别意见。经研究,其雌蚊及雄尾器颇似库状蚊亚属(Subgenus Culiciomyia),但其雄须长节腹面无特殊的枪锋状鳞  相似文献   

6.
徐启丰 《昆虫学报》1963,(2):229-232
1960年4月作者在海南岛工作时,曾捞获库蚊幼虫数条,其中一部分经饲养羽化分别得雌蚊2个,雄蚊3个,现经鉴定证明系一新种。兹将其形态描述于下: 琼中库蚊 Culex(Lophoceratomyia)chiungchungensis新种 一、成虫 小形棕黑色品种。翅长雄蚊约2.5毫米;雌蚊约3毫米。 雌性——头 顶部被以黑色竖立窄鳞,前部及二侧眼缘有白色扁平鳞片着生。头部的鬃均为黑色。触角、触须及喙均为黑色;触须长约喙的1/8。  相似文献   

7.
角管库蚊Culex(Cx.)hutchinsoni Barraud,1924属尖音库蚊类群(Cx.pipiens group)。成蚊外表与致倦库蚊Cx.(Cx.)quirquefasciatus Say,1823非常近似,仅中胸盾鳞带红棕色,侧板上部白鳞簇上下有暗斑或纵条,但两者雄蚊尾器和幼虫形态明显不同。本种雄蚊载肛突有发达的基腹突。此外,两者雌蚊的食窦甲的形态也不相同。角管库蚊幼虫的形态极为特殊(图),即呼吸管背面近末端有一角状突起。这是在蚊类幼虫极为罕见的特征。图角管库蚁Cx.hutchmsoni幼虫昆端本种库蚊于1981年8月采自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县。幼虫孳生在电站积水(海拔900米)。角管库蚊在…  相似文献   

8.
从70年代以来,应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医学昆虫表皮烃类碳的波形,能有效地鉴别复组的亲缘种类(sibling species),包括蚊、蚋、釆釆蝇等重要传病媒介,已成为昆虫的化学分类法(Carlson, 1984; Phillips & Milligan, 1986)。本文试用气相色谱法鉴别尖音库蚊(Culex pipiens Complex)的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北京株、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的武汉株和广州株。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Culex pipiens complex)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从新疆采集尖音库蚊。建立实验室株,进行杂交、不同地理株形态学数值分析、杂种F_1代形态学的数值分析,表皮碳氢化合物、体内脂肪酸和单糖气相色谱分析以及卵蛋白质的电泳分析等。在我国首次发现了骚扰库蚊。根据研究结果,我国异域分布的尖音库蚊复合组实际上包含着同一个种的4个亚种,即指名亚种(Culex pipiens pipiens),淡色库蚊亚种(Culex pipiens pallens)、致倦库蚊亚种(Culex pipiens quinquenfasciatus)和骚扰库蚊亚种(Culex pipiens molestus)。致倦库蚊不应作为独立的蚊种,淡色库坟也不应作为所谓“中间型”。在亲缘关系上根据形态学特征聚类分析等结果表明,尖音库蚊与致倦库蚊的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10.
球形芽孢杆菌对淡色尖音库蚊的毒性及新分离株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1980年秋我们从Myers和Yousten博士处引入蚊虫病原菌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1593及SSII-1菌株,与天津市卫生防疫站协作在筛选对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varpallens Coq.)高效菌的同时,对B.s-1593和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1897(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israelensis 1897)进行培养特性、热处理、冷藏、超声等对毒力影响的对比。发现B.s-1593和B.t-1897对上述处理稳定性相似,容易培养;对65℃下30分钟;80℃下12分钟;0°—4℃贮存15天均不丧失杀虫活性。1593对淡色库蚊3龄幼虫的LC_(50)为原液稀释349万倍(1.17×10~3菌/毫升),B.s-1593有别于B.t-1897的特点是:它毒杀蚊虫的死亡高峰比B·t-1897慢8—12小时,详细内容另文发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电泳和酶活力两个方面观察和分析了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ullens Coq.)的敏感品系(SEN)和敌百虫抗性品系(RD)的AchE同工酶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不同性别及身体不同部位产生的变异,从中获得了一些颇有意义的结果。 1.从SEN品系与RD品系AchE同工酶在整个发育过程中的比较发现,AchE质和量上的变异与敌百虫抗性的产生密切相关。 2.一切品系的各个发育阶段,在凝胶相同的位置上都有一条相同的AchE酶带,这是主带。 3.在SEN品系和RD品系的雌成蚊中,有一条活力很高的AchE慢带,此带仅在雌成蚊的胸部存在,显示了性别和部位差异,称它为特征性慢带。此带的活力,RD品系高于SEN品系。 4.以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chus)的敏感品系及其抗双硫磷品系与淡色库蚊作比较,发现其雌、雄成蚊中除共有的主带外,还有一条较主带稍慢的AchE带,此带相当于淡色库蚊雌成蚊中的特征性慢带,但不存在性别差异,此带的泳动速度要略快于特征性慢带。 5.雌成蚊胸部的特征性慢带轻胰蛋白酶的限制性处理后,泳动位置发生改变,变动后的新位置恰与三带喙库蚊慢带的位置相同。两种库蚊在进化上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位移后的特征性慢带活性未变。 6.用伴性红眼区分幼虫性别后发现,淡色库蚊不同性别的幼虫和蛹,都存在1—3条向正极移动但活  相似文献   

12.
巨端库蚊Culex(Eumelanomyia)macrostytus Sirivanakarn et Ramalingan,1976 1981年7月,作者等在云南省耿马和瑞丽县森林中清凉水井内,采判幼虫20余条,并育出雌、雄成蚊备5只。该蚊为小型棕黄色蚊虫,雄蚊尾器亚端叶的形状与柬埔寨库蚊[Culex(Eum.) richi Klein,1970]相似,但后者的亚端叶后毛组最后一根为锯齿叶片状,而本种的则是有柄的械状。另外,在前毛组的形状、抱肢端节以及阳茎等均有明显差别。 园外分布: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库蚊一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梳库蚊Culex(Thaiomyia)dispectus Bram 库蚊属泰蚊亚属(Subgenns Thaiomyia)迄今全世界仅发现两种。我国仅知一种,即海南库蚊C.(T.)hainanensis Chen,1977[昆虫学报20(1):95—98]。1979—1981年我们先后在云南省景谷、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蚊虫是传播人类多种疾病的重要媒介害虫, 对其组织形态学的认识是开展众多领域研究的基础。本文通过研究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成虫组织结构及形态, 为媒介蚊虫的抗药性研究及有效防治提供基础材料。【方法】采用改进的石蜡切片法和HE染色, 结合活体内脏器官解剖及光学显微镜观察, 从形态学和组织学水平对致倦库蚊组织结构做详尽展示。【结果】获得结构完整、 染色清晰、 定位准确的消化排泄系统、 生殖系统、 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等HE染色石蜡切片。【结论】探讨了改进制片和染色过程中一些步骤及注意事项。研究结果为利用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等方法研究蚊虫体内抗药性基因的准确定位及基因功能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是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圣路易斯脑炎病毒等重要的媒介。蚊浓核病毒(Mosquito densovirus,MDV)是特异性感染蚊类的病毒,对蚊虫具有明显的致病性。为研究MDV对致倦库蚊的致病效应,我们使用不同浓度埃及伊蚊浓核病毒(Aedes aegypti densovirus,AaeDV)感染致倦库蚊不同发育阶段的幼虫、蛹与成蚊,测定其感染率与死亡率,结果证实AaeDV对致倦库蚊1~2龄幼虫、3~4龄幼虫、蛹和雌雄成蚊的感染率分别为93.33%±2.49%、66%±3.74%、2.67%±0.94%、23.33%±3.40%和24.00%±1.63%,感染率与其发育阶段有关而与性别无关。AaeDV对幼虫的杀伤效果具有剂量依赖性,且与发育阶段有关,在1×1011拷贝/mL浓度下,新孵化龄幼虫和3~4龄幼虫的死亡率高达95.33%±0.74%和61.67%±2.07%。因此AaeDV对致倦库蚊具有生物防制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 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 Giles是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媒介,孳生面极广,长期以来缺乏较好的防治方法。1982—1983年对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B·t-H_(14))菌液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方 法 一、材料 由山东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菌液,其效价分别为131、142国际单位/毫克,各一批。 二、试验室效果测定 用142国际单位/毫克,按1000国际单位/毫克有效量折算。试验用三带喙库蚊,对照为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pallens Coquillett、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述发现于云南省的库蚊属一新种,巨叶库蚊Culex(Eumelanomyia)megafolius sp.nov.并对其亲缘种巨端库蚊 Cx.(Eum.)macrastylus和山栖库蚊 Cx.(Eum.)oresbius进行分类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初孵幼虫组织为材料建立细胞系并对其进行分子鉴定。【方法】将实验室筛选的对硫磷抗性的致倦库蚊深桂品系的初孵幼虫剪碎后放入添加20%胎牛血清的改良M199培养基原代培养,并对原代细胞用胰蛋白酶传代培养成细胞系;通过显微镜观察其生物学特性以及DNA扩增指纹图谱和内转录间隔区序列鉴定其组织来源。【结果】该细胞系Cxq-1在M199完全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已成功传代培养12个月,并于液氮中冻存,并多次成功复苏。通过DNA扩增指纹图谱鉴定,Cxq-1与实验室培养的其他昆虫细胞DNA指纹图谱的条带各异,表明确为同源昆虫致倦库蚊细胞系。通过内转录间隔区序列测定技术鉴定,Cxq-1的r DNA-ITS1和r DNA-ITS2序列与Gen Bank中致倦库蚊相应核酸序列的一致性大于99%,表明其来源组织确为致倦库蚊。【结论】新建立的蚊初孵幼虫细胞系Cxq-1确为致倦库蚊细胞系。该细胞系为实验室今后开展杀虫剂抗性分子机制、蚊媒病毒、寄生虫等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9.
留边库蚊Culex(Neoculex)rubensis Sasa and Takahasi,1948 库蚊属新库蚊亚属在我国迄今仅记载惊骇库蚊c.tcrritans一种(陈汉彬,1980).自1977年以来,林树坡、苏龙、陈继寅等,先后在黑龙江(山河屯、饶河、虎林)、吉林(安图)、辽宁(宽甸)和河北(承德)采获本亚属另一蚊种,现经鉴定为留边库蚊c.rubensis,系我国新纪录。  相似文献   

20.
孙延昌  胡玉祥 《昆虫学报》1991,34(3):383-384
蚊虫的幼虫体色突变品系已在淡色按蚊(Anopheles albimanus)、斯氏按蚊(An.stephensi)、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和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chus)等许多蚊种中被分离出来。这些遗传变异品系的发现对研究蚊虫的变异性和遗传性及蚊虫和蚊媒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价值。在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种内至今未见关于体色遗传变异类型的报道。作者于1987—1988年在上海中华按蚊种群中,成功地分离出幼虫绿色和幼虫褐色两个品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