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的遗传学行为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1984年,首次利用农杆菌Ti质粒将外源基因导人烟草获得成功[1」,随后,转基因禾本科作物在水稻上也获得了成功[2,3]。随着各种遗传转化技术的创立与改进,近十几年来,在许多作物上都获得了转基因植株。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价值得到了很大体现。尤其是在应用研究上,植物遗传转化技术与常规的育种技术相比,它以超越种间隔离的特点吸引了广大的分子育种家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迄今为止,许多有应用前景的基因已导入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并有少量转基因植物已释放到大田应用[4,5]。我们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植物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植物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沈文飚黄丽琴徐朗莱(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南京210095)关键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植物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EC1.11.1.11)的发现至今已有20多年了。Foyer和Haliwel[1]首先于1976年发现以...  相似文献   

3.
植物防卫反应基因的类型、表达、调控和应用何晨阳,王金生(南京农业大学,210014)防卫反应基因是寄生植物中被诱导表达抗病反应的一类基因。早在70年代人们就发现寄主植物抗病性表达需要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也需要新合成的特殊酶类[1],同时也注意到植物防卫反应常常受到病原物及其激发子的诱导。从此,在研究植物对病原物防卫反应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机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2]。  相似文献   

4.
水杨酸对NBT光化还原法测定植物SOD活性的干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氮蓝四唑(NBT)光化还原法是测定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常见方法。不少研究已经探讨了照光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粗酶液浓度、NBT浓度和过氧化物酶对NBT光化还原法测定SOD活性的影响[1,2]。此外,芦丁等植物次生物质也会对其有干扰作用[3]。近年来,水杨酸(salicylicacid,SA)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已成为植物生理、生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报道SA对NBT光化还原法测定SOD活性具有干扰作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小麦(Tritic…  相似文献   

5.
珍稀濒危植物沙冬青研究概况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王庆锁  李勇 《生物多样性》1995,3(3):153-156
珍稀濒危植物沙冬青研究概况王庆锁,李勇,张灵芝(北京林业大学,10008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00093)(内蒙古东胜市,017000)沙冬青属(Ammopiptanthus)是Cheng[1]从豆科黄花木属(Piptanthus)分出来的属...  相似文献   

6.
CO_2倍增对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关于大气CO2浓度倍增(即为700μmolCO2·mol-1空气)将对植物生长产生诸多影响,已有大量报道[1,2]。但CO2倍增对植物及所在土壤中微生物影响的研究甚少[3,4]。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成分,担负着分解动植物残体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稀土元素镧对小麦幼苗体内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挑选籽粒饱满的新春2号小麦(Triticumalstivum),用安替富民(NaOCl)消毒,清水浸种12h后,以7.5mg/L的硝酸镧溶液再浸种24h(对照用清水)。放在25℃恒温培养箱中发芽,7~10d后取苗测定。激素提取分离参考丁静等人方法[植物生理学通讯1979(2):27」;含量采用生物测定法和高压液相色谱(HPLC)测定;IAA、ABA、CTK测定参考谢九皋等人方法「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86(5)。316」;GA测定参考罗正荣等人方法[植物生理学通讯,19绷(2):5];乙稀测定参考张志良方法[植物生物化学技术和方法,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263]…  相似文献   

8.
植物的无融合生殖肖辅珍,王景林(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北京100037)1无融合生殖及其类型无融合生殖(Apomixis)是被子植物不经过精卵结合而产生种子的特殊生殖方式[1]。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多种植物中,或代替有性生殖(专性的),或与有性生殖共存...  相似文献   

9.
藻类对微量元素的生物富集及其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生物富集(bioenrichment)又04生物浓缩(bioconcentration)或生物积聚(bioacct-unulahon),是指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从而使该物质浓度超过环境中其浓度的现象,富集的程度可以用富集系数即生物体中某富集物浓度与环境中该物质浓度之比来表示[l]藻类对许多微量元素具有较强的生物富集能力,可作为生物吸附剂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水质净化[2.3];稀有、贵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的回收[4];痕量、超痕量元素分析[5.6];高附加值生物的培养等方面[7~9]。利用藻类富集微量元素具有经济、高效、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植物耐重金属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由于工业“三废”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污水灌溉及农药、除草剂和化肥的使用,严重地污染了土壤、水质和大气,其中土壤中的重金属(Hg、Cd、As、Cu和Al)污染更为严重[1]。重金属在植物根、茎、叶及籽粒中的大量累积,不仅严重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1~...  相似文献   

11.
固氮螺菌与植物的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氮螺菌与植物的相互关系研究进展阎大来,何路红,李季伦(北京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4)固氮螺菌(Azospirillum)首先是从巴西热带禾本科牧草俯仰马唐(Digitariadecumbens)根际分离得到的 ̄[1,2]...  相似文献   

12.
试管开花植物名录(续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0年我们编写了可在试管中开花或分化花芽的植物名录(见本刊1990年第3期)。现根据近几年的资料,作此续编,供读者参考。其中一些植物的试管开花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如竹子[”]、春兰[’‘]等。前者被誉为竹子繁殖技术上的一项突破。试管开花植物名录(续编)@陈永宁$中  相似文献   

13.
检测钙调素的NAD激酶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drClinmillWUShu-Pins,ZHANGXue-on,WANGJian-Ping,WANGYou-Al(HdriN~]ned.8彻加部办呼050016)磷酸二酯酶(PDE)定量测定活性钙调素(CaM)是国内外普遍应用的酶学方法[1],而用NAD激酶(NADK)法检测活性CaM,虽早已提出[3],但应用并不普遍,国内尤为如此。多年来,我们研究了提取植物NADK及测定活性的方法[2],并用此法于红萝卜,玉米、豌豆、水稻、白茫、衣藻、四膜虫,人血细胞等多种生物的活性CaM的定性和定量检测,证实它与PDE法相比,有提取较为简易,灵敏度高,检测程序简便等多种优点;此外,…  相似文献   

14.
四川大头茶地理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的分布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而水热条件及其配合情况是限制植物分布的主要因子,植物的分布与气候因子尤其是水热因子的关系已从定性描述发展到定量研究。日本吉良曾用温暖指数(WI)及其提出寒冷指数(CI)、干湿度指数(K)分析了日本森林与水热的关系[1],朝鲜任良宰据此方法对朝鲜半岛的森林与气候关系作过不少研究[2]。之后,我国一些学者[3~5]也应用吉良的热量指标对我国部分地区的森林树种分布与气候关系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最近,倪健[6]提出生物温暖指数(BWI)、生物寒冷指数(BCI)及生物干湿度指数(…  相似文献   

15.
根瘤菌的结瘤基因与结瘤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瘤菌的结瘤基因与结瘤因子郭先武(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根瘤菌侵染豆科植物形成根瘤,并合成NH3供植物利用,其自身也在植物环境中得以有效延续。这就是根瘤菌与宿主植物的共生关系。形成共生关系的基因分成三类[7],一类是...  相似文献   

16.
植物抗虫性概念的当代内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朱麟  古德祥 《昆虫知识》1999,36(6):355-360
生物之间的抑制效应首先于植物中发现。1937年,Molisch用种间相克(Allelopathy)这一术语来描述生物间的抑制和刺激现象并首次被Rice[1]使用。生物之间的抑制和刺激作用,究其原因乃是由于相互间化学作用的结果。植物抗性(包括抗虫性和抗病性)是生物间抑制作用的直接体现。最早关于抗虫性的记载见于我国后魏时期(公元5~6世纪)的《齐民要术》,其中记载有14种作物具有“早熟、耐旱、抗虫”的特性,之后在《吕氏春秋》中有“不蝗之麻,不虫之菽”的详细描述[2]。国外,早在1788年美国的Iss…  相似文献   

17.
红外线二氧化碳分析仪是测定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或其所处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常用仪器。测定过程中的气流通过分析仪时,需要一定的平衡时间才能得到一个稳定的读数,要想测出只有几十毫升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非常困难。为此,我们参照Qop等人[‘]的方法,对测定  相似文献   

18.
甜菜碱(Betaine)是生物体内氨基酸代谢的中间产物[1],可作为甲基供体,参与“一碳单位”的活化的甲基循环[2]。许多生物,特别是依赖环境条件而代谢类型多样化的植物、细菌和水生低等生物,在干旱、盐渍、深冻等低水势的逆境中,为了维持细胞的渗透势,合成和积累有机小分子,如脯氨酸[3]、甜菜碱[4]等氨基酸类,岩藻糖[5]、甘露醇[6]等单糖、双糖、三糖及糖醇类物质。LeRudalier[1]等(1984)法国和美国科学家合作,用150种代谢中间产物作体外渗透胁迫实验,发现只有甘氨酸甜菜碱和脯氨酸甜菜碱能有效地促进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9.
蜘蛛杀虫肽基因的合成及其在植物中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用生物制剂防治害虫,虽然可以避免环境污染,但效果往往不稳定,而用基因工程方法,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的基因组中,让植物自身产生抗虫物质,将是一种理想的途径[1,2]。抗虫的植物基因工程主要是利用苏云金杆菌的内毒素蛋白,转化此基因的烟草和番茄显示了对虫的抗性[3—6]。澳大利亚Deakin大学从一种蜘蛛毒液中分离纯化到一种只有37个氨基酸的小肽,体外实验发现其能杀死多种对农业生产有害的昆虫,但对哺乳动物没有毒害作用[7]。我们根据此肽的氨基酸序列,采用植物偏爱的密码子,人工合成并克隆了此肽的基因…  相似文献   

20.
T—DNA转移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作、一种革兰氏阴性的土壤杆菌,于1907年发现它是植物致瘤的起因。植物细胞被侵染后,形成冠瘪瘪(crowngall),冠&瘤细胞可产生正常细胞所不能产生的冠瘦群(。Pines),被农杆菌利用作为碳源和氨源。农杆菌侵染后从植物肿瘤细胞中摄取营养的边种现象,被称为“遗传寄生”(seneticcolonisatton)o经过持续不断的基础研究,直到1974年,发现在农杆菌中有一种环形的Ti质粒fie200kb),Ti质粒上的一段T-DNA(Tra——fer[>NA)可以插入植物基因组,引起细胞特性补文化、从此,人们试图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