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追念师诲,对二叠纪菊石的两个生态分异系列的认知和相关地层的年代属性的新认识。赣中老山阶原始齿菊石动物群的"双重"时代属性的统一:区域地层年代的吴家坪期与国际地层年代的卡匹敦期。  相似文献   

2.
泰国中南部Saraburi地区Saraburi群的灰岩中,Kungurian期的verbeekinacean类与Perrinites菊石群在该地区的碎屑灰岩中共生。两种生态完全不同的生物群的共同存在,对只含单一类型化石的地层之间的区域地层对比有"搭桥"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尚庆华 《化石》2004,(3):12-14,5
二叠纪末生物大规模集群灭绝事件.给晚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生态群落带来致命的一击,许多重要的海生无脊椎动物门类——蜒粪、四射珊瑚类完全灭绝.曾在古生代海洋中声名显赫的大家族腕足类锐减,取而代之的是之前名不见经传的软体动物.特别是菊石和双壳类大量繁盛.它  相似文献   

4.
环叶菊石科的起源、分类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言环叶菊石科是二叠纪的一种壳表光滑、呈球状或亚球状、具包卷类型的菊石。就其壳形及纹饰而言,科内各属种间并无明显的差异,它们主要的特征是具齿菊石式或亚菊石式的多叶型缝合线。由于它们易于辨认且演化迅速,因此,它们不仅是二叠纪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一种标准化石,而且也是研究生物演化的一个良好材料。基于上述原因,在古生物学文献中经常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区,相继发现二叠纪菊石的新材料,特别是云南丽江、青海格尔木、西藏妥坝龙潭组的阿拉斯菊石科(Araxoceratidae)分子的发现,以及贵州安顺轿子山长兴组底部Paratirolites的发现,对探讨Araxoceratidae的发源、迁移,以及我国长兴阶与苏联外高加索多腊沙姆(Dorashamian)及伊朗的阿里巴士(Ali Bashi)组的对比,具有较重要的意义,笔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区,相继发现二叠纪菊石的新材料,特别是云南丽江、青海格尔木、西藏妥坝龙潭组的阿拉斯菊石科(Araxoceratidae)分子的发现,以及贵州安顺轿子山长兴组底部Paratirolites的发现,对探讨Araxoceratidae的发源、迁移,以及我国长兴阶与苏联外高加索多腊沙姆(Dorashamian)及伊朗的阿里巴士(Ali Bashi)组的对比,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下扬子地区晚二叠世地层发育,菊石较丰富.早在卅年代前辈地质学者已开始对本区二叠纪地层进行研究.自五十年代陆续有人采集鉴定其中的菊石化石,特别是随着大规模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不断发现和采集到许多较好的菊石标本,为系统研究晚二叠世菊石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材料.1978年赵金科、梁希洛、郑灼官发表了《华南晚二叠世头足类》专著,这对生产、教学及科研工作起到极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贵州青岩地区的青岩组上部包括雷打坡段和渔庆段,其中,雷打坡段的化石特别丰富,为研究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底栖动物的辐射和群落演化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根据青岩组雷打坡段和渔庆段的菊石重新研究,划分出两个组合:1)安尼期中期的最晚阶段(latest middle Anisian)的Bulogites-Acrochordic...  相似文献   

9.
牟林 《古生物学报》2011,(4):439-449
基于一些业已报道的Kungurian阶与Roadian阶界线附近的菊石材料进行重新研究,认为中国中、下二叠统界线附近的菊石生物群主要分布在华南和中国西部两个地区.通过与俄罗斯地区同时代的菊石动物群比较后认为中国在这一界线附近的菊石群以地方性的分子为主,主要包括:假海罗菊石亚科(Pseudohaloritinae)和寿昌...  相似文献   

10.
牟林 《古生物学报》2013,(4):459-466
基于一些业已报道的中国Kungurian期至Roadian期界线附近的菊石材料(26个属,48个种),对其进行壳的形态空间分析,发现空谷期菊石在形态空间上主要分为三个类型:1)旋环重叠程度D=0—0.1,旋环膨胀速率W=1.5—2.5,代表Saunders等(2004)的A类型;2)D=0—0.1,W=3,代表F类型;3)D=0.05—0.15,W=4—5,与F类型相比较,具有较大膨胀速率。相对应的罗德期菊石主要可以分为两个类型:1)D=0.1—0.25,W=1—2,代表A类型;2)D=0.4—0.6,W=1—2,代表C类型。从壳的形态发育史来看,空谷期到罗德期总体趋势是连续的,并没有受到外界大的干扰,同时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罗德期形态空间明显占据了更广阔的位置,代表了菊石演化的新方向),壳不仅变得更加外卷,壳的膨胀速率也有所减小,比如,空谷期存在的膨胀速率较大的第三种类型在罗德期中并未发现。这一趋势在全球早—中二叠世菊石壳D-W等密度图中同样反映出来,说明尽管空谷期—罗德期这一时间段我国存在较多地方性属种(以其特殊的壳饰与缝合线为特征),在国际对比中难以应用,但是从壳的形态发育特征来说,与其它地区对比具有潜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华南晚二叠世长兴期菊石古生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逢清 《古生物学报》1992,31(3):360-370
根据长兴期菊石的地理分布,共生生物(牙形石、放射虫)的生存环境,围岩的化学元素含量和元素间的比值,以及古地磁资料,认为该时期菊石生存的最宜环境为盐度正常、温暖、平静的浅海深处。又据长兴期菊石的本身特点——壳形、包卷程度、壳饰和壳体浮心和重心的位置,推测了它们的生活方式,并以游泳能力的强弱将其分为3类。又根据菊石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恢复了长兴期菊石的古生态,划分出底栖慢游和浅水游泳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湖南早二叠世假海乐菊石群的分布和几个新属种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假海乐菊石群在湖南分布的特点。文中记述了这个头足类动物群中的2个新属和5个新种;并认为假海乐菊石群的时代属早二叠世茅口期早期,少数分子延续到茅口期中期。  相似文献   

13.
孙克勤 《植物学报》2001,18(6):691-706
本文总结和讨论了中国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群分布特征,在对植物群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中国早石炭世(杜内期、维宪期和纳缪尔A期)分布一个全球一致性的植物群,即拟鳞木植物群Lepidodendropsis flora。中国的晚石炭世(纳缪尔B_C期、维斯发期和斯蒂芬期)和二叠纪植物群为华夏植物群。本文还对北方华夏植物群亚区和南方华夏植物群亚区植物群进行了对比,并论述了这两个植物群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克勤 《植物学通报》2001,18(6):691-706
本文总结了和讨论了中国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群分布特征,在对植物群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中国早石炭世(杜内期、维宪期和纳缪尔A期)分布一个全球一致性的植物群,即拟鳞木植物群Lepidodendropsis flora。中国的晚石炭世(纳缪尔B-C期、维期发期和斯蒂分期)和二叠纪植物群为华夏植物群。本文还对北方华夏植物群亚区和南方华夏植物群亚区植物群进行了对比,并论述了这两个植物群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描述的泥盆纪菊石仅1属1种,系1979年我所青藏科学考察队采自西藏南部聂拉木县亚来村(原称亚里村)西山的凉泉组上部;石炭纪菊石,共描述3属5种,系1980年我所与西藏地质局地质研究所共同组织的藏北地层考察队采自西藏北部申扎县城北25公里的德日昂玛山西坡的永珠桥组中部。菊石的标本不多,但在西藏境内的出现对于地层划分和对比及菊石群的地理分布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记述产自西藏南部仲巴县的一个中国目前所知最年轻的菊石群,含2科4属6种,其中4新种。据菊石群面貌和它们所产出的层位可以划分出上、下两个组合带上部Pachydiscus.cf.Hidakaensis-Libycoceraszhongbaense组合带;下部Manambolitescujiangdingensis-M.Pivaeteaui组合带。产菊石的曲贝亚组的下段和上段的中、下部(82F50及其以下层位)为晚Campanian期,上段上部(即82F52及其以上层位)为早Maastrichtian期。  相似文献   

17.
记述产自西藏南部仲巴县的一个中国目前所知最年轻的菊石群 ,含 2科 4属 6种 ,其中 4新种。据菊石群面貌和它们所产出的层位可以划分出上、下两个组合带 :上部Pachydiscuscf.hidakaensis Libycoceraszhongbaense组合带 ;下部Manambolitescujiangdingensis M .pivaeteaui组合带。产菊石的曲贝亚组的下段和上段的中、下部(82F5 0及其以下层位 )为晚Campanian期 ,上段上部 (即 82F5 2及其以上层位 )为早Maastrichtian期。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福建西部龙岩、沙县、宁化及顺昌等地上石炭统及下二叠统出露很好,均为连续的海相碳酸盐沉积,富含(竹蜓)、非(竹蜓)有孔虫、珊瑚、介形类、海百合茎及钙藻,尚有牙形刺和菊石等。其中(竹蜓)类动物群尤为丰富,对石炭、二叠系的划分对比以及石炭-二叠系界线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七、八十年代,福州大学地矿系地层古生物实习队在上述地区测制了10多条石炭、二叠纪  相似文献   

19.
西藏、新疆石炭纪菊石的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藏地质局区测队于1982—1984年在西藏改则日土地区及喀喇昆仑山东端新疆境内和田县甜水海一带进行地质测量工作时,分别采获石炭纪两个层位的菊石,经鉴定有8属(亚属)10种,其中包括两个新种。东喀喇昆仑山及改则地区气候条件差,交通困难,地质工作基本属于空白地区。以往仅Miller(1931)报道过喀喇昆仑山一种早石炭世的 Muensteroceras?stolizkai(Miller)。本文描述的标本虽非系统采集,但这些种属均系首次在这两个地区发现,对讨论菊石的分布和有关地层的对比都具有重要意义。西藏改则日土地区的角木茶卡和日湾茶卡,仅知有零星的早石炭世地层出露。本文记述的菊石,系西藏区测队在野外路线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20.
华南大羽羊齿植物群中的几个西欧赤底世特征分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南大羽羊齿植物群与二叠纪欧美植物群共同的分子不同,但一些特征分子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独特的生殖器官化石Remia是西欧赤底统的特征根子之一,华南发现的Remia cathaysiana虽然是一个新种,但具有重要的古植物学和生物地层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