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紫杉醇 (Taxol)是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由于紫杉醇在红豆杉属 (TaxusL .)植物中的含量很低 ,而且运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紫杉醇仍处实验阶段 ,因此 ,对于紫杉醇含量甚微的样品 ,寻找一种精确、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实验采用改进的HPLC法对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 (Leme啨etL啨vl.)ChengetL .K .Fu〕枝和叶 ,以及中国红豆杉〔Taxuschinensis (Pilger)Rehd .〕细胞培养物中的紫杉醇含量进行了测定。1 实验方法1 1 实…  相似文献   

2.
红豆杉资源与紫杉醇生产概况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红豆杉属(TaxusL.)植物全世界共11种,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至亚热带地区。我国有4种1变种,即: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Sieb.etZuc.)、云南红豆杉(T.yunnanensisChengetL.K.Fu)、西藏红豆杉(T.walichianaZucc.)、中国红豆杉〔T.chinensis(Pilger)Rehd.〕和南方红豆杉〔T.chinensisvar.mairei(LemeeetLévl.)ChengetL.K.Fu〕,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较为集中的产区为东北、西南和华东地区。云南省是我国红豆杉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域。红豆杉树皮中含有新型抗癌药物紫杉醇,近年来,由于过度砍剥致使我国红豆杉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必须制定保护措施,进行人工种植。由于紫杉醇在红豆杉中含量甚微,结构异常复杂,所以研究紫杉醇的新来源成为世界性的热点,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非树皮部分的提取,人工大量种植,衍生物的寻找,化学合成和生物技术等。我国在以上研究领域内已取得多项成果,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红豆杉科植物RAPD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王艇  黄超 《西北植物学报》2000,20(2):243-249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属(Taxus)、白豆杉属(Pseudotaxus)、穗花杉属(Amentotaxus)和榧树属(Torreya)的6种植物: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Pilger)Rehd)、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Lemee etLevl.)Cheng etMaireYew  相似文献   

4.
两种新紫杉烷类二萜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红豆杉(TaxusyunnanensisCheng etL.K.Fu)的树皮中分离鉴定了5 种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及IR、MS、1H-NMR、13C-NMR分析,鉴定为7-表-紫杉醇B(Ⅰ)、1,13-二乙酰基-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Ⅱ)、紫杉醇C-7-木糖甙(Ⅲ)、紫杉醇(Ⅳ)和3-表-熊果酸(Ⅴ)。其中,Ⅰ和Ⅱ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湖北红豆杉属一栽培新变种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荆江红豆杉〔Taxuschinensis(Pilger)Rehdcv.‘jingjiangensis’Y.J.Feicv.nov.〕是笔者于1996年在湖北荆州古城庭园观赏树种南方红豆杉〔T.Chinensis(Pilger)Rehd.var.mairei(LeméeetLévl.)ChengetL.K.Fu〕居群中发现的一栽培变种,并详细观察研究了它的生物学特性,以期为保护扩繁这一新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图1 荆江红豆杉的雄球花Fig.1 ThemaleconefromT.chinensis(…  相似文献   

6.
中国红豆杉和短叶红豆极的胚胎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红豆杉属 (TaxusL .)植物的种子休眠期较长 ,在自然条件下要 1~ 2年才能萌发。本实验对中国红豆杉〔Taxuschinensis (Pilger)Rehd .〕和短叶红豆杉 (T .brevifoliaNutt.)的离体胚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 ,发现适宜的条件下两种胚的萌发与成苗情况没有明显差异 ,利用胚的体外培养技术可以使其在几个月内发芽、成苗 ,为大规模种植提供一条快捷途径。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中国红豆杉和短叶红豆杉种子分别采自中国湖北利川和加拿大。所用培养基为McCown ,每升添加 1g水解酪蛋白、1g酵…  相似文献   

7.
TWONEWSPECIESFROMTRICHOSANTHES(CUCURBITACEAE)YuehChun-hsiHuangLu-qiChengChing-yung〔ABTRACT〕TrichosanthesreferactaYuehetL.Q.H...  相似文献   

8.
稀土元素对南方红豆杉细胞培养及紫杉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豆杉属植物中的紫杉醇 (taxol)属萜类化合物 ,对白血病、转移性乳腺癌、卵巢癌、恶性黑色素瘤均有疗效 ,曾被誉为“最好的抗癌制剂”[植物学通报 ,1995 ,12 (3) :8~ 14]。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 ,特别是用稀土为诱导子提高红豆杉细胞合成与紫杉醇的释放 [天津农业科学 ,1998,4(1) :2 3~ 2 6 ;稀土 ,2 0 0 0 ,2 1(2 ) :49~ 5 1;中国稀土学报 ,1998,16 (1) :5 6~ 6 0 ]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所用的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 mairei)无性系由南方红豆杉芽诱导、多次继代、液体培养而来。按杨…  相似文献   

9.
南方红豆杉紫杉烷高含量植株系RAPD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 mairei(Lemee etLevl.) Cheng etL.K.Fu) 是我国提取抗癌药紫杉醇的原料植物之一,但分布于不同地区的南方红豆杉其紫杉醇含量差异很大。应用RAPD技术,用21 个引物共扩增256 条条带,其中有224 条有多态性(87.8 %) 。结合紫杉烷及紫杉醇含量测定和植物形态分类,初步探讨了紫杉烷高含量植株的分子特征、形态和生境的相互关系。在供试的12 个地区24 个样品中,提出3 个地区存在紫杉烷高含量植株系的可能性,为资源利用和保护以及优良品种的培育提供基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er)Rehd.〕、云南红豆杉(T. yunnanensis Cheng et L.K.Fu)和东北红豆杉(T. cuspidata Sieb.et Zucc.)不同部位的愈伤组织进行培养及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中国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较快,其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紫杉醇含量较高,且紫杉醇含量与培养物的外观特征有明显相关性,颜色浅、块状或颗粒较明显的细胞团紫杉醇含量较高。运用细胞看护培养技术,从中国红豆杉愈伤组织中筛选出生长速率达0.52g.L-1.d-1、紫杉醇含量超过0.01%的细胞优株,经20次继代培养,其生长和紫杉醇含量均较稳定。  相似文献   

11.
长苞铁杉的生态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 Cheng)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第四纪冰川期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植物,是大果铁杉组(Sect.Hesperopeuce)分布于中国的唯一代表种类,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2].零星见于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局部地区.  相似文献   

12.
野生湖南山核桃的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野生湖南山核桃果仁的油脂及其组分、总糖、蛋白质及其氨基酸组成、维生素E、维生素B1、钙、铁、锌、铜、钼等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果仁中粗脂肪、总糖、粗蛋白质、维生素E、维生素B1的含量分别为56.57%、3.51%、8.18%、3.06 mg/100 g和1.19 mg/100 g;钙、铁、锌、铜、钼元素含量的含量分别为114.6 mg/100 g、3.26 mg/100g、5.14 mg/100g、1.69 mg/100g和0.12 mg/100g.果仁的脂肪主要由软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组成,其含量分别为6.41%,71.80%,19.28%,1.82%和0.69%;果仁中蛋白质氨基酸有16种,其中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都含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杉引种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dies Hu & Cheng)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的发现是中国近代植物学界最值得自豪的一件大事,为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开辟了道路,被公认为是我国乃至世界二十世纪植物界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对于中国有重要价值,也具有世界意义。水杉引种过程可以说是新中国植物引种过程的一个缩影,在发现50年后成功引种至26个省、市、区和特别行政区以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用材林树种、沿海防护林树种、农田防护林树种、城市绿化树种以及世界上著名的风景景观树种。水杉既为新中国林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实证,又是科学技术在林业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同时水杉的发展也是我国林学界最值得骄傲的一件大事,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该文仅对我国水杉引种学进行系统的论述,对水杉的引种阶段进行了划分,简述26个省、市、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引种现状,分析了水杉在中国引种区的适生状况和原因。有关在国外的引种及迁地保护情况将另文发表。  相似文献   

14.
凹叶厚朴愈伤组织的超低温保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单因子比较和均匀设计法。研究凹叶厚朴愈伤组织超低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超低温保存的适宜材料是4周龄的愈伤组织。经4-6℃低温下预培养12天的愈伤组织抗冻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5.
拟单性木兰属(木兰科)植物的分类学修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标本研究和野外调查,对木兰科(Magnoliaceae)的拟单性木兰属(Parakmeria Hu &; Cheng)进行了分类学修订。回顾了此属的分类学简史,阐述了保留拟单性木兰属的理由,将Magnolia Linn. subgenus Gynopodium Figlar &; Noot. section Gynopodium 作为拟单性木兰属的新异名,将Magnolia yunnanensis (Hu) Noot. 和M. nitida W. W. Smith var. robusta B. L. Chen &; Noot.作为云南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yunnanensis Hu)的新异名,将Magnolia omeiensis (Cheng) Dandy、M. lotungensis Chun &; C. H. Tsoong、M. nitida W. W. Smith var. lotungensis (Chun &; C. H. Tsoong) B. L. Chen &; Noot. 和Parakmeria lotungensis (Chun &; C. H. Tsoong) Law作为峨眉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omeiensis Cheng)的新异名,确认拟单性木兰属含4种植物,列出了分种检索表,描述了各种的地理分布和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6.
南方铁杉〔Tsugachinensis (Franch .)Pritz.var.tchekiangensis (Flous)ChengetL .K .Fu〕和长苞铁杉 (TsugalongibracteataCheng)均为我国特有种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 ,2 ] ,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二者不仅是高级材用树种 ,而且是很好的造林及观赏植物 ,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作者在野外调查中发现 ,民间用铁杉的枝叶治疗关节炎和胃病 ,为进一步探讨其药用成分和价值 ,对南方铁杉和长苞铁杉的叶及幼枝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  相似文献   

17.
大果木莲种子具吸水性,胚未完全发育。新鲜种子25℃下的萌发率仅2%,在30/20℃和20/10℃的条件下30d内分别有27%和36%种子萌发。在20/10℃下,1000mg·L^-1浓度的GA3可以有效打破种子休眠。冷层积120d的种胚生长不显著,大果木莲种子具有条件休眠特性,属于浅度简单型形态生理休眠。种子经冷层积60d的萌发率最高,而后下降,提示其可能有休眠循环现象。  相似文献   

18.
吸附法提取分离水杉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我国重要经济植物水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实验证明用70%的乙醇渗漉提取水杉总黄酮的工艺是经济实用的。正交实验显示用吸附法分离水杉总黄酮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吸附剂选择,洗脱剂乙醇浓度,吸附剂用量及洗脱剂乙醇用量。将D140树脂用于水杉总黄酮的分离,具有收率高、操作简单、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水杉落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与抗氧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杉落叶乙醇提取物用Mg HCl,Zn HCl,1?Cl3-乙醇液,2%AlCl3-乙醇液,1%NaOH进行显色反应,呈现黄酮类化合物性质特征颜色,其样品提取物甲醇溶液具有紫外光谱特征吸收蜂带.采用比色法检测样品水提取液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水杉落叶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其水提取液能降低·OH引发的还原型细胞色素C[Cyt·C(II)]氧化作用和O-·2对羟胺的氧化作用,其抗氧化能力随样品水提液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20.
落叶松和水杉针叶的聚戊烯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落叶松(Larixgmelini(Rupr.)Rupr.)和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etCheng)针叶中首次分离出聚戊烯乙酸酯,其结构由1HNMR和13CNMR鉴定为桦木聚戊烯醇型(betulaprenol),其异戊烯基结构单元数(n)与HPLC的logtr线性关系研究确定n在10~24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