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双版纳傣寨传统栽培植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报道了西双版纳傣寨传统栽培的315种植物引种的历史、引种的途径和它们在西双版纳的适应性。此外,对这些植物的经济价值,它们在发展生产上的潜力及在植物引种驯化上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生境类型和环境因子对物种分布和维持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生境类型对蝴蝶群落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影响的差异,以及环境因子对蝴蝶物种丰富度和多度的影响,为区域变动尺度蝴蝶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于2019年8月和10月,在西双版纳地区采用样线法,调查了天然林、次生林、复合生境、人工林和农田5种生境中蝴蝶的物种,分析了蝴蝶群落多样性、群落结构相似性及物种丰富度和多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2019年从西双版纳共采集蝴蝶2 226头,隶属于11科98属175种,在西双版纳州级尺度上蝴蝶物种丰富度高于县域尺度。在西双版纳州级尺度上,蝴蝶的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在5种生境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县域尺度上,物种丰富度、多度和Chao 1物种丰富度估计值没有一致性规律。群落结构相似性结果显示,在西双版纳州级尺度上,蝴蝶群落结构在不同生境类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在县域尺度上,仅勐腊区域蝴蝶群落结构在不同生境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蝴蝶物种丰富度和多度不仅受到生境类型的影响,还受到温度、年均降水和海拔的影响。【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区域变动尺度上,生境类型对西双版纳蝴蝶的多样性的影响较大,而温度、年均降水和海拔是维持蝴蝶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素。这些发现对当前人类导致的生境丧失和气候变化时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保存着上万种植物,且生境多样,具有较高的蝴蝶多样性。本研究选择三类代表性生境:片段化雨林、次生林和专类园,聚焦于环境指示物种蝴蝶这一类群,通过样线法系统调查一年内蝴蝶多样性及其变化。观测结果显示:蝴蝶在版纳植物园内全年发生,共调查到其成虫5科126属218种6 015头,其中蛱蝶科多样性最高。蝴蝶种类及数量随月动态变化,生境间有差异,7-8月种类和数量达到最高峰;1月种类最少,而5-6月数量最低;每月均出现的种类仅有12种,绝大部分种类分散发生于不同月份。影响蝴蝶群落多样性的气候因子中,月最高温显著影响蝴蝶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数量,月最低温显著影响物种丰富度、香农多样性和辛普森多样性,月平均温仅显著影响香农多样性。在版纳的三个典型季节中蝴蝶多样性存在差异,雨季物种丰富度最高,干热季香农和辛普森指数最高;雨季和雾凉季蝴蝶群落组成差异大,仅雾凉季与干热季的蝴蝶群落呈现中等程度相似。此外,在片段化雨林、次生林和专类园这3种不同生境中,蝴蝶群落组成也存在差异,蝴蝶物种丰富度和香农指数在次生林中最高,而辛普森指数则是片段化雨林最高;仅次生林与片段化雨林的蝴蝶群落呈现出中等程度相似。本研究揭示了版纳植物园蝴蝶群落的种类组成与月动态变化规律,并明确了不同季节和生境中蝴蝶群落的多样性变化,可为区域蝴蝶多样性观测及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西双版纳片断热带雨林蝶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杨大荣 《昆虫学报》1998,41(1):48-55
对西双版纳片断热带雨林蝴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样地内共收集蝴蝶9 204号,隶属于10科,62属,84种。主要成分是:粉蝶科(粉蝶属、迁粉蝶属)、凤蝶科 (凤蝶属、麝凤蝶属)、蛱蝶科(斐豹蛱蝶属、尾蛱蝶属),眼蝶科(幕眼蝶属、矍眼蝶屑)等属的种类。属、种以风蝶科最丰富;个体数量以粉蝶科最多;喙蝶科的属、种和个体数量最少。各样地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种类丰富度是:热带原始雨林自然保护区>城子片断热带雨林>植物园片断热带雨林>曼峨片断热带雨林。  相似文献   

5.
选取西双版纳地区橡胶树适宜和次适宜种植区6个年龄段(5、9、14、19、23、26年生)的橡胶林,对其生长参数进行了实测,利用生物量回归方程得到了橡胶林的生物量和固碳量,并探讨了橡胶林的固碳潜力。结果表明:西双版纳适宜种植区橡胶林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在19年生时达到最大,为(16.22±3.47)t.hm-2.a-1;次适宜种植区橡胶林ANPP在23年生时达到最大,为(8.65±3.46)t.hm-2.a-1。适宜和次适宜种植区橡胶林地上总生物量(WA)最大值分别为205.82和139.76t.hm-2。对应的生物量内禀增长率分别为21%和14%。适宜和次适宜种植区橡胶林碳储量最大值分别达123.49和83.86tC.hm-2,均明显低于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的总固碳量(311.41±66.46)tC.hm-2,适宜种植区橡胶林固碳量略高于世界热带森林的平均水平(121tC.hm-2)。截至2008年,西双版纳橡胶林总固碳量约为16.54×106tC。  相似文献   

6.
西双版纳小耳猪群体遗传结构的RFLP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对西双版纳小耳猪的群体遗传结构进行RFLP分析。方法 采用ECL核酸直接标记和检测系统,以HRP标记ɑ-珠蛋白-3’HVR多基因座小卫星探针,对西双版纳小耳猪的Hinf Ⅰ或HaeⅢ酶切片段进行Southern杂交,以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获得了清晰可辨的、具有高度多态性的DNA指纹图谱。结果 2 kb以上的谱带数在6~15条之间,HinfⅠ酶切产生的图带数低于HaeⅢ。JB亚系内805、807家系和JS亚系内111、121、121、151家系不同个体间的相似系数分别为0.94±0.09、0.85±0.08、0.84±1.7、0.78±1.6、0.83±0.42、0.87±0.07,显著高于各家系间的相似系数,JB亚系内的805家系和JS亚系内的151家系不同个体间相似系数较大,分别为0.94和0.87。结论 西双版纳小耳猪近交程度较高,个体间差异较小,均一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灵寿县西北部南营乡境内,总面积2017公顷,是一处以森林景观为特色,由奇峰、峡谷、潭瀑、怪石等组成的综合性自然风景区。国家林业局于2001年1月正式批准五岳寨为国家森林公园。一、古、雄、奇、险的地质地貌景观五岳寨森林公园位于太行山中段的东坡,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华北地台古老基底的一部分,区内广泛出露距今约17—24亿年的变质岩系,岩性主要为片麻岩、变粒岩、角闪岩、角闪片岩及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等。在区域变质作用下,岩石的多种变质构造典型,混合岩化作用广泛发育,形成了像肉纹沟中如同肉纹的岩层,以及…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小耳猪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丙波  周建华  魏泓  曾养志 《遗传》2001,23(4):295-297
采用ECL核酸直接标记和检测试剂盒,以HRP标记JL-02多位点探针,对云南版纳小耳猪的HinfI或HaeⅢ酶切图谱进行Southern杂交,以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获得了清晰可辨的、具有高度多态性的DNA指纹图谱.大于2kb的谱带数在13~17条之间,JB亚系内805、807家系和JS亚系内111、121、133、151家系不同个体间的相似系数分别为0.92±0.04、0.85±0.13、0.86±0.02、0.80±0.05、0.84±0.09、0.88士0.08,显著高于家系间的相似系数.JB亚系内的805家系和JS亚系内的151家系不同个体间的相似系数最大,分别为0.92和0.88,说明其近交程度较高,个体间差异较小,均一性较强.另外,JB亚系内的805与807两个家系不同个体猪在11.5kb处,均有一条区别于其他家系的特有图带,其是否是导致JB亚系体型较大的特异性基因座,有待进一步研究。 Abstract:Clearly and highly polymorphic DNA fingerprints from Banna miniature pig were obtained by Southern hybridization with a nonisotopieally HRP(Horseradish peroxidase)labelled multiloci minisatellite probe JL-02,the fragment number of which were ranged from 13 to 17.The similarity coefficient of various individuals from family “805”,“807” in substrain JB and family “111”,“121”,“133”,“151” in substrain JS was 0.92 + 0.04,0.85 + 0.13,0.86 +- 0.02,0.80 +0.05,0.84 + 0.09,0.88 + 0.08,which is higher than that bet ween families(0.46~0.65).Furtherly,similarity coefficients of family “805” in substrain JB and family “151” in substrain JS were 0.92 and 0.88 respectively.This showed that the two families have the higher inbreeding degree,smaller genetic difference,among individuals and the better homogeneity.In addition,all individuals from family 805,807 in substrain JB have a unique fragment different from other individuals from other families,which is abount 11.5kb long.This suggested that this may be the gene resulted in large bodyweight of substrain JB,further research is necessary to be conducted.  相似文献   

9.
以人工栽培的秦岭石蝴蝶为实验材料,通过观察并记录花器官形态和数目的变化,初步探讨秦岭石蝴蝶花器变异规律,并分析了导致其变异的诱因。结果显示:(1)在观察的1 996朵秦岭石蝴蝶花朵中,发现了17种花冠变异类型、5种萼片变异类型和7种可育雄蕊变异类型,总变异率分别为34.57%、38.38%和32.67%。(2)秦岭石蝴蝶花梗或可分支,花梗苞片数目2~3枚。(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下唇数目与可育雄蕊数目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27 4,而上唇数目与可育雄蕊数目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81 1,结合花型图示分析这可能与秦岭石蝴蝶雄蕊着生于花冠下唇内侧近基部有关。该研究统计的秦岭石蝴蝶变异类型丰富,可能对于今后秦岭石蝴蝶的系统进化、花器官发育、生殖生态以及分子遗传方面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培育不同观赏价值的品种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首次报道了湖北双蝴蝶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主要结果如下:花药四室;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绒毡层异型起源,属腺质型绒毡层,药隔处的绒毡层细胞形成类胎座,其余部位的绒毡层细胞仍为一层细胞;花药成熟时,药室内壁纤维状加厚且柱状伸长,表皮细胞减缩退化,纤维状加厚不明显。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主要为四面体形,少数为十字交叉形;成熟花粉多为2-细胞型,偶见3-细胞型,具三萌发孔。  相似文献   

11.
基于网络K函数的西双版纳人工林空间格局及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植被格局的分布特征受诸多要素影响,但其空间格局和动态具有一定规律或自相关性,道路网络作为景观中显著的人工线性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的植被格局特征,特别是人工植被的分布特征.运用网络K函数,分析了道路网络和人工林空间格局分布的相互关系,并且用二元网络K函数研究了人工林扩展对针叶林和阔叶林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林在1970-2000年间种群分布格局有非常明显的变化,特别是从1990到2000年,种群面积不断扩大,主要从北部地区扩展到西北和东南地区.1970-1990年人工林扩展主要集中在低海拔的道路网络附近,沿道路网络呈现明显的集聚分布,公路效应明显.但后期逐渐向距公路较远、海拔较高的地区扩展,到2000年在大尺度下人工林斑块呈显著随机分布.同时,人工林面积的增长对针叶林影响显著,对阔叶林有影响但是并不显著.二元网络K函数表明,在1970到1990年人工林与针叶林沿道路网络在小尺度为负关联,在局部地区存在着竞争,但在大尺度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具有一致性为正关联.到2000年,在大尺度上人工林与针叶林的种群分布格局呈显著负相关,人工林面积的不断扩展导致了针叶林面积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尖吻蝮人工养殖灌喂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彩 《蛇志》2012,24(3):277-279
目的探讨采用灌喂器人工灌喂尖吻蝮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湖南京湘源蛇类养殖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灌喂器人工灌喂尖吻蝮,观察记录随机抽取的30条尖吻蝮幼蛇及30条尖吻蝮成蛇在机器灌喂后每条幼蛇的体重数据,每3个月测量1次,观察12个月统计尖吻蝮的体重增长情况,并与常规灌喂方法饲养的尖吻蝮进行比较。结果灌喂器饲养的尖吻蝮幼蛇成活率为86.67%,平均体重达(482.39±40.19)g;灌喂器饲养的尖吻蝮成蛇成活率为96.67%,平均体重达(1346.13±117.51)g。而同期常规灌喂技术饲养的尖吻蝮幼蛇全部死亡,尖吻蝮成蛇成活率为76.67%,平均体重(878.56±82.39)g。结论人工灌喂器饲养的尖吻蝮幼蛇及成蛇的体重增长快速,成活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为了复壮扬子鳄野生种群数量,实施养殖扬子鳄放归自然是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人工养殖扬子鳄进行野外放归的试验研究,以探明其在野外环境下活动情况和适应能力.2007年6~11月,采用无线电遥测跟踪、望远镜观察和夜间辅助灯光望远镜观察等方法,对健康的4条5.5年龄和3条2.5年龄的人工养殖扬子鳄在自然环境下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在2008和2009年的5月,将这些鳄重捕后测量它们的大小并察看生长情况.结果显示:扬子鳄的释放初期经历了过渡期和争夺领域期2个阶段,20天后处于不同的区域内,具领域特征和营建洞穴行为,能够安全越冬;逐渐恢复野生习性,自我保护的警惕性提高,逃避威胁的能力加强;小龄鳄生长明显,大龄鳄没有明显生长,这与它们所处环境的食物种类有关;鳄性成熟后,能够成功繁殖.总之,人工养殖扬子鳄能够适应相应的自然环境,能够正常生活、生存和繁衍.  相似文献   

14.
西施舌栖息环境及人工养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近年来作者在福建省长乐进行的西施舌栖息环境及人工养殖的研究结果。西施舌栖息于低潮线附近至干潮线以下10m左右的水深,底质以砂为主,适应水温8-30℃,最适水温17-28℃,适应盐度17-35‰,最适盐度20-28‰,主要摄食浮游植物中的硅藻及水中悬浮物。西施舌干露后体腔液失水率超过8%时,出现死亡。养殖西施舌的场所,应选择在细砂底质,地下渗透水盐度在17‰以上滩涂垦区为适。  相似文献   

15.
中华豆芫菁的室内人工养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人工养殖中华豆芫菁Epicauta chinensis Laporte的结果表明:成虫喜食苜蓿、大豆叶,也取食甜菜和马铃薯的叶;最适宜的投食方式是将植物插入盛水的瓶内;幼虫喜食东亚飞蝗卵块,尤其是顶端微露于土表的卵块最易被中华豆芫菁1龄幼虫找到并取食。不同温度、土壤含水量对中华豆芫菁卵的发育速率及孵化率均有明显影响。卵的发育速率和孵化率随温度升高呈偏锋曲线变化,孵化率则随土壤含水量增加呈直线上升。温度为32℃、土壤含水量11%的处理最有利于卵的生长发育,在该条件下,卵的发育速率为0.045455,孵化率达到99.0%。从试验结果计算出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9.3℃,卵期有效积温为108.1日度。成虫适宜饲养密度为15~30头/m^3,幼虫在每杯中只养1头。  相似文献   

16.
17.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4,38(1):137-141
为了阐明养殖环境对鱼类寄生指环虫群落的影响,研究调查了湖北省梁子湖和湖北省石首市养殖池塘中鲫鳃部寄生指环虫的种类和感染情况。在梁子湖中的野生鲫共发现6种指环虫,分别为坏鳃指环虫(Dactylogyrus vastator)、中型指环虫(D. intermedius)、弧形指环虫(D. arcuatus)、弓茎指环虫(D. baueri)、美丽指环虫(D. formosus)、望外指环虫(D. inexpeatatus);在养殖池塘中,除了望外指环虫外,其他5种指环虫均有发现。分析结果表明,来自于梁子湖野生鲫鳃部的坏鳃指环虫的平均丰度以及其他4种指环虫(不含望外指环虫)的感染率与平均丰度明显高于养殖池塘的。梁子湖中的指环虫群落平均物种丰富度、平均寄生虫数量以及Brillouin多样性指数都明显高于养殖池塘的;梁子湖野生鲫寄生指环虫的优势种是弧形指环虫(0.54),而池塘中的是坏鳃指环虫(0.76)。在宿主密度、种群大小、光照和溶氧等影响指环虫群落的因子中,溶氧可能是最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8.
对几种常见观赏蛇的生长及繁殖情况进行比较, 为观赏蛇人工高效养殖提供科学参考。实验采用室内温度控制个体单独饲养法, 分别对玉米蛇、王蛇、黑眉曙蛇、赤链蛇、王锦蛇、白条锦蛇6 种常见观赏蛇进行饲养与观察, 测量与记录取食、增重、蜕皮、交配、产卵、孵化、子蛇存活、患病及死亡等相关生物学特性指标,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20-32 ℃人工养殖条件下, 大鼠和小鼠的幼鼠是各观赏蛇的主要食物; 王锦蛇在出生重与1-4 龄重等指标明显高于其它品种蛇; 进食越多的个体蜕皮次数越多, 3 龄前为各蛇种生长高峰期; 3 龄蛇可达性成熟, 多数在3-5月份交配; 玉米蛇、王蛇的孵化率、成活率较其他四种观赏蛇高。人工养殖条件下, 各观赏蛇生长与繁殖生物学特性不同, 中小规模人工养殖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应用资料收集法和实地调查法,调查、评估并分析了东北林蛙养殖区域自然生态变化趋势、东北林蛙养殖业从业人员行为的影响及养殖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结果表明开展林蛙半人工养殖的区域几乎全部是自然生态状况良好、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区域;林蛙半人工养殖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区域性森林生态系统中林蛙的数量,进而将导致自然生态系统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对自然生态状况的影响有利有弊,并存在不确定性;林蛙养殖从业人员的从业行为或行为倾向,既有有利于当地自然生态保护的一面,也有不利于当地自然生态保护的隐患.在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建议:加强林蛙资源本底调查,坚持对林蛙半人工养殖区域自然生态变化的监测和研究,统一林蛙半人工养殖区域各经营活动的经营权,研究制定东北林蛙半人工养殖技术规范,引导从业人员规范操作等.  相似文献   

20.
长江刀鲚与池塘人工养殖刀鲚性腺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2008年间采集了长江刀鲚(Coilia nasus)及池塘养殖刀鲚共104尾,对其生物学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对不同月份、不同江段的刀鲚性腺发育状况进行了初步比较观察。组织切片观察显示:在江阴段长江刀鲚从4~7月份卵巢从Ⅱ期发育到Ⅳ期;同一时期(7月份)安庆段刀鲚精巢和卵巢的成熟系数略高于江阴段,但差异不大。池塘养殖雄性刀鲚在6月、9月基本处于增殖期,精小叶腔中存在一定量的精子细胞,但未见性成熟个体。对于雌性,在12月份卵巢处于Ⅱ期,而6月份卵巢能发育至Ⅳ期晚期,此时卵巢的成熟系数显著高于同年5月份江阴长江刀鲚和7月份安庆段刀鲚。综合组织切片结果认为:长江刀鲚的性腺发育成熟度可能与所处江段关系不大,而不同洄游群体的性腺发育情况可能相同;在人工池塘养殖状态下,部分刀鲚的卵巢至少能够发育到Ⅳ期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