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合成肽抗原在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 ELISA for the detection of anti HEV using synthetic peptide antigens was developed. The synthetic antigens were encoded by OFR2 and OFR3 genes of HEV.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synthetic antigens in the serodiagnosis of hepatitis E. The anti HEV detection using synthetic antigens was carried out in 47 healthy subjects and 89 patients with acute or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sitive rate of anti HEV IgG in healthy subjects was 4.2%(2/47), and no IgM antibody to HEV was found. The positive rates of IgG and IgM antibodies to HEV in the hepatitis patients were 8.9% and 10%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we compared the detecting efficacy of the synthetic antigens with that of the market reagent in 57 serum samples, the total coincident rate was 87.7% (50/57). All of the results accorded with the literatures reported.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ELISA based on the synthetic peptide antigens was specific, sensitive and convenient in diagnosis of HEV infection,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both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reseaches.  相似文献   

2.
戊型肝炎检测方法及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HE及其病原戊肝病毒(HEV)研究发现历史开始列举了HEV当前主要研究成果。着重论述了有效的检测HEV基因、抗原和抗体研究进展。国际上应用于临床诊断、流行病学研究的抗—HEV诊断试剂的简况。HE疫苗的研究已进入临床前阶段,猴体实验结果显示获得高抗体滴度被动免疫可保护试验猴免于HEV攻毒后肝炎。主动免疫显示了更完全的保护效果,双剂主动免疫既保护猴免于HEV攻毒后肝炎又保护猴免于HEV感染  相似文献   

3.
本文重点简述近年来在戊型肝炎的病原学,临床特征和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黄献球 《蛇志》2005,17(1):32-33
老年性戊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临床上以肾功能严重损害为主要表现,肝功能也明显受损,出现黄疸深,瘀胆和皮肤瘙痒等临床表现。我院自1998年8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了老年性戊肝4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戊型肝炎     
《生物学通报》2005,(10):111-112
  相似文献   

6.
北京血站献血员戊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为了解献血员戊型肝炎感染情况,对2002年7~8月向北京市血液中心义务献血的所有人员进行整群抽样并抽血,应用ELISA检测戊型肝炎病毒(HEV)IgG的感染率.结果发现:北京献血员HEV IgG总感染率为26.59%,性别、年龄、省份分布存在着差别,男性比女性感染率高,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来自高感染省份者感染率也高,但ALT与HEV IgG感染无关.因此,男性、年龄大、来自高感染省份具有较高的HEV感染风险,进一步研究献血员的亚临床感染对HEV的输血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戊型肝炎(戊肝)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引起,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之一。近年来,戊肝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受到关注,实验室诊断技术与戊肝疫苗相关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然而,戊肝的全球防控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缺乏系统的流行病学数据、高性能诊断工具的普及不足,以及高风险人群尚未全面纳入疫苗接种范围等。本文总结了全球戊肝的流行现状、实验室诊断技术与疫苗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深入探讨当前戊肝防控工作的难点与挑战,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的行动计划和戊肝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建立并评估分别检测戊型肝炎(戊肝)病毒IgM与IgG抗体的捕获法及间接法ELISA。以原核表达的多聚化重组HEV蛋白为抗原,建立戊肝捕获法IgM ELISA(E2-IgM)和间接法IgG ELISA(E2-IgG).利用29只实验感染猴系列血清及多份临床急性肝炎血清、正常人血清以及单克隆抗体评估所建立的方法的敏感法与特异性,并与商品化试剂(Genelabs公司抗-HEV IgG和IgM试剂,GL-IgM/GL-IgM)进行比较。29只恒河猴E2-IgM和E2-IgG的阳转率均为100%,其中75%在感染后4周内阳转,均早于ALT异常时间。E2-IgM持续2-14周,平均6周;E2-IgG在70周时仍无一阴转。GL-IgG阳转率为79.3%(23/29),多数晚于ALT异常时间,平均持续约18周,但最长为1只在感染后70周时仍为阳性。用E2-IgM试剂盒检测928份正常人血清,仅2份OD值略高于0.2。检测510份临床急性肝炎血清,可明显将其区分为2个部分,一个部分OD值小于0.2,其OD值分布与正常人相似;另一个部分OD值大于0.4,共131份,其中109份大于1.0。可能分别对应于急性肝炎中的非戊肝患者和戊肝患者。119份非甲-丙急性肝炎中,E2-IgM阳性57份,GL-IgM阳性29份(E2-IgM均阳性)。5060份普通人群血清的E2-IgG OD值在0.2以下,形成一个近似对数正态峰,均值为0.022,在OD值0.4以上则分布均匀。用E2-IgG试剂检测200份临床急性肝炎血清,结果OD值0.2以下也形成一个与普通人群类似的近似对数正态峰,但OD值在大于1.0-4.0间形成另一个尖峰(峰值在OD2.5处),其中多数E2-IgM阳性。抗-HEV单抗可明显阻断E2-IgM及E2-IgG,单抗Fab段的阻断效果与完整抗体类似,提示这种阻断是表位特异的。建立的戊肝IgM试剂和IgG试剂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IgM试剂适用于临床戊肝诊断,IgG试剂适用于既往戊肝感染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连云港市戊型肝炎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今后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xcel2007和SPSS13.0软件,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2年连云港市戊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均发病率为3.26/10万,市区发病率高于郊县;病毒性肝炎型别构成中,戊肝的比例逐年上升;发病以中老年为主,45~65岁占52.26%,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5.54∶1),职业构成以农民、工人和离退休人员为主;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发生,3月、7月出现二个发病小高峰。结论应将戊肝作为该市重点控制的疾病,采取对重点人群预防接种、疫情监测、卫生宣教和饮食、饮水和环境卫生管理等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新型戊型肝炎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HEVORF3合成肽及ORF2重组抗原研制成新型HEVEIA诊断试剂盒。与GenlabsHEVEIA检测比较,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达100%(60/60)。三批试剂精密性测定均<10%。该试剂盒置4℃8个月或37℃4d保持稳定。检测不同肝炎患者HEV抗体,发现急性非甲非乙非丙肝炎中有63.2%,甲肝有13.4%,乙肝有8.3%,丙肝有6.6%,正常人群为2.9%。所研制的戊型肝炎诊断试剂盒,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精密性好,稳定性合格。适用于戊型肝炎诊断及戊肝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1.
一株长春地区戊型肝炎病毒全基因cDNA序列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报道的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基因组序列,大多数为散发型HEV部分基因序列的测定,仅少数为全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而且,各实验室所分析的HEV片段不同,因此,很难确定新型变异株,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基因分型的研究和临床诊断的需要.为此,我们对长春地区一株散发性HEV进行了全基因cDNA序列测定.  相似文献   

12.
我国报道的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基因组序列,大多数为散发型 HEV 部分基因序列的测定,仅少数为全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而且,各实验室所分析的 HEV 片段不同,因此,很难确定新型变异株,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基因分型的研究和临床诊断的需要。为此,我们对长春地区一株散发性HEV进行了全基因cDNA序列测定。1 材料和方法1.1 血清样品病例源于2000 年 6 月我院住院患者,女性,52岁,因腹痛、腹泻、发热 10d加重伴呕吐 2d入院,入院前曾有不洁饮食史。近期无外出旅游史。ALT25.9IU/L、GGT 110. 0IU/L、TBIL 36. 6μmol…  相似文献   

13.
戊型肝炎病毒实验感染恒河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用戊型肝炎(HepatitisE,HE)病人粪便悬液感染恒河猴后的组织病理学、血液生化与免疫学以及病毒学分子生物学检测的结果。三只实验猴在感染后第3~4周均出现ALT异常;粪便以及肝脏与胆囊组织超薄切片中电镜观察到27~34nm大小的病毒样颗粒;病理组织切片观察表明,肝脏组织有典型的急性炎症病灶;粪便与血清经RTnPCR扩增到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EVirus,HEV)特异性片段,粪便排毒从感染后第7天持续至第50天左右,病毒血症迟于粪便排毒,出现于感染后两周左右,维持1~2周;ELISA检测发现,实验猴血清中HEVIgG抗体水平在感染后3~4周阳转,4~5个月后转阴。这些实验结果提示,恒河猴作为HEV感染实验动物模型是理想的,建立系统的恒河猴实验模型对探讨HEV感染发病机理、机体免疫应答以及临床诊断与疫苗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不同戊肝抗原检测抗 -HEVIgM反应性。方法用HEVE30、E42、E33合成肽和HEVORF 2重组抗原建立酶免疫试验 (EIA)检测肝病患者和健康人群中抗 HEVIgM。结果 6 0份抗 HEV阳性血清中 ,用E30、E42、E33及重组抗原包被检测抗 HEVIgM ,阳性率分别为 76 .6 % ,2 6 .6 % ,18.3 % ,6 6 .7%。用E30抗原进一步检测戊肝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 ,抗HEVIgM阳性率为 90 %及 3 .3 %。结论以HEVE30为抗原的EI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是戊型肝炎早期诊断实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用抗原捕获/多聚酶链反应(AC/PCR)对戊型肝炎病毒(HEV)细胞分离株MJ90和R25基因组的部分核苷酸序列进行扩增,获得了与HEV缅甸株ET1·1相同的cDNA扩增带。该cDNA扩增带纯化后用双脱氧核苷酸DNA链末端终止法测序,CJ90、R25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ET1·1克隆的同源性分别为99.6%、100%和99%、99%,从而证明MJ90和R25毒株为HEV.  相似文献   

16.
小鼠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适合制备检测试剂盒的抗原组合。方法用 ELISA方法,将5株小鼠肝炎病毒(MHV)抗原分别组合作为包被抗原,研究MHV抗原不同组合与标准毒株抗体的反应性,分析MHV各毒株间的差别,进一步比较不同组台抗原的灵敏性、特异性。结果通过对1997~1999年送检238只普通级实验小鼠检测,结果表明,MHV的感染率虽有下降趋势,但感染率仍然很高(59%~87%)。结论我国分离的MHV-HU79株,在本次研究中表明能够用于MHV抗体检测试剂盒。  相似文献   

17.
实验以两种不同的表达策略构建了两个以大肠杆菌DE3为宿主的原核表达载体,由T7启动子启动外源基因的转录,在诱导剂IPTG诱导下成功地进行了戊肝病毒ORF3蛋白的原核表达。并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印迹、竞争抑制法酶联免疫等一系列实验对两种表达产物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综合分析两种表达结果发现,在融合型表达中ORF3蛋白与其融合标签蛋白(谷胱甘肽S一转移酶)之间存在免疫交叉反应,而且这种融合标签蛋白在空间结构上可能对ORF3蛋白中的抗体结合位点有掩盖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疆猪粪便戊型肝炎病毒RNA的检测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勋  陆承平 《中国病毒学》2004,19(4):360-363
从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IgG检测阳性的新疆某猪场采集70份猪粪便,利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方法(RT-nPCR),检测HEV RNA,其中13份为阳性,阳性率18.57%.将PCR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构建成重组质粒并测序,结果表明,13株猪源HEV分离株在HEV ORF2 348bp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7.1%~100%,为同一基因型;与HEV Ⅰ、Ⅱ、Ⅲ、Ⅳ的同源性分别为74.1%~77.6%,71.6%~74.1%,73.3%~78.2%和82.8%~91.4%,与ⅣA亚型的同源性同源性最高达89.4%~91.4%.以该核苷酸片段绘制的基因进化树显示13株猪源HEV与HEVⅣT1株在同一分支上,属基因Ⅳ型;与国内其他猪源HEV分离株该片段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2.6%~91.3%,提示中国猪源HEV的基因型比较一致,同属HEVⅣ型.  相似文献   

19.
从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virus,HEV)IgG检测阳性的新疆某猪场采集70份猪粪便,利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方法(RT-nPCR),检测HEV RNA,其中13份为阳性,阳性率18.57%。将PCR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构建成重组质粒并测序,结果表明,13株猪源HEV分离株在HEV ORF2 348bp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7.1%~100%,为同一基因型;与HEVⅠ、Ⅱ、Ⅲ、Ⅳ的同源性分别为74.1%-77.6%,71.6%-74.1%,73.3%~78.2%和82.8%-91.4%,与ⅣA亚型的同源性同源性最高达89.4%-91.4%。以该核苷酸片段绘制的基因进化树显示13株猪源HEV与HEV Ⅳ T1株在同一分支上,属基因Ⅳ型;与国内其他猪源HEV分离株该片段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2.6%-91.3%,提示中国猪源HEV的基因型比较一致,同属HEV Ⅳ型。  相似文献   

20.
肝硬变中丙型肝炎病毒C33c抗原及HBxAg的分布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抗HCVC33c抗原2B6株单克隆抗体和抗HBxAg多克隆抗体。以ABC法对86例肝硬变组织进行HCV及HBV相关抗原定位研究,HCVC33c抗原及HBxAg在肝硬变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7%及62.8%,C33c抗原和HBxAg阳性占所检病例88.4%,二者同时阳性为51.2%,HCVC33c抗原位于肝硬变组织的肝细胞胞桨内,充满整个胞桨,细胞核及胸膜未见阳性;阳性细胞呈弥温、局灶及散在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