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点线面训练联合通督醒脑益肾健脾按摩对早产脑损伤患儿智力发育、运动发育和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早产脑损伤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点线面训练干预,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通督醒脑益肾健脾按摩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智力发育、运动发育和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3个疗程后,研究组社会适应、精细运动、大运动、个人社交、语言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疗程后,研究组卧位与翻身、坐位、爬和跪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疗程后,研究组血清糖分解烯醇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点线面训练联合通督醒脑益肾健脾按摩有助于改善早产脑损伤患儿智力发育、运动发育,并降低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阶段性康复功能训练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功能康复、血清疼痛因子和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纳入四川省骨科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50例。根据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接受阶段性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接受穴位贴敷联合阶段性康复功能训练,两组均干预3个月。3个月后,观察两组功能康复、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疼痛因子和骨代谢标志物情况,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3个月后Barthel指数和Harris髋关节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个月后、干预2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逐渐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3个月后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保护素(OPG)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TRACP-5b)、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3个月后缓激肽(BK)、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脑内神经肽Y(NPY)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阶段性康复功能训练可促进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减轻术后疼痛,可能与调节骨代谢相关标志物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方案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肌少-骨质疏松症(SOP)患者的影响,以期为SOP患者的康复提供合理方案。方法:前瞻性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3至2021年8月收治的64例老年SO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综合康复方案联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骨骼肌肉恢复情况、机体功能、骨密度以及心理状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外周骨骼肌质量(ASM)、外周骨骼肌指数(SMI)以及握力均较干预前以及干预3个月后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平衡测试、4 m步速测试、5次椅上坐-站测试评分均较干预前以及干预3个月后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骨密度较干预前以及干预3个月后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以及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心理痛苦与管理筛查工具量表(DMSM)、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方案联合心理干预可促进老年SOP患者骨骼肌肉恢复,提升机体功能,改善骨密度及心理状况,是老年SOP患者的理想康复方案,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观察八段锦联合心脏运动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MI急诊PCI术后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心脏运动康复干预,50例)和观察组(八段锦联合心脏运动康复干预,50例),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B型脑利钠肽(BNP)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运动持续时间(ED)、峰值摄氧量(VO2peak)及无氧阈值(AT)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心脏运动康复用于AMI急诊PCI患者的术后干预中,可促进心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同时还可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观察早期心肺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患者中的康复效果及对心肺功能、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11月期间江苏省人民医院接收的择期行CABG的患者100例,根据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心肺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早期心肺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疗法,观察两组康复效果、心肺功能指标变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认知功能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6 min内行走的最大距离(6WMT)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肺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干预CABG术后患者,可促进心肺功能改善,减轻认知功能损伤,调节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观察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调任通督针刺法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注意力和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纳入东莞市中医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ADHD患儿100例,入组患儿按门诊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单数,感觉统合训练)和研究组(双数,调任通督针刺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各为50例,两组患儿均干预3个月。观察并对比两组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注意力、脑动脉血流速度、Conners父母评症状量表(PSQ)、联合型瑞文测验 (CRT) 评分。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注意力情况:错误数、漏报数较干预前减少,反应时间较干预前缩短,且研究组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干预3个月后双侧中动脉(MCA)、前动脉(ACA)、后动脉(PCA)的血流速度均较干预前增快,且高于同时期的对照组患儿(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PSQ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下降,CRT评分升高,且研究组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任通督针刺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可有效改善ADHD患儿注意力,促进临床症状改善,调节脑血流速度,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疗法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小儿夜啼的疗效及对睡眠质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到2021年8月期间石家庄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夜啼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色球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小儿推拿疗法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各为60例。对比两组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睡眠质量、生长发育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1周后啼哭、腹喜按摩、睡喜蜷曲、四肢欠温、大便稀溏、小便色清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1周后白天睡眠时间、夜间睡眠时间更长,夜间清醒时间更短,夜醒次数更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年龄别体质量Z值(WAZ)、年龄别身长Z值(LAZ)、身长别体质量Z值(WLZ)和头围Z值(HCZ)更大(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小儿推拿疗法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小儿夜啼,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n=68,等速肌力训练)与观察组(n=68,等速肌力训练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干预)。两组均干预3周,观察两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UL)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偏瘫Brunnstrom分级、表面肌电图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3周后FMA-UL、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周后IV级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周后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三角肌中束的均方根值(RMS)和积分肌电值(iEMG)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周后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经等速肌力训练、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干预,可促进偏瘫上肢肌肉激活和运动单位募集同步化,改善上肢肌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坐式八段锦联合足三里穴位按压对社区高龄衰弱患者效果分析。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南京某社区50例高龄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健康指导,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进行为期12周的坐式八段锦锻炼及足三里穴位按压,应用简化营养食欲问卷(SNA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Tilburg衰弱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和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食欲、睡眠、衰弱、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躯体衰弱维度、心理衰弱维度、社会衰弱维度、总分评分、食欲、睡眠、握力和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HAMA和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两组躯体衰弱维度、心理衰弱维度、社会衰弱维度、总分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两组食欲、睡眠均降低,而握力升高,且观察组食欲、睡眠均低于对照组,而握力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社区高龄衰弱患者采用坐式八段锦联合足三里穴位按压干预,可有效改善食欲促进睡眠质量升高和促进衰弱病情转归,进而有利于调节患者负性情绪和促进预后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脊柱微调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功能康复、血液流变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LDH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腰背肌康复训练)和观察组(60例,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脊柱微调手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功能康复效果、血液流变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腰部屈曲腰部活动范围(ROM)、伸展ROM、测屈ROM和屈肌肌力、伸肌肌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躯体功能、精神健康、活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生理机能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脊柱微调手法用于LDH患者干预中,可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功能康复,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MicroRNA与动物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croRNA(miRNA)是一类约22nt大小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它们通过剪切靶基因的转录产物或者抑制转录产物的翻译从而起到转录后调控靶基因表达的作用。在动物体内,通过基因敲除等方法所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了miRNA参与了胚胎早期发育、脑及神经发育、心脏发育、肌肉及骨骼发育等动物发育的各个方面。miRNA是动物发生发育过程中重要的调控因子。主要介绍了近年来miRNA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十齿花属(Dipentodon)为东亚特有单型属,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系统位置长期有争议。本研究连续三年的野外观察结果表明十齿花(Dipentodon sinicus)的结籽率较低(4.31%)。同时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观察了十齿花的花药发育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十齿花的花药四室,花药壁发育类型为基本型。成熟花药壁有6层,由表皮,药室内壁,2层中层和2层绒毡层组成,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花药成熟时,纤维状加厚发生于药室内壁,便于花药开裂散粉。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孢质分裂方式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多为四面体型,稀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具3孔沟。在小孢子发育的减数分裂、小孢子四分体和二细胞型花粉时期,观察到发育不正常的现象,分别占40%、48%和36%。通过与其他亲缘类群的胚胎学特征比较,支持最新分子系统学把它独立成科,放在十齿花目的观点。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十齿花存在着花粉败育现象,这可能是导致其结实率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羟脯氨酸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羟脯氨酸平衡失调与疾病、检测方法与应用、生产工艺、展望等4个方面介绍了羟脯氨酸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4.
为保护伊犁河水系特克斯河特有鱼类斑重唇鱼(Distychus maculates)种质资源,探究斑重唇鱼胚胎发育与胚后发育规律。2021年5月,对斑重唇鱼开展人工繁殖,观察其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过程,记录各发育阶段形态特征。水温15.0~16.0℃条件下,斑重唇鱼胚胎发育历经受精、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孵化出膜7个阶段,经过2969.830℃·h破膜而出。斑重唇鱼成熟卵子淡黄色,卵径(2.75±0.24)mm(n=20),卵受精35 min后卵周隙最大,为(3.46±0.16)mm(n=20),其中卵黄约占体积的3/5。胚后发育过程中,仔鱼全长(L_(T),mm)和出膜天数(D)关系式:L_(T)=0.50D+9.15(R^(2)=0.90);卵黄囊全长(L_(Y))和出膜天数(D)关系式:L_(Y)=﹣0.11D^(2)+7.61(R^(2)=0.76);仔鱼全长(LT)和卵黄囊体积(L_(P))关系式:LT=﹣2.35LP+19.96(R2=0.88);卵黄囊全长(LY)和卵黄囊体积(L_(P))关系式:L_(Y)=0.49LP+5.34(R^(2)=0.68);卵黄囊体积(L_(P))和出膜天数(D)关系式:L_(P)=0.002D^(2)﹣0.24D+4.67(R^(2)=0.98)。本研究通过特克斯河斑重唇鱼人工繁殖实验,观察其胚胎和胚后发育特征,丰富斑重唇鱼早期生活史资料,为特有鱼类苗种培育提供理论数据,进一步为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植物中,外源和内源因素共同调控着植物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换。拟南芥EMF1和EMF2基因缺失的突变体不经过任何营养生长,种子萌发后便开花,这说明EMF基因是植物花发育的抑制基因。目前已从水稻、玉米、拟南芥等植物中克隆得到EMF同源基因,但其功能研究大多停留在拟南芥上。研究表明,EMF基因决定着植物营养生长阶段的发育,抑制植物开花。因此,开展EMF基因的分离、克隆和功能研究,有利于阐述植物营养生长过程阶段的抑花机制。对EMF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EMF基因表达调控的闸门模型,以对EMF基因功能的进一步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八五"、"九五"期间,发掘和鉴定出的一些具有单一抗病虫特性和优良农艺性状的资源,通过有性杂交和人工接种鉴定,有目的进行抗性基因转移和优良基因聚合,从而获得了具有多抗、农艺性状优良的LR625、LR622、2381等3个恢复系和L405A、L407A 2个不育系等新种质资源,并用新创资源组配了一批高产、多抗、综合农艺性状好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及计算机辅助的图像分析技术,对荔枝开花后40d的正常与败育胚蛋白质图谱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00个蛋白质点在表达丰度上有明显差异;选择仅在正常发育胚胎胶上表达的蛋白点15个和仅在败育胚胎胶上表达的蛋白点50个,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ASS)分析,鉴定出9个与胚发育相关的蛋白,这些蛋白可能参与了胚败育的调节和控制。  相似文献   

18.
The origin of the amniote egg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events in the evolution of terrestrial vertebrates. This innovation was probably driven by increased egg size, and to find potential parallels, we can examine the derived development of extant amphibians with large eggs. The embryo of the Puerto Rican tree frog, Eleutherodactylus coqui, exhibits an alteration of its fate map and a secondary coverage of its yolky cells, reflecting the large 3.5 mm egg. Comparable changes may have occurred with the derivation of an amniote pattern of development. Future investigations should focus on the molecular organization of the egg. In the model amphibian for development, Xenopus laevis, information for embryonic germ layers, the dorsal axis, and germ cells is stored mainly as localized RNAs at the vegetal pole of the egg. These localizations would likely be changed with increased egg size. A review of the orthologues of the key X. laevis genes raises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ir activities are not conserved in other vertebrates.  相似文献   

19.
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作为一种非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因其与肿瘤间的密切联系而备受关注。多年研究发现,FAK在许多肿瘤中过表达,通过多条信号通路调控细胞侵袭、迁移、增殖及凋亡等,从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进程。研究表明FAK可以作为肿瘤预后因子,是潜在的抗肿瘤治疗靶点。本文对FAK与肿瘤进程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期更好地认识FAK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相关研究者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20.
Plant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 research has been moving very rapidly in the past 10 years due to the progress of molecular biology,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developmental mutants, and the cloning of the genes with important function in different stages of plant development. This review focuses on apical mefistem, flower initiation and development,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genesis. Recent advances and the prospects in the futur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