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急性肝功能衰竭(ALF)大鼠肝再生、炎症反应及转换生长因子-β受体(TGF-βR)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级大鼠以随机数表法分成模型组(n=30)、健康组(n=30)及治疗组(n=30)。健康组不予以任何处理,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则通过四氯化碳蓖麻油溶液腹腔注射制作ALF大鼠模型,治疗组大鼠取BMSCs通过门静脉注射治疗,模型组则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干预。造模后第7 d,比较三组大鼠的肝功能指标水平,炎症反应以及TGF-βR相关指标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但治疗组大鼠上述肝功能指标水平低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肝组织TNF-α mRNA表达均高于健康组,但治疗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以及肝组织TNF-α 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TGF-βR1和TGF-βR2蛋白表达均高于健康组,但治疗组大鼠上述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均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ALT、AST及TBIL水平与血清TNF-α、TNF-α mRNA及TGF-βR1、TGF-βR2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BMSCs移植在促进ALF大鼠肝再生方面效果显著,且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下调TGF-βR1和TGF-βR2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轻度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气、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重症医学一科在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88例AECOPD合并轻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采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丹参注射液滴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指标[1 s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α(TNF-α)]和血清生化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内皮素-1(ET-1)、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PaO2显著增加,PaCO2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较对照组高,PaCO2较对照组低(P<0.05)。(3)两组治疗后FEV1、FEV1/FVC、FEV1%均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高(P<0.05)。(4)两组治疗后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较对照组低(P<0.05)。(5)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ET-1和CTG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GF-β1、ET-1和CT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论: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改善患者血气和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210、β2微球蛋白(β2-MG)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特点,分析其诊断DCM以及预测DCM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5例DCM患者(DCM组),同期6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心源性死亡将DCM患者分为生存组(76例)与死亡组(29例)。检测血清miR-210、β2-MG、TGF-β1表达水平、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其它实验室指标水平,Pearson分析DCM患者血清miR-210,β2-MG及TGF-β1与超声心动图和其它实验室指标之间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210、β2-MG及TGF-β1诊断DCM以及预测DCM预后的价值。结果:DCM组血清miR-210、β2-MG、TGF-β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B型脑钠肽(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E峰至室间隔距离(EPSS)、收缩末期容积(LVESV)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组血清miR-210、β2-MG及TGF-β1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DCM患者血清miR-210、β2-MG及TGF-β1水平与CK-MB、cTnI、BNP、LVEDD、LVEDV、EPSS、LVESV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TGF-β1与hs-CRP呈正相关(P<0.05)。miR-210、β2-MG及TGF-β1诊断DCM、预测DCM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0、0.639、0.615;0.628、0.632、0.634,联合三项指标诊断DCM、预测DCM预后的AUC为0.885、0.863。结论:DCM患者血清miR-210、β2-MG、TGF-β1水平均增高,且与左心重构、心肌损伤以及预后不良有关,可作为DCM诊断以及预后预测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观察芪术胶囊联合穴位贴敷对糖尿病肾病(DN)Ⅲ-Ⅳ期患者血脂、肾功能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DN患者9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芪术胶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脂、肾功能和血清TGF-β1、CTGF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88.89%(40/45)高于对照组68.89%(31/45)(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TGF-β1、CTGF、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术胶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DN Ⅲ-Ⅳ期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及肾功能,促进症状缓解,降低血清TGF-β1、CTGF水平。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未足月胎膜早破而早产产妇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而早产产妇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58例足月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MMP-9、TIMP-1、TNF-α及IL-10水平,研究组根据胎膜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合并绒毛膜羊膜炎亚组(n=30)、未合并绒毛膜羊膜炎亚组(n=28),比较两亚组血清MMP-9、TIMP-1、TNF-α及IL-10水平。记录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血清MMP-9和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而TIMP-1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合并绒毛膜羊膜炎亚组血清MMP-9、TNF-α水平较未合并绒毛膜羊膜炎亚组升高,TIMP-1和IL-10水平较未合并绒毛膜羊膜炎亚组降低(均P<0.05)。研究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而早产产妇血清MMP-9和TNF-α水平异常升高,TIMP-1和IL-10水平异常降低,检测产妇血清MMP-9、TNF-α、IL-10及TIMP-1有助于未足月胎膜早破而早产的诊断,且能够明确产妇的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分析早产儿血清炎性因子与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及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出生的9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RDS,分为RDS组(58例)和非RDS组(40例)。检测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记录生长发育指标,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早产儿血清炎性因子与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炎性因子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测效能。结果:RDS组血清IL-1β、IL-6、IL-8、TNF-α、PCT水平均高于非RDS组(P<0.05);RDS组胎龄、出生体重均小于非RDS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早产儿血清IL-1β、IL-6、IL-8、TNF-α、PCT水平均与胎龄、出生体重呈负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L-1β、IL-6、IL-8、TNF-α、PCT均是早产儿并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IL-1β、IL-6、IL-8、TNF-α联合PCT预测早产儿并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AUC为0.910。结论:早产儿血清IL-1β、IL-6、IL-8、TNF-α均与胎龄及出生体重密切相关,这些炎性因子联合预测RDS发生的效能较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应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低氧诱导因子(HIF-1α)、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半胱氨酸天冬酶-3(caspase-3)水平与肺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COPD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组),另选取50例COPD未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8-iso-PGF2α、HIF-1α、NGAL、caspase-3水平和肺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析COPD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8-iso-PGF2α、HIF-1α、NGAL、caspase-3与肺功能、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8-iso-PGF2α、HIF-1α、NGAL、caspase-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 FEV1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pred)、MoC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OPD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8-iso-PGF2α、HIF-1α、NGAL、caspase-3水平与FEV1、FEV1/FVC、FEV1%pred、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COPD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8-iso-PGF2α、HIF-1α、NGAL、caspase-3水平较COPD未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明显升高,8-iso-PGF2α、HIF-1α、NGAL、caspase-3升高与肺功能下降和认知功能受损均存在相关性,对COPD患者病情及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VAP-1)、巨噬细胞刺激蛋白(MSP)、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水平与肺功能、炎性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16例作为COPD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VAP-1、MSP、SDF-1水平以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最大呼气流速(PEF)]、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2(IL-2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根据COPD稳定期患者的严重程度,分成轻度组(n=53)、中度组(n=34)、重度组(n=29),比较三组上述各指标水平。采用COPD评估测试表(CAT)评估三组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血清VAP-1、MSP、SDF-1水平与肺功能、炎性因子及CA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COPD组血清VAP-1、MSP、SDF-1、IL-6、IL-17、IL-22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FEV1、FVC、FEV1/FVC以及PEF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血清VAP-1、MSP、SDF-1、IL-6、IL-17、IL-22、TNF-α水平及CAT评分较中度、重度组明显降低,且中度组低于重度组,而轻度组FEV1、FVC、FEV1/FVC、PEF较中度、重度组增高,且中度组高于重度组(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提示,血清VAP-1、MSP、SDF-1水平与FEV1、FVC、FEV1/FVC、PEF呈负相关,三者与血清IL-6、IL-17、IL-22、TNF-α水平及CAT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的血清VAP-1、MSP、SDF-1水平明显上调,且三者与患者的肺功能、炎症因子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临床有望通过测定血清VAP-1、MSP、SDF-1水平,评估COPD稳定期患者病情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降钙素原(PCT)、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疑似肺结核患者,根据组织活检结果分为肺结核组(71例)和非肺结核组(3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CT检查,检测血清CA125、PCT、IP-10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胸部CT联合血清CA125、PCT、IP-10诊断肺结核的价值。结果:108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71例确诊肺结核,检出率65.74%。肺结核患者胸部CT表现为大片实变影或散在多发斑片影,伴空洞、树芽征或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结节性病变。肺结核组血清CA125、PCT、IP-10水平高于非肺结核组(P<0.05)。胸部CT、CA125、PCT、IP-10诊断肺结核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9、0.715、0.688、0.727,胸部CT、CA125、PCT、IP-10联合诊断肺结核的曲线下面积为0.876,高于胸部CT、CA125、PCT、IP-10单独诊断。结论:胸部CT可显示肺结核典型病变特征,肺结核患者的血清CA125、PCT、IP-10水平显著增高,联合胸部CT、CA125、PCT、IP-10可提高对肺结核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β淀粉样蛋白1-42(β-amyloid 1-42,Aβ1-42)、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SA)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7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36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病例组,依据Hoehn-Yahr(H-Y)分级分为早期组(n=76)与中晚期组(n=60);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n=94)与认知功能损害组(n=42)。另选同期本院体检正常者105例纳入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α-syn、SSA、Aβ1-42水平及MoCA,并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病例组患者血清α-syn、SSA、Aβ1-42水平与MoCA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清α-syn、SSA、Aβ1-42水平对帕金森病和认知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血清α-syn、SS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Aβ1-42、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晚期患者血清α-syn、SSA水平高于早期患者(P<0.05);病例组晚期患者Aβ1-42、MoCA评分低于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有认知功能损害患者血清α-syn、SSA水平高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P<0.05);病例组有认知功能损害患者Aβ1-42、MoCA评分低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P<0.05)。病例组患者血清α-syn、SSA与MoCA均呈正相关(P<0.05),Aβ1-42与MoCA呈正相关(P<0.05)。血清α-syn、SSA、Aβ1-42水平对帕金森病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8、0.821、0.785;血清α-syn、SSA、Aβ1-42水平对帕金森病认知功能损害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7、0.825、0.783。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血清α-syn、SSA、Aβ1-42水平较健康者变化明显,且可能和帕金森病的诊断、病情进展和认知功能损害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白细胞分化抗原3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34)在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验证血清TGF-β1浓度对该病患儿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儿66例作为研究组、胆管扩张症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肝组织中TGF-β1及CD34因子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以及研究组不同肝纤维化分级患儿的TGF-β1及CD34因子表达情况及其与肝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比较两组血清TGF-β1浓度,以及研究组不同肝纤维化分级患儿血清TGF-β1浓度情况及其与肝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最后绘制ROC曲线检测血清TGF-β1浓度对该病患儿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肝组织TGF-β1 IOD值及CD34因子表达面积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研究组患儿的肝纤维化程度不断加重,TGF-β1及CD34因子的阳性表达率均不断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分别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ρ=0.594,P<0.05;ρ=0.616,P<0.05)。研究组血清TGF-β1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研究组患儿肝纤维化程度不断加重,血清TGF-β1浓度不断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ρ=0.944,P<0.05)。血清TGF-β1对胆道闭锁患儿肝纤维化有诊断意义(AUC=0.917,P<0.001),诊断的最佳界值为436.4 ng/L(敏感度为0.879,特异度为0.867)。结论:TGF-β1及CD34在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的表达显著升高,提示可能通过抑制患儿TGF-β1及CD34表达进而阻止或延缓胆道闭锁所致肝纤维化进展;血清TGF-β1可用于诊断患儿胆道闭锁所致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对宫颈癌急性放射性直肠炎(ARP)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行放疗的宫颈癌ARP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常规治疗,n=90)和B组(A组的基础上接受中药灌肠,n=90)。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放射损伤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IL-1β、IL-8、TNF-α水平变化情况,并对比不同放射性直肠炎分级患者的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结果: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黏液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稀便或便秘、肛门灼痛坠痛、口干口苦、尿赤等证候积分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B组的放射损伤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放射性直肠炎分级III级、Ⅱ级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高于I级,且III级高于Ⅱ级(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宫颈癌ARP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可能与改善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异常蛋白(TAP)、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DCD-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7例晚期NSCLC患者,均行抗PD-1治疗,根据治疗疗效分为疾病控制组(67例)和疾病进展组(20例)。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AP、PDCD-5、TNF-α水平,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患者抗PD-1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AP、PDCD-5、TNF-α水平对NSCLC患者抗PD-1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疾病控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AP水平降低,PDCD-5、TNF-α水平升高(P<0.05);疾病进展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AP、PDCD-5、TNF-α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疾病控制组患者血清TAP水平低于疾病进展组患者,PDCD-5、TNF-α水平高于疾病进展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TAP水平以及远处转移是 NSCLC患者抗PD-1治疗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治疗前PDCD-5、TNF-α水平是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检测治疗前血清TAP、PDCD-5、TNF-α评估NSCLC患者抗PD-1治疗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2,高于上述三项指标单独检测的0.649、0.647、0.787。结论:晚期NSCLC患者抗PD-1治疗前血清TAP、PDCD-5、TNF-α与治疗疗效相关,可用于辅助评估抗PD-1疗效。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补体C1q对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患者抗抑郁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新疆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85例首发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无效组(32例)和有效组(153例)。治疗前、后检测血清5-HT、TNF-α、补体C1q水平,收集相关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患者抗抑郁疗效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5-HT、TNF-α、补体C1q预测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患者抗抑郁疗效的价值。结果:无效组治疗后血清5-HT、TNF-α、补体C1q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治疗后血清5-HT较治疗前增高(P<0.05),TNF-α、补体C1q较治疗前降低(P<0.05)。无效组治疗后血清5-HT低于有效组,血清TNF-α、补体C1q高于有效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自杀意念、高TNF-α、高补体C1q是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患者抗抑郁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高5-HT是其保护因素(P<0.05)。联合5-HT、TNF-α、补体C1q三项指标预测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患者抗抑郁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为0.828,高于单独指标预测的0.732、0.658、0.677。结论: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抗抑郁治疗后无效患者血清5-HT偏低,TNF-α和补体C1q偏高,且与抗郁治疗无效有关,联合检测血清5-HT、TNF-α和补体C1q可预测抗抑郁疗效。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并分析三者联合检测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17例HFMD患儿(HFMD组),根据不同病情分为普通组32例、重症组45例、危重症组40例,根据治疗后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32例和预后良好组85例,另选取同期50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收集HFMD患儿基本资料,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TNF-α、CRP、PCT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FMD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NF-α、CRP、PCT水平对HFMD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HFMD组血清TNF-α、CRP、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普通组、重症组、危重症组血清TNF-α、CRP、PCT水平依次升高(P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发热≥39℃、发热持续时间≥3 d比例和病情分级为危重症、中性粒细胞比例、TNF-α、CRP、PCT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淋巴细胞比例、心输出量、氧合指数低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热持续时间≥3 d、病情分级为危重症和TNF-α、CRP、PCT升高为HFMD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输出量和氧合指数增加为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NF-α、CRP、PCT单独与联合预测HFMD患儿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0.793、0.799、0.947,血清TNF-α、CRP、PCT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血清TNF-α、CRP、PCT水平升高与HFMD患儿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有关,联合检测血清TNF-α、CRP、PCT水平对HFMD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研究缓激肽受体B1R对大鼠阴茎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B1受体激动剂[Des-Arg9]-Bradykinin与B1受体抑制剂Lys-(des-Arg9, Leu8)-Bradykinin,观察各组大鼠阴茎勃起功能,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阴茎组织形态变化及纤维化水平的变化,通过Western-blot 检测大鼠阴茎组织TGF-β1、TNF-α与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1)B1受体激动剂显著抑制大鼠阴茎勃起功能,并升高阴茎胶原纤维/肌原纤维比值;而B1受体抑制剂显著提升大鼠阴茎勃起功能,并降低阴茎胶原纤维/肌原纤维比值;(2)B1受体激动剂显著升高大鼠阴茎TGF-β1、TNF-α与IL-6蛋白表达水平,而B1受体抑制剂降低大鼠阴茎TGF-β1、TNF-α与IL-6蛋白表达水平。结论:B1受体可能通过炎症因子、阴茎组织纤维化影响阴茎勃起功能。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II)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117例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病例组),随机选取的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测定两组的血清TNF-α水平,硝酸还原法测定NO水平,双抗体放射免疫法测定IGF-II水平。结果:病例组患者术前血清TNF-α、IGF-I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N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术后3 d、7 d、10 d血清TNF-α、IGF-II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血清TNF-α、IGF-I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而血清NO水平在术后3 d、7 d、10 d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血清NO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术前病例组患者TNF-α、IGF-II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733,P<0.05),TNF-α、IGF-II与NO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r=-0.681、-0.716,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前血清TNF-α、IGF-Ⅱ呈高表达,NO呈低表达,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TNF-α、IGF-Ⅱ、NO逐渐趋于正常,联合检测围手术期血清TNF-α、NO、IGF-Ⅱ有助于早期评估胃癌病情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对慢性盆腔炎(CPID)大鼠粘连修复相关指标、免疫功能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方法:选择SD清洁级雌性大鼠60只,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高剂量组(给药剂量为2.0 g/kg)、中剂量组(给药剂量为1.0g/kg)、低剂量组(给药剂量为0.5 g/kg)。造模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均予以蒸馏水灌胃,1次/d,剂量为1 mL/100 g,各剂量组均根据相应剂量的桂枝茯苓胶囊灌胃,1次/d。对比各组大鼠粘连修复相关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指标[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TNF-α、IL-2水平及子宫内膜病变情况。结果:造模后,各剂量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IL-2、IgA、IgG和IgM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但各剂量组IgA、IgG和IgM水平仍低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P<0.05);各剂量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免疫复合物花环率、TNF-α、病理综合评分、TGF-β1和VEGF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但各剂量组病理综合评分、TGF-β1和VEGF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治疗CPID可能与其抑制炎症水平、促进粘连修复、提升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劳力性热射病(EH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入院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CC类趋化因子5(CCL5)对该病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EHS患者,入院时均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完善血清TNF-α、HMGB1、CCL5水平检测。以康复或死亡为观察终点,将患者分成存活组(32例)和死亡组(1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利用接收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入院时血清TNF-α、HMGB1、CCL5对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血清TNF-α、HMGB1、CCL5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入院时体温、心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II(APACHE II)评分、血钠、血钾、血钙、肌红蛋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肌酐、总胆红素水平均高于存活组,收缩压、舒张压、指脉氧均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清TNF-α、HMGB1、CCL5水平较高是EH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联合检测血清TNF-α、HMGB1、CCL5三项指标预测EHS患者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0.95CI)为0.869(0.739~0.975),预测效能较好。结论:入院时血清TNF-α、HMGB1、CCL5水平较高是EHS患者预后的不利影响因素,且联合检测上述三指标对患者的死亡风险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研究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干扰素-γ(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gamma,IFN-γ),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6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布地奈德,观察组采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3.94 %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 %(P<0.05);观察组患儿的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喘憋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NO和IL-4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TGF-β1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血清NO和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GF-β1和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IgM、IgA和IgG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IgM、IgA和IgG水平明显更低(P<0.05)。结论: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有显著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IFN-γ,IL-4,TGF-β1,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