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热处理肿瘤细胞抗原负载骨髓来源的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DC)对结肠癌小鼠的治疗作用.将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热处理后超声破膜,以其细胞裂解液负载BALB/c小鼠骨髓来源的DC,观察DC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杀伤活性;并将DC接种于荷瘤小鼠皮下,观察其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发现致敏DC诱导的CTL对CT26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用致敏DC免疫小鼠后,对小鼠肿瘤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热处理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细胞对结肠癌小鼠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GM-CSF与IL-21基因共转染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后在裸鼠体内的抗肿瘤效应.方法:将体外培养的SKOV3、SKOV3/Neo、SKOV3/GM-CSF、SKOV3/IL21及SKOV3/GM-CSF-IL21细胞分别皮下接种BALB/c裸小鼠,监测荷瘤鼠肿瘤生长情况,观察GM-CSF与IL-21单独及联合诱导的抗肿瘤效应.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和TNF-α含量,MTT比色法测定裸鼠脾细胞NK活性,RT-PCR检测裸鼠脾细胞中NKG2D分子的表达.结果:与SKOV3及SKOV3/Neo相比,用SKOV3/GM-CSF、SKOV3/IL21和SKOV3/GM-CSF-IL21攻击的裸鼠,体内肿瘤形成受到明显抑制,其中SKOV3/GM-CSF-IL21组更明显,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用SKOV3/GM-CSF-IL21攻击的裸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数及IFN-γ和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脾细胞NK活性及NKG2D表达增强.结论:GM-CSF与IL-21基因共转染SKOV3细胞后,可在裸鼠体内诱导明显的抗肿瘤效应,其效果显著优于单-GM-CSF或IL-21基因转染的SKOV3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抑癌基因Keap1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用携带EGFP-Keap1慢病毒感染NSCLC细胞系A549细胞,以空载EGFP慢病毒感染的A549细胞为对照;采用细胞计数法建立细胞生长曲线和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建立BALB/c裸鼠荷瘤鼠NSCLC模型,观察肿瘤大小,对肿瘤组织切片进行Ki67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过表达Keap1明显抑制细胞生长,显著延长细胞倍增时间,阻滞细胞周期阻滞,并明显抑制荷瘤鼠肿瘤的生长,降低肿瘤组织Ki67阳性细胞。结论抑癌基因Keap1具有明显抑制NSCLC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RA5 3 8cDNA重组体腺病毒 ,通过转导人卵巢癌细胞系SK OV 3和人黑色素瘤细胞系WM 983A ,证实腺病毒可高效转导RA5 3 8基因 ,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其抑制率分别达 85 %和 73 % ;并显著降低两细胞系的集落形成能力 .对两细胞系的裸鼠皮下移植瘤进行治疗实验结果表明 ,RA5 3 8能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 .流式细胞计数和DNA片段化分析证实 ,RA5 3 8可引起肿瘤细胞G1期阻滞和 /或凋亡 .对c myc蛋白的Westernblot分析发现 ,RA5 3 8有明显下调c myc基因表达的作用 .根据这些结果 ,我们认为RA5 3 8重组体腺病毒有可能成为有应用价值的肿瘤基因治疗药物 .  相似文献   

5.
灵芝多糖对荷瘤小鼠肿瘤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灵芝多糖对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纯系BALB/c小鼠30只,用U14瘤细胞荷瘤建立动物模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灵芝多糖治疗组、环磷酰胺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灵芝多糖对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TNF-α等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灵芝多糖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组小鼠的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中TNF-α、IL-2的含量.结论:灵芝多糖能够显著提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阐明心理性应激和躯体性应激对鼠脾杀伤细胞影响的异同。应用Communication box系统分别使小鼠连续负荷心理性应激和躯体性应激3 d后,以51Cr释放法检测鼠脾NK、LAK、CTL细胞杀伤活性。负荷心理性应激和躯体性应激后,可导致鼠脾NK细胞、LAK细胞杀伤活性降低(P〈0.05,P〈0.01);两者均可明显降低C57BL/6小鼠脾CTL细胞活性(P〈0.01),躯体性应激比心理性应激对CTL细胞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心理性应激和躯体性应激均可降低脾NK、LAK、CTL细胞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分析腺病毒携带的IL-24基因在体内外对人骨肉瘤细胞生长抑制效应及其分子机制。将Ad-IL-24重组腺病毒感染MG-63细胞,用荧光显微镜、RT-PCR法检测IL-24在MG-63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MTT法、流式细胞技术和Hoechst染色法检测IL-24基因的表达对MG-63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效应;半定量RT-PCR法检测IL-24基因的表达对MG-63细胞中的bcl-2、bax、caspase-3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用Ad-IL-24重组腺病毒在MG-63骨肉瘤荷瘤裸鼠的瘤体内进行注射治疗,观察肿瘤生长变化,15d后处死裸鼠,摘除瘤体,称瘤重。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Caspase-3等与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表明Ad-IL-24重组腺病毒感染MG-63细胞后,能明显抑制MG-63细胞增殖,并能通过上调细胞中bax、caspase-3和下调bcl-2基因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呈现出典型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Ad-IL-24重组腺病毒瘤内注射MG-63裸鼠荷瘤骨肉瘤移植瘤后,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瘤重的抑制率可达5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d-IL-24重组腺病毒能明显上调与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的成瘤性及其对荷瘤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hUCMSC,取第6代细胞裸鼠皮下移植,观察其成瘤性;对荷瘤鼠尾静脉注射移植hUCMSC,观察其对肿瘤生长的影响;体外共培养hUCMSC和MCF-7肿瘤细胞,观察hUCMSC对MCF-7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影响。结果:hUCMSC裸鼠皮下移植30 d,未观察到有肿瘤形成;尾静脉注射移植hUCMSC对荷瘤鼠肿瘤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体外共培养结果表明,hUCMSC对MCF-7肿瘤细胞的克隆形成无明显影响。结论:hUCMSC体内移植无成瘤性;静脉移植后对肿瘤生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脂磷壁酸(LTA)对黑色素瘤B16荷瘤小鼠NK细胞受体NKG2D及其配体的影响。方法将黑色素瘤B16细胞接种于C57BL/6小鼠皮下,待触及肿块后于荷瘤小鼠皮下注射双歧杆菌LTA。采用MTT、流式细胞术(FCM)、RT-PCR方法分别检测经双歧杆菌LTA处理后B16荷瘤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NK细胞NKG2D受体蛋白表达以及肿瘤组织内Rae-1、H60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双歧杆菌LTA处理后,B16荷瘤小鼠的NK细胞杀伤活性增强(P〈0.05),NK细胞受体NKG2D表达明显增加(P〈0.05),肿瘤组织Rae-1、H60 mRNA表达上升(P〈0.05),并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双歧杆菌LTA能够增强B16荷瘤小鼠NK细胞的杀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上调NK细胞受体NKG2D的蛋白表达和肿瘤组织Rae-1、H60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甲胎蛋白(AFP)表达调控载体pAFP-P53-EGFP对AFP表达阳性肝癌模型靶向治疗作用。方法以人肝癌HepG2(AFP阳性)、人肝癌SMMC7721(AFP阴性)细胞于BALB/c-nu裸小鼠右腋皮下荷瘤,14d成瘤,免疫组化检测AFP。将构建好的pAFP-EGFP和pAFP-P53-EGFP重组质粒于肿瘤内注射,观察肿瘤体积变化,通过免疫组化观察p53在HepG2肿瘤中的特异性表达及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荷HepG2、SMMC7721细胞株裸鼠14d皮下肿瘤生长良好,且肿瘤体积均为500mm3左右,经HE染色证实造模成功。同时,AFP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接种HepG2细胞的肿瘤组织AFP表达阳性,SMMC7721细胞的肿瘤组织AFP表达为阴性。经pAFP-EGFP和pAFP-P53-EGFP重组质粒治疗后,p53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接种HepG2细胞的裸鼠pAFP-P53-EGFP治疗组p53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可见明显细胞凋亡现象,且肿瘤体积较对照组减小。结论含AFP基因调控序列的pAFP-P53-EGFP载体可专一性地作用于AFP阳性肝癌细胞,引起肝癌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