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全球流行、危害严重,合适的小动物模型的缺乏严重阻碍了药物和疫苗的研发。该文介绍丙型肝炎危害与病毒复制特点,以HCV入胞受体为重点,通过比较现有丙型肝炎动物模型,从分子水平探讨树鼩作为丙型肝炎动物模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时,内源性大麻素在血液、肝脏、心肌及大脑中表达量增加,通过其受体和其他途径促进肝硬化的发生发展,提示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肝硬化及其并发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近年来肝硬化药物作用的新靶点,为肝硬化的治疗拓展新的视野,本文就内源性大麻索及其受体在该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Cannabinoid receptor Type 2(简称CB2)是大麻素受体的一种亚型,因为其无中枢神经副作用,不会产生成瘾性及耐受性,显示出了非常好的开发前景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其作为免疫调节剂、神经保护剂和抗癌药等将具有巨大市场价值。目前,CB2蛋白的空间结构还未被测定出来,对于CB2的折叠问题研究也开展的较少,为了研究大麻素受体亚型蛋白CB2的折叠问题以及方便更多的研究人员对CB2空间结构和相关药理特性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P模型的折叠求解方法。通过使用回溯机制和蒙特卡罗方法对此优化问题进行求解,算法可有效的在全局范围内进行寻找最优解,避免了掉入局部最优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获取的CB2蛋白空间构象具有较低的能量值,折叠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4.
猕猴发育过程中肠肝组织生长抑素及其受体表达演变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Guo MM  Tan QH  Fan H  Huang MH  Wang CH  Qiu XQ  Tang CW 《生理学报》2005,57(6):719-724
探讨在猕猴发育过程中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及其受体在肠肝组织的演变规律。通过手术途径获得胚胎6月、新生2 d、新生45 d和成年猕猴的回肠、肝脏、门静脉和外周血等标本。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标本中的SST含量;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SST在肠、肝组织内的分布;利用原位杂交检测SST受体2(somatostatin receptor 2,SSTR2)的表达。结果显示:(1)胚胎6月的猕猴,小肠内SST含量为(27.3±16.6)ng/mg蛋白;黏膜隐窝处SST呈弱阳性染色,肌层 SST染色阴性。在发育过程中,小肠内SST含量逐渐增加,成年期时达最高水平(120.1±35.3)ng/mg蛋白,较胚胎6月显著增加(P<0.01)。(2)成年小肠黏膜隐窝处及肌间神经丛SST呈强阳性染色。(3)胚胎6月,小肠粘膜上皮可见大量SSTR2 表达,成年时SSTR2表达下调,且主要定位于腺上皮隐窝处;胚胎及新生期肌层SSTR2染色阴性,成年时小肠肌间神经丛则可见阳性SSTR2染色。(4)肝脏在发育过程中SST及SSTR2含量逐渐降低;发育的各个时期,小肠组织的SST含量均明显高于肝脏组织含量,门静脉SST水平也始终高于外周血。总之,位于小肠黏膜隐窝处的SST和SSTR2随着发育逐渐增加,来自肠道的SST进入门静脉后迅速被降解。SST阳性的肠肌间神经丛仅在发育成熟后才出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雌性树鼩的麻醉、生殖器官解剖与卵母细胞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为制备转基因树鼩奠定基础.方法用1%的戊巴比妥钠(10-3ml/g体重)肌内注射对树鼩麻醉,比较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对麻醉效果的影响.对雌性树鼩生殖器官解剖结构、卵母细胞形态特征等进行观察.结果①在25~28℃、18~20℃下麻醉的持续时间分别为80 min、130 min;②雌性树鼩的子宫为双角子宫,卵巢外有包膜;③卵母细胞富含色素,卵母细胞的透明带与质膜的韧性较山羊强.结论在25~28℃下,用1%的戊巴比妥钠(10-3ml/g体重)对树鼩麻醉时间比较适中,便于实验操作而且苏醒快.雌性树鼩生殖器官解剖结构、卵母细胞形态特征观察表明,树鼩的胚胎移植、转基因等实验操作与小鼠类似,但树鼩的受精卵须进行离心处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老年猕猴下丘脑中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及变化情况,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 法,对青年和老年猕
猴下丘脑雌激素受体的表达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雌激素受体免疫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下丘脑的室周灰
质、室旁核、腹外侧核、腹内侧核、弓状核等,雌激素受体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与青年猕
猴比较,老年猕猴下丘脑各个核团的雌激素受体在表达强度及阳性细胞数量上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青年猕猴
(P<0.05 或 P<0.01)。表明,老年猕猴下丘脑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显著低于青年猕猴,可能为老年猕猴雌激素缺
乏所致。  相似文献   

7.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个体在经历严重创伤性事件后一种迟发出现和持续存在的心理障碍,创伤相关恐惧记忆的长期持续存在是PTSD形成的重要机制。既往研究发现PTSD恐惧记忆的形成和消退与脑内神经环路的可塑性变化密切相关,大麻素受体因其在调节神经元突触可塑性中的重要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大麻素受体参与条件恐惧记忆与工作记忆调节的研究进行概述,旨在为PTS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建立CA16感染树鼩肺成纤维细胞(tree shrew lung fibroblasts,TSLF)实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用肠道病毒CA16感染TSLF,以人肺成纤维细胞(KMB-17)作对照,镜下观察细胞病变情况,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观察病毒蛋白和感染相关受体SCARB2蛋白的表达情况,探针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载量,以β-Actin作内参染料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受体SCARB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合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其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CA16感染TSLF,可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免疫荧光实验可见病毒和受体SCARB2蛋白,以100TCID50/10^5 cells的比例感染TSLF可在48 h左右病毒载量达到最高,SCARB2基因有与感染相关的高表达,而其基因序列也与人有较高同源性。结论 CA16可感染TSLF,树鼩SCARB2可参与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中交感神经递质受体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应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慢性肝纤维化模型。2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和肝纤维化模型组(M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肾上腺素能受体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中肾上腺素能受体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比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肝纤维化时,大鼠肝脏组织中肾上腺素能受体α1-AR和β2-AR表达增加,这可能是肝纤维化时交感神经促进肝纤维化发展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麻素受体1(CB1)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模型小鼠脂质代谢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喂养雄性C57BL/6J小鼠构建肥胖模型小鼠。灌胃给药CB1抑制剂利莫那班(SR141716),观察小鼠体质量、肝脏质量及血清生化指标,检测CB1在皮下脂肪、内脏脂肪、骨骼肌、肝脏、心脏中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着重探索CB1对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基因在mRNA水平表达情况的变化。结果 SR141716抑制了CB1在小鼠各组织中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P0.05),显著降低了小鼠体质量、肝脏质量(P0.05),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脂联素和瘦素含量(P0.05);CB1受抑制后,组织中CPT1A和CPT1B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未检测到CPT1A和CPT1B在心脏的差异表达。结论证实CB1通过作用于CPT1A、CPT1B基因发挥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为靶向调控脂质代谢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树鼩神经肽Y的分子克隆及其灵长类类似物的同源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ong L  Lv LB  Lai R 《动物学研究》2012,33(1):75-78
树鼩由于与灵长类动物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和其个体小,以及繁殖周期短等特性而倍受关注,尤其是作为医用实验动物的研究,近年来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树鼩的分类地位还一直有所争论。该研究从树鼩脑cDNA文库中克隆得到编码树鼩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前体序列,序列比对发现该序列与灵长类NPY序列同源性高达96.9%。将该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其他物种的NPY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树鼩与灵长类处于同一分支。该研究结果揭示了树鼩与灵长类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2.
野生中缅鼩病毒携带情况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病毒学检测和监测是树鼩实验动物化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标准和依据,而野生中缅树鼩是否携带人兽共患病毒鲜见报道。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来源于云南昆明市城郊青龙峡地区的野生树鼩是否携带单纯疱疹病毒、轮状病毒、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甲肝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丁肝病毒、登革热病毒、出血热病毒和麻疹病毒等11种常见病毒进行筛查。结果表明,在已筛查的60只野生中缅树鼩中,可检测到单纯疱疹病毒和柯萨奇病毒,其血清抗体阳性比例分别为36.7%(22/60)和1.67%(1/60),而在粪便中仅检测到轮状病毒,其抗原阳性为6.7%(4/60),未检测到其他病毒,初步显示了野生树鼩自然状态下携带病毒的状况。为此,建议将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和轮状病毒列为普通级树鼩病毒质量控制的首检项目,进一步大样本筛查将显示是否将其他病毒列为必检项目。  相似文献   

13.
EV71可感染幼龄中缅树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WG  Huang XY  Xu J  Sun XM  Dai JJ  Li QH 《动物学研究》2012,33(1):7-13
  相似文献   

14.
Wu XJ  Zong W  Sun YM  Hu XT  Ma YY  Wang JH 《动物学研究》2012,33(1):89-91
吗啡成瘾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恒河猕猴(Macaca mulatta)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猕猴可建立吗啡条件化位置偏好(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且其与吗啡线索相关的记忆可持续(36.3±1.3)月。该研究可以为药物成瘾研究提供有效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行为模型。  相似文献   

15.
非人灵长类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糖尿病是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另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2009年全世界约有2.2亿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发病机理的研究、预防和诊断、治疗药物的筛选和评价都需要合适的动物模型。在已报道的糖尿病动物模型中,非人灵长类动物糖尿病病程、病症与人类的糖尿病最为相似。该文从糖尿病动物模型的来源归纳了目前报道的主要的非人灵长类糖尿病模型,重点介绍了猕猴、食蟹猴和树鼩糖尿病模型及其特征,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树鼩体内慢性感染模型的研究历程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瑗  苏建家  杨春  曹骥  欧超  梁亮  杨芳  王琦 《动物学研究》2011,32(1):104-108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和我国的重要健康问题,建立方便有效的HBV感染动物体内模型是开展HBV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要前提。该实验室地处乙型肝炎和肝癌高发流行的广西地区,自建立以来一直以肝癌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化学预防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树鼩体内感染HBV模型方面的研究并持续至今。该文对此研究历程作一概述,并重点介绍关于用新生树鼩慢性感染HBV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ll是一种重要的农林害虫。本研究分别利用次级内共生菌Cardinium和Arsenophonus的16S rDNA和Wolbachia wsp基因对海南省16地区的螺旋粉虱的3种次级内共生菌Cardinium, Arsenophonus和Wolbachia感染情况及相关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3种次级内共生菌Cardinium, Arsenophonus和Wolbachia检测结果表明, Cardinium和Arsenophonus均可感染海南地区的螺旋粉虱, 其中乐东、 陵水和澄迈3个地区所有寄主上的螺旋粉虱的Arsenophonus感染率为100%, 三亚、 琼中和临高部分寄主上的螺旋粉虱的Arsenophonus感染率为66.7%, 而儋州、 五指山和万宁3个地区的螺旋粉虱未发现被Arsenophonus感染; 三亚的番石榴上的螺旋粉虱的Cardinium感染率为100%, 琼海白沙的印度紫檀上螺旋粉虱的Cardinium感染率为100%, 其他寄主上的感染率均小于66.7%; 在所检测的43个螺旋粉虱种群中, 40和31个种群中分别检测出有Arsenophonus 和Cardinium感染, 种群感染率分别为93.0%和72.1%; 在所有检测的个体中, 120个个体中有105个感染Arsenophonus, 93个个体中有70个感染Cardinium, 个体感染率分别为87.5% 和75.3%; 在检测的所有样本中, 只有三亚印度紫檀上的螺旋粉虱检测到Wolbachia, 种群感染率为2.3%, 个体感染率仅为0.8%。这些检测结果表明, 海南地区螺旋粉虱次级内共生菌Arsenophonus的感染率高于Cardinium的感染率, Wolbachia的感染率极低。序列分析表明, 海南不同螺旋粉虱种群的Cardinium的16S rDNA序列一致, 而且与烟粉虱的Cardinium 16S rDNA序列一致性很高, 为97.6%; 不同螺旋粉虱种群的Arsenophonus的16S rDNA序列也完全一致, 其与西班牙加那利群岛螺旋粉虱的Arsenophonus的16S rDNA序列一致性较高, 为85.1%。此外, Wolbachia wsp基因序列分析表明, 海南螺旋粉虱的Wolbachia为B组, 这是国内螺旋粉虱感染Wolbachia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理解杀虫剂胁迫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适应逆境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LC25, LC50和LC75 3种浓度的烯啶虫胺、 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分别处理对烟粉虱地中海隐种B. tabaci Mediterranean成虫体内热激蛋白hsp70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低温(15℃)条件下, LC50和LC75的烯啶虫胺、 毒死蜱、 高效氯氰菊酯可显著诱导烟粉虱地中海隐种hsp70的表达量增加, 此后随时间延长hsp70表达量逐渐下降, 到72 h时恢复到对照水平, 但LC25的3种杀虫剂对hsp70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在常温(25℃)下, 较高浓度(LC50和LC75)的烯啶虫胺、 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处理24 h同样可促进hsp70表达量的增加, 然后hsp70表达量逐渐下降, 到72 h时恢复至正常水平, 但低浓度(LC25)的3种药剂处理后hsp70表达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到72 h时达到最高; 在高温(32℃)条件下, LC25和LC50的烯啶虫胺、 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处理24 h可显著增强hsp70的表达水平, 此后随时间的延长hsp70表达恢复至正常水平。杀虫药剂诱导的hsp70表达量增加增强了烟粉虱地中海隐种对杀虫药剂和高温的耐受能力, 这可能是导致其在我国快速扩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Wolbachia是一类在节肢动物中广泛感染的胞内共生菌。为了了解其在我国蚜虫中的感染情况, 本研究通过扩增wsp基因片段对采集自我国多个地区的3种小麦蚜虫(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 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和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和1种大豆蚜虫(大豆蚜Aphis glycines)样品进行了内共生菌Wolbachia的感染检测。结果显示: 3种小麦蚜虫中均未检测出Wolabchia。大豆蚜也仅在采集自北京和杭州的种群中发现了Wolbachia的感染, 感染率分别为95.8%和22.9%, 并且所检测的个体均为单株系感染。wsp基因序列的比对分析显示, 大豆蚜感染的Wolbachia株系与多个亲缘关系较远的昆虫物种中所感染的Wolbachia株系间具有高度一致的基因序列。wsp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和序列一致性均表明大豆蚜感染的Wolbachia株系属于B大组CauB组。本研究为今后探讨Wolbachia在我国蚜虫中的寄主范围和株系多样性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了解柞蚕Antheraea pernyi感染微孢子虫初期血淋巴内免疫系统及刺激应答相关蛋白质种类, 本研究以柞蚕5龄雌幼虫的起蚕(结束4眠, 刚完成蜕皮的幼虫)添食柞蚕微孢子虫Nosema pernyi为材料, 对感染后血淋巴利用SDS-PAGE进行分离后, 利用LC-MS/MS质谱技术和蛋白质组学分析对差异蛋白质条带进行鉴定。结果显示: 感染微孢子虫144 h后, 血淋巴中分子量约为44 kD (AP44)和28 kD (AP28)的蛋白质条带表达量增高。质谱分析AP28和AP44蛋白质条带样品, 共鉴定117个不重复蛋白质, 其中2个样品共有蛋白质12个, AP28独有蛋白质52个, AP44独有蛋白质53个。对质谱数据利用COG数据库进行搜寻鉴定, 显示AP28和AP44的鉴定蛋白质中涉及柞蚕免疫系统及刺激应答生物过程的蛋白质共有29个, 其中AP28中包括热激蛋白、 泛素样蛋白、 泛素结合酶E2、 保幼激素环氧水解酶、 微管结合蛋白、 溶菌酶、 ADP-核糖基化因子、 防御蛋白、 肽聚糖识别蛋白等15个, AP44中包括DRK、 酚氧化酶原、 类免疫球蛋白等10个; 二者共有热激蛋白hsp21.4、 酚氧化酶原、 抗菌肽等4个。本研究结果可以为今后研究柞蚕对微孢子虫的免疫应答及防御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