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室在乳鼠心肌细胞培养的基础上,最近又成功地培养了人胚心肌细胞。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妊娠17及18周的胎儿,经水囊引产娩出后,立即在无菌条件下取出心室肌,剪碎,以0.06%胰蛋白酶分次消化成单细胞,用含20%小牛血清的Eagle培养基(MEM)制成10~6细胞/毫升的心肌细胞悬液,进行原代人胚心肌细胞单层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搏动及形态,拍摄照片,以及录制心肌细胞搏动的电视录像,并作扫描也子显微镜的观察。  相似文献   

2.
1960年 Harary 用胰蛋白酶分离出新生大鼠的单个心肌细胞,作了单层培养,维持自发性搏动达40天。此后,其他学者培养成功了大鼠胎鼠及人胚的心肌细胞。我国于1978年首由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开展了心肌细胞培养工作,作了中医中药的实验性研究。我们于  相似文献   

3.
以 1d龄Wistar乳鼠的心室肌组织为心肌细胞的来源 ,采用胰蛋白酶消化及细胞差速贴壁分离心肌细胞 ,以未经修饰和经鼠尾胶原溶液浸泡修饰的聚羟基乙酸 (polyglycolicacid ,PGA)纤维支架作为心肌细胞体外三维 (3D)固定化培养的支架 ,比较心肌细胞在静置培养体系及微重力培养体系下的生长、形态和收缩状况。心肌细胞在未经处理的PGA纤维支架 3D固定化培养时 ,心肌细胞在其上的分布不均匀 ,大部分心肌相互连接形成球状聚集体 ;PGA纤维支架经鼠尾胶原溶液浸泡处理后 ,心肌细胞在其上的分布较为均匀 ,细胞形态多呈梭形或不规则状 ,心肌细胞自律性搏动的幅度加大。在模拟微重力培养条件下 ,心肌细胞在经鼠尾胶原溶液浸泡修饰的PGA纤维支架上的分布更为均匀 ,心肌细胞形成具有自律性同步收缩特性、面积约为 15mm2 的类组织样 3D结构  相似文献   

4.
牛成纤维细胞的分离与体外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牛胎儿和成年牛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方法和生长特征。通过组织块贴壁培养和分离单细胞接种培养均能获得原代牛皮肤细胞。用2.5 g/L胰蛋白酶+1mmol/L EDTA和5 g/L胶原酶I联合消化牛皮肤组织较2.5 g/L胰蛋白酶+1 mmol/L EDTA消化,得到更多的单个细胞,两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但其死细胞比率却有较大升高;2.5 g/L胰蛋白酶+1 mmol/L EDTA消化牛胎儿组织得到的单细胞数显著高于皮肤组织消化后得到的细胞数(P<0.01),死细胞比率也高于同种酶消化的皮肤组织。分离纯化的胎儿和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曲线都正常且相似。2.5 g/L胰蛋白酶+1 mmol/L EDTA消化贴壁细胞后死细胞率明显高于用0.5g/L胰蛋白酶+0.53 mmol/L EDTA消化的细胞(P<0.05);培养24 h后细胞贴壁率前者要明显低于后者(P<0.05)。用0.5 g/L胰蛋白酶轻度消化混杂生长的成纤维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经过反复贴壁传代2~3代,可得到较纯的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5.
培养心肌细胞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60年Harary用胰酶消化分散新生大鼠单个心肌细胞培养成功以后,其他学者相继培养成功大鼠胎鼠和人胚分散心肌细胞。我国学者参照Harary的方法于1981年培养大鼠乳鼠单个心肌细胞成功,有的学者还于1983年观察了β受体药物异丙肾上腺素和心得安对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的影响。 为了研究单个心肌细胞和其它细胞混合培养时,心肌细胞和其它细胞形态分化和化学分化  相似文献   

6.
1.牛血清蛋白对被胰蛋白酶消化过的叶绿体光还原 DCIP 的活性有恢复作用。洗涤对经牛血清蛋白修补的胰蛋白酶消化叶绿体的 DCIP 光还原没有影响。说明胰蛋白酶消化后,DCIP 还原位置的蛋白质受损,牛血清蛋白有修补作用。2.CCCP 对胰蛋白酶诱导产生的抑制特性变化可以被牛血清蛋白所逆转。3.牛血清蛋白对胰蛋白酶诱导的叶绿体基粒片层松散现象有部分恢复作用。4.牛血清蛋白对胰蛋白酶诱导的叶绿体光谱在500—640毫微米处吸收下降没有恢复作用。本文提出两个假设:(1)叶绿体膜上的蛋白质存在有微区域性的差异;(2)在类囊体膜上存在有由蛋白质构成的“门”和“通道”的组织。  相似文献   

7.
小鼠胚胎徒手分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分割液和分割前胚胎去致密化与否对昆明白系小鼠的桑椹胚和囊胚的徒手分割以及分割后胚胎移植的影响。方法 在mPBS、1 2 5 %蔗糖液和进口分割液三种不同分割液中对桑椹胚和囊胚进行徒手分割。结果和结论 在蔗糖液与进口分割液中分割桑椹胚 ,成功率显著高于mPBS处理组 (6 9 5 3%、77 4 0 %vs5 6 82 % ) (P <0 0 5 ) ,而半胚的囊胚发育率及囊胚细胞数三组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在蔗糖液与进口分割液中分割囊胚 ,分割后半胚培养的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mPBS处理组 (72 38%、74 2 9%vs 5 6 2 0 % ) (P <0 0 1 ) ,而分割成功率及囊胚细胞数三组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各处理组半胚的囊胚发育率及囊胚细胞数都显著低于对照组体外培养桑椹胚的囊胚发育率 (98 70 % )和囊胚细胞数 (6 3 6 7± 5 78) (P <0 0 1 ) ;桑椹胚经去致密化处理后分割 ,其分割成功率显著高于未处理组 (82 90 %vs 5 6 6 0 % ) (P <0 0 1 ) ,处理组半胚培养的囊胚发育率也显著高于未处理组 (73 80 %vs 4 6 80 % ) (P <0 0 1 ) ;共移植 1 4 2枚 2分胚形成的囊胚移植于 1 1只受体 ,其中 3只妊娠 ,分别产仔 2只、3只和 4只  相似文献   

8.
NGF,BDNF和NT-3在培养鸡胚背根节神经元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NGF ,BDNF ,NT - 3在体外培养鸡胚背根节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NGF ,BDNF ,NT - 3的兔抗血清分别对培养前后的鸡胚背根节神经元以免疫组化ABC法染色。观察NGF、BDNF和NT - 3在培养前、后鸡胚背根节神经元的表达情况 ,计数并比较培养前、后三种因子免疫阳性神经元百分数。结果 未培养的神经元 ,NGF ,BDNF ,NT - 3的阳性神经元百分数分别是 :10 %± 3%,2 7%± 5 %,2 9%± 7%。培养 48小时后 ,NGF ,BDNF ,NT - 3的阳性神经元百分数分别是 :77%± 6 %,6 4%± 7%,2 4%± 7%。结论 培养后NGF ,BDNF的表达较未培养者增加 (P <0 0 1) ,而NT - 3者则有减少 (P <0 0 5 )。提示在体外培养的鸡胚背根节神经元NT - 3的表达有不同于NGF和BDNF的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人外分泌汗腺细胞的分离方法,以高效地提取外分泌汗腺细胞。方法:新鲜的皮肤样本剪成组织微粒(大小约1 mm3),A组采用胰蛋白酶-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胶原酶Ⅱ型(2 mg/ml)体积分数1∶1混合的方法;B组采用传统消化方法,即胶原酶Ⅱ型;C组采用胰蛋白酶-EDTA消化的方法,三组同时置于恒温培养箱内,比较三种方法处理后汗腺细胞团的获取情况。将挑取的汗腺细胞团种于培养皿内,观察细胞贴壁和生长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指数,最后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汗腺细胞标志性蛋白的表达。结果:A组和C组在消化30 min后,镜下可见少部分的汗腺细胞团,2 h后A组游离汗腺细胞团明显增多,C组游离汗腺细胞团很少;B组在消化6 h后,才出现部分游离的汗腺细胞团。将汗腺细胞团培养3 d后发现C组汗腺细胞贴壁情况差、成活细胞少;A组和B组的汗腺细胞贴壁情况良好,培养9 d后呈"铺路石样"生长,细胞增殖指数分别为(18±4)%和(17±6)%,无明显差异,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表明:两组细胞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7(CK7)表达均为阳性。结论:胰蛋白酶-EDTA和Ⅱ型胶原酶联合消化法能明显缩短汗腺细胞的分离时间,且不影响细胞的活性和增殖特性。  相似文献   

10.
活性氧自由基对心肌细胞损伤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活性氧自由基对心肌细胞的影响 ,采用胰蛋白酶酶消化法分离SD乳鼠心肌细胞 ,培养于适当的条件并观察其形态学和生理学方面的特征 ;加入H2O2 活性氧刺激心肌细胞 ,模拟氧自由基损伤心肌细胞方式 ,构建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并了解H2O2 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消化分离的心肌细胞能够在体外完好生长 ,并能够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其原有的生理特性 ;MTT检测结果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H2O2 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与其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比关系 ,TUNEL和DNA凝胶电泳分析结果显示 ,H2O2 在心肌细胞中的积累是造成细胞凋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仔猪睾丸支持细胞生物学特性,以3~5周龄仔猪睾丸为材料,优化消化和差异贴壁方法,分离纯化支持细胞,研究其体外培养特性包括增殖活力、标志分子和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显示,先以0.25%胶原酶IV和0.1%透明质酸酶消化60 min,再以0.25%胰蛋白酶和0.1%DNase I消化20 min,有利于获得支持细胞;支持细胞接种后贴壁时间主要集中在3~5 h;纯化后细胞胞体宽大,呈梭形或不规则形;GATA4染色呈阳性,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阴性;RT-PCR结果表明,细胞表达GATA4、SOX9和INHB,不表达CYP17、3β-HSD和α-SMA;ELISA结果表明,细胞表达GDNF、LIF、CSF-1、EGF和FGF2,符合支持细胞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讨了建立单克隆人胰腺干细胞分离培养体系及单克隆人胰腺干细胞系.对一些影响干细胞增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无菌取人流产胎儿胰腺组织,切碎至1mm3,0.1% Ⅳ型胶原酶消化,低糖DMEM、10%FBS、3.7g/LNaHCO3、0.08g/L青霉素及0.1g/L链霉素培养液贴壁培养细胞,2.5g/L胰蛋白酶+0.4g/LEDTA消化传代。克隆环筛选单克隆干细胞,培养液中添加10ng/mLEGF.扩增单克隆干细胞。采用核型分析法检测干细胞染色体,MTT法测定干细胞生长曲线。胶原酶消化胰腺组织.获得单个细胞和细胞团。贴壁培养.原代上皮样胰腺干细胞克隆性生长。胰蛋白酶消化传代,上皮样胰腺干细胞逐渐被纯化。克隆环筛选,获得单克隆人胰腺干细胞。扩增培养,1例来源于4月龄男性流产胎儿胰腺组织干细胞建系,传50代。染色体核型分析.该干细胞系为正常的二倍体细胞。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培养1—4d,干细胞生长缓慢,5-6d,进入倍增期。培养液中添加15%FBS,干细胞增殖较快。再添加15ng/mLEGF或10ng/mL IGF—Ⅱ.干细胞增殖更快。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本实验建立的细胞分离培养体系获得了单克隆人胰腺干细胞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ASC高效分离方法,采用荧光基因标记法对分离的ASC进行标记、功能检测和示踪研究。[方法]通过优化脂肪组织的酶解消化条件,分别采用胶原酶、胰蛋白酶及组合对脂肪组织消化,检测细胞产量,并用流式细胞术进行鉴定。之后利用GFP-Fluc双报告基因对体外分离培养的ASC进行标记,鉴定其多项分化潜能。[结果]胶原酶、胰蛋白酶复合酶消化能够显著提高ASC分离效率,细胞产量较单一酶消化提高4~5倍。体外扩增培养ASC以表达CD29、CD90等为主。GFP-Fluc基因标记后的ASCs具有成脂肪、成骨分化潜能,可用于活体干细胞移植后的定量追踪。[结论]胶原酶、胰蛋白酶复合酶解法可以显著提高脂肪干细胞的原代分离效率4~5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bcl 2基因转染对热应激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乳鼠心肌细胞 ,用脂质体转染法将bcl 2基因转染入心肌细胞 ,进行热应激。用化学发光法测定bcl 2基因转染对热应激心肌细胞线粒体H ATPase合成活力的影响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bcl 2基因转染对热应激心肌细胞Caspase3活性的影响。 结果 :bcl 2基因转染可以使 4 1℃和 4 3℃热应激心肌细胞线粒体H ATPase合成活力与转染前相比显著升高 (P <0 .0 1) ,可以使 4 1℃和 4 3℃热应激心肌细胞Caspase3活性与转染前相比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bcl 2基因转染对热应激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保护心肌细胞线粒体H ATPase合成活力 ,并最终阻抑Caspase3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影响山羊体外受精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屠宰山羊卵母细胞为材料研究了公羊个体、附睾不同部位精子、成熟培养和受精时卵丘存在与否、卵丘扩展程度及卵龄对山羊体外受精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不同公羊精液在受精、卵裂和桑椹 /囊胚率上都有显著差异 ;2 )附睾尾精子和鲜精的受精、卵裂和桑椹 /囊胚率无显著差异 ,但显著高于附睾体和附睾头精子 ;3)成熟培养 2 4和 2 7h卵母细胞的的桑椹胚 /囊胚率显著高于培养 2 1和 30h卵母细胞 ;4 )卵丘扩展 3和 4级卵母细胞受精和桑椹胚 /囊胚率显著高于扩展 0和 1级卵母细胞 ;5 )成熟培养前机械去卵丘严重影响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桑椹胚 /囊胚率 ;6 )受精前完全去掉卵丘显著影响桑椹胚 /囊胚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观察胰蛋白酶消化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纯度的影响,优化星形胶质细胞培养方法。常规分离新生Sprague Dawley(SD)大鼠大脑皮质,分别用0.25%胰蛋白酶消化20、30和40 min制备单细胞悬液并接种细胞。细胞长满瓶底时进行恒温摇床振荡,前两个不同消化时间组再分为常规消化的对照组和二次胰蛋白酶消化组进行传代纯化。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GFAP免疫荧光分析星形胶质细胞纯度并观察其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结果显示,胰蛋白酶消化20 min的细胞在原代培养9 d长满瓶底。而延长胰蛋白酶消化时间至30 min,细胞增殖更快,培养7 d即可铺满瓶底,且星形胶质细胞形态正常,纯度达(70.2±4.0)%,较20 min组有显著性提高(P0.05)。40 min组虽然星形胶质细胞纯度也较20 min组有所提高,但细胞增殖缓慢且损伤明显。在恒温摇床振荡结束后,进行二次胰蛋白酶消化可减少传代后杂细胞数量。二次胰蛋白酶消化组第一代(P1)的GFAP阳性率普遍高于各自对照组,其中30 min+二次胰蛋白酶消化组GFAP阳性率为(98.1±1.7)%,相当于20 min+对照组P3水平,且二者的凋亡率无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消化30 min+二次消化能有效提高星形胶质细胞纯度,缩短原代培养及纯化时间,是体外快速获得高纯度星形胶质细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酶消化(胶原酶Ⅳ、胶原酶Ⅱ,透明质酸酶和胰蛋白酶)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活力、增殖力等影响,并用单个酶消化法与Rosenberg法比较。结果提示:胶原酶Ⅳ或胶原酶Ⅱ消化肿瘤组织块时对TIL细胞活力、增殖力损伤小;透明质酸酶与胰蛋白酶消化对TIL细胞活力,增殖力损伤大。在37℃,1h消化组与4℃,24h消化组对同一来源肿瘤组织酶消化配对比较中,结果提示同一酶4℃,24h消化比37℃1h消化对TIL细胞增殖力损伤小,与Rosenberg方法比较中也发现单一胶原酶消化比三酶联合消化影响小。配对各实验组TIL细胞~3H-TdR掺入率分析中,也反映了类似变化。本文经4℃,24h胶原酶Ⅳ消化后培养的TIL细胞在60天和75天仍对自身靶细胞有杀伤力。  相似文献   

18.
核桃胚培养快速成苗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核桃品种‘香玲’的成熟种胚为试材,分别以带2片子叶、带1片子叶和不带子叶的胚接入MS培养基上的成苗情况和比较Hgcl2消毒2min、5min、NaClO消毒10min3种消毒的灭菌效果表明:HgCl2消毒5min的效果最佳,1周后的材料污染率仅为7%;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不附加任何生长调节物质,以不带子叶的胚培养4周后即可成苗,未经过煅炼的苗直接移栽到装有蛭石的营养钵中,其最终成活率可达84.6%。  相似文献   

19.
基因枪转化小麦幼胚的再生培养与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以小麦幼胚为受体,用基因枪法对Trx-S反义基因 目的基因 和Bar基因 标记基因 进行了共转化,以轰击后的小麦幼胚为实验材料,对幼胚培养的基本培养基、分化和生根培养基进行了筛选优化.结果表明:4种基本培养基中,L3培养基的成愈率最高,且增殖速度快;MS培养基次之.以L3为基本培养基,分化培养基中添加NAA1mg·L-1和ZT2mg·L-1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效果最好,分化率达到50%以上.1/2MS培养基中添加IAA0.8mg·L-1的生根效果好,且移栽成活率高.以优化的培养方案对来自7个小麦品种的幼胚进行转化与再生培养,多数品种的出愈率都达到90%以上,分化率在40%以上,并在5个品种上获得再生植株,经检测证实在4个品种上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人关节软骨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观察各代人关节软骨细胞的形态学特性。方法:取人创伤性截肢的无菌膝关节软骨,采用两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关节软骨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绘制生长曲线,甲苯胺蓝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两步酶消化法消化出的软骨细胞呈圆形,培养2-3天,细胞贴壁、变形,呈三角形或多角形,2周左右细胞融合成层,传代5次后出现去分化。软骨细胞增殖和生长缓慢。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细胞培养5代以内可以保持表型的稳定。结论:本研究采用胰蛋白酶及Ⅱ型胶原酶联合消化法获得大量高纯度、高活性的人关节软骨细胞。5代以内细胞生长良好,生物学特性明显,适合于实验研究,5代以后出现去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