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武  王善才 《人类学学报》1998,17(3):177-190
对在湖北长阳县深潭湾崖葬墓出土的青铜时代人类乳齿形态特征的观察研究显示在人类恒齿出现的大多数具有种族识别价值的形态特征在乳齿有相等程度的表现,其中部分特征的出现率和表现程度高于恒齿。与其他地区人群相比,长阳青铜时代人类乳齿特征在总体上与东北亚人类具有的“中国型牙齿”特征接近。同时,在个别牙齿特征上呈现出南亚蒙古人种的特点。作者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还就长阳青铜时代人类乳齿测量数据的表现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川金丝猴的乳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本仁 《兽类学报》1993,13(4):300-301,303
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牙齿按其发生情况属于再生齿,一生中有两套齿列,即乳齿脱落后换上恒齿。乳齿的萌出时间和形态可作为动物分类依据之一,还可作为估计月龄指标以及幼体摄食活动和消化特征。因金丝猴幼体的乳齿材料不易获得,迄今对其研究尚属空白。本工作在1头雄性幼体接受人工哺育近6个月基础上,对其乳齿形态和萌出时间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猕猴(Macaca mulatta)的齿序、年龄和个体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猕猴(Macaca mulatta)齿序与年龄的关系,我们已作过简明报道(曾中兴,1965;曾中兴等,1980)。与人一样,猕猴有2套齿列,即20颗乳齿和32颗恒齿。约在5月龄时出齐全部乳齿,4.5岁时乳齿全被恒齿替换。通常,雄猴到6.5岁左右出齐恒齿,而雌猴要到7岁左右。此后,随同动物年龄的增长,各类牙齿的齿面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因此,猴子的牙齿状况可用来估计其年龄。  相似文献   

4.
赵凌霞 《人类学学报》2004,23(2):111-118
对出自禄丰石灰坝的26个禄丰古猿下颌齿列的246枚恒齿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禄丰古猿具有普遍的带状釉质发育不全(LEH)现象,个体LEH比例为100%,恒齿LEH比例为85%。乳齿几乎没有LEH现象,第一恒臼齿的LEH比例也很低仅57%。根据牙齿萌出顺序及现代大猿的牙齿发育年龄特征,作者推断2—3岁之前的幼儿古猿很少出现釉质发育不全现象,这可能与母体的营养关照有关。禄丰古猿的LEH的发生频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结合中新世晚期气候变化特征、古猿的生态环境、生活习性及食性特征分析,作者推测:季节性营养不良可能是造成禄丰古猿釉质发育不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李法军  朱泓 《人类学学报》2006,25(2):87-101
本文应用牙齿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出自河北阳原姜家梁遗址的新石器时代居民的牙齿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牙齿人类学系统”进行牙齿形态观察,应用“平均差异度”(MMD)距离公式计算出姜家梁组与其他各对比组的MMD距离系数以估计群体间的相似程度,并根据MMD矩阵对18组人群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姜家梁居民的牙齿形态特征属于中国型牙(Sinodonty),但自身又具有某些独特的特征,如铲形上颌中央门齿和单根上颌第一前臼齿等特征的出现率很高。综合来看,姜家梁组在铲形上颌中央门齿、双铲形上颌中央门齿、单根上颌第一前臼齿和第一臼齿转向皱纹这4项性状上具有很高的出现率;上颌第一臼齿釉质延伸、上颌第三臼齿退化、三根下颌第一臼齿和下颌第二臼齿四尖这四项性状出现率处于中等水平。与同时代的下王岗组和庙子沟组比较而言,姜家梁组与庙子沟组的关系更为密切,有研究表明姜家梁组居民与庙子沟组居民具有较为相近的头骨形态特征,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为接近的牙齿形态特征,这说明在体质特征上相近的人群在头骨形态特征和牙齿形态特征方面的表现可能较为一致,但只通过这两个对比组的比较结果而下此结论还为时过早,尚有待于积累更多的同类型族群的相关牙齿人类学资料验证之。  相似文献   

6.
灵长类恒齿的出牙顺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长类学家舒尔茨(A.H.Schultz)曾提出灵长类中由低级到高级的各种动物恒齿出牙顺序的差别是有规律地发展的。他提出了这样的顺序: I 代表门齿,C 代表犬齿,P 代表前臼齿,M 代表臼齿。每一字母右下角的数字代表各该齿的顺次,如 M_1代表第一臼齿。单线的字母代表在原来乳齿齿列后面新增加的恒齿;双线的字母代表替换乳齿的恒齿。括号内的各齿是出牙先后次序可能颠倒的,放在前面的则是通常长出较早的。  相似文献   

7.
牙齿磨耗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其特征是牙齿硬组织逐渐消失,牙齿磨耗程度可以一定程度反映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国外很多学者探讨了年龄、性别、饮食结构、断奶、社会分工、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对儿童牙齿磨耗的影响,及乳齿恒齿磨耗差异、牙列磨耗模式特点、牙齿磨耗与错(牙合)畸形的关系等,而国内儿童牙齿磨耗研究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8.
笔者于1997年对中华山蝠(Nyctalus velutinus)牙齿的脱换模式进行了研究。共观察幼蝠200只次。中华山蝠初生仔共有22枚乳齿,齿式为2.1.2.0/3.1.2.0,各乳齿略向舌侧倾斜,除乳前臼齿齿冠不分叉外,其余乳齿齿冠均分为三叶。4d龄开始换齿,31d龄左右脱换完毕。乳齿的脱落顺序是:上颌,PM2→PM1→C1→I1→I2;下颌,I1→PM2.I2→I3→PM1→C1;恒齿萌生的顺序为:上颌,M1→PM2.C1→M2→PM1.M3→I1→I2,下颌,M1→I1.PM2→I2.M2→I3.PM1→C1→M3。  相似文献   

9.
张银运 《人类学学报》1999,18(4):316-319
在关于现代人类起源的学术争论中,“多地区起源说”与“非洲起源说”这两大派别至今仍不分胜负,估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取得一致的意见。造成这种情况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对头骨的某些形态特征有着不同的判断。同一特征,一派认为其是“混杂”的结果,另一派则会认为其是有较大的变异范围的缘故。现代人类头骨样本变异性的研究将有助于推断某些形态特征究竟有多大的变异幅度,从而可估计混杂的可能性会有多大。近二三十年来,我国解剖学界开展了国人体质普查工作,发表了多篇国人头骨的测量、观察报告,为研究人群的地区差异和种族差…  相似文献   

10.
乳齿象类是长鼻类演化的重要阶段,该阶段奠定了长鼻类各冠群演化的基本格局。乳齿象类的研究有400多年的历史,分类和命名经过多次修订改动,乳齿象类的演化脉络完全体现在乳齿象命名历史之中。从词源学角度考证乳齿象类各类群的命名来源,整理了175条乳齿象类的中文译名(绝大多数为有效分类名),包括12个属以上分类群,46个属,117个种,涵盖了乳齿象类几乎全部的种属。在此基础上梳理了乳齿象类的演化脉络,提出乳齿象类分类和命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乳齿象类的头骨和下颌的演化在各支系中都是连续的,体现出了相近的平行演化趋势,而颊齿的形态特征虽然区别不明显,但在各支系中相对稳定。豕棱齿象科(Choerolophodontidae)是乳齿象类中最稳健的单系群,其中厚棱象(Synconolophus)可能是有效属名;玛姆象科中,中新乳齿象(Miomastodon)和上新乳齿象(Pliomastodon)可能都是有效的,但不一定是美洲乳齿象(Mammut americanum)的直接祖先;铲齿象科(Amebelodontidae)中达氏铲齿象(Platybelodon danovi)与格氏铲齿象(P. grangeri)、赵氏隐门齿象(Aphanobelodon zhaoi)的系统发育关系存在疑问,取决于P.danovi的下门齿断面究竟是否为齿柱状结构,而美洲的布氏柱门齿象(Konobelodonbritti)可能是卢氏匙门齿象(Torynobelodon loomisi)的同物异名,亚洲归入Konobelodon的种不一定是铲齿象类,可能应归为副四棱齿象(Paratetralophodon);嵌齿象科(Gomphotheriidae)中锯齿象属(Serridentinus)可能有效,它代表了嵌齿象类中一个偏轭型化的类群,向居维叶象亚科方向演化;居维叶象亚科(Cuvieroniinae)可能仅包括居维叶象(Cuvieronius)和喙嘴象(Rhynchotherium)属,而美洲其他的短颌嵌齿象类中,脊乳齿象(Stegomastodon)有可能从铲齿象科中的一支演化而来,南方乳齿象(Notiomastodon)则可能与中华乳齿象(Sinomastodon)相关;Sinomastodon可能起源于中国南方的竹棚上新乳齿象(Pliomastodon (?) zhupengensis),原来的属型种中间中华乳齿象(Sinomastodon intermedius)具有早出原同名,建议以它的早出异名仙台中华乳齿象(Sinomastodon sendaicus)取代S. intermedius。  相似文献   

11.
长阳青铜时代与大同北魏朝代人类牙齿的形态变异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张振标 《人类学学报》1993,12(2):103-112
本文记述了湖北长阳县深潭湾青铜时代和山西大同市郊北魏朝代两处墓葬遗址出土的人类牙齿形态变异的状况,提供人们对牙齿形态种种变异的认识,探索非测量性牙齿特征在研究种族和人群之间关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猕猴(Macaca mulatta)又名恒河猴在一生中有两套齿列,即29个乳齿和32个恒齿。两套齿列的各类牙齿的生出时间是不同的,而且其齿面可以随同年龄增长而遭受磨损。因此,研究其牙齿状况,可以作为估计其年龄的指标。 国外舒尔策(Schultz)等专门研究过恒河猴齿序与其年龄的关系。我们对家养下出生的44只恒河猴(24只,20只)和1只猕猴种间杂种(即雄Macaca mulatta与雌M.nemestrina杂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北方中中新世的乳齿象类戈壁锯齿象(Serridentinus gobiensis OsbornGranger,1932)和同心中新乳齿象(MiomastodontongxinensisChen,1978)后来被改为戈壁轭齿象(Zygolophodongobiensis)。然而,由于它们的臼齿形态介于典型的丘型齿(嵌齿象类)和轭型齿(玛姆象类)之间,它们的系统演化位置一直存在争议。将戈壁锯齿象和同心中新乳齿象的颊齿和下颌与欧亚大陆及北美的类群进行了广泛比较,比较对象包括欧亚的苏黎士轭齿象(Z. turicensis)、亚似貘嵌齿象(Gomphotherium subtapiroideum)、塔氏嵌齿象(G. tassyi),及北美的麦氏中新乳齿象(Mio. merriami)和进步嵌齿象(G. productum)。结果表明,戈壁锯齿象和同心中新乳齿象与北美的麦氏中新乳齿象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包括臼齿比苏黎士轭齿象略显丘型化(例如,釉质层较厚,主齿柱新月嵴较粗,齿谷侧视釉质柱高度达到齿谷一半,以及副齿柱横向较窄以致于整体轮廓较窄),并且下门齿截面的背腹径大于内外径,使得下门齿截面呈竖立的椭圆形。而在苏黎士轭齿象和进步嵌齿象中,下门齿截面的背腹径小于内外径,使得下门齿截面呈平躺的椭圆形。因此,有必要恢复中新乳齿象属(MiomastodonOsborn, 1922),它包括那些曾被归为轭齿象属,但牙齿相对丘型化的那一类(即所谓"粗壮型苏黎士轭齿象类群"),并且下门齿截面呈竖立的椭圆形可以作为中新乳齿象属各种的共衍征。此外,亚似貘嵌齿象和塔氏嵌齿象的臼齿也呈现介于丘型齿和轭型齿的形态,但两者的下颌比中新乳齿象更伸长,下门齿截面呈梨形。中新乳齿象以及亚似貘嵌齿象和塔氏嵌齿象的存在模糊了嵌齿象科和玛姆象科的界线,表明嵌齿象科和玛姆象科的演化历史是深度相关的,并非截然分开。这一点已在胶原蛋白序列分析南方乳齿象(Notiomastodon)、玛姆象(Mammut)和现生象的工作中所揭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人种的生态适应陈立武(安徽风阳师范学校233100)人种亦称种族,是指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发色、发形、眼色、面部特怔、身材等)的人群。人是一个生物种,即现代智人种(Homosopiens),地球上所有现生的人都包括在这个物种内。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技术探讨青海地区藏汉族人群下颌第二磨牙根管形态、数量以及C型根管发生率和髓腔差值的异同。方法:从2016年5月到2018年12月青大附院口腔门诊牙齿CBCT扫描结果中选择藏、汉民下颌第二磨牙各300颗,其中汉族150例,藏族150例。按照Vertucci分类对根管进行分型,探究青海地区藏、汉族人群下颌第二磨牙根管形态特点,同时对牙根类型、C型根管数量和发生率进行统计研究。结果:青海地区藏汉族人群下颌第二磨牙牙根类型以双根牙为主,且其在藏族人群中的发生率高于汉族人群。青海地区藏汉族人群下颌第二磨牙的根管分型以Ⅰ型和C型根管所占比例最高。在青海地区汉族人群和藏族人群下颌第二磨牙中,C形根管所占比率分别为40.7%和27.0%,汉族人群C型根管发生率显著高于藏族人群(P0.05)。在青海地区藏汉人群下颌第二磨牙中,女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青海地区藏族人群的MB-DB、DB-P平均值显著高于汉族人群(P0.05)。结论:青海地区藏汉族人群下颌第二磨牙根管形态基本类似,C型根管发生率汉族人群是远远大于藏族人群的,具有一定的种族差异性。但是C型根管发生率在青海地区藏汉人群中都是女性大于男性。同时藏族人群髓腔差值也具有一定的种族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39只树鼩的个体生长发育作了描述。新生幼仔生长发育迅速,在出生后头一个月内,体重可增长3—6倍,其体重的增长与饮奶量有关。出生后4个月性成熟,7个月龄时可繁殖产仔。性器官的重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1—6月间睾丸、子宫、卵巢重量最大,性行为活跃,其余月份重量下降,性功能出现渐进性衰退。辜丸重和体重的比值小于0.01,表明树鼩是单雄交配繁殖。乳齿的萌发为下颚先于上颚,门齿最先萌发,其次是犬齿,前臼齿,最后是臼齿。与Lyon(1913)和Shigehara(1980)提出的恒齿萌发次序不同。  相似文献   

17.
张雅军  张旭 《人类学学报》2021,40(6):981-992
本文通过对新疆且末县托乎拉克勒克乡加瓦艾日克村29座墓地出土的人骨标本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共鉴定出150例个体,其中男性73例、女性50例、性别不明者27例。男性、女性平均死亡年龄分别为36.3岁和35.6岁。形态学的分析指出且末人群更多地具有欧洲人种的特点,如鼻根凹陷深、鼻骨明显突起及犬齿窝深等。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且末人群与新疆古代人群焉布拉克C组、察吾呼四号组、多岗等人群较为接近。文章还根据线粒体DNA的分析结果讨论了且末古代人群的种族属性,古DNA的分析揭示出且末人群存在欧亚大陆东、西部人群的基因交流,并进一步指出其西部类型的成分来源极有可能来自西伯利亚,其东部成分可能来自西伯利亚或中国甘肃,只是东西方人群的基因融合规模小而且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并未在颅面部形态特征上有大规模明显的改变。此外,本文从考古学文化、体质人类学研究以及古DNA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新疆地区古代人群的种族成分来源。本文还对且末人群的身高进行了推算,对一例变形颅骨以及骨骼上的创伤作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18.
毛里塔尼亚不同种族女性骨盆生理常数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312例毛里塔尼亚不同种族女性骨盆的X线测量和临床测量获得了其骨盆各径线的生理常数。结果表明,毛里塔尼亚女性骨盆特征为前深后浅,骶骨后翅,骨盆倾斜度大。各种族间差异表现为白摩尔人骨盆各径线均大于黑帕尔人和图库勒人。各种族骨盆腔形态近似圆筒状,入口形态与黄色人种和白色人种无差异。与中国女性骨盆比较,其骨盆中下段较宽大。笔者并根据毛里塔尼亚产妇骨盆形态特点讨论了与分娩有关的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9.
张雅军  何驽  张帆 《人类学学报》2009,28(4):363-371
本文对陶寺文化中晚期墓葬和灰坑中的人骨进行了性别年龄的鉴定和种族类型的分析, 并报告了人骨古DNA的分析结果。DNA的分析结果表明墓葬中的人骨和灰坑中的人骨在单倍型的分类上没有差别, 属于中国北方人群的常见单倍群。头骨测量特征的多元统计分析显示出灰坑的人骨与二十世纪发掘的陶寺文化早期墓葬中出土的人骨形态距离较远。这个结果可能暗示着陶寺早期人群和中晚期的人群可能有不一样的来源, 期望未来对这两个人群的直接的DNA对比结果会有助于来源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0.
巨鬣狗(Dinocrocuta gigantea)之前曾因其特殊的乳齿特征而被排除于鬣狗科之外,而归入单独的中鬣狗科(Percrocutidae)。对一产自陕西府谷的巨鬣狗头骨后部进行了扫描和内部结构重建,详细描述了颅基部内外形态,并与其他猫形类进行了对比。巨鬣狗在颅基部显示出了鬣狗科的典型模式,支持将其置于鬣狗科之内的传统观点,而中鬣狗科的有效性则值得怀疑。巨鬣狗的颅基部还具有很多独特特征,暗示其可能是鬣狗科的一个早期旁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