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仪明洁  高星 《人类学学报》2013,32(2):156-168
狩猎采集觅食模式是1970年代以来在西方考古学中发展起来的理论分析方法,通过借助民族学资料及模拟研究,结合考古学、古环境学、古生态学的研究数据,对石器加工技术、人类行为、社会组织结构等进行模拟与重现.本文对西方考古学对狩猎采集觅食模式的应用史加以回顾,简要介绍其基本模式,对狩猎采集觅食模式在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运用前景进行简单展望.  相似文献   

2.
李锋  王春雪 《人类学学报》2009,28(3):327-328
模拟实验是考古学的一项重要研究手段,为探究古代人类行为提供了诸多启示.石器制作实验作为实验考古学的一部分肇始于19世纪40年代,起初主要用来鉴定和区分人工和自然石片.20世纪30年代,实验考古学的概念开始形成,石器制作实验逐渐成为旧石器考古学的一种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3.
赵福瑜 《化石》2007,(4):26-29
考古学和世界原始文化的未解之谜 围绕着人类起源之谜,人们在考古学和原始文化研究领域也遇到许多"迷惑不解"的现象.尤其对于"神话"(传说)更是各执一辞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4.
古人类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是研究人类起源、体质演化、行为特点和文化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第四纪科学的重要分支。她紧紧围绕人类生物特点、文化行为、演化过程及其动因这一核心开展学术研究,其成果不断加深人类对自身的来源、演化历史、在多样的生物系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关莹  周振宇 《人类学学报》2022,41(1):169-179
从考古学诞生之初,对抽象数据的解读与分析就一直伴随。对于旧石器考古学而言,“人工制品”成为了传达史前物质文化信息的主要载体,对人工制品中所提取的数据进行科学解读,成为了复原古代人类历史的关键步骤。数据科学在旧石器考古学中的应用具有三个主要因素,分别是数理统计学、计算机应用,以及旧石器考古学的基础数据与核心科学问题以及理论知识,即采用某种或多种逻辑将旧石器考古学领域的数据进行基于计算机平台的数理统计,并借助计算机语言对庞大的数据进行快速计算,从而帮助我们解释和重建史前人类社会。在目前的旧石器考古学领域,研究者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对标本所进行的基础的描述性信息统计,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并系统解读的诉求前所未有的强烈,这种诉求不断推动着学科的发展,深化了我们原本对史前社会的认识,甚至开拓出了新的研究领域,极大地推动了旧石器考古学的发展。本文就数据科学的概念、技术路线,以及在旧石器考古学中的应用历史与发展前景做详细介绍,希望通过系统性的梳理,使更多读者熟悉相关的研究手段与具体技术,使更多考古学者对数据科学的应用产生兴趣,从而应用于相关的项目研究中。  相似文献   

6.
动物考古学(Zooarchaeology)通过对人类各个历史时期考古遗址中发掘出的动物骨骼的鉴定与解释,了解古代居民居址附近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古人类狩猎的对象、对食物的选择以及家畜蓄养等情况,也采用动物学方法研究考古学相关问题.1976年,在法国举行的第九届史前学与原史学国际会议上,正式成立了国际动物考古学会(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Zooarchaeology).至此,其逐渐成为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7.
生物考古学(Bioarchaeology)是一门通过对考古遗址中出土生物遗存的综合研究进而复原古代人类社会的学科。1972年,英国考古学家Grahame Clark在其著作《Starr Carr:A Case Study in Bioarchaeology》中首次提出了"生物考古学"的概念,当时的研究范围仅限于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此后,由于受到新考古学理论的冲击,"生物考古学"的概念产生了重大变化,1976年,美国体质人类学家Jane Buikstra在美国第十一届南方人类学会年会(the 11th annual  相似文献   

8.
张萌  陈淳 《人类学学报》2019,38(4):536-546
本文回顾了1985年美国考古学家路易斯·宾福德访华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认为这次中美旧石器考古合作的失败原因是两国学者之间在认识论和范式上的巨大差异。宾福德对周口店的埋藏学思考是立足于过程考古学中程理论和他自己的埋藏学探索的基础之上,并体现在他的《纽纳缪特民族考古学》和《骨骼:古代人类与现代之谜》两本著作中。宾福德中程理论和参考框架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启示和借鉴,有助于中国旧石器考古学努力构建和完善自己的考古学理论框架。这种框架需要重视材料的分析和归纳,提出研究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然后根据埋藏学和动物考古学排除遗址形成过程中的自然改造因素,提炼人类行为的信息。最后从民族考古学类比的参考框架来达到重建文化历史、人类生存方式和文化变迁的三大目标。  相似文献   

9.
冯小波 《人类学学报》2008,27(2):142-142
2008年2月1日,中法旧石器时代考古学领域合作的又一新成果--<郧县人遗址>(Le site de l'Homme de Yurtxian)一书在法国巴黎人类古生物研究所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  相似文献   

1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是人类肢体的延伸,是人类得以有效生存的基础.远古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制作工具的材料以石头为主,较晚的时期出现了骨、角等材料,也有可能使用其他易腐烂的木头、藤条,等等.由于其他材料易腐朽而难以保存,古人类遗留下来的大量石器成为考古学研究者的主要分析材料,他们以此探求古代人类的行为和生计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