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东谷坨遗址是泥河湾盆地内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其文化层以河湖相堆积为主,大量的文化遗物在埋藏过程中会受到流水等自然作用的影响,明确遗址的形成过程、了解遗物在埋藏过程中被改造的程度是我们开展其他各项研究的基础。2016-202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东谷坨遗址T1区域开展了新的发掘,通过此次发掘,我们将原6A文化层划分为2个亚层。其中6A2为粗砂砾石堆积,显示水动力较强的沉积环境,但该层出土的多数石制品表面新鲜,并未显示出受高能水流的改造或被长距离搬运的特征。鉴于此,我们以探讨搬运改造石制品所形成破损特点为目的设计并实施了模拟搬运试验,开展了遗址内沉积物、石制品特征等多指标分析探讨遗址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6A2层的多数石制品并非由高能水流搬运而来,而是粗砂砾石堆积在遗址形成后,古人类活动于其上所遗留,此层石制品显示了原地埋藏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2011年9月10日-12日,洛南盆地旧石器考古发掘现场会在陕西省洛南县召开.1995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洛南县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和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等国内、外学术机构研究人员持续努力,在洛南盆地系统地发掘了花石浪龙牙洞遗址,并发现了十分密集的旷野旧石器地点群.2010年秋季以来,孟洼遗址和张豁口遗址的发掘取得突破性进展,从遗址黄土堆积地层中发掘出土包括7件手斧在内的大量石制品.来自国内20余家科研机构和大学的旧石器考古界的40余名学者齐集于此,为洛南旧石器考古事业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3.
2007年8月, 对吉林延边和龙石人沟旧石器遗址周边进行考古调查时, 在石人沟林场东北的红旗河第2级阶地发现了该地点, 并进行了试掘, 面积为69m2。共获116件石制品, 其中出土86件, 采集30件。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细石叶、工具、断块及废片。根据地层堆积、石制品特征组合及与周边旧石器遗址对比分析, 推测该遗址的地质年代为晚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4.
泥河湾盆地发育着我国北方第四纪典型的河湖相沉积体系,因其间富集众多早-中更新世旧石器时代遗址为学术界所关注。本文对泥河湾盆地蔚县吉家庄遗址(JJZ-B和JJZ-E地点)的遗址成因进行分析。地貌和沉积物特点表明,JJZ-B地点埋藏于湖滨相环境的湿地或沼泽环境,JJZ-E地点则属于湖滨相环境下的沙坝沉积体系。遗物的多项指标(遗物空间分布特点、石制品风化磨蚀状况、石制品技术组合与空间产状特征等)分析显示,JJZ-B地点属于近原地埋藏,形成过程中受到微弱的入湖片流改造,遗址完整性较高;JJZ-E地点的遗物连同砾石被湖滨片流搬运至遗址堆积区,后期受到了湖水的淘洗作用,显示异地埋藏的特点。研究表明,泥河湾古湖在中更新世仍保留有丰富的古人类活动信息,湖滨不同部位对遗址成因产生重要影响;该研究对正确解读古人类对吉家庄遗址不同地点的利用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位于北纬33°上下、秦岭南麓的汉水上游是北半球同纬度地带自然生态系统最复杂、动植物资源丰富、适于早期人类生存的地区,也是我国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存发现较早、遗址密集和研究较为深入的区域之一。上世纪70~80年代以来,汉水上游干支流地区发现的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址数以百计,其丰富的古人类和动物化石资源以及旧石器文化遗存对研究早期人类迁徙与演化、环境适应、石器工业技术和南北旧石器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我国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研究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本文在对汉水上游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旧石器遗址相关调查研究现状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兼及丹江口库区周边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址调查、发掘和研究的收获,结合本研究团队数年来在该区域研究工作的进展状况与面临的问题,讨论了汉水上游地区的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研究工作收获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和方向给予前瞻。  相似文献   

6.
广西百色盆地旧石器工业因含有众多的手斧且年代早到803 kaBP而闻名于世。盆地内发育有7级河流阶地,其中第IV级阶地发现有手斧和玻璃陨石。自从1973年第一个石器地点被发现,越来越多的遗址或地点被调查发现和发掘。以前研究认为,百色盆地旧石器只出自网纹红土层,年代均为803 kaBP。2013年以前,通常只在土状堆积的上部发掘,从来没有人对第IV级阶地的沉积物从地表到底部砾石层进行系统发掘,因此关于第IV级阶地的整体地层堆积情况及含石器层位很模糊。2013-2014年,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会同田东县博物馆对百色盆地最重要的旧石器遗址之一——田东高岭坡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此次发掘从遗址的地表往下一直发掘到砾石层,揭露出厚度超过7m的完整地层序列,发现1处小型石器制造场和1处用火遗迹。在不同地层中发现石制品800多件,包括砍砸器、手镐、刮削器等。涵盖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根据地层对比和石制品的特征及测年结果,我们把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可分为3期:第一期的年代早于或等于803 kaBP,第二期为15 kaBP,第三期约为10 kaBP。  相似文献   

7.
江西新余旧石器地点的埋藏环境与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江西新余打鼓岭旧石器地点及邻近地区沉积物的系统采样分析和石英电镜扫描观察 ,探讨其沉积学特征和环境意义 ,提出打鼓岭含石制品的中、上部沉积物为风尘堆积 ,性质与北方典型黄土和长江下游土状堆积相似 ,石制品应为原生就地埋藏。用光释光法试测打鼓岭中、上部 2个沉积物样品 ,年代分别为 36 1± 2 6ka和 64 2± 4 9ka ,表明石制品时代相当于旧石器晚期或稍早一些  相似文献   

8.
石史 《人类学学报》2009,28(2):171-171
2008年5—9月,应日本东北大学总校长井上明久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李超荣赴日本东北大学综合学术博物馆和大学院文学研究科考古研究室做客座教授。与博物馆的柳田俊雄和考古研究室的阿香子岛教授进行日本旧石器前期文化与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对比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日本大分县早水台旧石器遗址的石制品;该遗址与中国北方的许家窑遗址在技术和类型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9.
2020年4-6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海原县文管所组队对海原县南华山地区进行史前时期遗存专项考古调查。此次调查共发现旧石器地点27处,其中明确地层的有14处。从地层上看可大致分为18000 BP以后的马兰黄土堆积和24000-18000 BP马兰黄土下部河漫滩相堆积两期,分别以石叶-细石叶工业和小石片石器工业为代表。油坊院遗址第1地点和刘湾遗址断面上发现较厚的灰烬堆积,前者还发现有1处明显的火塘遗迹;测年数据显示,两者年代分别为22000 BP cal和11000 BP cal。此次海原县南华山地区旧石器的发现,为研究中国西北地区旧石器晚期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为进一步探讨LGM阶段中国北方旧石器晚期的环境、文化与人群交流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高星 《人类学学报》2022,41(4):618-629
对石制品等文化遗存的分类与类型学分析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基础工作之一。旧石器考古类型学发端于法国,由博尔德奠定基础框架,其后多位学者针对不同地区和时段的材料提出有所区别的类型学方案。该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其主观性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一直被质疑,一直在补充和完善,目前已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对遗址和材料做整理、分析和描述的工具。类型学对于遗址出土材料的整理、表述和信息简化、分析不可或缺,但相对于与人类生存和认知更近的石器技术、功能、原料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其重要性和受重视程度已大大降低。中国旧石器考古类型学融合了西方学术体系的一些元素并进行了本土化实践,发展出一定的区域特色。在操作链理念的指导和数字技术的支撑下,以技术解读、特征分析为目标与导向的技术类型学研究,应是解决旧石器时代考古中分类与类型学研究所遭遇的困难与问题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裴树文 《人类学学报》2021,40(3):349-362
中国境内分布着数千处古人类活动遗址,是早期人类演化与适应行为研究的重要区域.虽然以往的研究一直关注地学手段在解读遗址地貌和地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然而,作为正确鉴别遗址完整性和早期人类生存行为研究的遗址形成过程(或遗址成因)分析,长期以来缺少系统性的研究和关键指标的选择.本文结合古人类活动遗址保存的地貌和主要沉积物类型,...  相似文献   

12.
魏屹  陈胜前  高星 《人类学学报》2012,31(3):238-249
1983年和198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阎家岗遗址发现了两处由动物骨骼围筑的圈状堆积, 被发掘者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古营地遗址, 引来不少争议。目前已有一些文章就其性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反驳者认为该堆积是流水作用的产物。本文引入西方的民族考古学视角,运用已有的民族考古学资料进行类比, 从居住址的选址位置、结构特征和骨骼组成几方面入手, 探讨了其作为居址及狩猎掩蔽所的可能性, 并将阎家岗遗址动物骨骼圈状堆积与国外旧石器时代居住址进行形态比较, 发现二者共同点很少, 由此质疑该圈状堆积人为作用形成的可能性。另外从其他自然形成机制出发因地制宜, 对该遗迹现象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 认为该遗迹可能主要是循环的冻融作用和流水作用共同形成的堆积。  相似文献   

13.
庄浪县徐家城遗址是甘肃省新发现的含丰富旧石器文化遗物的遗址,主要埋藏于水洛河第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中。AMS14C测年及气候事件对比相结合的综合年代研究显示, 遗址主要文化层时代集中在距今4.6~2.3万年间, 属于晚更新世晚期。遗址所在的陇西盆地发现近50处晚更新世旧石器遗址, 测年、黄土地层学等的综合年代学研究利于建立该地区晚更新世完整的年代学框架, 为我们进一步讨论晚更新世人类行为演化、人类行为与环境变化的互动等重要学术问题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河南许昌灵井遗址的晚更新世偶蹄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记述了在近两年从河南省许昌市灵井旧石器遗址出土的偶蹄目化石:李氏野猪(Sus lydekkeri)、更新獐(Hydropotes pleistocenica)、河套大角鹿(Megaloceros ordosianus)、马鹿(Cervus(Elaphus)elaphus)、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和原始牛(Bos primigenius)6个种。灵井遗址的李氏野猪是这个种最晚的代表,马鹿和原始牛是欧洲晚更新世地层中常见的种类,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晚更新世地层中的常见种类,这一现象不仅说明了马鹿和原始牛是扩散和适应能力很强的动物,而且还证明了在晚更新世期间欧亚大陆存在着动物群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最近发掘所获资料,对万寿岩山船帆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洞穴的形成过程、洞内地层划分以及与洞外沉积物关系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提出:船帆洞洞穴的发育明显与区域性断裂及岩体的剪切节理有关;洞内经历数次堆积和冲刷;依岩性、地层关系和哺乳动物化石组合,洞内堆积物可分为Ⅰ(中更新世晚期)、Ⅱ(晚更新世早期)、Ⅲ(晚更新世晚期)和Ⅳ(全新世)4个地层单元。  相似文献   

16.
遗址形成过程(或成因)研究是以地质考古学的研究手段为出发点,解读古人类遗址的形成和埋藏过程,其研究结果对正确解读遗址完整性和早期人类生存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方向在中国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学术研究的国际影响力。鉴于旷野遗址在保存早期人类化石及遗物方面的特殊地位,本文以地质考古学为出发点,系统分析有关旷野遗址形成过程研究所涉及的科学问题,对Glynn Isaac在东非创立的一套系统解读旷野遗址形成过程研究所涉及的指标进行梳理。此外,作者以古人类活动遗物的埋藏和空间分布特征为切入点,详细介绍目前从事旷野遗址成因研究所涉及的关键指标及学术意义,并对中国境内有关遗址成因研究以及旷野遗址形成过程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Located in the Central Anatolian Volcanic Province, Kaletepe Deresi 3 was discovered in the summer of 2000 and has been under investigation since that time. Volcanic activity in the region generated a number of obsidian intrusions that have attracted humans to the area throughout prehistory. The stratigraphic sequence at Kaletepe Deresi 3, more than 7 m in depth, presents a series of archaeological horizons representing the Lower and Middle Paleolithic. The site contains the longest open-air Paleolithic sequence excavated in Turkey, as well as the first in situ Acheulean industry documented in Anatolia. Tephras in the upper Middle Paleolithic horizons and the rhyolithic bedrock bracket the timespan represented at Kaletepe Deresi 3. The lithic industry at the site illustrates a wide range of technological behaviors and documents changes in raw-material exploitation and artifact manufacture through the Lower and Middle Paleolithic.  相似文献   

18.
《L'Anthropologie》2021,125(5):102964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a review of current knowledge concerning the Paleolithic records and the related natural environmental setting in the Eurasian Far East and Hokkaido, located at the northern tip of the Japanese islands. At present, it is quite difficult to answer whether the archaic humans dispersed from Siberia and northern China across the Amur River basin and Sakhalin into Hokkaido or not, because there is no reliable evidence indicating the Lower and Middle Paleolithic in Hokkaido.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Upper Paleolithic assemblages in Hokkaido can be divided into at least three phases such as the early Upper Paleolithic (EUP), the middle Upper Paleolithic (MUP), and the late Upper Paleolithic (LUP), based on a synthesis of available radiocarbon dates and the techno-ty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ithic assemblages. It is reasonable to suggest that the lithic assemblage from the Rubenosawa site, located in northern Hokkaido, and some of lithic assemblages at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Middle to Upper Paleolithic or the initial Upper Paleolithic (IUP) in Siberia share the relative similarities of techno-typological attributes in the reduction sequences, although the reliable radiocarbon dates have not been obtained from the Rubenosawa site unfortunately. Also, the emergence of microblade technology at the MUP in Hokkaido, such as represented by the microblade assemblage recovered from the Kashiwadai-1 site, central Hokkaido, indicates a clos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urasian Far East and Hokkaido. As a result, the comparison of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in these regions provides us with a suggestion that the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Upper Paleolithic assemblages in Hokkaido were sometimes associated with the human dispersions and the mutual contacts crossing between the Eurasian Far East and Hokkaido.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的旧石器考古发掘与研究始于上世纪30年代,迄今为止已有正式报道或发表的遗址和地点100余处,分布在黑龙江省境内各处,年代上均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2017年初,根据齐齐哈尔市查哈阳农场群众提供的线索,笔者等在甘南县环太平湖水库周边发现多处旧石器地点以及原料产地.经对该地区的踏勘调查和对一处地点的小规模剖面清理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