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表明,红树(Rhizophora a piculata)花粉粒赤道面的形状为球形-近球形,极面观为圆三角形,偶见圆四方形,3-4孔沟,具有连续的环赤道内孔,花粉外壁的典型纹饰为细网状一皱纹状(microreticulate-rugulate)。作者首次报道红树花粉的多态现象,其花粉外壁纹饰和萌发孔数量存在显著的变异,SEM观察到花粉外壁纹饰的变异主要是孔状(perforate)、皱纹状(rugulate)和穴状(foveolate)等类型,LM观察发现4个萌发孔的花粉变异类型。花粉形态的观察与描述为化石花粉的鉴别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对比依据。研究红树的花粉形态和发现多态现象有助于了解红树科红树属的花粉外壁演化。花粉的多态现象表明单个花粉形态特征并不能完全代表种的特征。花粉的分类也应该充分考虑花粉性状的间断和连续性,以期正确认识花粉性状在种群内的变异和变异式样,达到客观认识和正确划分植物种下等级的目的。花粉的多态现象为化石花粉的种类鉴定增加了新的参考信息,作者也讨论了花粉多态现象在植物系统演化和古生态学等研究中的可能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芒果品种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芒果(MangiferaindicaL.)10个栽培品种的花粉形状、大小、外壁纹饰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粉粒形状、外壁纹饰等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可作为区分某些品种的参考。三年芒、元江象牙、虎豹牙、红象牙、马切苏、椰香芒、大青皮、黄皮大头芒花粉外壁纹饰较为相似,可能反映出较为紧密的亲缘关系。三克里芒纹饰与以上8个品种区别较大,红光6号脊宽等性状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3.
国产芋属花粉形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光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芋属(Colocasia Schott)6种、1变种、1品种的花粉形态,其中贡山芋C.gaoligongensis,龚氏芋C.gongii,李氏香芋C.lihengiae,花叶芋C.bic-olor4个种为首次报道。本属花粉为圆球形,无萌发孔。外壁纹饰分为两类:大野芋C.giga-ntea外壁光滑无刺,其余各种均具刺。花粉大小为20.07—32.76μm。  相似文献   

4.
中国红树植物花粉形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兰芳  唐绍清   《广西植物》1989,9(3):221-232+285
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的特殊植被类型。红树植物花粉已被证实加入海泥沉积,因此,可作为海滨、浅海相的直接标志。本文对分布于我国的红树植物22科29属40种以及寄生在红树植物上的桑寄生科植物3属3种进行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以期为海洋地质勘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曼陀罗属的花粉形态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收集了国内曼陀罗属(Datura L.) 11个不同的生态型,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进行了花粉粒形态的比较观察。该属花粉粒均为球形或稍扁,具3孔沟型。花粉粒外壁表面的纹饰可作为分属、分组、分种的依据之一。可分为三个类型,与植物形态分类基本一 致,即:具皱波-细网状纹饰(曼陀罗组); 具网状条纹或条纹,条脊表面有细颗粒或粗糙(洋金花组); 具条纹,条脊表面有蚕体状环纹及细颗粒(木本曼陀罗组)。种以下的变种或栽培变种,花粉粒的形态特征不足以作为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细辛属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中国细辛属Asarum27种及4变种、1变型的花粉形态分别做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和照相,发现该属花粉的萌发孔变异较大,可作为分亚属及分种的重要依据之一。花粉粒外壁纹饰主要分两类:瘤状纹饰下为网状纹饰,或瘤状纹饰下为脑纹状纹饰。细辛亚属与杜衡亚属间的界限较明显,与植物形态分类的结果基本一致。本文还讨论了国产及日本产双叶细辛A.caulescens Maxim和华细辛A.sieboldii Miq.在花粉形态上的差异,并对植物外部形态上彼此相似的几个种的花粉的形态特征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韩荣兰  张奠湘  郝刚 《广西植物》2003,23(4):318-320,306
首次系统地报道中国槲寄生属10种植物花粉形态。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国产槲寄生属种类可按花粉的外壁纹饰分为两大类群,与形态上划分相一致。类群Ⅰ(8种)具不显著或近光滑的外壁纹饰,这一类型又可分为2个亚型:纹饰在花粉各个部位基本上是一致的和纹饰在赤道和极、沟两侧不一致的;类群Ⅱ(2种)外壁具显著的杆状纹饰。但花粉性状对形态上相近的种类鉴定意义不大。还讨论了槲寄生属花粉的可能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半日花花粉形态种内变异及其花粉地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用扫描电镜在个体水平上研究了产自两个地区的半日花花粉,并首次发现花粉种内变异与其地理分布之间的显著相关,半日花花粉形态在种内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以餐壁纹饰明显分为穿孔型和条纹型花粉;按形状和大小又可分为近球形较小和长球形较大花粉。外壁纹饰与形状、大小所得类型基本吻合。本种花粉,因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外壁纹饰也有明显差异,条纹型花粉分布于新疆天山地区,而穿孔型花粉出现在内蒙古伊盟桌子山,并认为花粉外壁  相似文献   

9.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中国沙拐枣属(Calligonum L.)11种植物的花粉形态。按扫描电镜下的外壁纹饰分类,该属花粉可分为4种类型,即:网纹-穴状具圆形或近圆形网眼、网纹-穴状具多角型网眼、网纹-穿孔和网纹-穿孔或小沟渠。它们的演化趋势是从前面类型依次向后面类型演化。根据花粉内孔的形状,沙拐枣属植物花粉可区别于蓼科其它属植物三孔沟类型花粉。  相似文献   

10.
杜仲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仲科特产我国,有一属一种,即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它的花粉形态除 Erdtman(1952)通过光学显微镜研究过外,迄今未见报道。本文报道了通过光学显微镜、扫 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它进行外壁系统研究的结果。杜仲花粉为三拟孔沟类型,但有时孔界线 微弱,孔的轮廓为椭圆形。外壁表面具纹饰,光学显微镜下光滑,扫描电镜下为颗粒状,透射 电镜下为小棒状, 其外壁,覆盖层为细颗粒组成,柱状层为小棒,基层很厚。有些分类学家,如 Solereder(1899),Cronquist(1968)根据花和木材的结构,认为它与金缕梅目有联系, 而另一 些分类学家,如Oliver(1891),Takhtajan(1969)根据叶脉、花序、果实、种子等,认为它与荨麻目有联系。通过花粉形态的研究,我们认为它可能与金缕梅目有联系。  相似文献   

11.
锦鸡儿属花粉形态及其分类意义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锚电镜下对锦鸡儿属31种2变种植物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根据外壁表面纹饰,可分:类型I,表面具小穿孔;类型II, 具网状纹饰。 在类型II中据网眼大小和网脊宽度特征又分为两个亚类型。 根据花粉体积大小,可分4个类型。本属植物花粉形态较为一致,表明是一个自然类群。组、 系的花粉形态特征与一般形态变异不一定相对应,即形态上有明显区别的种类,在花粉形态上未必有很大区别,仅一些种类及矮锦鸡儿系 Ser. Pygmaeae的花粉形态相近。 本属花粉形态在种下等级的变异, 特别是青藏高原分布的种类的变异较为明显,例如 C.bicolor,C. jubata,C. erinacea 与各自的近缘种类。花粉形态为分类处理提供了参考。本属植物花粉形态是从表面具小穿孔向具网状纹饰演化,对应于羽状叶类群向掌状叶类群演化。  相似文献   

12.
The embryo of Rhizophora mangle L. is initially attached to the integument by a long multiseriate suspensor. Its basal cells lyse, and intrusive growth of the endosperm envelops the embryo, forces the micropyle open, and often carries the embryo out of the integument. Thus, “germination” is effected by growth of the endosperm rather than of the embryo. The surface of the endosperm differentiates into a layer of peculiar transfer cells. The cotyledonary body initiates as a toroidal primordium, which later becomes lobed; most of the free portions ultimately fuse. After “germination,” the axis of the viviparous seedling grows by a diffuse intercalary meristem below the cotyledonary node. Before seedling abscission, the shoot apex produces three pairs of leaves, the first of which aborts, leaving the rest of the plumule protected by their stipules. The (immersed) radicle apex is nearly inactive, but lateral roots arise early in seedling development; these are usually the first or only roots to grow during establishment. Ten provascular strands “differentiate” in the cotyledons; a hollow provascular cylinder develops in the hypocotyl. Initial vascular differentiation in the latter is of many alternate poles of xylem and phloem; later, de novo differentiation of metaxylem opposite the protophloem poles, and vice versa, produces collateral bundles. Xylem maturation is endarch over most of the length of the hypocotyl, but tangential and random series of metaxylem vessels occur in the radicle end.  相似文献   

13.
合果木属和观光木属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果木属合果木(Paramicheliabaillonii(Pierre)Hu)和观光木属观光木(TsoongiodendronodorumChun)的花粉,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形态较相似。但在透射电镜下,两者差异较大:合果木花粉外壁的覆盖层、往状层和基层的分化不明显,柱状层小柱极少,虽有颗粒分化但数量不多;观光木花粉外壁三层的分化较明显,柱状层中已出现较多典型的颗粒和小柱。据此,合果木的花粉壁在木兰科中应属较原始的类型,而观光木的则属该科中较进化的类型。两者在花粉壁结构上的差异可为二属的分立提供花粉学上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刘林德  张萍  孙京田  祝宁 《植物研究》2000,20(3):300-303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刺五加和无梗五加花粉的亚显微形态特征。花粉粒的赤道面观呈近圆形,极面观呈三裂圆形,具三孔沟。无梗五加、刺五加雄株的花粉表面纹饰为网状;刺五加两性株的花粉的表面纹饰亦呈网状,但有些花粉网脊不连续。无梗五加的花粉粒大小为26.5μm×27.4μm;刺五加雄株的花粉粒大小为21.1μm×22.1μm;刺五加两性株的花粉粒大小约为21.6μm×23.9μm。研究结果表明,无梗五加和刺五加雄株花粉的亚显微形态特征支持传统的属级和种级水平的分类;刺五加两性株某些花粉粒亚显微形态的独特表现可能与其发育不正常有关。  相似文献   

15.
珍珠菜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及其系统进化学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20 种珍珠菜属植物的花粉形态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根据花粉的大小、形状、表面纹饰和外壁构造等特征可划分为四大类型,即细梗香草型、白花过路黄型、过路黄型和黑腺珍珠菜型。对它们可能的进化水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形态学、细胞学等资料进一步探讨了珍珠菜属各亚属间的系统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独活属花粉形态及分类学和进化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独活属约26种3变种。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较系统地分析了21种2变种的花粉。研究结果表明:该属花粉基本为矩形类型,少数种具赤道收缩型。综合中国独活属形态解剖方面的相关特征,将中国独活属分为两大类群,并讨论了独活属的系统位置及其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槭树科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对槭树科2属10种1亚种4变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钱属的花粉为3孔沟,槭树属的花粉分为3沟和3孔沟两大类型。研究结果澄清了前人一些片面的看法,并从花粉形态特征探讨了该科各属及类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江南桤木(Alnus trabeculosa)的花粉形态与其生态因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产自安徽省岳西县鹞落坪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桦木科江南桤木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粒圆球形至近球形,花粉大小为22.5—35.0μm,平均为31.5μm。赤道面观近扁球形,极面观为四角形或五角形。光学显微镜下,4-5孔,孔的结构特殊,内、外层到孔边分离,形成显著的孔室。在光切面看,外层在孔处加厚,孔间带状加厚。同时,在扫描电镜下,萌发孔沿赤道排列,为短萌发孔,萌发孔长轴3.2μm,短轴为1.5μm,其长轴约为短轴的2倍。外壁厚为2.0μm,外壁外层明显厚于内层。外壁纹饰在光学显微镜为不明显的颗粒排列为细条纹,扫描电镜下为微刺。在透射电镜下,花粉壁分为明显的四层,即:覆盖层、柱状层、基层和内层;覆盖层有刺状纹饰等。同时研究了江南桤木花粉的地理分布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根据江南桤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因子,得出江南桤木花粉分布区的主要生态因子,包括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年降水量、年积温及生境,为利用地层中桦木科化石花粉重建古气候、古环境及气候变迁提供了现代孢粉学资料和依据,也为该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