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海高原是富于蠕形蚤的地区,世界已知的六种,除三种外,均分布青海。它们是有蹄类动物,特别是牛、羊、马鹿的害虫。最近,我们在祁连山麓又获一新种,故命名为祁连蠕形蚤Vermipsylla qilianensis。 本新种在形态特征上接近花蠕形蚤V.alakurt Schimkewitsch,1885和阿富汗的似花蠕形蚤V·perplexa Smit,1975,其鉴别特征见表。  相似文献   

2.
作者于1977年10月份在新疆乌苏县境检获一批蠕形蚤标本。经研究鉴定认为是一新种,兹记述如下。 北山羊蠕形蚤Vermipsylla ibexa新种 鉴别特征 新种♂抱器体(图3)基本上呈卵圆形,不同于已知种类,下半部显宽于上半部;不动突小,鸟喙状,  相似文献   

3.
古北区特产的蠕形蚤属(Vermipsylla Schimk,1885)很早以来只知一种——花蠕形蚤(V.alakurt Schimk.),分布于我国新疆(和田兽诊室,1959),苏联哈萨克和吉尔吉斯及蒙古乌兰巴托附近(Schimkewitsch,1885; ,1954)。最近李贵真(1964)记述一新种两新亚种。我们近从西藏获得若干蠕形蚤,经与花蠕形蚤标本及李氏新种记述比较研究后,形态很不相同,宿主亦不一样,认为是两个新种,兹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吴文贞  吴克梅 《昆虫知识》1995,32(4):227-229
目前,在青海省已发现寄生于有蹄类的蠕形蚤3属8种和亚种,其中有4新种和亚种,是我国蠕形蚤最多的省份。蠕形蚤是危害家畜和其它有蹄类动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  相似文献   

5.
李贵真 《动物学研究》1985,6(3):243-248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王应祥同志于1979年11—12月间从云南德钦的甲午雪山采到一批跳蚤。其中从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 Mime-Edwards)体上采到的一种鉴定为蠕形蚤属Vermipsyall Schimkewitsch,1885平行蠕形蚤V.parallela Liu,Wu et Wu,1965下一新亚种,依其宿主命名为平行蠕形蚤金丝猴亚种V.parallela rhinopitheca新亚种。现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作者于1984年5月在宁夏六盘山昆虫区系调查时采得一种新鬃蚤,命名为宁夏鬃蚤,新种Chaetopsylla (Chaetopsylla) ningxia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7.
我国甘肃省鬃蚤属(蚤目:蠕形蚤科)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大学生物学系的同志们曾从文县的黄鼬体上采得一种鬃蚤,经我们研究,认为是一个新种并订为文县鬃蚤,兹记述如下。文县鬃蚤 Chaetopsylla wenxianensis新种 鉴别特征 新种较近杭州鬃蚤Chaetopsylla hangchowen Liu,1939和圆钩鬃蚤 Chaetopsylla mikado Rothschild,  相似文献   

8.
赵亚娥  成慧 《昆虫学报》2009,52(11):1273-1279
【目的】分析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D.f.)和皮脂蠕形螨D. brevisD.b.)基因组DNA的多态性, 对相关条带进行测序分析。【方法】采用改良小昆虫DNA提取法提取两种人体蠕形螨基因组DNA, 选择RAPD技术对其进行多态性分析, 将相关条带分别与pMD18-T载体连接, 克隆、测序后进行酶切鉴定和分析。【结果】毛囊蠕形螨共扩增15条带, 皮脂蠕形螨共扩增12条带;两种蠕形螨既有共有条带, 又有特异性条带;根据条带差异计算得到两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5556. 毛囊蠕形螨约800 bp处特异性条带测序结果显示, 序列片段长度为855 bp(GenBank登录号为FI277970);特异性引物扩增和酶切鉴定均为毛囊蠕形螨所特有. 序列比对显示与阿糖胞苷DNA区域结合蛋白有46%的序列相似度。两种人体蠕形螨约300 bp处共有条带序列分析显示, 碱基序列均为341 bp(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D.f. FI520176;D.b. FI520175), 在第84和第165位点有2个碱基不同, 分别是A/G和C/T互换, 同源性高达99.4%. 但未发现有开放阅读框和相似度高的序列。 【结论】序列片段为855 bp的特异性条带为毛囊蠕形螨所特有;341 bp碱基序列为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所共有, 同源性高达99.4%. RAPD技术可用于两种人体蠕形螨基因组DNA的多态性分析和物种鉴定。  相似文献   

9.
中国鬃蚤属一新种记述(蚤目:蠕形蚤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井元 《昆虫学报》1997,40(1):82-85
1992年3月,从湖北省西北部神农架林区捕获的一只赤狐(Vulpesvulpeshoole)体上采得一批蚤类标本,经鉴定其中有一只雄蚤系鬃蚤属ChaetopsyllaKohaut,19O3,鬃蚤亚属ChaeopsyllaKohaut,1903的一新种,为了尊敬王敦请教授在我国医学昆虫学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和近年来对作者工作给予的热情指导,谨将新种命名为王氏鬃蚤ChaetoP-sylla仅方aeroPsylla)wangisP.nov,以表敬意。王氏鬃蚤ChaetoPsylla(ChaetoPs/la)wangi新种(图1~4)(鉴别特征:本新种与大熊猫鬃蚤Ch。topsyva仪X。topsylle)aju。nd。Jeu,WangetLi,1991”…  相似文献   

10.
我国蠕形蚤科VermipsylidaeWagner,1889鬃蚤属ChaetopsylaKohaut,1903的蚤类目前有两种缺少配对标本,其中之一是1997年根据采自湖北省西北部神农架林区1只雄蚤订立的王氏鬃蚤Chaetopsyla(Chaetop...  相似文献   

11.
长喙蚤属一新种记述(蚤目:蠕形蚤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心如  吴文贞 《昆虫学报》1991,34(4):492-495
长喙蚤属 Dorcadia Ioff,1946分布于古北界中亚亚界,迄今仅知3种:麅长喙蚤Dorcadia dorcadia (Rothschild,1912)、羊长喙蚤 Dorcadia ioffi Smit,1953和西吉长喙蚤 Dorcadia xijiensis Zhang Dang,1985。最近,我们在检视这个属的标本时发现一新种,订名为青海长喙蚤,现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东北梅花鹿蠕形螨病是由于蠕形螨科(Demodccidae)蠕形螨属(Demodex)寄生虫侵袭鹿体的皮脂腺和毛囊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性疾病,也可以称之为“脂螨病”或“毛囊虫病”。 一些动物,甚而人类都能息蠕形螨病,但东北梅花鹿发生本病,至今尚未见有人报道。双辽县鹿场第二鹿队,现养东北梅花鹿332只,自  相似文献   

13.
大熊猫的一种新鬃蚤(蚤目:蠕形蚤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寄生于大熊猫休外的鬃蚤屈一新种——大熊猫鬃蚤Chaetopsylla(Chaetop-sylla)ailuropodae sp.nov.。文内作了形态描述,并与近似种作鉴别比较。  相似文献   

14.
蠕形螨属一新种(真螨目:蠕形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采自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眼脸皮肤及眼睫囊内寄生的一种蠕形螨——大熊猫蠕形螭Demodex ailuro podae,新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于1983年采自上海动物园,寄生于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全身皮肤以及眼睫囊内的蠕形螨,经鉴定为蠕形螨属的一新种,现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人体蠕形螨爬行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禾秀  徐业华 《昆虫学报》1990,33(3):382-383
蠕形螨为一永久性寄生螨类,寄生于人体及家畜、哺乳类动物,种类繁多,目前报道的有120余种,常见的有40余种,寄生人体的有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皮脂蠕形螨(Demodex brevis)、毛囊蠕形螨中华亚种(Demodex folliculorum sinensis)等,分别寄生于毛囊及皮脂腺内。可引起酒渣鼻、痤疮、眼睑炎等皮肤病,在人群中感染甚为普遍,同时也证实了其感染途径是通过直接接触而传播。为此,对蠕形螨活动力的研究是进一步探索其传病机制及防治的重要环节。人体蠕形螨在不同温度、湿度及酸碱度条件下生活能力的观察曾有报道(Spickett,1961;陈国定,1985)。但对其爬行规律及速度至今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蠕形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爬行规律及速度作了系统的观察。今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蠕形螨的检查方法蠕形螨(Demodex)是一类微小的寄生性螨,其成虫呈蠕虫状,雌雄异体。根据曲魁遵所述,此虫大小的250μm×40μm,虫体可分为头胸部及腹部两部分。该螨寄生于人体和其他哺乳动物皮内的皮脂腺和毛囊管内。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有毛囊形螨(D...  相似文献   

18.
蠕形螨的分类和一新亚种(蜱螨目:蠕形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蠕形螨科Demodicidae的螨种是一种小型螨类,寄生在许多种哺乳动物和人体的毛囊及皮脂腺内。有关蠕形螨的分类过去虽然曾有过不少报道,但由于对种的描述不够完整。在鉴别种类上,还存在一定的混乱,因此对蠕形螨的分类需进一步加以研究和整理。  相似文献   

19.
我们从西藏采到一种跳蚤,经研究后认为是蝟形蚤科(Hystrichopsyllidae)新蚤亚科(Neopsyllinae)副新蚤族(Paraneopsyllini)中的一个新属新种,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蠕形螨扫描电镜样本制备方法做了一定改进,结果制得的山羊蠕形螨扫描电镜样本观察效果显著优于原有方法,该改进方法特别适用于于结节脓疱型蠕形螨扫描电镜样本的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