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羽尾跳鼠Stylodipustelum是典型的荒漠半荒漠草原鼠类。有关羽尾跳鼠的繁殖,国内至今尚未见有详细报道。笔者于1985年1月至12月在灵武县临河地区通过逐月捕打羽尾跳鼠,对雄性鼠详细观察睾丸下降程度,作副睾涂片显微镜下观察精子;雌性鼠全部解剖观察胎仔数、子宫斑数,了解其繁殖情况;作雌雄性比观察。现将调查结果叙述于后。自然概况灵武县临河地区位于银川东南,黄河东岸,地处鄂尔多斯高原的西南边缘,海拔1200~1300米。主要植物有黄蒿、冰草、沙蒿、苍耳、锦鸡儿等。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梁、豆类等。植被覆盖度在15%左右。土壤以灰钙土…  相似文献   

2.
浑善达克沙地三趾跳鼠的食性与繁殖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夹捕取样法对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种群进行逐月调查,根据捕获样本的繁殖器官特征及胃内容物组成分析三趾跳鼠的食性与繁殖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本地区三趾跳鼠主要取食植物茎叶,4、5、6、9、10月植物茎叶占其食物组成的95%以上,7~8月达60%~75%;三趾跳鼠还取食少量的植物种子;7~8月,嫩绿的植物种子占35%,但很少取食成熟种子。此外,也捕食少量昆虫。在浑善达克沙地,三趾跳鼠每年只繁殖1胎,繁殖期为5~7月,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交配期,6下旬至7月中旬为幼鼠出生期。三趾跳鼠的胎仔数稳定,每胎产仔2~3只,平均胎仔数为2·8。6月份成体雌鼠的妊娠率为43%;7月份雌鼠的妊娠率为48%;其他月份妊娠率为0%。雄鼠睾丸下降时间为5~8月,6月雄性成体睾丸下降率达到最高峰,为100%。  相似文献   

3.
陈国康  袁帅  付和平  武晓东  李鑫  李琳琳 《生态学报》2023,43(17):7193-7202
营养生态位作为生态位理论的重要维度之一,不仅能够表现出物种的营养需求特征,而且可以反映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层级、功能地位以及物种间的营养关系。动物不同组织中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可反映某一物种在不同时间段的食性信息,因而对探讨物种间摄食、栖息地资源利用和营养生态位的变化具有重要指示作用。以2017年在阿拉善荒漠实验区采用铗日法所捕获的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和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脱脂毛发与骨骼组织的δ13C和δ15N比值,分析探讨2种小型啮齿动物的营养级与营养生态位变化以及摄食策略与资源分配机制。结果表明:无论从长期时间尺度(一生)还是短期时间尺度(季节)分析,结果都一致表现出三趾跳鼠与五趾跳鼠种间营养生态位重叠面积(OA)值为0‰2,种间营养生态位发生分离;三趾跳鼠的营养级显著低于五趾跳鼠的营养级,但其营养生态位面积却大于五趾跳鼠;随着季节的变化,三趾跳鼠与五趾跳鼠的摄食范围和营养生态位面积均呈现出春季最大,夏季减小,秋季再增加的趋势。两种跳鼠的营养生态位变化与摄食策略符合生态位分化假说,二者通过种间营养生态位分化实现同域共存。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跳鼠家族浅谈侯兰新(西北民族学院兰州730030)跳鼠是生活在干旱荒漠和荒漠草原地带的一类中个型啮肯动物,其分布西起东南欧、北非,经中亚、蒙占、我国的百北、华北北部一直到东北三省西部地区,为古北界特有的种类。跳鼠由于其独特的跳跃运动方式,与此相...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成都动物园圈养条件下鸳鸯的自然繁殖和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巢箱要求放置不是太高,只要光线较暗或比较隐蔽即可;声音对圈养条件下鸳鸯的繁殖干扰不大;在发情和育雏期间应适当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断翅后的鸳鸯受精率略低于未断翅鸳鸯.  相似文献   

6.
用水晶体干重鉴定五趾跳鼠的种年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556只五趾跳鼠的水晶体干重作次数分配,将该鼠年龄划分成7个组进行观察:幼年组水晶体干重在55.00毫克以下,亚成年组55.01-77.50毫克(当年出生),成年Ⅰ组55.01-87.50毫克(经过一次冬眠并参加繁殖),成年Ⅱ组87.51-102.50毫克,成年Ⅲ组102.51-117.50毫克,成年Ⅳ组117.51-130.00毫克,老年组130.01毫克以上。据1986和1987年的观察,结果表明五趾跳鼠年龄组成季节变化明显,年度之间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7.
运用16种酶蛋白编码的23个遗传座位对突尼斯非洲跳鼠(Jaculus jaculus)和埃及跳鼠(J.orientalis)自然群体的遗传变异和分化进行了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啮齿动物等哺乳动物的相关数据比较,发现这两个种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较低.非洲跳鼠群体的观测杂合度(Hobs)为0.08-0.19,多态座位百分比(P)为26.2%-45.2%,每个座何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1.1-1.4;埃及跳鼠的Hobs为0.10-0.15,P为29.3%-44.1%,A为1.1-1.7.两个种群体各自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非洲跳鼠和埃及跳鼠的Fst分别为0.0017和0.0019).而两个种群体间的Fst为0.607(P<0.05),表明两个种之间高度的遗传分化.本研究支持这两个种分类地位的合法性,并强调了地理因素(环境类犁和生物气候阶段)对两个种遗传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环境因子对笼养朱鹮自然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7月,在陕西省洋县对人工饲养条件下朱鹮(Nipponia nippon)的自然繁殖进行了研究。18对繁殖鸟的窝卵数平均为(3.10±0.54)枚,孵化率26.2%,育雏成功率64.7%。当笼舍面积低于某一阈值时,窝卵数与笼舍面积呈明显正相关(Pearson,r=0.591,P<0.01)。出壳数、出飞数均与巢距遮荫树的距离呈负相关(Pearson,r1=-0.674,P1<0.05;r2=-0.677,P2<0.05)。亲鸟的繁殖经验对繁殖成功率没有显著影响,营巢环境是影响自然繁殖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日本林蛙繁殖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繁殖期的日本林蛙雌雄异色,雄性性征显著。雌雄比为1比1.325。入秋后气温和水温持续在20℃左右时开始迁入水中,靠体色和鸣声识別异性。小水面、浅水层、微流水是最佳产卵场所。产卵吋间多在3—6点,产卵高峰期持续10天左右。卵粒一次性产出,卵团近球形,产卵数985—2305枚。未产出的卵粒被身体逐渐吸收。受精率92.35%,孵化率99.38%。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通报》2008,43(1):33-33
大象一样的耳朵、袋鼠一样的后肢、猪一样的鼻子,没错,一只巴掌大小的啮齿动物简直长得不成比例,但是它却能很好地适应中国北部和蒙古南部的沙漠环境。  相似文献   

11.
运用16种酶蛋白编码的23个遗传座位对突尼斯非洲跳鼠(Jaculus jaculus)和埃及跳鼠(J. orientalis)自然群体的遗传变异和分化进行了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啮齿动物等哺乳动物的相关数据比较,发现这两个种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较低。非洲跳鼠群体的观测杂合度 (Hobs) 为0.08—0.19,多态座位百分比(P)为26.2%—45.2%,每个座位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1.1—1.4;埃及跳鼠的Hobs为0.10—0.15,P为29.3%—44.1%,A为1.1—1.7。两个种群体各自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非洲跳鼠和埃及跳鼠的Fst分别为0.0017和0.0019)。而两个种群体间的Fst为0.607(P<0.05),表明两个种之间高度的遗传分化。本研究支持这两个种分类地位的合法性,并强调了地理因素(环境类型和生物气候阶段)对两个种遗传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杨向明  安晓平 《四川动物》1994,13(3):129-129,134
寒鸦繁殖习性的初步观察杨向明,安晓平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城030510寒鸦(Corvusmonedula)在我国分布有两个亚种。顾昌栋等 ̄[1]曾对其冬春季生态、陈服官等 ̄[2]对其分类、郭萃文等 ̄[3]对其冬季种群结构及食性作过报道。199...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分子系统学的发展以及荒漠地区物种多样性和分类学研究的深入,新的隐存种不断被发现,一些类群的分类地位也发生了变动。中国是世界上跳鼠总科(Dipodoidea)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国家,通过对中国跳鼠总科物种的分类系统进行重新梳理和研究,确认跳鼠总科在中国有3科6亚科12属22种。证实中国分布有第五种蹶鼠——灰蹶鼠(Sicista pseudonapaea)。五趾跳鼠亚科原属Allactaga是一个并系群,应拆分为Allactaga、Orientallactaga、Scarturus三个属;原五趾跳鼠、巨泡五趾跳鼠、巴里坤跳鼠归于Orientallactaga属,小五趾跳鼠移入Scarturus属,且是一个包含隐存种的种团。大五趾跳鼠在我国仅有文献记载,其分布存疑。跳鼠亚科原三趾跳鼠努日亚种提升为种——塔里木跳鼠(Dipus deasyi);而准噶尔羽尾跳鼠(Stylodipus sungorus)在我国有分布。奇美跳鼠(Chimaerodipus auritus)是近年来在我国发现并命名的新属新种。  相似文献   

14.
山斑鸠在湖南长沙每年5月建巢。6月和8月产卵。每窝2卵。孵卵期平均16.5天,孵化率为67%,18日龄离巢。雏鸟巢期各器官生长情况符合Logistic方程,同窝个体间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青海湖鸬鹚繁殖习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4~ 7月和 2 0 0 0年 3~ 8月 ,对青海湖地区的鸬鹚繁殖过程进行了观察 ,初步掌握了鸬鹚的迁移、营巢、产卵、孵卵、育雏和扩散等生态习性。结果表明 :鸬鹚每年 3月中、下旬迁来青海湖繁殖 ,两性共同营巢 ,营巢期集中在每年 4月上旬至 6月中旬 ;产卵高峰期为 4月下旬至 5月中旬。平均卵重是(5 7 5± 2 0 2 )g ,卵的大小为 67 2 9mm× 40 2mm ,平均窝卵数为 (3 61± 0 3 4)枚。鸬鹚孵卵期为 (2 8 0 7±0 5 3 )d ,孵化期间的卵重损失 (Y)与孵卵天数 (X)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0 997-0 0 0 68X(r=0 990 ,df=8,P <0 0 1 )。  相似文献   

16.
林跳鼠亚科分布在亚洲和北美洲,虽然种类及数量都不多,但对该亚科的分类和系统发育关系一直存在争议,近几年对林跳鼠哑科分子系统学的研究,产生了一些与形态学、生物地理学等研究不同的结果.本文对林跳鼠亚科系统学研究的一些工作加以述评,归纳出林跳鼠亚科在系统学方面还存在的问题,并对林跳鼠亚科系统学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灰喜鹊繁殖习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2~2004年在山西历山保护区对灰喜鹊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鸟在我区为留鸟,营巢始于4月下旬,5月中旬产卵,窝卵数4-7枚,孵卵期17-18天,育雏期18~20天。食物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占88.96%,植物性食物占11.04%。  相似文献   

18.
沙为内蒙古中部荒漠草原地区的夏候鸟。作者于1966─1986年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达茂旗和土默特右旗对其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每年4月中旬迁来,雄先雌后。5月开始筑巢产卵,巢筑废弃鼠洞中,窝卵5枚。经12─13天孵化,于6月初孵出雏鸟,在巢期15─16天,离巢后在巢区附近觅食和练飞,遇有危险马上钻入附近鼠洞隐蔽,到9月下旬南迁前仍呈家族群活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太原市郊池鹭的繁殖习性及不同地区池鹭繁殖资料的比较。  相似文献   

20.
山鹛(Rhopophiluspekinensis)为山西省留鸟和优势种。关于它的繁殖习性在国内只有零星报道。1997—1998年,我们在历山自然保护区对山鹛的繁殖生态作了初步观察。1工作区概况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中条山东部,地处东经111°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