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油茶油脂形成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普遍油茶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种子油脂的形成与积累,油的脂肪酸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油的化学性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油茶在生长发育期间,种子和果壳皂素累积动态以及种子皂素和油、脂肪酸累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长链脂肪酰基Co A合成酶(LACS)在脂肪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国家审定品种华硕(Camellia oleifera Huashuo)种仁转录组数据为基础,根据LACS基因Unigene序列设计引物,分离克隆了油茶LACS1基因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CoLACS1(Gene Bank登录号:KJ960228),全长2114 bp,开放阅读框2088 bp,编码695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oLACS1具有3个B1ock,从分子特征可判断CoLACS1属于LACS家族;氨基酸同源比对显示与其他物种的LACS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其中与拟南芥LACS7相似性为78%,与麻风树、大豆、毛果杨等物种LACS6(peroxisomal)相似性可达80%以上;对CoLACS1进行原核表达分析,构建的p ET30a-CoLACS1载体成功转化至BL21(DE3)中经1 mmol/L IPTG诱导表达,菌液检测获得预测的目的蛋白(分子量约为76 k D);分析转录组数据中CoLACS1的Unigene序列RTKM值并对CoLACS1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CoLACS1在油茶华硕种子发育各时期平稳表达,表达丰度变化不大,荧光定量结果变化规律与转录组数据分析一致;同时分析华硕种仁不同时期含油率和脂肪酸成分变化,双变量统计分析发现CoLACS1表达模式与油茶油脂积累规律呈显著相关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油茶油脂积累与代谢的基因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柔毛月见草(Oenothera villosa)。经我所植物园多年培育,已在北京扩大栽培成功。种子含油量和油中的γ-亚麻酸含量均高于月见草。为使柔毛月见草油应用于生产,作者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其脂肪酸成分曾有过报道,但非皂化成分,本文尚属首次报道。作者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种子含油量为28.1%。按参考文献方法,分析脂肪酸成分,其  相似文献   

5.
油茶是我国亚热带地区重要的多年生木本油料作物,分布较广,油质较好,脂肪酸以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为主,三者约占脂肪酸组成的90%以上。本文主要研究油茶种子成熟过程中脂肪积累的初步规律,期望为制定增产措施和选育良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木姜子属三种植物油的脂肪酸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苍子、天目木姜子、桂北木姜子种子油中脂肪酸成分均主含月桂酸(34.6—75.4%)。桂北木姜子果肉油的脂肪酸成分与其种子油不同,主要成分是亚油酸。生长在不同地区(湖南、福建、杭州等省市)的山苍子种子含油量及其脂肪酸成分是有差异的。采用减压分馏、硝酸银硅胶桂层析和液液分配层析方法,从山苍子种子油脂肪酸中分离出 C_(10)—C_(14)烯酸。通过高碘酸钠、高锰酸钾氧化方法、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分析,确定它们是顺式4-十碳烯酸、顺式4-十二碳烯酸和顺式4-十四碳烯酸。  相似文献   

7.
木兰科四种植物种子油的提取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举  陈继富 《广西植物》2013,33(2):208-213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同时提取白玉兰、凹叶厚朴、深山含笑和醉香含笑四种木兰科植物的种子油,种子油甲酯化后,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四种植物种子油的提取率不同,白玉兰平均为27.35%、凹叶厚朴23.34%、深山含笑31.66%,醉香含笑9.27%。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到的种子油脂肪酸成分和相对含量不同,但四种种子油的主要脂肪酸成分相同,包括油酸、亚油酸、硬脂酸和棕榈酸。  相似文献   

8.
李彦福  霍达  王进 《生物资源》2018,40(4):377-381
介绍了西南红山茶在盘州境内的分布情况,通过对84棵样树的综合测量和分析,报道了盘州西南红山茶叶、花和果实的形态学特征,以及籽油中脂肪酸组成和活性成分。结果显示,西南红山茶是西部高海拔地区的特色油茶经济物种,它不仅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也是很好的木本油料树种,但目前还处于野生野长的自然状态,对其研究报道尚少,导致西南红山茶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本文也分析了当地西南红山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西南红山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油茶的分布及其适应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瑞高   《广西植物》1981,(1):38-41
油茶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油茶物种繁多,分布广,适应性强,但是不同物种的油茶,其分布范围不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不同。发展油茶生产,应考虑到种的适应性,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采用气相色谱(GC)分析新发现的野生木里柠檬,和栽培的尤力克柠檬种子油的8种脂肪酸成分,和用常规化学方法对比测定两种柠檬果实中的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木里柠檬的脂肪酸及其它营养成分与尤力克柠檬相近。  相似文献   

11.
马桑种子油的脂肪酸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桑(Coriaria sinica Maxim.)系马桑科植物,广布于我国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广西、贵州和云南等省。野生资源十分丰富。其脂肪酸成分未见报道。为此,成都土产站提供种子,分别交给北京植物研究所和我所进行脂肪酸成分研究,我们两单位的结论是相同的,即主要成分为13-羟基顺-9-反-11十八碳二烯酸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中国特有植物太白金钱槭(Dipteronia sinensis OIiv.Var.taipaiensis Fang et Fang f.)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采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氨基酸高速自动分析仪,以及化学分析的方法,初步研究了太白金钱槭种子的脂肪。蛋白质、糖分、淀粉、纤维素、灰分等化学成分的含量、鉴定了13种脂肪酸成分、17种氨基酸成分、5种糖分成分。  相似文献   

13.
樟科植物中脂肪酸成分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樟科11个属49种种子油和‘种果肉油的脂肪酸成分。其中樟族和木姜子族的各属种(滇新樟除外)种子油脂肪酸成分以 C_(10)、C_(12)和 C_(14)饱和或烯酸为主。而厚壳桂属、润楠和楠属种子油脂肪酸成分主要为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山苍子、天目木姜子、大果山胡椒、山橙、红脉钓樟、鸭公树和锈叶新木姜子种子油中的 C_(10)、C_(12)和 C_(14)烯酸经分离鉴定均是顺式Δ~4烯酸。  相似文献   

14.
油桐是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当前对油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栽培选优及低产林改造方面,而对油桐脂肪酸延长代谢的分子机理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油桐果实膨大期、油脂转化初期和油脂转化高峰期的种子为材料,采用高通量RNA测序技术对油桐种子脂肪酸延长代谢的3个不同时期转录组进行比较,以nr、Swiss-Prot、KEGG和COG 4个蛋白数据库为参考,对油桐种子脂肪酸延长代谢进行了综合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参与油桐种子脂肪酸延长代谢途径的非冗余基因序列共37条,涉及的主要酶功能基因有9种;在果实膨大期、油脂转化初期和油脂转化高峰期中,调控脂肪酸延长代谢途径的基因存在明显的表达差异。综合分析结果绘制了油桐种子脂肪酸延长代谢途径,揭示了调控油桐种子脂肪酸延长代谢过程的基因作用规律。这些研究结果为油脂合成的遗传改良提供了资源和技术基础,同时为油桐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大力推广的优质油料树种。本研究分别取花后150和170 d油茶果实,比较新鲜提取、自然晾晒及不同光质晾晒后种仁含油率及脂肪酸含量,旨在为合理采收处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晾晒能够显著提高花后150 d油茶种仁出油率,其中‘华鑫’种仁出油率的增加达5.35%。覆盖蓝色膜晾晒最有利于花后150 d的‘华硕’油茶油脂采后合成,种仁出油率高达52.42%。晾晒对花后170 d油茶种仁出油率影响不大。无论晾晒与否,脂肪酸成分不变,花后170 d较花后150 d油茶种仁中硬脂酸和油酸含量均有增加,但是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红萼月见草种子脂肪权与氨基酸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萼月见草 (OenotheraetythrosepalaBorb .)为柳叶菜科植物 ,刘国声等[1] 曾报道该植物花挥发油成分研究 ,高雅琴[2 ] 报道其它同属六种栽培植物月见草种子的化学成分分析 ;但未见有该种植物的脂肪酸与氨基酸的分析报道。因月见草种子油具有多种生理活性 ,月见草油中的γ 亚麻酸能以较小的剂量即产生显著的抗血栓、降血脂、抗炎、抗心律不齐、减肥、抑制癌细胞生长等生理活性 ,目前国内外广泛用于医药、保健品、食品的生产[3~ 6 ] 。为了满足需要 ,扩大资源 ,特进行引种栽培的红萼月见草种子脂肪酸与氨基酸的分…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不同经营措施对油茶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在广西最大的县级油茶产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对5种不同经营措施的油茶林林下植被进行了调查,并对比分析了5种不同经营措施下群落物种组成、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5种不同经营措施的油茶林下物种组成包括63科123属148种,其中灌木层25科44属51种;草本层42科83属97种;共有种为22种;灌木层中占有比重较大的物种以共有种居多,而草本层优势种差异较大,比例较大的物种有13种。多样性指数方面,利用无性系苗木更新改造措施下的油茶林多样性指数最低(P<0.01,除Pielou指数);在相关性分析中,多样性指数与海拔均呈负相关(P<0.01),Margalef、Shannon-Wiener指数与郁闭度、冠幅呈正相关(P<0.01),Simpson指数与郁闭度呈正相关(P<0.01)。该研究说明,不同经营措施对油茶林下植被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不仅仅与改造与否有关系,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采取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8.
小果油茶与普通油茶居群遗传结构及种间杂交渐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勇 《应用生态学报》2013,24(8):2345-2352
利用11对SSR引物对5个同域分布的小果油茶和普通油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居群遗传结构,以及种间杂交渐渗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物种的共有等位基因数为57个,占总数的96.6%;在普通油茶中仅检测到2个特异等位基因,而在小果油茶中没有检测到特异等位基因,但两物种的等位基因频率存在一定的差别.两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均较高.在物种和居群层次上,两物种的多态信息含量的变化幅度均为0.25 ~0.50,属于中度多态性.同域分布的两物种间的平均遗传分化系数为0.057,明显低于物种内异域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的平均值(小果油茶0.332,普通油茶0.201),也低于木本被子植物种内居群间平均水平(0.102).5个同域分布物种间基因流的平均值为10.072,明显高于物种内异域间基因流的平均值(小果油茶1.006,普通油茶1.990).UPGMA聚类结果显示,小果油茶和普通油茶之间的亲缘关系非常接近,明显存在着因杂交而产生的基因渐渗.小果油茶或许是普通油茶的一个变种.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天然林和人工林群落的结构、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差异,该研究选择三种类型(天然阔叶林、人工杉木林和油茶林)的森林群落,比较分析其在不同垂直空间层次上的群落数量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特点。结果表明:(1)总体上,阔叶林的物种丰富度最高,其次是油茶林。乔木层和灌木层均以阔叶林的物种丰富度最高,其次为杉木林; 草本层以油茶林的物种丰富度最高,其次为杉木林和阔叶林。三种类型的群落在各空间层次重要值前5位物种组成上均有较大差异。(2)在单个样地水平上,三种类型的群落α多样性差异主要存在于乔木层,以阔叶林的样地间差异最大,其次为杉木林; 灌木层的α多样性在类型间差异较小; 草本层的α多样性,油茶林与其他两个类型差异明显,阔叶林与杉木林之间差异较小。(3)群落类型间β多样性分析表明,就所有三个层次而言,阔叶林与油茶林之间物种组成差异最大; 就灌木层而言,油茶林与杉木林的物种组成最相似,其次是阔叶林与杉木林; 就草本层而言,油茶林与杉木林的物种组成相似度最高,其次为阔叶林与油茶林。总之,三种森林类型在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方面差异显著,反映了人为干扰对森林群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菘蓝种子脂肪酸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菘蓝种子中的脂肪酸。方法:分别利用索氏提取法,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计算机检索和人工解析对菘蓝种子中的脂肪酸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鉴定了11种脂肪酸成分。结论:菘蓝种子中脂肪酸成分主要是亚麻酸(24.72%)、芥酸(23.9%)、油酸(19.11%)和亚油酸(10.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