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安徽省的两栖动物,早在1933年就由张作干在黄山进行过采集,俟后有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1972、1974)、邹寿昌(1983)、张服基等(1985),分别在皖南黄山地区和皖西大别山区作了调查,并记载了全省两栖  相似文献   

2.
华蓥山、缙云山和金城山的两栖动物,仅邓其祥等(1983)、余志伟等(1984)有零星报道。1962—1965、1983年在金城山,1983—1985年在缙云山,对两栖动物进行了全面调查,1986—1988年5、7月,1989年8月,对华蓥山上段的倦洞、红星茶场、云雾山,中段的观阁、桂兴、天池、瓦店、双河、观音溪、溪口等地进行了系统调查,加上1959年5月在溪口、六池堡等地的零星采集,共获标本647号。标本主要存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现结合有关资料整理报告于后。调查结果见表。华蓥山上、中、下段(缙云山)获标本446号,分隶5科6属14种;除广布于古北界和东洋界的3种外,其余…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我国两栖动物受威胁现状和致危因素, 进而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和开展国际合作, 本文依据中国两栖动物野生种群与生境现状, 利用《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和《IUCN物种红色名录标准在国家或地区的应用指南》(4.0版), 对中国已知的408种两栖动物的濒危状况进行了评估, 并编制了《中国两栖动物红色名录》。评估结果表明: 中国两栖动物有1种灭绝, 1种区域灭绝, 受威胁的两栖动物共计176种, 占评估物种总数的43.1%, 明显高于《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5)的物种受威胁率(30.8%)。中国两栖动物特有种272种, 其中48.9%属于受威胁物种。中国两栖动物受威胁比例最高的目是有尾目(63.4%), 明显高于无尾目(39.0%); 受威胁比例最高的科是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 (仅有1种, 100%受威胁), 小鲵科(Hynobiidae) (86.7%)和叉舌蛙科(Dicroglossidae) (78.1%)。有11个省区的受威胁物种数占本省区两栖动物物种总数的30%及以上, 前3位分别是四川(40.8%)、广西(39.2%)和云南(37%)。中国大多数两栖动物物种分布在西南山地和华南地区, 以海拔2,000 m以下区域为主。栖息地退化或丧失、捕捉、环境污染列受威胁两栖动物致危因子的前3位。鉴于中国两栖动物区系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进一步加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种群和生境监测及相关科学研究, 仍是今后一段时期开展两栖动物多样性保护和濒危物种拯救行动的关键性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4.
对两栖动物多样性及其生境选择的调查, 可为两栖动物的保护提供基础性资料。我们于2018年9-10月、2019年3-8月对贵州省毕节市撒拉溪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30个研究样方的两栖动物进行了调查, 共观察到两栖动物5,688只, 隶属2目6科9属10种。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等分析了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中的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 采用Sorenson相似性系数、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群落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结果显示: (1)云南小狭口蛙(Glyphoglossus yunnanensis)为优势种, 贵州疣螈(Tylototriton kweichowensis)、红点齿蟾(Oreolalax rhodostigmatus)、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华西雨蛙(Hyla annectans)和昭觉林蛙(Rana chaochiaoensis)为常见种, 粗皮姬蛙(Microhyla butleri)、沼水蛙(Hylarana guentheri)、筠连臭蛙(Odorrana junlianensis)和威宁蛙(Rana weiningensis)为稀有种。(2)无石漠化区域与潜在石漠化区域两栖动物物种数、个体数以及生境类型较之其他3个等级石漠化区域更为丰富, 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以无石漠化区域为最大。(3)无石漠化区域和潜在石漠化区域之间、无石漠化区域和潜在石漠化区域分别与其他3个等级石漠化区域之间表现出较强的差异性。研究表明,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导致的生境差异是两栖动物分布差异的重要原因, 加强石漠化的生态治理是喀斯特地区保护两栖动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两栖动物是我国受威胁程度最高的动物类群,加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和多样性监测,是开展两栖动物保护和濒危物种拯救行动的关键性基础工作。传统的两栖动物监测主要以形态学和声学为基础,耗时费力,且难以发现一些隐蔽性较强的稀有物种。基于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 eDNA)的调查方法以其快速、灵敏、高效、无创等独特优势,为两栖动物多样性监测及保护提供了新的工具。综述了eDNA在两栖动物多样性监测、外来入侵和珍稀濒危物种调查、物种丰度或生物量估测等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分析了两栖动物eDNA产生、扩散、迁移和降解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探讨了eDNA应用于两栖动物监测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优化建议,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充分挖掘eDNA在两栖动物监测中的应用潜力,为两栖动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生物多样性》2005,13(2):179-179
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费梁研究员等编著的《中国两栖动物检索及图解》一书已于 2005年1月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根据多年研究并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在原著《中国两栖动物检索》(1990)和《中国两栖动物图鉴》(1999)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多的修订和补充后撰  相似文献   

7.
李健 《动物学报》2005,51(2):214-214
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费梁研究员等撰著的《中国两栖动物检索及图解》一书已于 2005 年 1月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根据多年的研究进展, 并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 在原著《中国两栖动物检索》(1990) 和《中国两栖动物图鉴》(1999) 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多的修订和补充撰写成该书。本书对两栖动物的蚓螈目、有尾目、无尾目及其所隶各科 (亚科)、属 (亚属) 的特征做了概述; 同时将我国迄今发现的336种 (其中11个亚种), 分隶于 59 属 (含 9 个亚属)、11 科 (含 8 个亚科)、3 目的成体、蝌蚪和卵分别编制成检索表, 其中包括 2 个新…  相似文献   

8.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一直未进行过两栖动物资源调查。为掌握两栖动物本底资源现状,评价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作者于2005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8月中旬、2006年7月下旬,前后3次对该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保护区现已记录两栖动物19种,隶属2目7科,占江西省39种两栖动物的48.72%。其中以16种东洋界物种为主,广布种3种,无古北界物种。东洋界物种包括10种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及6种华中区物种。这种动物区系组成特点与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一致。此次考察增加赣北(鄱阳湖)平原省两栖动物新纪录6种,分别是中国雨蛙(Hyla chinensis)、弹琴蛙(Hylarana adenopleura)、阔褶水蛙(H.latouchii)、花臭蛙(Odorrana schmackeri)、斑腿树蛙(Rhacophorus megacephalus)和小弧斑姬蛙(Microhyla heymonsi)。最后,结合调查结果对保护区内两栖动物的分布和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我国的重大战略。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中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类群,两种壶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 (Bd)和B. salamandrivorans (Bsal)的感染是两栖动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Bd主要感染两栖动物无尾目、有尾目和蚓螈目的皮肤,可能引起两栖动物淋巴细胞凋亡和全身电解质失衡。Bsal主要感染有尾目,可能导致两栖动物致命的败血症。针对壶菌及其感染对两栖动物种群影响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然而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有限。本文通过检索1990–2022年国内外文献,梳理和总结了壶菌病原的可能起源与传播、壶菌感染的发病机制、壶菌毒力的影响因素和壶菌病原体的诊断与防治等领域的研究,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方法的改进需求,如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溯源、开发RPA技术进行野外检测和应用转录组学研究宿主–病原体的免疫等。最后,提出以下4条建议:(1)建设壶菌病原基础数据平台,建立壶菌病常规检测部门,并将壶菌病监测纳入野生动物疫病监测体系;(2)深入开展我国两栖动物不同地理区系壶菌感染情况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
陕西螅科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整理陕西蜻蜓标本中,发现螅科如下种类为陕西新纪录:一、闺秀野螅Agriocnemisfemina(Brauer)2♂,洋县东柳,1984Ⅷ9;3♂,安康五里,1985Ⅴ25;30♂21♀,安康城郊,1985Ⅷ12;7♀,紫阳蒿坪,1985Ⅴ21;2♂3♀,旬阳龙沟,1985Ⅷ18;3♂,平利城郊,1985Ⅷ6;1♂1♀,丹凤庾家河,1985Ⅷ15;7♂7♀,汉阴太平乡,1986Ⅷ11;1♂1♀,白河黑虎乡,1986Ⅷ17。两性前胸后叶均形成舌形突起,雌虫的突起中间具缺刻。二、侏儒野螅Agriocnemispygmaea(Rambur)1♂,安康城郊,1986Ⅶ20;1♂,镇巴仁村,1986Ⅶ—Ⅷ。三、赫纤螅Aciagrionhisopa(Selys)1♂,西乡沙河,1985Ⅶ2…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两栖动物区系及地理区划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耿宝荣 《四川动物》2002,21(3):170-174
1 研究简史福建省两栖动物的研究 ,最早见于 1 869年Stein dachner的采集报告。G .A .Boulenger(1 882、1 899)、W .Wolterstorff(1 90 6)、N .Annandale(1 91 7)、L .Stejneger(1 92 5 )分别研究报道了福建的两栖动物。 1 92 5年C .H .Pope受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委派加入“中亚调查队” ,来到我国许多省份采集两栖爬行动物 ,曾在福建省的南平、福清、崇安等地进行采集 ,对两栖动物的生活史作了详细的观察。尔后 ,K .P .Schmidt(1 92 7)、伍献文 (1 92 9)、徐锡…  相似文献   

12.
重庆四面山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至2007年对重庆四面山的两栖动物进行了野外调查采集,共有两栖动物1目5科11属18种,其中无尾目弧胸类(蟾类)2种、固胸类(蛙类) 16种.建议加强对该地区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生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书评与动态     
两栖动物在系统动物学、理论生物学和实验生物学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全方位的囊括两栖动物各个水平信息的书籍极少,诺布尔(G. K. Noble)的《两栖动物生物学》(Bioligy of Amphibians)1931年出版后,距今已半个世纪,显然是陈旧了。那时记载的两栖动物仅1900种,而今已是3900种;50年代后,分子生物学的蓬勃兴起、细胞遗传学和生态学的深入发展、分类学和进化论中新的方法和理论的问世,两栖动物学领域内新的信息的大量涌入,急需一本含有新的研究成果的全方位  相似文献   

14.
Arthur P.Jacot(1923)报道过山东内陆的两栖动物,此后,王兴春等(1997)和陆宇燕等(1999)进行过报道.而山东省两栖动物的区系和地理区划尚无系统研究.本文在对山东省胶东半岛最大的山系--昆嵛山进行初步考察的基础上,仅就该地区的两栖动物组成和区系特征进行分析讨论,为研究山东省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龟鳖类寄生血簇虫六新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血簇虫(Haemogregarina Danilewsky,1885)属真球虫目(Eucoccidia)血簇虫科(Haemogregarinidae),这一属的寄生虫,其寄主以爬行动物为主,两栖动物和鱼类也有寄生。至今已记载有300余种。龟鳖类的血簇虫研究,国内尚无报道。作者在1984年3月—1985年3月,对我国龟鳖类寄生的血簇虫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解剖检查了中华  相似文献   

16.
两栖动物是最早应用声讯进行雌雄识别、繁殖和防御的脊椎动物,其发声器官包括喉部器官和(或)声囊.近来的研究表明我国特有两栖动物--凹耳蛙不仅具有非常复杂的鸣叫特点,而且能发出超声音频.本文总结了有关凹耳蛙的生物学特点、无尾两栖动物发声器官的研究进展,指出凹耳蛙在无尾两栖动物发声器官的生态和进化形态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2008~2011年,作者每年在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莽山自然保护区)对10条调查样带(长3~6 km,单侧宽5 m)内的两栖动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同时将该保护区海拔400~1 800 m的区域按200 m均匀地分为7个海拔小带,对两栖动物垂直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莽山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两栖类36种,隶属2目7科。其中以蛙科17种和角蟾科6种为多;其动物区系组成以34种东洋界种类占明显优势,并以17种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中国特有种12种。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棘腹蛙(Paa boulengeri)和中国雨蛙(Hyla chinensis)为莽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新纪录。莽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垂直分布现象较明显,大致以海拔1 400 m为分界点,两栖动物物种组成有较大变化;海拔600~800 m小带的物种数最多。最后基于历史资料,分析了两栖动物多样性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8.
2010年7和8月,采用样带法于贵州省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两栖动物资源调查,在三叉河片区(28°30′43.67″N,106°25′03.72″E,海拔1 087 m)采集到25只形态相似的两栖动物标本,经过鉴定,该标本为无尾目(Anura)叉舌蛙科(Dicroglossidae)棘胸蛙属(Quasipaa)的合江棘蛙(Q.robertingeri),系贵州省两栖动物新纪录。标本现保存于贵阳学院生态研究中心标本室。  相似文献   

19.
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成因机制一直是宏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中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区(以广西、云南和贵州为主)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区, 也是全球范围内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为了解该区域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根据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标本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馆、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博物馆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动物标本室收藏的标本数据, 以及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 共获得18,246条两栖动物记录(219个物种), 然后运用生态位模型估测每个物种的潜在分布区, 并把每个物种的潜在分布区叠加起来, 最终得到该区域在10 km ´10 km生态位模型空间尺度上的两栖物种丰富度地理分布格局图, 最后进行多元回归和模型选择分析。结果表明: 有12种两栖动物仅在喀斯特地貌区分布, 占物种总数的5.48%; 有104种两栖动物仅在非喀斯特地貌区分布, 占物种总数的47.49%; 有103种两栖动物在喀斯特地貌区和非喀斯特地貌区均有分布, 占物种总数的47.03%; 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 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和非喀斯特地貌)对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有显著影响(χ2 = 36.47, P < 0.0001), 但模型拟合效果差(McFadden’s Rho square = 0.0037)。影响该区域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最大的环境因子是年均降雨量(R2 = 0.232, P < 0.001), 其次是最干月平均降雨量(R2 = 0.221, P < 0.001)。该区域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的格局主要是由地貌和不同的环境因子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 不过仍有相当一部分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未被解释。因此, 要更全面地认识该区域两栖动物物种丰富度格局的形成机制, 有必要加强干扰、捕食、竞争等其他生物因子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20.
爬行动物的起源说在初中动物学教科书中讲到爬行动物的起源时说“由古代的两栖动物进化成为古代的爬行动物”,究竟是哪一类古代的两栖动物进化到古代的爬行动物呢?目前众说纷纭。过去相当一个时期,人们把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二叠纪早期(距今约两亿七千万年)地层中发现的一种四足动物蜥螈(Seymouria)当作爬行动物的祖先,因为它的头骨上还保留着两栖动物的上颞骨和间颞骨,还具有耳缺;镫骨的位置也是两栖动物型的;而且在上颚、下颚的边缘也还有迷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