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株的研究简史,并着重阐述了现用减毒活疫苗株SA_(14)-14-2的生物学特点、分子生物学、免疫效果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2.
3.
恒河猴与人同属灵长类动物,对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感染都能产生病毒血症和抗体应答。我们曾用在地鼠肾细胞传代的乙脑减毒53株疫苗,及其鸡53疫苗(即原53株在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的感染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病毒性脑炎最严重的一种。目前仍然是许多亚洲国家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年发病率高达10/10万,病死率为25%,发病最高的为儿童和老人,并常伴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5.
实验证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减毒株的脑细胞吸附能力明显低于强毒株。据此,我们发展建立了一种从强毒SA14株中快速、简便地筛选减毒株的新方法。将3周鼠脑细胞37℃吸附SA14株1小时,从未吸附的病毒颗粒中挑出3个减毒株(C4、C5和B1)。将C5株再次吸附筛选,得到C563株。C563株已完全丧失对3周鼠的脑内毒力和皮下毒力,免疫小鼠一针即能诱导良好的抗体反应和保护力,经BHK21细胞盲传5代或乳鼠脑传一代,毒力没有明显回升。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乙型脑炎活疫苗细胞免疫检测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流行性乙型脑炎活疫苗细胞免疫检测方法。采用纯系Balb/c(H-2d)小鼠制备效应细胞,以同一品系Balb/c(H-2d)小鼠原代肾细胞为靶细胞。当效靶细胞比例为20∶1,杀伤时间为4小时,MTT反应时间为4小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作用最强。利用该法对乙脑活苗和死苗免疫小鼠进行了CTL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法重复性好,活苗诱导CTL杀伤作用强于死苗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优化冻干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冻干工艺,运用正交试验法L934考察不同冻干参数对该疫苗成品质量的影响,以外观、残余水分、病毒滴度以及热稳定性为直观分析指标,并对病毒滴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主干燥时间和主干燥真空压力对病毒滴度的影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的冻干参数为预冻温度-35℃、时间2h;主干燥温度从-35℃升温至-10℃,再由-10℃升温至33℃,总耗时16h,真空压力0.220mbar;二次干燥的温度维持于30℃,真空压力为0.001mbar,终点测试压力无变化时结束。对冻干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冻干参数筛选优化后,可得到较佳的冻干曲线,经验证该曲线适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8.
1.幼驹能从乙脑活疫苗免疫的母马,获得先天性中和抗体。出生后1—3日采取的幼驹血清内中和抗体强度相当高,82.1%幼驹的血清中和指数达1,000以上。此种抗体随幼驹成长而逐步降低,但可持续4—5个月或更久。 2.幼驹从母体获得的被动性抗体,能抑制活疫曲免疫引起的免疫反应;而马匹自然获得的自动性抗体,对活疫苗的免疫反应却无抑制作用。 3.对先天性抵抗力的机制、先天性被动免疫从母体传递至子体的途径、先天性被动免疫对话疫苗负疫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乙脑减毒活疫苗株SA14 14 2的神经毒力减毒机制 ,用RT PCR方法分别扩增不同减毒程度毒株的E基因 ,克隆、测序 ,继而对各毒株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A14 强毒株与SA14 12 1 7株间只有 3个氨基酸发生改变 (E 10 7,E 176 ,E 4 39) ,SA14 12 1 7与SA14 9 7和SA14 5 3株间有另 3个氨基酸发生改变 (E 138,E 2 79,E 315 )。SA14 9 7株与SA14 5 3株只有一个核苷酸NT 4 0 5不同 ,但未引起氨基酸改变。SA14 14 2疫苗株除保留SA14 12 1 7和SA14 9 7所改变的 6个氨基酸外 ,另有 2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 (E 177,E 2 6 4 ) ,共计在E区共发生 8个氨基酸的替代。SA14 12 1 7株的低神经毒力很不稳定而其余各株的弱毒特征很稳定。因此 ,E 176 (Ile→Val) ,E 4 39(Lys→Arg)和E 10 7(Leu→Phe)可能与神经外和神经内毒力减弱有关。E 138(Gul→Lys) ,E 315 (Ala→Val)和E 2 79(Lys→Met)的突变可能与神经毒力的减弱和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11.
12.
乙型脑炎14-2株冻干活疫苗的生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乙型脑炎病毒14-2株经地鼠肾细胞连续传23代,各代次的病毒滴度和回传乳鼠后的毒力都较稳定,与5-3株无差异。各代次的神经毒力和中枢神经外毒力也与5-3株相同。脑内感染12~14克小白鼠均不致死,皮下感染也不致病。用地鼠肾细胞经36℃培养4天,病毒增殖达到高峰,滴度为8.0~8.5logTCID50/0.2ml。病毒培养液的pH值为7.4~7.6时,病毒增殖高峰可持续3天。以1%明胶、5%蔗糖为保护剂,在冻干后无真空、不充氮的条件下。14—2株活疫苗在37℃可保存10天,室温(16~31℃)可保存4个月,5~8℃可保存一年,病毒滴度均无明显下降.冻干后充氮或不充氮病毒的滴度及稳定性看不出差异。冻干14—2株活疫苗融化后,用Eagle’s液稀释,置22~23℃8小时,滴度不变,若以生理盐水稀释,则可保持2~4小时;以蒸馏水稀释只能稳定2小时。  相似文献   

13.
1. 用乙脑病毒的减毒株C株和强毒株P,株免疫仔猪,接种P,株后48和72小时从仔猪血液中可检出病毒,用C株免疫的动物,检查病毒血症全属阴性。 2. 免疫前后检查和比较血清抗体的结果是:用P3株免疫的两只仔猪,免疫后抗体比免疫前明显增长;用C株疫苗10毫升和1.0毫升各免疫6只的两组动物中,免疫后分别有5只和2只抗体明显增长;接受灭活疫苗的6只动物,抗体全未增长。 3. 比较各组动物免疫前后血清抗体水平(见表2)还发现,对照组和灭活疫苗组内各有两只、C株疫苗10毫升免疫组内有一只动物,免疫后较免疫前的抗体水平反而有所降低。此种降低显然是母体被动抗体水平随年龄增大而下降的表现。 4. 在乙脑流行季节,从各组动物体内连续采取血管末梢血液,分离自然界散布的野生乙脑病毒,以观察流行病学保护效果。从对照组动物10只中有5只、灭活疫苗组6只中的2只分离到了野生乙脑病毒;而在用c株免疫的两组共12只,用P|株免疫的2只中,没有得到乙脑病毒。这些数据可以说明,C株病毒可用于免疫仔猪以防止自然界乙脑病毒造成的病毒血症,使用剂量小到1.0毫升仍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乙脑减毒活疫苗株SA14-12-1-7的神经毒力减毒机 制,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不同减毒程度毒株的E基因,克隆、测序,继而对各毒株序列进 行比较.结果表明SA14-12-1-7强毒株与SA14-12-1-7-12-1-7株间只有3个氨基酸发生改变( E-107,E-176,E-439),SA14-12-1-7-12-1-7与SA14-12-1-7-9-7和SA14-12-1-7-5-3 株间有另3个氨基酸发生改变(E-138,E-279,E-315).SA14-12-1-7-9-7株与SA14-12-1-7-5-3株只有一个核苷酸NT -405不同,但未引起氨基酸改变.SA14-12-1-7疫苗株除保留SA14-12-1-7-12-1-7和SA14-12-1-7-9-7所改变的6个氨基酸外,另有2个氨基酸发生了改 变(E-177,E-264),共计在E区共发生8个氨基酸的替代.SA14-12-1-7-12-1-7株的 低神经毒力很不稳定而其余各株的弱毒特征很稳定.因此,E-176(Ile→Val),E-439(Lys→Arg)和 E-107(Leu→Phe)可能与神经外和神经内毒力减弱有关.E-138(Gul→Lys),E-315(Ala→Val)和 E-279(Lys→Met)的突变可能与神经毒力的减弱和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乙型脑炎病毒减毒株(2-8株)和野毒株(SA14株)在生物学性质上有明显的不同,特别是嗜神经毒力方面,2-8株已丧失了对小白鼠、马,猴等敏感动物的脑内致病力。为了探讨这些生物学性质变化的物质基础,我们开展了乙脑强、弱毒株聚丙烯酰胺凝胶  相似文献   

16.
1.1973—1978年内于某海岛小学儿童测得乙脑抗体阳性者,除1978年一例中和指数为1,862外,其余中和指数均<10,说明该岛乙脑隐性感染率较低,5年内为12.5%。 2.活疫苗初种后抗体阳性率为77.6%,一年后下降至57.7%,再接种一针后抗体即迅速上升至100%. 3. 活疫苗初种后次年再接种一针,其中和抗体水平维持较好,五年后其阳性率仍为70.6%。 4.活疫苗初种后,中和指数>1000的儿童其抗体可维持较久。<1000者一年后下降约60%,但再接种后中和指数述。>10c0者其抗体阳性率在第五年仍维持92.8%,<1000者则至第五年已降为58.8%。考虑到其中一部分儿童仍有隐性感染,因此活疫苗接种后五年的实际抗体阳性率可能还低些。  相似文献   

17.
18.
为研究乙脑病毒减毒株SA14-14-2 E蛋白基因稳定性,将乙脑病毒减毒株SA14-14-2在原代地鼠肾细胞(PHK)上传至18代,应用RT-PCR分别扩增PHK6代、PHK7代、PHK8代、PHK13代、PHK18代E蛋白基因并测序后,与Genebank中乙脑病毒减毒株SA14-14-2(D90195)进行比较分析。PHK6、PHK7、PHK8代病毒与D90195 E蛋白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PHK13、PHK18代病毒与D90195E蛋白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8%、99.7%,与D90195E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6%、99.4%。各代次病毒E蛋白与减毒相关氨基酸未发生改变,同时所有突变的氨基酸均非SA14原有的,故不是恢复性突变。结果表明乙脑病毒减毒株SA14-14-2的遗传学特性稳定,从分子水平证明乙脑病毒减毒株SA14-14-2及其生产的疫苗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用ELISA试剂盒检测乙脑减毒活疫苗中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的残留量。以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线性范围内加入高、中、低3种浓度的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测定其在疫苗稳定剂、疫苗稳定剂10倍稀释溶液、试剂盒稀释液中的回收率,以及在10倍稀释乙脑减毒活疫苗中的回收率。高、中、低浓度的卡那霉素在疫苗稳定剂、疫苗稳定剂10倍稀释溶液、试剂盒稀释液中的回收率为101.40%~124.80%之间;原倍疫苗稳定剂对庆大霉素的测定有明显干扰,在原倍疫苗稳定剂中低浓度和中浓度的庆大霉素的回收率高达2280%和575%,但其它测定条件下回收率在90%~125%之间。在10倍稀释的乙脑疫苗中加入一定量的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回收率分别为124%和103.25%。用10倍稀释法测定1人份规格的乙脑减毒活疫苗17批、5人份规格的乙脑减毒活疫苗19批。乙脑减毒活疫苗10倍稀释后,可用ELISA试剂盒检测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残留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