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藏雪鸡的生态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藏雪鸡是鹑类中最大的一种,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由于藏雪鸡秋冬集群,便于捕取,故属著名的狩猎禽类之一。 藏雪鸡属古北界青藏区的特产鸟类,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北由祁连山起,南抵喜马拉雅山止,西至帕米尔东部,东达川西。仅分布于亚洲中部地区,通常栖息在海拔3.200米  相似文献   

2.
藏雪鸡(retraogallus tibetanus)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16年5-8月,在青海省尖扎县,采集藏雪鸡新鲜粪便及可能食用的植物,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研究了藏雪鸡食性.结果表明:藏雪鸡能以各种植物器官为食,叶片是其食用的主要器官,茎次之,再次是花和果(种子),根极少;藏雪鸡所食...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原产地为西藏自治区白朗县马乡地区(海拔4500m以上)的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在人工条件下(在拉萨市区海拔3650m)为期4年的饲养繁殖情况,以及藏雪鸡在人工条件下所产的卵和野生卵的大小及重量的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
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帕米尔高原作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之一,喜马拉雅雪鸡和藏雪鸡在此混群分布。以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为研究对象,采用PCR和测序技术,研究了mt DNA D-loop区序列特征,下载Gen Bank已提交的雪鸡序列,利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和中介网络关系,以阐明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遗传多样性水平和系统进化地位。结果表明: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mt DNA D-loop序列富含A、T碱基,含量为59.8%,存在64个多态位点,占核苷酸总数的5.5%,其中单一多态位点29个,简约信息位点33个,两处插入或缺失,转换发生的频率远远高于颠换;25个个体存在23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度(Hd)为0.92±0.0001,平均核苷酸多样度(π)为0.00958,平均核苷酸差异度(K)为11.067,说明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核苷酸多样性较低,单倍型多样性高,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喜马拉雅雪鸡与藏雪鸡分为明显的两大簇群,本研究涉及的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出现遗传分化,呈现明显的2个进化支;中介网络关系分析显示雪鸡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本研究雪鸡84%的单倍型聚在以东帕米尔高原为中心的进化支上。因此,建议扩大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东帕米尔高原境内)范围,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恢复生态环境,以提高雪鸡栖息地的生存适宜性。  相似文献   

5.
藏雪鸡在西藏的数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朴仁珠 《动物学报》1990,36(4):433-435
藏雪鸡(淡腹雪鸡)为高原特有种类,是鸡类中垂直分布最高的一种。在西藏一般分布在4000米以上的裸岩砾石带中,但活动范围可及5500米乃至6000米高山。唯冬季有时下降到3500米左右的高原草原,甚至到草甸草原中觅食和活动。  相似文献   

6.
1990年6月下旬,在新疆北塔山发现阿尔泰雪鸡 Tetraogallus altaicus (Gebl.)系我国鸟类一新纪录。 雪鸡在全世界已知有5种,按腹部颜色分为喑腹和淡腹两个组,淡腹组的腹部呈白色,包括阿尔泰雪鸡丁 T. altaicus (Gebl. )和藏雪鸡 T. tibetanus Gould两种;暗腹组的腹部成暗色,具细小波纹状花  相似文献   

7.
拉萨藏雪鸡春季栖息地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5年3—4月,在拉萨曲水县雄色寺周围山上的灌丛地,对藏雪鸡栖息地选择,通过调查和测量与其有关的14个参数,发现雪鸡喜欢在灌丛盖度较低、距离民居近的地方觅食,并喜欢在灌丛盖度较低、草本种类较少、草本盖度较低、岩石较多、距民房距离较近的地方休息。另外还发现,人类保护和投食对雪鸡栖息地选择也有很大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地区的雪鸡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8.
巫明焱  何兰  税丽  董光  程武学 《生态科学》2018,37(3):176-183
藏雪鸡是国家II 级保护动物, 研究其在中国的适宜生境有利于为其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基于藏雪鸡在中国境内的111 个实际分布数据及27 个环境特征变量, 利用MaxEnt 生态位模型和GIS 技术, 我们对其适宜生境及主导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 并划定了四大主要保护区域。研究结果: (1)藏雪鸡在全国的适宜生境总面积约147.37 万km2,而且主要集中分布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新疆、云南等地; (2)海拔高度(46.2%)、距居民点的距离(20.4%)、等温性(9.5%)、距道路的距离(5.3%)、温度变化方差(4.6%)是影响藏雪鸡分布的5 个主要环境因子; (3)根据适宜生境初步划定西藏南部、青海东-甘肃西部、川西-青海东南-云南西北部、新疆东南-青海西部为四大保护区。该研究结果对合理有效的保护该物种及其生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5年3—4月,在拉萨曲水县雄色寺周围山上的灌丛地,对藏雪鸡栖息地选择,通过调查和测量与其有关的14个参数,发现雪鸡喜欢在灌丛盖度较低、距离民居近的地方觅食,并喜欢在灌丛盖度较低、草本种类较少、草本盖度较低、岩石较多、距民房距离较近的地方休息。另外还发现,人类保护和投食对雪鸡栖息地选择也有很大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地区的雪鸡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0.
喜马拉雅雪鸡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生存海拔最高的鸡类,同时在维持生态平衡和鸟类高海拔适应性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本研究以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测序法,拼接组装获得该物种线粒体(mtDNA)全基因组序列,对mtDNA全序列进行注释和结构分析,并选择GenBank已提交的鸡形目鸟类mtDNA序列,利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为该物种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结果表明:喜马拉雅雪鸡的mtDNA全长为16 691 bp,基因种类、数量及排列顺序与鸟类线粒体基因典型排列顺序一致。基因组核苷酸含量为A:30.2%;T:23.9%;C:32.2%;G:13.8%;(A+T)含量(54%)略高于G+C (46%)含量,AT-skew为0.116 7,有一定的碱基偏好。在本研究中,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起始密码子以ATG为主,终止密码子以TAA为主。预测了22个tRNA的二级结构,均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共有错配25处,以GU错配为主,喜马拉雅雪鸡tRNASer (UCN)基因比藏雪鸡的tRNASer (UCN)基因多出3个碱基;系统发育树构建表明雪鸡与鹌鹑关系最近,我们发现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与甘肃阿克塞自治县喜马拉雅雪鸡形成两个独立的进化支。  相似文献   

11.
暗色鸦雀的一新亚种——二郎山亚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在编写中国经济鸟类志的过程中,曾先后于1960年4—7月间在四川中部采到几只暗色鸦雀,与旧藏的同一种标本(三十年代采自四川峨眉山)进行对比,发现有些羽色上的不同。随后经研究后,才知这些差异是由于旧藏标本狐化变色之故,不足为凭。 近二、三年,李桂垣、张清茂等同志又从四川峨眉山、二郎山及金口河区永胜的瓦山  相似文献   

12.
雪鸡属分类地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种鸡形目鸟类,包括4个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12个喜玛拉雅雪鸡T.himalayensis、1个阿尔泰雪鸡T.altaicus、1个石鸡Alectoris chuckar和1个斑翅山鹑Perdix dauurica为材料.通过P(永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6基因513个碱基,同时从GenBank下载25种鸡形目鸟类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通过对鸡形目24个属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共有214个变异位点,简约信息位点184个.以鸿雁 Anser cygnoides为外群,在运用不同分析方法得到的拓扑结构基础上,构建了最大简约树(MP)和最大似然树(ML),结果表明鸡形目鸟类鹑族和雉族基本上是多系发生的.结合分子钟和遗传信息分析,可以得出雪鸡属在鹑族中形成的时间相对较晚,约在14.6Myr出现石鸡属的祖先种群;而在约12.6Myr属和鹌鹑属开始出现.雪鸡属的祖先足起源于低海拔环境,后来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逐渐降起和更新世冰期事件的发生各自演化形成现今各个种.  相似文献   

13.
暗腹雪鸡的繁殖及食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常城  刘乃发 《动物学报》1993,39(1):107-108
暗腹雪鸡 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 属国家保护动物,郑作新等(1978)、沈孝宙等(1963)对其生态仅有零星报道。1984年4月至 1989年 5月,我们在甘肃东大山(39°00′—39°04′N;100°45′—100°51′E.)、冷龙岭(39°34′—38°14′N;101°49′—102°22′E.)和野马山(39°40′—39°50′N;95°15′—95°45′E.)对暗腹雪鸡青海亚种 T.h.koslowi 的繁殖和食性进行了研究。 一、暗腹雪鸡繁殖期的生态分布 在东大山,暗腹雪鸡繁殖期主要分布于海拔 2 400—3 200m的亚高山草甸、山地草原和荒漠草原。其中,山地草原是营巢区,余为觅食区。冷龙岭植被与东大山相似,暗腹雪鸡的生态分布也类似。野马山植被单调,暗腹雪鸡仅分布于山地草原。  相似文献   

14.
暗腹雪鸡人工饲养繁育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世界共有5种雪鸡(Tetraogallus),新疆境内有3种分布,其中暗腹雪鸡(Tetraogollus himalayrnsis)广泛分布在天山,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1993年以来先后承担了2项雪鸡研究项目。本文报导了暗腹雪鸡的人工驯化繁育的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5.
新疆兽类新种与新亚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派员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在新疆南部与北部作了鸟兽区系考察,采获大批标本。作者有机会对全部兽类标本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其中跳鼠科三趾跳鼠之二亚种、鼠科林姬鼠之一亚种以及仓鼠科沙鼠亚科之一种和子午沙鼠之一亚种均为科学上的新纪录。兹分别记述于后(模式标本及比较标本均藏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兽类标本室):  相似文献   

16.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喜马拉雅雪鸡育雏栖息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永峰  包新康  刘迺发 《生态学报》2010,30(9):2270-2275
2005年4—7月,采用样方法和直接观察法,对甘肃省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喜马拉雅雪鸡(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育雏期的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测量了16个正在觅食、未受到干扰的雪鸡育雏栖息地和14个阴阳坡的对比样方。研究表明,育雏期的喜马拉雅雪鸡主要选择在海拔3301—3600m之间、中坡及中坡以上的坡位、坡度11—30°之间的灌丛草地活动,这有利于雏鸟获得足够的食物供应和更好的保护后代。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雪鸡育雏期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分为捕食因子和食物因子两类,其主要因子依次为灌丛长度、物种丰富度、地面异质性以及附近(500m内)的悬崖数量。喜马拉雅雪鸡对育雏栖息地的选择其实是最好的食物资源和最有利于逃避敌害之间的权衡,即捕食因子与食物因子之间权衡的结果,这可能是喜马拉雅雪鸡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避免被天敌捕食的行为适应,是高寒地区鸟类的一种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曾于1963年4—10月在青海玉树地区,对本区兽类进行了考察,获标本553号,计37种,其中发现西藏鼠兔一新亚种Ochotona thibetana nangqenica Subsp.nov.现报道于下。 藏鼠兔Ochotona thibetana nangqenica,新亚种 正模 630053号,♀,1963年5月15日,采自青海省囊谦县柏扎林场。海拔4,100米。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雪山没了雪,就像一个美丽的姑娘没了头发!羌塘位于世界屋脊之巅,海拔高,氧气少,寒冷而干燥。然而,这些看似消极的因素,却是大自然赠予这里所有生灵的礼物,再加上这片土地还未被人类活动所干扰,因此孕育着无数的生命,例如优雅的黑颈鹤、笨拙的藏雪鸡、魁梧的西藏盘羊、飒爽的藏羚羊、小巧的藏原羚、健硕的藏野驴、强壮的野牦牛和隐秘的雪豹。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和2005年的4~7月,采用绝对数量调查与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甘肃省东大山自然保护区和盐池湾自然保护区的高山雪鸡繁殖期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东大山核心区高山雪鸡繁殖期的种群密度为7.12±1.05只/km2(5.85~8.33),总体密度为4.88±1.50只/km2(3.33~6.32);盐池湾高山雪鸡繁殖期的种群密度为4.25±2.10只/km2(2.86~6.67).东大山核心区高山雪鸡的种群密度与1990年相比稍有下降,而总体密度则有所上升.人工捕捉和偷猎等是影响研究区内高山雪鸡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我国藏鼠兔一新亚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动物病调查队于1983年5-9月在青海东部进行动物病调查时,采到一些藏鼠兔(Qchotona thibetana)标本,鉴定后,发现系一新亚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