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若以J.Braunblanquet出版《植物社会学》(Pflanzensoziolgie,1928)一书算起,已有60余年的历史了。尽管常常把植物社会学理解为植物群落学、群体生态学或地植物学的同义语,但从学科的发展及其内容和体系来看,该学科是有其固有特征的。当今,各学派逐步分化和改变,学派间相互渗透和融合。法国的植物社会学虽然也  相似文献   

2.
法瑞学派也称Braun-Blanquet学派, 盛行于欧洲大陆, 也是当今全球植被科学的一个重要学派。该文对这一学派的发展历史、植被科学理论和野外实践, 以及群落分类系统做了简要介绍。法瑞学派的发展可分为开创(1910-1943年)、发展(1945-1980年)、分化(1980-1990年)和融合(1990年至今)四个时期。法瑞学派重视野外实践, 强调植物群落内的相互关系和动态发展, 强调植物群落主要属性是物种组成, 以及特征种(或鉴别种)在群落分类和评价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制定了一套详细的野外调查方法和样地归类的程序; 建立了以“群丛”为基本等级的一个自下而上、严谨的、正规的植被分类体系; 具有理论上的兼容性和技术上的开放性等优点。这些都为当代植被生态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 法瑞学派在特征种界定、群丛定义、样地数据集成与转换、与生态外貌系统连接等方面存在一些尚需改进的地方。最后, 该文概述了法瑞学派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以及目前在中国植被研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至少上溯至《神农本草经》,我国已具备了有据可查的较为系统的植物分类编目,惟古代的植物分类编目及发展主要依循本草学传统,偏重于药用、饮食、园林布景等现实用途,终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系统科学分类,以致在近代落后于西方.文中较全面地回顾了我国植物分类编目的历史,综合比较了现在省级行政区的地方植物志和国家植物志等情况,并结合现在已完成的植物志编研过程中的问题,对我国未来的植物分类编目提出了展望.同时在文中指出了现在国内许多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中涉及的植物调查编目缺乏标本凭证的现象,强调了植物分类编目过程中凭证标本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植物生态学报》1958,44(7):699
法瑞学派也称Braun-Blanquet学派, 盛行于欧洲大陆, 也是当今全球植被科学的一个重要学派。该文对这一学派的发展历史、植被科学理论和野外实践, 以及群落分类系统做了简要介绍。法瑞学派的发展可分为开创(1910-1943年)、发展(1945-1980年)、分化(1980-1990年)和融合(1990年至今)四个时期。法瑞学派重视野外实践, 强调植物群落内的相互关系和动态发展, 强调植物群落主要属性是物种组成, 以及特征种(或鉴别种)在群落分类和评价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制定了一套详细的野外调查方法和样地归类的程序; 建立了以“群丛”为基本等级的一个自下而上、严谨的、正规的植被分类体系; 具有理论上的兼容性和技术上的开放性等优点。这些都为当代植被生态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 法瑞学派在特征种界定、群丛定义、样地数据集成与转换、与生态外貌系统连接等方面存在一些尚需改进的地方。最后, 该文概述了法瑞学派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以及目前在中国植被研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结合现代植物学、DNA测序与信息等关键技术而产生的新一代智能植物志(iFlora),其研发中最首要和迫切的任务之一就是如何将前沿、准确和完善的植物数据信息进行特色整合及智能化处理,为用户提供一个客观而科学的,具理论和实际应用为一体的植物学知识共享平台,并有效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植物资源信息渠道。本文简要介绍了与传统植物志和目前常用的电子植物志数据库相区别的iFlora数据信息的分级内容、特点和功能,并强调了作为iFlora的核心数据信息,即用于物种鉴定的植物DNA条形码、关键形态学分类特征、植物图像等识别数据,以及分子系统发育数据等。以杜鹃花科(Ericaceae)白珠树属(Gaultheria)和其属下红粉白珠(G.hookeri)为例,介绍了iFlora采用的三类数据(核心数据、基础数据和拓展数据)构成的三级信息及其功能,同时探讨了信息整合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组织培养技术的日益成熟,使数以千计的植物通过器官或胚胎发生形成了再生植株。按照Haberlandt的细胞全能性学说,即植物的每个体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因此人们起先认为本质是无性繁殖的组织培养所得到的再生植株应与原来植株的基因型是一致的。但是,随着有人首先注意到培养的细胞和再生植株有形态及染色体变异以来(Blakely等,1964),已有众多的报道发现植物离体培养物和再生植株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异。其中许多变异在品种改良上颇有价值,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兴趣。一些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现象作了很好的综述(Larkinand Scowcroft,1981;Orton,1983;Maliga,1984;商效民,1984;朱至清,1991)。本文结合近些年的新进展,对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领域进行较系统的评述,以丰富体细胞遗传学的内容,促进其在植物改良上应用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苏北部晚志留世“植物碎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怪  李军 《古生物学报》2001,40(1):51-60
系统研究江苏北部晚志留世地层中的植物碎片,包括表皮(3个类型)、管状体(3属5种)和其它分子,这些植物碎片与世界上(如:Anglo-Welsh Basin和Scotland)同时期地层中的植物碎片相似,通过研究认为,这些表皮可能产自较高等陆生植物和Nematophytes;管状体来自Nematophyte。根据研究结果,并结合已有的资料,认为华南地区Ludlow-Pridoli期发育的6个沉积区。  相似文献   

8.
中国毛莨科植物小志(十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发现了乌头属2新种、毛莨属1新种,铁线莲属1新种,1新变种,及1新同物异名;讨论了吴兴铁线莲的系统位置,和西南银莲花、西南毛莨、唐松草等种的地理分布现象,认为有关分布现象系由第四纪冰期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9.
福建,月桂香浓,四季如歌。就是从这里,杨贞标走出去了,带着炽烈而坚定的信念,带着朴实而淡定的笑容,带着故乡的土地给予的宽厚而温良的品格,在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的科研道路上,在植物发育学领域里取得了显著成就,并成为植物科学领域国际学术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青岛会议之后,相继有不少摩尔根学派的专家对米丘林遗传学中的很多问题提出了若干批评,而米丘林学派的专家却一直显得很消沉。因之,使不少人,主要是一些对米丘林学说没有什么根基的青年人和学生感到:米丘林遗传学真是太抽象、概念和哲学化了,研究方法粗枝大叶,阶段发育理论、活质学说、复壮方法、春化处理、无性杂交、春麦变冬麦、获得性遗传、遗传性定义等等,不是有问题,就是弄错了!没有什么学头和搞头了!事实是否如此,希望米丘林学派的专家也能发表一点意见。我们对米丘林遗传学懂得大少、太肤浅。  相似文献   

11.
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和维管植物新系统中科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型、记录植物种类最多的植物志,它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的植物资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近年来,基于分子系统学研究提出的APG系统被广泛接受,相应方法得到的系统也相继应用于整个维管植物中。以APG系统为代表的维管植物新系统为全面和系统地修订植物志提供了新的系统框架。本文依据最新的分子系统学“线性排列”成果与《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在科级水平上进行对比,确定了以APG系统为代表的分子系统框架下中国维管植物为309科,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38科,裸子植物10科和被子植物261科。尽管中国维管植物不少科的界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总数却变化不大,在《中国植物志》中为300科,“Flora of China”为309科。此外,还重点介绍了一些主要科的变动情况。  相似文献   

12.
在《广西植物》第21卷第4期381~382页刊登了我国地方植物志出版情况简介(六)之后,又有一些地方植物志陆续出版,为了及时反映我国地方植物志的出版状况,作者根据最近收集的资料,将这些信息简介如下,供大家参考,遗漏之处,还望广大读者多加批评指正。1.《湖南植物志》,第2卷(2000),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杨梅科至芍药科。该志计划出7卷,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蕨类植物按秦仁昌(1978)系统,裸子植物按郑万钧(1977)系统,被子植物按恩格勒A.Engler(1964)系统。2.《广东植物志》,第4卷(2000),包括裸子植物中的10科和被…  相似文献   

13.
景观资源美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破坏,景观已经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人类开始把它放到与其它资源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景观资源评价是其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的前提.在论述美学、审美及景观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审美心理学机制和审美途径,比较了传统与现代景观审美研究的方法,讨论了景观审美的重要理论(如柏拉图主义、康德学说、移情论、格式塔学派、马克思美学理论、Appleton理论),研究了景观评价方法的四大学派两大阵营(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经验学派、景观环境科学及景园文化),分析了国内外景观评价的成功实践.研究表明,景观评价历史发展以专家学派与感知学派竞争为特色,专家学派在景观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而心理感知学派在研究领域处于支配地位,它们都认为景观质量决定于景观生物物理特性与人的感知判断;未来的景观资源评价仍表现出专家学派和感知学派共同主导、各自探索的特点;景观资源信息化与视觉时空动态模拟将冲击传统景观评价,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将帮助迎接这些挑战.作者提出了21世纪景观评价的新特征: ①学派兼容并蓄,不断走向融合;②多学科交叉,注重量化评价;③强调环境信息,重视生态价值;④现代科技普遍应用,景观信息动态智能化;⑤景观模拟逼真化,主观感受现场化;⑥关注历史内涵,景观文化地位上升.  相似文献   

14.
刘夙  刘冰 《生物多样性》2015,23(2):254-258
<正>自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奠定了植物科学命名的基础之后,国际上通用以拉丁语命名的植物学名(scientific name)作为学术交流的标准。除学名之外,植物的其他任何名称(包括所有非拉丁语名称)都叫作俗名(vernacular name)。在同一种语言的俗名中,又分普通名和别名(王锦秀和汤彦承,2005)。普通名是使用该语言的共同体普遍接受的名称,通常是综合性、权威性的植物志或植物名录中用作分类群正式名称的单一名称;而别名是普通名之外的其他所有俗名的统称,其应用常常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1.关於高等植物个体发生或个体发育的学说总共只有半世纪的历史,但是其特点就是极为蓬勃地向前推进着和显示着很多卓越的成就及发现。其中包括确定了植物个体发生的节奏和外界环境条件与外界作用条件改变的规律之间的依赖性,阐明了温度因素在植物发育中的作用,发现了光周期,了解异性器官在形态和生理变化的规律性,发现植物激素,阐明激素,维生素以及其他生理活动性物质的生理作用。与了解具有重要意义的新事实有关也出现了相当的理论概括——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的理论,关於多年生植物发育的连续时期理论,关於冬性及春性植物的阶段发育概念,关於年龄变化的概念,生长和向性的激素理论,关於植物发育和其他过程的激素概念。在无可非议地估价  相似文献   

16.
分子进化与自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个生物学的发展情况来看,生物进化论的研究有三个不同的层次或水平:其一是形态水平;其二是细胞学水平(染色体水平);其三是分子水平。在遗传学未建立之前,生物进化论基本上是通过分类学、解剖学、胚胎学和古生物学等学科进行定性研究,从表型水平上比较其异同,找出彼此间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达尔文进化论自十九世纪以来是较完善的进化论学说,但任何一个自然科学理论都不是绝对真理,都有其时  相似文献   

17.
所谓植物雄性不育 (male sterility)是指植物体中雄蕊发育由于受到某些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育不正常 ,无有效花粉形成 ,但这种影响对雌蕊发育的影响很小或无影响 ,雌蕊能正常发育和正常受精的 1种不育现象 ,在植物界是很普遍的。据 Kaul报道 ,已经在 4 3科 ,16 2属 ,32 0个种或种间杂种中发现雄性不育。1 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基础植物雄性不育根据其是否遗传可分为遗传性不育和非遗传性不育。前者是指其雄性不育特性可以在世代间传递 ,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后者是指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雄蕊发育受阻 ,而导致花药发育不正常所形成的雄…  相似文献   

18.
在19世纪的下半期,在西欧形成了魏斯曼的种质学说。这个学说在达尔文学说的基础上对遗传和进化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于是出现了新达尔文主义。魏斯曼的种质学说对生物学,特别是对遗传学、胚胎学和进化论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些学科都要谈到这个学说。但是,不同的学派和不同的学者,对这个学说有截然不同的评价。例如,摩尔根学派一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这个学说,认为这个学说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有些学者甚至相当全面地接受这个学说。米丘林学派一般采取相反的态度,认为这个学说对生物学的发展没有积极的作用。有些学者甚至认为这个学说是反达尔文主义的,是形而上学的,唯心的,反动的。有些实验胚胎学家对这个学说又另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吴兆洪   《广西植物》1986,(Z1):63-78
蕨类植物由于它在植物系统发育史上的重要地位,几百年来都受到植物学家们的注意。经过蕨类学家们几百年的探索,创见迭出,现在已发展成为植物学中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蕨类植物学。对蕨类植物进行科学的研究可追溯到十六世纪。在十六世纪以前,植物分类学是按照用途(特别是药用)而分门别类的,过去蕨类植物的记载只是零散地见于一些有  相似文献   

20.
《生命科学》2008,20(5):729-733
神经科学研究也是跨学科的前沿交叉研究领域,研究神经系统发育、进化、功能以及出现的功能紊乱。神经科学研究可在不同水平开展:从功能角度,按照自下而上的思路研究,从分子、遗传、细胞、环路到系统、行为水平。可以反过来按照自上而下的思路研究神经科学,从行为到环路、细胞水平。研究人员都是从这两方面来研究,可能更多是从白下而上来研究。从哪个角度开展研究是更有效的途径;如何更好地桥接这两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非常值得讨论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