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研究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在膀胱癌中的特异性成像。方法:通过染料与膀胱癌细胞及正常细胞共孵育,观察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是否能够实现膀胱癌细胞的选择性成像。利用细胞器示踪剂观察近红外荧光染料在膀胱癌细胞内的共定位;使用IR-783检测循环血液中及尿液中的膀胱癌细胞。结果: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可被膀胱癌细胞选择性摄取。IR-783可选择性聚集在膜性细胞器如线粒体和溶酶体内,这种选择性聚集作用使IR-783可以保持较长的染色效果。近红外染料可以检测到血液或尿液极少量的膀胱癌细胞。结论: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能够被膀胱癌细胞特异性吸收,可用于血液和尿液中膀胱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整合素α6亚单位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合素为跨膜糖蛋白,属于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胞外域介导细胞与细胞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识别与结合,胞质域与细胞骨架和信号转导系统相连。α6亚单位与β1或β4亚单位非共价结合形成异二聚体,是细胞外基质蛋白质——层粘连蛋白的单特异性受体,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多种肿瘤的发生伴有整合素α6表达水平的变化,包括表达水平的升高、降低或极性分布的变化。表现为一些不表达α6β1的细胞,如肝细胞癌变后通过新合成的α6β1介导了肿瘤细胞与基底膜间相互作用而促进了肿瘤细胞的转移;表达α6β1的细胞α6β1失去沿基底膜的极性分布,导致细胞与基底膜的结合减弱,癌细胞易于脱落而发生转移;还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泌而促进肿瘤的转移,并导致肿瘤细胞的低分化表型。整合素α6可以促进肿瘤新生脉管的生成,一方面增加瘤组织的血供和营养,促进肿瘤的生长;另一方面促进脱落的肿瘤细胞进入血循环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3.
不同转移潜能膀胱癌细胞糖组相对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膀胱癌是发生在膀胱黏膜组织上的一种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阶段的诊断和治疗是降低膀胱癌死亡率的最有效方式.肿瘤的发生过程与糖链表达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定量分析膀胱癌发生过程中糖链的表达变化尚未有研究.本研究以2株人膀胱正常上皮细胞系(HCV29、HUCV1),1株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细胞系(KK47),和3株浸润性膀胱癌细胞系(YTS1、J82、T24)为研究材料,应用本室建立的利用乙酰肼修饰糖链唾液酸,以及[12C6]-和[13C6]-苯胺同位素修饰糖链还原性末端技术,然后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进行膀胱上皮细胞不同病理状态的糖组相对定量分析.从6株细胞中共鉴定出52种N-连接糖链结构,并定量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糖链在不同细胞中的分布差异,发现唾液酸化、岩藻糖化的N-连接糖链在膀胱癌肿瘤细胞恶化过程中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同时平分型糖链和高甘露糖型N-连接糖链也呈表达升高趋势,说明这些糖链结构的表达变化与膀胱癌发生关系密切,从而有助于进一步阐明膀胱癌发生过程中糖链相关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4.
闫冰  任凌  罗莎  李眉  戴皓洁 《生物磁学》2014,(27):5210-5212
目的:整合素αvβ3整合素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类跨膜粘附分子,其在多种肿瘤细胞及新生内皮血管细胞中高表达而在成熟血管内皮、上皮细胞及正常细胞中表达较低或无表达。基于这些特征,整合素αvβ3年来成为分子影像研究的热点之一。鉴于整合素αvβ3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中是否存在表达尚不可知,本课题拟研究整合素αvβ3人脉络膜黑色素瘤中表达情况,为以整合素αvβ3基础的分子显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培养人源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OCM-1,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整合素αvβ3OCM-1中表达水平,并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病理切片中整合素αvβ3达分布。结果: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表明在OCM-1细胞株中存在整合素αvβ3达,其表达水平介于已知高表达整合素αvβ3头颈鳞癌细胞株HEP-2和较低表达整合素αvβ3头颈鳞癌细胞株CNE-1之间,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病理切片中也存在整合素αvβ3达。结论:人脉络膜黑色素瘤中具有整合素αvβ3达,可以为后期研究基于整合素αvβ3分子显像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延伸因子4(EF4)是一种非传统的线粒体延伸因子,参与调控线粒体蛋白质合成过程.在本研究中,我们进一步探索了其在膀胱癌中的作用机制.通过检测EF4在膀胱癌及邻近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发现EF4在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异常升高,并在T分期较高的肿瘤中高表达.随后,通过在HTB-9和T-24膀胱癌细胞中敲低EF4的表达,进一步探索了EF4在膀胱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RNAi敲低EF4表达不仅可以抑制膀胱癌细胞HTB-9和T-24在体外的增殖和集落形成,还显著降低了其迁移能力,这一结果主要归因于下调EF4表达阻碍了线粒体DNA编码的呼吸链复合物亚基的翻译,影响呼吸链复合物的组装,并最终导致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障碍.以上结果表明EF4通过维持线粒体重要复合物的翻译而影响膀胱癌细胞的细胞增殖迁移及膀胱癌发生发展,并提示EF4可能是治疗膀胱癌的潜在目标分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整合素α_vβ_3为整合素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类跨膜粘附分子,其在多种肿瘤细胞及新生内皮血管细胞中高表达而在成熟血管内皮、上皮细胞及正常细胞中表达较低或无表达。基于这些特征,整合素α_vβ_3近年来成为分子影像研究的热点之一。鉴于整合素α_vβ_3在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中是否存在表达尚不可知,本课题拟研究整合素α_vβ_3在人脉络膜黑色素瘤中表达情况,为以整合素α_vβ_3为基础的分子显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培养人源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OCM-1,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整合素α_vβ_3在OCM-1中表达水平,并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病理切片中整合素α_vβ_3表达分布。结果: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表明在OCM-1细胞株中存在整合素α_vβ_3表达,其表达水平介于已知高表达整合素α_vβ_3的头颈鳞癌细胞株HEP-2和较低表达整合素α_vβ_3的头颈鳞癌细胞株CNE-1之间,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病理切片中也存在整合素α_vβ_3表达。结论:人脉络膜黑色素瘤中具有整合素α_vβ_3表达,可以为后期研究基于整合素α_vβ_3的分子显像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哺乳动物细胞内的某些蛋白质或脂类可以被糖基化修饰,而糖链末端往往存在唾液酸化的现象,催化添加唾液酸的酶为糖基转移酶(sialyltransferase,ST),而去除唾液酸的为唾液酸酶(sialidase,SA或称为neuraminidase,NEU).本实验检测了人膀胱正常上皮细胞HCV29、非浸润性膀胱癌细胞KK47和浸润性膀胱癌细胞YTS-1中唾液酸的表达,发现恶性肿瘤细胞中唾液酸的含量高于正常细胞;进一步分析唾液酸酶和唾液酸转移酶的表达,发现唾液酸酶Neu1在正常细胞中表达最高,在良性肿瘤细胞中次之,在恶性肿瘤细胞中表达最低,推测在膀胱癌中Neu1对唾液酸的异常表达起着主要作用.同时,膀胱癌细胞中Toll样受体1,2,3,4(toll-like receptors,TLRs)表达趋势也与Neu1一致.利用TGF-β处理HCV29,使之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细胞中Neu1和TLR3表达明显减少;将Neu1基因沉默后,TLR3表达也明显减少.此外,在YTS-1细胞中过表达Neu1,TLR3表达增高且激活了下游NF-κB通路.这一结果说明膀胱癌中Neu1与TLR3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为膀胱癌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8.
UCA1(urothelial carcinoma antigen 1)为自主研发的1个尿路上皮癌基因.应用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UCA1 mRNA在2种膀胱癌细胞系、11种非膀胱癌细胞系、18对膀胱 癌组织和配对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对表达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 UCA1在2种膀胱癌细胞系中显著高表达,而在其他11种非膀胱癌细胞系中表达水平很低 或者不表达,二者表达差异达14~24 81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18例膀 胱癌组织中,UCA1的平均表达水平是癌旁正常膀胱组织的12.4倍,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01). 实时荧光定量PCR使UCA1在膀胱癌细胞系及组织中的特异性高表达得以 量化.实验结果明确了UCA1作为潜在的肿瘤标记物在膀胱癌临床诊断中的意义,为定量 检测尿液UCA1表达并确定诊断膀胱癌的参考值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 (LCM)是获取均一目的细胞的有效方法。利用LCM技术从膀胱粘膜中分离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从肿瘤间质细胞中分离膀胱癌细胞,进行RNA提取、纯化、浓缩以备进一步研究。方法:采用LCM技术分别从正常膀胱粘膜及膀胱癌组织冰冻切片中获取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及膀胱癌细胞,提取RNA,并对微量RNA进行纯化、浓缩。然后用RT PCR验证TotalRNA中β actin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对照实验Ⅰ证实经LCM后RNA完整性较好;经对照实验Ⅱ初步确定设定条件下LCMshooting次数与可获得RNA量间对应关系。从膀胱粘膜中捕获膀胱移行上皮细胞 2 5万shootings;从膀胱癌组织中获取癌细胞 2 0万shootings。经RT PCR验证β actin基因表达表达完整。结论:使用LCM技术能成功地获取较为均一的研究目的细胞,RNA完整性较好,能用于进一步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 (urothelial carcinoma antigen 1,UCA1) 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 BLZ-211 中包含3个剪接变异体:UCA1、UCA1a 和 UCA1b. 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 UCA1、UCA1a 均属于长非编码 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它们之间具有一段长 1 265 bp 的共同序列. 组织表达谱分析表明,它们具有相似的组织表达模式,提示它们可能与胚胎发育和膀胱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异位表达UCA1基因、UCA1a 基因均可以促进人膀胱癌细胞生长,增强细胞的恶性表型,使其体外增殖、迁移、侵袭、抗凋亡能力明显增加,裸鼠致瘤能力明显增强,表明它们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从基因结构、组织表达谱及机制功能等不同角度系统地阐述UCA1基因及其剪接变异体在膀胱癌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脂肪酸合成酶(FASN)表达对膀胱癌UMUC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探讨其内在可能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膀胱癌和15例正常膀胱组织FASN蛋白的表达;用脂质体2000分别转染FASN siRNA和无义siRNA至UMUC3细胞,筛选、鉴定siFASN和siControl稳定的细胞,siFASN组细胞设为实验组,siControl组设为对照组;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分别检测siFASN组和siControl组细胞FASN蛋白及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siFASN组和siControl组细胞增殖情况,划痕试验、Transwell试验分别检测siFASN组和siControl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结果:FASN蛋白在膀胱癌组织中过表达,且与病理分期、分级密切相关(P<0.05)。与siControl组相比,siFASN组细胞FASN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P<0.05),细胞增殖活力明显下降(P<0.05),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5),穿膜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FASN过表达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下调FASN表达能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抑制FASN表达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膀胱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alpha,HIF-1α)在干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构建了2个HIF-1α慢病毒siRNA干涉载体,并转染人胎儿肝脏基质细胞(fetal liver stromal cell,FLSC).根据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评估转染效率后进行流式细胞分选,获得高表达慢病毒干涉载体的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了转染细胞中HIF-1α基因的干涉效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常氧下培养的细胞HIF-1α基因表达量仅为其相对表达量的18.8%和25.5%,干涉效率分别为81.2%和74.5%,低氧处理后的细胞HIF-1α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1.2%和29.3%,干涉效率分别为78.8%和70.7%,均具有显著差异.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在蛋白质水平表达也明显受抑制,且重组干涉质粒pSicoR-HIF-1α1的干涉效应较强.RT-PCR、免疫荧光和ELISA法检测了沉默HIF-1α后胎肝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在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变化,干涉后细胞SDF-1α的表达明显减低.低氧条件下SDF-1α基因的调控作用有可能是通过低氧激活HIF-1α而诱导产生的,HIF-1α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中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整合素与其胞外基质配体间的相互作用对调节细胞的粘附和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肝癌细胞的胞外基质减少,而整合素β1的表达却增高,其比例失衡影响肝癌细胞的粘附与运动行为.作者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图像分析,微管吸吮和流式细胞仪等手段,对肝癌细胞、正常肝细胞的整合素表达水平、裱衬Fn前后肝癌细胞的运动能力及粘附力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发现肝癌细胞的整合素表达量高于正常肝细胞;肝癌细胞粘附力较正常肝细胞低,迁移速度增快,补充适当浓度胞外配体Fn可使胞外受配体比例恢复到正常肝细胞的整合素表达水平,裱衬Fn后肝癌细胞的粘附力增强,细胞运动能力减弱.这些结果说明胞外配体Fn对肝癌细胞整合素表达有下调作用,肝癌细胞的受.配体比例是影响其粘附和运动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微环境(TME)中活性氧(ROS)介导免疫球蛋白G(IgG)表达对膀胱癌EJ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临床收集的18例膀胱癌患者样本,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膀胱癌和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IgG表达量。利用免疫荧光染色(IF)技术分别对膀胱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ROS和IgG分子进行共定位和相对定量分析。将活性氧清除剂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加入膀胱癌细胞EJ中,实验分为3组:空白组(EJ细胞)、阴性对照组(EJ+PBS)、实验组(EJ+PBS+NAC),10 mM NAC药物处理48小时后,运用DHE-ROS荧光探针技术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药物NAC对ROS和IgG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克隆集落形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去除ROS后对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人体膀胱癌组织中ROS和IgG分子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荧光显微镜显示膀胱肿瘤组织中正常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组织被肿瘤细胞严重破坏,结构紊乱不规则,IgG和ROS表达水平均升高,而癌旁组织膀胱尿路上皮组织的结构均匀规则;NAC药物处理EJ细胞后,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ROS和IgG表达显著降低,同时实验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1)。结论:ROS和IgG在临床膀胱癌组织和体外膀胱癌细胞株EJ中均显著高表达,在肿瘤微环境中ROS通过调控IgG表达,从而促进膀胱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ROS和IgG可能成为膀胱癌早期诊断和生物治疗的临床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整合素在许多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并且参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在肝细胞癌中,整合素β1被报导高表达,并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目前,对于整合素的表达调控癌细胞机制以及干预其表达进而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利用小分子化合物抑制整合素表达来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可能。首先,对临床肝癌细胞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整合素β1的表达进行检测,发现其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对TCGA肿瘤数据库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同样显示,整合素β1的高表达与肝癌的分期(P=0.019)和预后(P=0.013)相关。通过筛选发现,苯胺嘧啶衍生物X09可以抑制肝癌细胞中整合素β1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P<0.01)。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和细胞穿孔实验结果显示,苯胺嘧啶衍生物X-9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1)。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在肝癌细胞中外源表达整合素β1可以逆转X-9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而在敲低整合素β1的细胞中,X-9对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抑制被消除。因此,鉴定出苯胺嘧啶衍生物X-9可以通过下调整合素β1表达,进而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6.
整合素在许多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并且参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在肝细胞癌中,整合素β1被报导高表达,并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目前,对于整合素的表达调控癌细胞机制以及干预其表达进而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利用小分子化合物抑制整合素表达来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可能。首先,对临床肝癌细胞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整合素β1的表达进行检测,发现其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对TCGA肿瘤数据库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同样显示,整合素β1的高表达与肝癌的分期(P=0.019)和预后(P=0.013)相关。通过筛选发现,苯胺嘧啶衍生物X09可以抑制肝癌细胞中整合素β1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P<0.01)。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和细胞穿孔实验结果显示,苯胺嘧啶衍生物X-9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1)。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在肝癌细胞中外源表达整合素β1可以逆转X-9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而在敲低整合素β1的细胞中,X-9对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抑制被消除。因此,鉴定出苯胺嘧啶衍生物X-9可以通过下调整合素β1表达,进而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7.
研究利用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趋化因子CXCL12过表达对由整合素介导αv/β3的干细胞黏附和增殖过程的影响.采用重组DNA技术使得骨髓基质干细胞过表达趋化因子CXCL12,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XCL12过表达后骨髓基质干细胞整合素αv/β3表达量的变化.在体外通过黏附实验观察趋化因子CXCL12过表达对整合素介导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过程的影响,并在心肌梗死大鼠模型中通过检测报告基因观测CXCL12对移植后整合素介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的作用.基因重组后骨髓基质干细胞过表达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趋化因子CXC12,趋化因子CXCL12过表达使骨髓基质干细胞整合素αv/β3表达明显增多,并促进了整合素介导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CXCL12还使细胞移植后位于梗死区的细胞数量增多.且这一作用也与整合素αv/β3有关.CXCL12过表达通过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整合素αv/β3表达提高了移植干细胞黏附和增殖能力,有利于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后在心肌梗死区域的生长和分化.  相似文献   

18.
miR-130家族在癌的进展中发挥作用;然而,其家族成员在膀胱癌中的作用尚罕见报告。本研究证明,抑制miR-130家族成员miR-130b-3p表达促进PTEN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首先,我们采用微阵列对来自膀胱癌患者的4对膀胱癌和癌旁组织进行了miRNA和mRNA组学分析,发现miR-130b-3p和miR-106b-3p在膀胱癌组织高表达,而miR-99a-3p、miR-199a-5p和miR-145-3p低表达。RT-q PCR检测30对膀胱癌组织5种miRNA的表达与微阵列中的表达状况一致。此外,我们在mRNA组学分析中还发现,miR-130b-3p在膀胱癌组织的高表达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为此,在后续研究中集中探索了miR-130b-3p在膀胱癌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生物信息学及荧光素酶报告结果证明,miR-130b-3p可直接结合PTEN的3'-UTR,靶向抑制PTEN的表达。转染结合CCK-8、EDU、流式分析、划痕及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转染miR-130b-3p模拟物可明显促进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相反,转染miR-130b-3p抑制物可明显诱导T24细胞凋亡。鬼笔环肽染色揭示,转染miR-130b-3p模拟物可促进细胞骨架形成,而转染miR-130b-3p抑制物抑制细胞骨架形成。Western印迹证明,转染miR-130b-3p可下调PTEN在T24细胞的表达,上调p-PI3K、p-AKT、p-FAK和整合素β1的表达;而转染miR-130b-3p抑制物上调PTEN的表达,下调p-PI3K、p-AKT、p-FAK和整合素β1的表达。上述结果提示,miR-130b-3p通过抑制PTEN表达,激活PI3K-AKT及整合素β1/FAK信号通路,在膀胱癌中发挥癌基因样作用;相反,抑制miR-130b-3p可上调PTEN表达,抑制PI3K-AKT及整合素β1/FAK信号通路的激活,诱导凋亡,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我们的结果还提示,miR-130b-3p作为可能的临床标志物,对膀胱癌的诊断、靶向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考察miR-92在膀胱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膀胱癌细胞侵袭和耐药性的关系,本研究通过RT-PCR检测了膀胱癌患者癌组织和BIU-87细胞中的miR-92表达,通过对BIU-87细胞转染miR-92抑制剂来敲低miR-92的表达。使用10μg/mL的顺铂处理BIU-87细胞24 h、48 h和72 h,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力。基质胶侵袭实验检测侵袭能力,Annexin V/PI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GSK3β、细胞核β-catenin、Cyclin D1、c-myc和MMP7的表达。研究显示,膀胱癌组织和细胞中miR-92的表达上调且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敲低miR-92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并降低膀胱癌细胞的顺铂耐药性。敲低miR-92导致Cyclin D1、c-myc、MMP7和细胞核β-catenin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GSK3β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本研究表明,miR-92在膀胱癌患者中明显上调,敲低miR-92可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转移和上皮-间质转化,并提高化疗药物敏感性。miR-92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部分由Wn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如GSK3β等)介导。  相似文献   

20.
旨在探究骨唾液酸蛋白(BSP)是否通过整合素αvβ3对整合素连接激酶(ILK)信号通路进行调控。BSP基因沉默乳腺癌MDA-MB-231细胞,流式细胞仪在细胞水平检测BSP不同水平的细胞株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ILK水平的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与对照组231BO-Scrambled细胞相比,BSP基因沉默组231BO-BSP27细胞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61.32±1.94)%(P<0.01)。整合素αvβ3鼠抗单克隆抗体(LM609)处理前的BSP基因沉默组231BO-BSP27细胞与21BO-Scrambled细胞相比,ILK磷酸化水平下调明显(39.38±1.38)%(P<0.01);LM609处理后的231BO-BSP27细胞与21BO-Scrambled细胞相比,ILK磷酸化水平下调明显(33.78±1.51)%(P<0.01)。向乳腺癌细胞231BO-scrambled和231BO-BSP27中添加LM609,MTT试验结果显示两株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有降低(P<0.05)。BSP通过整合素αvβ3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ILK信号通路进行调控,并影响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