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学进度第九章神经系統 第一节神經系統概述 1课时第二节脊髓 2课时第三节脑 1课时第四节感觉器官一视觉器官——眼 2课时二听觉器官——耳 1课时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器官 1课时第五节大脑皮层的机能——高級神经活动 4课时第六节神經系統的卫生 1课时  相似文献   

2.
董隆熙 《昆虫学报》1955,(3):309-316
雄蚊 身体较白蚊伊蚊略小。 头 头顶的中间部分有一从扁平的白色鳞片,其余的鳞片为灰黑色。触角、触须、唇基和喙均为黑色。触角第2—12节各节的长度均大於宽度;第2—12节的总长长於第13节。喙正常,与前腿约等长。  相似文献   

3.
鲺类(argulids)在分类学上虽则也属於桡足类,但是由於它们的寄生性,所以在形态上和一般的桡足类已有了很大的不同。如第1对触角的末端形成强大的爪状鈎,第2小颚变成两个吸盘状的器官,头胸部扁平,有时在其腹面着生许多小刺,这些都可以使它攀附在寄主身上。它们的口器适於钻刺和吸吮,常以寄主的血液或粘液为食。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稀介甲类在云南的发现(甲壳总纲:介甲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57年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进行云南西双版纳淡水甲壳动物调查时,发现一种与圆蚌虫Cyclestheria较为相近的介甲类Conchostraca,其特点是:壳薄而透明,呈卵圆形,生长线退化。头部无前器官。额角窄,呈斧形,端部呈锯齿状。两眼会合。第一触角圆柱形,简单,不分节。第二触角粗壮,内、外肢均分7节。胸肢12对,尾叉呈爪状,缘肛刺7枚,依次渐小。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采自新疆天池的挠足类一新种——天池北镖水蚤。新种与匈牙利的喜钠北镖水蚤最为相似,但有重要区别,例如新种雄体第一右触角第十四节有一短刺,两性第五胸足的构造也与喜钠北镖水蚤有重要区别等等(表1)。 根据新种雄体第一右触角的指状突起的特征,应归入杆镖水蚤亚属,但此触角第十四节中部却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短刺。在北镖水蚤属中,此短刺被列为北镖水蚤亚属的特征。若据此将本新种归入北镖水蚤亚属,则雄体第一右触角末第三节的指状突起、第五胸足等重要特征都不相符。为此建议将杆镖水蚤亚属特征中关于雄体第一右触角第十四节的形态改为:大多无短刺,仅少数有几丁质突起或短刺。  相似文献   

6.
中国缘蝽新种记述(半翅目,缘蝽科)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中国缘蝽新种记述”的第二部分,共记述了缘蝽亚科(Coreinae)的5属19种,其中包括2个新属17个新种,和在我国首次记录的两个种。这些种类分属于4个族,其中2个族是新建立的。 Mecocnemini新族 Mecocnemis新属 长形,头伸出于触角基的前方,前端向下倾斜,中叶长于侧叶。触角细长,着生于头的眼前部分的后部,第一节最长,第四节约等于第一节,第三节最短,端部2/3向两侧成叶状扩展。喙长,达于后足基节。前胸背板梯  相似文献   

7.
本种近似菲律宾一种稷(Panicum carinatum)上的Lasioptera paniculi Felt,但触角的节数不同,雌18节,雄16节;雌触角各节的比例不同而较短;抱器基节中等粗,端节较细。其雌触角18节也相似于印度一种稷Panicum fluitans上的L.flui-tans Felt,但触角第五节远比端节长,产卵器短得多。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中国细蛾科的工作中,发现尖细蛾属二新种,记录如下。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刀瓣尖细蛾Acrocercops ensiformis,新种 前翅长4.0—5.0mm。颜面白色;头顶淡赭褐色。触角柄节褐色。口须银白色:下颚须端节腹面褐色;下唇须第二节端部及第三节腹面铅灰色。前、中足褐色;基节灰白,胫节中部有2白斑;跗节白色,第一节中部、第二和第三节基部各有一褐环。后足基节和腿节银白色,基节外侧中部有一赭褐斑;胫节和跗节浅褐色,胫节、第一和第二跗节各有一白端环,第四和第五跗节基部白色。前翅赭褐色;沿后缘有一长白带,白带由翅基伸达翅端部1/7处,内缘不及5/7处有一V形褐斑,端部呈园形加宽;翅端2/7  相似文献   

9.
斑股阳蝇 Helina punctifemoralis,新种(图1—3) :头黑色,侧额、侧颜和新月片具银白色粉被,头的其它部分具钝灰白色粉被。眼大而裸。额略狭于触角第三节的宽度;在额最狭处两侧额邻接,黑色的间额呈痕迹状;侧颜明显狭于触角第三节的宽度,内缘较直,向下略变狭。触角第一节棕色,其它两节为黑色,第三节长为宽的4倍,或约为第二节长的2.5倍;触角芒几乎裸,仅具短毳毛,其毛长不及芒基直径的1/2。颊高约为眼高的1/8。下颚须黑色。  相似文献   

10.
1.从非洲鲫鱼的鱼体上和对成熟卵囊的短期培养,获得了东方鱼虱的幼虫和成虫的各期标本,共发现无节幼体二期,桡足幼体一期,附着幼体五期,以后即为成虫期。 2.第一无节幼体有三对附肢和一对尾叉,三对附肢除第一对为单肢型外,其余均为双肢型。后期无节幼体身体增长,体内已孕育着下一期幼体的分节和一些附肢。 3.桡足幼体这期出现了变态,身体分节,可分头胸、胸、腹三部分,呈剑水蚤型。头胸部有下列几对附肢:第一触角、第二触角、大颚、第一小颚、第二小颚、第一颚足、第二颚足和第一对游泳足。胸部有三个自由胸节,前二节各着生一对附肢,即第二、三对游泳足。第一、二对游泳足为双肢型,第三对游泳足为一突起具1长1短二根刚毛。额丝盘曲在头胸部腹面前部。腹部一节,尾叉一对,尾刚毛5根。 4.附着幼体期,是虫体放出额丝营吸附生活的时期。头胸甲逐渐扩大,胸部的第一自由胸节,逐渐与头胸甲愈合,第二自由胸节逐渐缩小,第三自由胸节逐渐膨大成为生殖节。第四期附着幼体,即出现了雌雄性的区别。雄性的生殖器官要比雌性的成熟得早,第五期 附着幼体,雄性已成熟,而雌性尚未完全成熟,交配是在第五期附着幼体蜕皮后,这时的雌雄性,均可营寄生生活或作短期自由游泳。雌雄两性的主要区别,在第二触角、第二小颚、第二颚足、生  相似文献   

11.
基于GOCI影像的湖泊悬浮物浓度分类反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丽娜  王艳楠  金琦  冯驰  潘洪洲  张杰  吕恒  李云梅 《生态学报》2015,35(16):5528-5536
悬浮物直接影响到光在水体中的传播,进而影响着水生生态环境,最终决定了湖泊的初级生产力。传统的遥感反演估算模型大多是针对某一湖区进行统一建模,忽视了不同区域水体光学性质的复杂差异性,并且传统的传感器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受到一定限制。针对太湖、巢湖、滇池、洞庭湖4个湖区利用两步聚类法将高光谱模拟到GOCI影像上的波段进行分类,将水体类型分为三类,第一类水体为悬浮物主导的水体,第二类水体为悬浮物和叶绿素a共同主导的水体,第三类水体为叶绿素a主导的水体。针对不同类型水体的光学特征,分别构建了悬浮物浓度反演模型,结果表明第一类水体可以利用B7/B4,第二和第三类水体可以利用B7/(B8+B4)作为波段组合因子对悬浮物浓度进行模型构建。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分类建模后第一类和第三类水体悬浮物浓度估算精度都得到了较明显提高,第一类水体RMSE降低了9.19mg/L,MAPE降低了3%,第三类水体RMSE降低了5.63 mg/L,MAPE降低了13.97%,第二类水体精度稍有降低。最后将反演模型应用于2013年5月13日的GOCI影像,可知整体而言太湖西南部地区悬浮物浓度较高,东北部地区悬浮物浓度较低,并且从9:00到15:00,太湖南部悬浮物浓度较高的区域在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2.
古铜长蝽(Emphanisis China)是长蝽科中的一个小属,目前已知5种。此属体多古铜色,密被金黄色平伏毛;头凸圆,眼小,远离前胸背板前缘,中叶长于侧叶;触角第一节超过头部末端,第四节纺锤形,触角瘤由背面明显可见;喙伸达中足基节。前胸背板侧缘弯曲,中纵脊不甚明显,刻点粗大.密集,后叶刻点更深,并相互连结形成粗糙多皱的网状。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述中国科学院科学考察队在我国西藏地区采集到的二种蚧虫新种。新种的正模标本和副模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新种描述如下。1.多刺棕榄粉蚧Pedronia acanthodes,新种(图1) 雌成虫:虫体略呈长卵形,体长为1.91—2.03毫米。眼较发达,具有较硬化之眼座。触角通常为7节。触角的第二节和第七节较长。有的个体在触角第七节中部稍稍断开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理卫生(下册)的内容‘第九章科极系貌 第一节种趣系毓概述 第二节脊髓, 第兰节瑙, 第四节感党器官, 第五节’大猫皮层的机能—高彩绣巾握活动 第六节神趣系杭的卫生第十章傅染病 第一节傅染病概述 第二节傅染病的傅播和预防 一、肠胃傅染病:赤痢,伤塞 二、飞沫傅染病:天花,麻疹,白喉,肺粉核 三、昆虫傅播的傅染病;痣疾,鼠疫,黑热店衬滩币性乙型腊炎 四、其他傅染病:新生儿破伤风,瘫疯,脊靛灰白黄炎 第三节祖国在防治疾病上的像大成就苹十一案环境卫生 第一节住宅卫生 第早节消灭傅播疾病的动物 第三节水的清滚 第四节粪便和垃级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核酸是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基本成份之一。鉴定或定位超微结构上的核酸,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应用电镜技术在生物超微结构上鉴定或定位核酸的若干研究方法。根据所确定成份的不同,这些方法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总核酸的鉴定,第二类是对DNA特异地染色鉴定;第三类是对RNA选择性染色鉴定。  相似文献   

16.
跷蝽科(Berytidae)是一个较小的科,已知约百余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及印澳地区。体小型,狭长,触角及足细长,触角第一节及各足股节顶端膨大成棒状,触角第四节纺锤形。 本科在我国仅有纪录二种,一种是在台湾高雄发现的Metacanthus gibberosus Horvath,另一种是在甘肃发现的Metatropis denticollis Lindberg。现在在各地采集的标本中,又发现了13个种。其中包括十个新种和三个在我国的首次纪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感知化学信息是榕小蜂群落组成和功能分化的基础,以触角为代表的感觉器官,恰能反映其寄主识别和繁殖中所承受的进化压力和适应形态.本文旨在对当前唯一以"专有信息通道"为基础形成的鸡嗉子榕Ficus semicordata榕蜂群落中雌蜂触角感器进行系统研究,探讨感器的形态分化及生态适应性.[方法]采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5种鸡嗉子榕小蜂雌蜂的触角及其感器,确定了 5种雌蜂触角感器的类型、形态、数量和分布,分析了多孔板形感器的比表面积与挥发物释放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种雌蜂触角均呈膝状,由柄节、梗节和数量不等的鞭亚节形成的鞭节组成,传粉榕小蜂和非传粉榕小蜂触角的主要差别在于第1鞭亚节处着生的脊骨突和梗节背面的角锥形感器.触角上共发现7类10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类型1、类型2和类型3)、锥形感器(类型1和类型2)、栓锥型乳突状感器、腔锥形感器、多孔板形感器和角锥形感器,其中腔锥形感器和角锥形感器仅见于传粉榕小蜂触角上,毛形感器和刺形感器1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锥形感器和栓锥型乳突状感器常见于鞭节中上部;多孔板形感器分布于触角的索节和棒节处,交替环状排列,且随榕小蜂产卵时序后延,多孔板形感器感知指数呈递减趋势,并与不同发育期榕果的挥发物释放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不同功能物种的榕小蜂触角及其感器有明显的生态适应性,特别是增加多孔板形感器数量和长度来提高对气味物质的感知,利于解释榕蜂群落内的信息调控与稳定共存.  相似文献   

18.
扁蝽属(Aradus Fabr.)包括小型至中型的昆虫,身体扁平,椭圆形,一般颜色黑暗。头长于宽,背面常具眼前刺及眼后刺;眼小,突出;触角基成刺状突出,触角第一节最短,第二或第三节最长;喙超过头的后缘。前胸背板横宽,具四条纵脊,侧叶多少扩展;小盾片长三角形。前翅完全,常有短翅型,革片基部扩展。身体腹面中央具纵沟。各足转节及股节愈合。  相似文献   

19.
中国长蝽科新种记述(Ⅴ)异腹长蝽属三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腹长蝽属(Heterogaster Schilling)是长蝽科中较小的一属,目前全世界已知20余种,在我国几无纪录。本文描述三个新种,文中所用长度单位为毫米。中华异腹长蝽Heterogaster chinensis,新种(图1—5) 头、前胸背板、小盾片及身体腹面黑色,闪光,刻点大,密集,具黄褐色长毛。头前端呈锥状,中叶高,长于侧叶。触角瘤位于复眼前下方,并向下倾斜,由背面可见;触角黑褐色,第一节粗短,刚这头的末端,基部三节最末端黄色,第二、三节长度约等,第四节最长,纺锤  相似文献   

20.
【目的】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 CSPs)是一类小分子的可溶性蛋白,在昆虫中发挥多种作用。本研究旨在组装中国北方主要草原害虫之一——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的触角转录组,鉴定出化学感受蛋白基因以及分析其在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利用RNA-s eq 亚洲小车蝗成虫触角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组装;通过筛选转录组数据库、克隆及测序,鉴定出化学感受蛋白基因;应用qPCR分析CSP基因在成虫不同组织(触角、去除触角和口器的头、上唇、去掉下唇须的下唇、下唇须、下颚须、胸部、跗节、翅和腹部)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成功构建了亚洲小车蝗成虫触角转录组,共获得61 629个unigenes,平均长度为733 nt,总长度和N50分别为45 175 449和1 130 nt。其中26 064个unigenes(42.29%)注释到6个数据库(NR, NT, Swiss-Prot, KEGG, COG和GO)。通过Blast验证、克隆和测序鉴定出17个CSP基因;BlastP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亚洲小车蝗CSPs(OasiCSPs)与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CSPs(LmigCSPs)和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 CSPs(SgreCSPs)关系最密切。qPCR分析表明,8个CSP基因在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存在显着差异,特别是,OasiCSP8在下唇须和下颚须中高表达,而OasiCSP11和OasiCSP13在触角中表达量最高。OasiCSP15在化学感受器官(触角、上唇、去掉下唇须的下唇、下唇须、下颚须和跗节)中的表达量远高于非化学感受器官(去掉触角和口器的头部、胸部、翅和腹部)中的表达量,而OasiCSP12在几乎所有测定的组织中具有相似的表达分布。【结论】OasiCSPs在亚洲小车蝗化学感受和发育过程中可能起着多种作用,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这些化学感受蛋白在亚洲小车蝗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