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昆虫激素的深入研究大约有30年了。在研究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作为第三代杀虫剂大约10年以后,知道了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有强烈控制昆虫发育的效力,但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只有在昆虫发育变态的短暂过程中,外来保幼激素才能起到干扰发育的作用。因此,对于野外昆虫龄期混杂的情况下,外来保幼激素只能控制一部分昆虫,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这就是保幼激素作为一种杀虫剂应用的主要缺点。因为昆虫一生的各个发育阶段,保幼激素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一种激素的颌颃(对抗)作用或者抗激素作用即成为有效的杀虫剂。自从有了这个概念之后,就有人开展寻找抗保幼激素的工作。鲍威尔斯(Wil-  相似文献   

2.
保幼激素的代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胜  蒋容静  曹梅讯 《昆虫学报》2004,47(3):389-393
保幼激素的代谢由保幼激素酯酶、保幼激素环氧水解酶和保幼激素二醇激酶等共同催化完成。在这些代谢酶的作用下,保幼激素代谢成保幼激素酸、保幼激素二醇、保幼激素酸二醇和保幼激素二醇磷酸。作者总结了保幼激素代谢的研究方法;按实验室和昆虫种类为线索,归纳和概括了每一种保幼激素代谢酶的研究进程;对保幼激素酯酶和保幼激素环氧水解酶作了序列分析;最后对保幼激素的代谢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滞育是昆虫响应不良环境信号后的一种发育停滞的状态,是昆虫的一种季节性适应策略。生殖滞育是发生在成虫期的一种生殖系统发育停滞的滞育类型。目前普遍认为,昆虫的生殖滞育受到体内多种激素的共同调控,而其最直接的原因是保幼激素的缺乏,但其具体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主要从保幼激素调控昆虫生殖滞育的下游网络及生殖滞育昆虫中调控保幼激素的上游信号两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探明保幼激素调控昆虫生殖滞育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保幼激素及其代谢产物的HPLC分离方法的改进和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欧阳迎春  李胜 《昆虫学报》2003,46(3):282-287
传统的正相高效液相色谱(normal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NP-HPLC)可以较好地分离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 JH)Ⅰ、Ⅱ和Ⅲ,但不能分离保幼激素的代谢产物及其类似物。经过改进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不仅可以很好地分离保幼激素,还能定性定量分析保幼激素的代谢产物及其类似物。离体培养昆虫咽侧体(corpora allata, CA)所合成的、被同位素标记的痕量保幼激素可以用以上两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鉴定。此外,RP-HPLC还可以用来分离体内或体外同位素标记的保幼激素代谢产物,以及测量血淋巴中的保幼激素滴度。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昆虫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进展很快,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已成为先进技术之一。我国在1973年合成了第一批昆虫保幼激素,填补了在这方面的空白。保幼激素类似物首先在蚕丝增产上得到成功,它的应用为广大贫下中农所欢迎。 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革命群众运动中,必须搞好植物保护工作。探索害虫防治的一些新途径、新方法,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根据过去的初步试验,保幼激素类似  相似文献   

6.
蚕丝生产在我国有悠久历史,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蚕丝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同时对桑蚕科学技术的研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在蚕业上应用的研究,就是探讨增产蚕丝的新途径。昆虫激素的研究,自1967年查明了大柏天蚕(Platysamia cecropia)天然保幼激素的化学结构后,国外对保幼激素类似物的人工合成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较快。如美国加强保幼激素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创  相似文献   

7.
昆虫保幼激素的生物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威林姆斯[Williams(1956)]成功地从天蚕(Hgalophora cecropia Moth)雄蛾体内提取出昆虫保幼激素以后,迫切需要的是一个简易而准确的保幼激素生物测定的方法。威格斯卧兹[Wigglesworth(1958)]首先提出了用黄粉(虫甲)(Tenebrio molitor L.)测定保幼激素活性的方法。为了鉴别、测定和比较保幼激素的活性,施麦阿来克[Schmialek(1961)]和茹勒(Roller)及布寨克[Bjerke(1965)]又陆续对这种方法加以改进。可以说,天蚕蛾的保幼激素的成功纯化,基本上是通过对黄粉(虫甲)的测定而获得的。从Roller等(1967)对天蚕蛾的保幼激素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构以来,一些工作者进行了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通称为昆虫生长控制剂)的合成以及利用它作为杀虫剂的一些研究,并认为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害虫防治上是有希望的。当时,威林姆斯[Williams(1967)]就主张将保幼  相似文献   

8.
昆虫变态的激素与基因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变态是一个有趣而复杂的生物学现象,有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昆虫通过变态获得飞翔与生殖能力,扩大了生活范围,增强了适应能力。昆虫变态主要由咽侧体分泌的保幼激素和前胸腺分泌的蜕皮激素协同调控,众多基因参与。本文综合近几年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昆虫变态过程中保幼激素与蜕皮激素通过级联反应基因和microRNA调控的机制,以及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的合成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9.
10.
金敏娜  林欣大 《生态学报》2014,34(6):1361-1370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中各类生物的研究,包括对生物某些特定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等逐步拓展和加深。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是由咽侧体(Corpus Allatum,CA)分泌的,在昆虫发育、变态和生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激素。目前对JH信号传导途径的作用机理还不十分清楚。现有研究表明,Kruppel homolog-1(Kr-h1)是一种含C2H2锌指结构的转录因子,处于保幼激素信号途径下游,在保幼激素信号通路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报道的Kr-h1基因的功能主要包括:调控幼虫生长发育和变态,与蜜蜂的觅食行为密切相关,参与果蝇幼体神经细胞的形成等等。对就近十年来Kr-h1基因的特性和功能研究作一个综述以了解不同昆虫中保幼激素的分子作用机制,为开发生物农药奠定理论基础,也为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作出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在我国蚕区的试用,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使蚕丝量增产约 5—10%。近十几年来,国外一些试验证明,用交配过的天蚕蛾(Hyalophoracecropia)雄虫腹部乙醚粗提物对黄粉虫(Tenebrio mo-litof L.)1—25小时的蛹有生物活性(Roller和Bjerke,1965)。黄粉虫是一种仓库害虫,结合我国情况,家蚕雄蛾腹部和家蚕蛹油是否也有保幼激素的生物活性?我们于1972年进行了实验,证明家蚕雄蛾腹部含有保幼激素的活性,在较高剂量作用下,能抑制黄粉虫蛹的变态,甚至脱皮后仍保持蛹状,这一结果在生物学上是有一定意义的。本文并对保幼激素在黄粉虫中的生物效应,进行了对比分析,建立了生测的系统指标。  相似文献   

12.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深入开展批林批孔运动中,广东省佛山地区顺德县化学生物研究所激素实验组试制成功昆虫保幼激素734—Ⅱ号。这是养蚕生产上的又一项技术革新。 1973年6月,广东省有关部门把实验室合成的保幼激素在佛山地区顺德、南海两县养蚕生产上进行试验,获得显著增产效果。地委领导对这一新生事物很  相似文献   

13.
蜕皮激素、保幼激素及神经激素在调节昆虫生长及生殖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蜕皮激素的合成过程、其活性形式20羟基蜕皮酮的作用模式、蜕皮激素与保幼激素的相互调节机制这三个方面综述了蜕皮激素在昆虫生长及生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七星瓢虫(Coccmella septimpunctata)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通过咽侧体产生保幼激素的活动调节其生殖作用。为了探索内外因素对咽侧体活动的影响,应用放射化学法及免疫电泳测定了食物、卵巢发育、脑神经肽、保幼激素类似物对卵黄发生期成虫保幼激素生物合成及血淋巴中卵黄原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咽侧体活性受上述各种因子的影响。咽侧体活性与卵黄原蛋白含量及卵母细胞生长密切相关,说明有反馈作用。食物的质与量影响着咽侧体活性的变化。低剂量外源保幼激素类似物处理成虫则可促使咽侧体活性的变化。脑分泌的神经肽(allatotropin)可活化咽侧体。这些结果表明雌瓢虫保幼激素的生产主要是受起源于脑的促咽侧体信号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冷欣夫 《昆虫知识》1994,31(1):48-51
昆虫生长调节剂(Insectgrowthregulator)是一类影响昆虫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物质,由于它对昆虫生长发育中生理过程的破坏而使昆虫死亡。按其作用方式主要分为苯申酰基本基豚类、保幼激素类似物和抗保幼激素类等。这些称为第三代的杀虫药剂,由于具有和常规杀虫剂不同的独特作用方式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它们具有选择毒性,只对昆虫有效,对人畜比较安全,因而有很大的发展前途。但就其应用价值来说,苯甲酸基苯基胸类更有实际应用意义。本文仅就近年来苯甲酸基苯基际类及其它新出现的一些昆虫生长调节剂的一研究进展简述如下。!李…  相似文献   

16.
保幼激素除了对昆虫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外,还能促进昆虫杆状病毒的增殖。本文重点综述了保幼激素对昆虫杆状病毒的具体增殖效果和可能的机制。目前认为保幼激素促进病毒增殖的主要机制是延长宿主幼虫历期、提高宿主幼虫取食量和食物转化率等。最后建议今后应从DNA甲基化的角度探讨保幼激素促进病毒增殖的可能表观遗传机制。  相似文献   

17.
Lewis等1973年报道以九种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Shigemi等1976年报道以一种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和一种天然保幼激素对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 Hub.)幼虫的活性测定。目的在于明确对幼虫生长发育和变态的抑制效应。1978年在玉米螟人工饲养中,我们用另外五种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进行了试验:供试的五种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对玉米螟幼虫均有活性。高浓度可以阻止正常变态和导致异常变态。低浓度的734-Ⅱ能使玉米螟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力获得有益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昆虫神经肽allatostatin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辉明  黄俊生 《生命科学》2003,15(3):168-172,191
昆虫神经肽咽侧体抑制激素(allatostatin,AST)是一类有几个至几十个氨基酸构成的小肽,它能通过咽侧体抑制保幼激素的合成,从而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及行为等一系列的生理过程,这使其极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控制害虫的杀虫剂。本文就咽侧体抑制激素的分布、功能、结构、代谢与降解进行综述,并探讨了AST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在不同发育阶段和型变过程中的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 JH) JHⅢ滴度及其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情况,为阐明保幼激素调控亚洲小车蝗型变中的生理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散居型和群居型亚洲小车蝗不同发育阶段(4和5龄若虫及1, 4, 7, 10, 13和20日龄成虫)和3龄若虫群居化处理1, 3, 5和7 d时亚洲小车蝗血淋巴中的保幼激素JHⅢ的滴度变化;用qRT-PCR检测在群居化处理亚洲小车蝗3龄若虫1, 3, 5和7 d时保幼激素代谢相关的3种基因保幼激素酯酶(juvenile hormone esterase, JHE)基因、保幼激素甲基转移酶(juvenile hormone methyltransferase, JHAMT)基因和保幼激素环氧水解酶(juvenile hormone epoxide hydrolase, JHEH)基因的表达量;利用JHⅢ浸液处理散居型亚洲小车蝗3龄若虫后进行群居化处理,测定亚洲小车蝗型变率。【结果】JHⅢ在亚洲小车蝗血淋巴中的滴度甚微...  相似文献   

20.
保幼激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是存在于昆虫、甲壳动物和部分植物体内的倍半萜类衍生物。在昆虫和甲壳动物体内,保幼激素主要调节变态和生殖活动。在植物体内,则可能作为异株克生物质发挥作用。保幼激素主要通过细胞质内的甲羟戊酸途径(MVA)合成,植物质体内存在萜类合成的1-去氧木糖-5-磷酸途径(DXP)。MVA和DXP途径通过单向质子协同运输系统进行协调,使DXP途径中形成的前体化合物参与MVA途径的倍半萜合成。JH生物合成的主要步骤己基本查明,但与合成相关的酶学研究还较薄弱。生物合成酶的分子生物学是近来研究的热点,相关酶的cDNA克隆已有报道。JH生物合成酶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查明JH生物合成调控机制,深化对节肢动物生殖的理解,还可为新型杀虫剂开发提供可能的靶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