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在懒猴与其它灵长类肩关节局部解剖的基础上,对肩关节有关指数的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与骨骼相比,肩关节肌的种间差别明显较大。肩胛盂宽指数、肩胛骨指数和锁肱指数对种的区分有重要意义。懒猴具有类似于叶猴三角肌、大圆肌和喙肱中肌较远的止点及发达的背阔肌和斜方肌颅侧部,增强了肩关节的运动,表现出适应树栖四足运动的特征。而懒猴粗壮的肱骨、较长的锁骨和较长的肱骨,是攀爬型和四足倒挂运动的适应结果。  相似文献   

2.
湘鄂与闽粤猕猴颅骨的多变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是中国猕猴湖南-湖北和广东-福建种群颅骨的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面宽和颅肌的形态结构除有明显的性二型外,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湖南-湖北种群的颅骨结构相对大于福建广东种群。它们与云南南部和海南岛猕猴颅骨的判别分别结果表明,由于地理和生态隔离,四者雌雄两性颅骨的形态结构均有较大的差异,达到种群间的显著差异水平,分别应属不同的亚种。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豫西日本落叶松引种区143块标准地及配套的5l株解析木资料,以及与此对应的土壤样品和气象等资料为研究材料,采用计算机程序模拟了优势水平均高对立地因子的数量化回归模型、年轮指数对气象因子及优势木高对土壤理化性状的最优回归模型.通过对三种数学模型的模拟,筛选出该引种区影响日本落叶松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海拔高、冬春季气温及6~7月份降雨、土壤全氮及速效磷,并以此指导生产,避免盲目推广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面积栽植外来树种日本落叶松和日本花柏对鄂西北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评价外来树种的入侵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比研究外来树种日本落叶松和日本花柏人工林与当地森林群落特征差异。【结果】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样地林下植物种类丰富,样地平均物种数与当地天然林样地物种数相比无显著差异;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指数较高,草本层多样性指数与当地天然林相比无显著差异;林下未发现日本落叶松的更新苗。日本花柏人工林样地平均物种数显著少于当地其他人工林样地;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4个多样性指数值均小于当地其他人工林样地;在3个样地中出现日本花柏更新苗,更新苗数量达479株·hm~(-2)。【结论】引种栽培日本落叶松不会导致当地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降低,不会引起生物入侵风险;但引种栽培日本花柏会明显降低当地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对当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构成一定威胁。  相似文献   

5.
日本落叶松群体的叶绿体SSR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新叶  白石进  黄敏仁 《遗传》2004,26(4):486-490
利用叶绿体微卫星(cpSSR)分子标记对日本国内的7个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11对cpSSR引物中筛选出的3对多态性引物,共产生10个长度不同片段,在197个样品中组合出现10个不同的单倍型(haplotype)。各群体的单倍型差异较大。cpSSR基因座揭示了日本落叶松的遗传变异:平均等位基因数A=3.3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1.20,基因多样度HE=0.17,群体间变异占总群体变异的5.37%,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Abstract: Genetic structure of seven populations in Larix kaempferi in Japan was studied by use of cpSSR markers. Ten different length fragments in and ten different kinds of haplotypes were reduced in 197 samples based on 3 pairs of polymorphic primers screened from 11 pairs of primer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variant haplotypes among the populations. The 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populations of Larix kaempferi was detected by using cpSSR with the number of average loci A=3.33, the number of average efficient loci NE=1.20, gene diversity HE=0.17 and 5.37% variation from different populations. The genetic variation was mainly from individuals in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6.
从日本落叶松中克隆得到的LoERF017基因,该基因全长624 bp,共编码206个氨基酸。预测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只包括一个AP2结构域,其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30.43%),无规卷曲(54.11%),延伸链(12.56%),β-折叠(2.9%)。对该基因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LoERF017基因定位在细胞核中。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LoERF017基因在日本落叶松中的表达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该基因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茎中的表达量最低,在叶中的表达量居中。干旱胁迫下,LoERF017基因的表达量在根中呈上升趋势,复水后,该基因的表达量有下降趋势。可以初步预测该基因主要在日本落叶松根中表达并行使功能,并推测该基因可能与抗旱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加速日本落叶松的遗传改良进程,缩短育种周期,建立了用于早期选择的未来净值模型。结果表明,不同轮伐龄、利率和其他经济学因子对利用最大未来净值模型确定最佳早期选择年龄有较大的影响,对日本落叶松早期选择的有效性,基本参数对未来净值模型的影响以及最佳选择年龄的收敛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施肥对日本落叶松不同根序细根养分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辽宁东部山区16年生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探讨施肥对落叶松1~5级不同根序等级细根养分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根序等级细根全碳浓度差异不显著,施肥对各级根序全碳浓度没有显著影响;在前5级根序中,1级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TNC)浓度最低,N和P浓度最高;而5级根TNC浓度最高,N和P浓度最低.TNC浓度随着根序增加而升高,N和P浓度则相应下降.施肥仅对1级根组织中N和P浓度有显著影响;不同根序根组织中C/N/P具有明显差异,1级根平均C/N/P为423∶16∶1,5级根为726∶16∶1,随着根序增加,C在3种元素中的比例显著增加,而N的比例变化不大.施N肥并没有改变C的比例;但施P肥或施N+P肥均降低了前3级根(0~10 cm)或前2级根(10~20 cm)C和N在3种元素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日本落叶松母株年龄、插穗内源激素含量与生根之间的关系,以及外源IBA对插穗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及其对插穗生根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株龄插穗生根性状及插穗茎和叶中激素含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叶中激素含量对插穗生根力没有直接影响;插穗茎中生根抑制激素(ABA)含量随株龄增长而增加,生根促进激素与抑制激素的比值(IAA+GA+ZR)/ABA却随株龄的增长而递减,与生根力随株龄的变化趋势一致,且该比值与生根性状紧密相关,因此可作为评价母株(无性系)生根力的指标;插后13~32d是插穗愈伤组织形成和不定根诱导的关键期,此期生根促进激素消耗量大,茎中含量大幅度降低,进入根伸长生长阶段,含量上升;外源IBA促进插穗生根的机制在于通过外源激素的刺激,在不定根诱导期,插穗茎中ABA含量大幅度降低,从而有利于不定根的发生和发育。  相似文献   

10.
长臀鮠属鱼类多变量形态分析及物种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形态度量学方法对分布于我国珠江水系、元江水系及海南岛诸水系的长臀属3种鱼类,共66尾个体的 43个测量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臀属鱼类不能在形态上进行区别。作者认为长臀属鱼类 只存在一个有效种。  相似文献   

11.
原始老龄林内兴安落叶松种子命运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班勇  徐化成 《生态学报》1996,16(5):541-547
兴安落叶松土壤种子库的支出主要有3个方面:种子萌发、动物取食和生活力丧失。兴安落叶松种子在6月份迅速萌发,占全年总萌发量的90%。7月中下旬,土壤已经不存在有生活力的种子。在生长季初期,鼠类对种子取食率仅1%,到生长季中后期接近20%。然而,此时幼苗发生基本结束,被食种子大部分为生活力很弱或丧失生活力者。红背Ping是主要的食种子者。落叶松在时间上逃避了鼠类取食种子。一般,鼠类仅就地取食10%的落  相似文献   

12.
施肥对落叶松和水曲柳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落叶松(Larix gmelinii)和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气室法(LI-6400-09叶室连接到LI-6400便携式CO2/H2O分析系统)对两种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了观测,探讨了细根生物量、根中氮含量与土壤呼吸速率的关系,以及施肥对细根生物量、根中氮含量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导致落叶松和水曲柳林分的活细根生物量降低18.4%和27.4%, 死细根生物量分别降低了34.8%和127.4 %;2)施肥使落叶松和水曲柳林地土壤呼吸速率与对照相比分别减少了34.9%和25.8%;3 )施肥对根中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4)落叶松和水曲柳林地的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表现出相同的季节变化,两种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地下5和10 cm处的温度表现出明显的指数关系 ,其相关性R2=0.93~0.98。土壤呼吸温度系数Q10的范围在2.45~3.29。 施肥处理对Q10没有产生影响,施肥处理导致细根生物量减少可能是引起林地土壤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广西宜山县不同林型人工林凋落物与土壤肥力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根据1984—1989年的定位观测,广四宜山县庆远林场27—32龄马尾松纯林、23—28龄柠檬桉与马尾松混交林和40—45龄麻栎林的年平均凋落物总量分别为548.3、511.8和479.5g/m~2。通过凋落物归还土壤的营养元素(N、P、K、Ca、Mg、Mn、Cu、Zn)总量依次为0.59278、0.78789和1.14750g/m~2·a。土壤肥力测试表明,桉松混交林和麻栎林的土壤旱季含水量、孔隙度、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及呼吸作用强度均高于马尾松纯林。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群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红细胞血型基因频率,用Harpending和Jenkins(1973)方法计算了中国22个人群间的遗传距离,同时在国内首次运用主坐标分析及其排序方法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遗传结构,反映出中国东西人群与南北人群间的基因流。  相似文献   

15.
我国23个群体体质的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作者选取13项指标(头长、头宽、额最小宽、面宽、形态面高、鼻宽、鼻高、口裂宽、两眼内宽、身高、坐高、肩宽、骨盆宽)对我国23个群体体质特征进行了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3个群体可分为南方组、北方组(含两个小组)和中间类群组。南方组与北方组的体质区别主要为体部的长度、宽度的差异。北方组各群体之间头面部指标值差异较大,南方组各群体之间头面部指标值则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方差分析区别具台木类木材的三个种:太原台木(Dadoxylon taiyuanensis),生根无髓根(Amyelon radicans)和徐氏无髓根(A.xui),并同国外的种比较,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能定量地研究植物性状之间的区别,并得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在梅子垭及其毗邻地区若干重要水体所取的10个水样及其pH值、总氮、总磷、PO43-态磷和P2O5态磷进行了聚类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表明10个水样可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又明显分为两类。主成分分析表明磷对第一主成分的贡献最大;氮对第二主成分的贡献最大,其值为负表示存在负相关,排序时将会影响水样在第二主成分上的排列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东北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9,他引:26  
本文主要报道了东北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规律,并将测试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的呼吸速率影响较大。三者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1。随着土壤温度升高、水分增多,微生物呼吸速率加快,但超过一定限度则呈现出呼吸速率减慢现象。土壤微生物只有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9.
广东小良水保站三种生态系统地表侵蚀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系统地研究了广东小良水保站的混交林,桉树林,裸地等三种生态系统类型的水文效益以后,本文着重探讨了它们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裸地的降雨侵蚀率分别是桉树林的5.2倍,是混交林的228.1倍;径流侵蚀率裸地是桉树林的11.3倍,是混交林的31.9倍。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降雨侵蚀率还是径流侵蚀率都是混交林的最小,而且从侵蚀物的组成来看,混交林地表径流中的悬浮物占较大的比重。侵蚀物与降雨量存在x=f(PA)的相关关系,A的大小反映了降雨对侵蚀的影响程度,不同的土壤是不同的,混交林A<1,桉树林A=1.48,裸地A=1.85,侵蚀率的年间变化以混交林的最大。用灰色系统的GM(2,1)模型,本文较为成功地预测了年际间的侵蚀率。  相似文献   

20.
晋西北黄土区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73,自引:2,他引:73  
王孟本  李洪建 《生态学报》1995,15(2):178-184
本文根据1988-1990年在定位观测资料,对晋西北黄土丘陵区河北杨林、刺槐林和柠条藻木林的土壤水分动态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依次就水分分布分层、水分剖面特征、水分季节动态、水分循环模式与水分循环水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采用的新的分析途径和方法将有助于对黄土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生态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