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配养滤食性鱼对投饵网箱养鱼负荷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用现场围隔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养鱼水库中配养鲢对投饵网箱养鲤负荷力的影响。共用围隔30个,每个围隔水深5m,容积14.3m~3。实验中观测了理化指标8项、生物指标5项。实验结果表明配养鲢不仅在溶氧(DO)、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等方面明显改善了水质,而且还降低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浮游细菌的数量。配养鲢对投饵网箱养鲤的净产量,生长率,饲料效率都有显著地提高;使鲤、鲢的总负荷力和总鱼产量各自都提高了35%。并已查明,投饵网箱养鲤与水库配养鲢的适宜现存量比例3:1优于2:1。  相似文献   

2.
鲢鳙对鱼粪消化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鱼粪代表天然水体中有机碎屑,研究鲢、鳙对鱼粪的消化利用,并评价有机碎屑在鲢、鳙营养中的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水温30℃,溶氧6毫克/升以上,pH7—8,光照度2800lx),收集鲢、鳙摄食微囊藻后排出的粪作为试验用饲料。在限制摄食量的条件下,测定鱼对鱼粪的消化率及研究鱼粪对鲢、鳙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是:(1)鲢、鳙对鱼粪中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58.54±9.53%及68.57±8.98%。其中蛋白质消化率分别为74.49±7.96%及80.41±9.02%,脂肪消化率分别为90.23±15.33%及84.24±6.96%,碳水化合物分别为49.14±20.67%及60.36±11.29%;(2)经10天饲养,鲢、鳙体重增重率分别为6.25±3.46%及7.80±3.18%。根据鱼粪的营养价值及鲢、鳙对鱼粪的能量转化率,表明鲢、鳙鱼粪在鲢、鳙营养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水体对网箱养鳜的承载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分析浮桥河水库氮、磷含量 ,确定磷为水体营养物的限制性因子 ;根据水库的中 -富营养化现状 ,确定磷浓度 0 .0 6 6mg/ L——水库中游的磷浓度为水体允许的最高磷浓度 ;结合我国现有的实际情况 ,在 Dillon- Rigler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水体的有效库容系数、营养水平、养殖强度和养殖对象等参数的动态模型 ,并由此模型计算出浮桥河水库的网箱养殖容量 :单一养殖鳜鱼时为 1.6 0‰ ,单一养殖建鲤时为 0 .2 1‰ ;配套养殖时 ,鳜鱼为 0 .31‰ ,建鲤为 0 .2 1‰ ,总容量为 0 .5 2‰ ;对水体网箱容量的磷限制性标准的制定进行了讨论 ,在模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水体环境调控措施 ,并建议养殖水体以食鱼性网箱养殖为主 ,饵料鱼网箱为辅。  相似文献   

4.
鲤鱼种和鲢鳙对池塘浮游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玉宝 《生态学报》1993,13(4):348-355
本文根据1990年-9月对9个鱼池的研究,报道鲤鱼种和鲢鳙对浮游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鲤鱼种使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量增加,浮游植物大型化,浮游动物小型化,并使浮游植物多样性增加,浮游动物多样性下降;鲢鳙密度增加,浮生物小型明显,微型藻类和超微在在浮植物中所占比重显著增加,小型浮游动物(原生动物和轮虫)在浮游动物中比重也明显增;鲢鳙密度对浮游生物多样性和浮游生物量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当鲢鳙密度低时,  相似文献   

5.
两种微生态调节剂对网箱鲤鱼生产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两种微生态调节剂(MicrobeFA9102和一种芽胞杆菌制剂)添加到基础饵料中用于网箱鲤鱼的饲养试验。MicrobeFA9102试验组和对照组鲤鱼在增重及饲料利用率方面无显著差异,但MicrobeFA9102可取代部分蛋白饲料和降低生产成本,而芽胞杆菌制剂似乎不宜用于鲤鱼生产。因而进一步筛选适用于红鱼生长的理想的微生态制剂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7.
海水网箱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关于网箱养殖对环境影响的研究动态和成果,包括网箱养殖碳、氮、磷和悬浮物输出造成水体的污染及对沉积物的影响、养殖过程中使用化学药品的污染、养殖鱼类逃逸对渔场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外来种、定向育种生物甚至转基因生物养殖所造成的基因污染,以及导致了养殖海区各类生物多样性的改变等,并对海水网箱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鲢鳙对鱼类消化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相似文献   

9.
利用Ecopath模型评价鲢鳙放养对千岛湖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悦  郑一琛  常剑波 《生态学报》2022,42(16):6853-6862
“保水渔业”是中国控制“水华”暴发等生态灾变的措施之一,其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浙江省的新安江水库(千岛湖),“保水渔业”的实施带来了水质改善和渔业增产的双重效果。但在生态系统自组织层面,这种人工干预手段引起的生态系统结构化效应的研究,尚未真正展开。基于2008—2010年千岛湖的生态和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应用EwE(V6.6)构建了2010年千岛湖生态系统的Ecopath模型,并将其与2004和2016年的模型进行对照,分析了千岛湖生态系统在鲢、鳙鱼放养下的变化。千岛湖生态系统在3个年份均为4个整合营养级,营养能流分布成典型的金字塔型,且营养流总量中流向碎屑的占比很大,营养级Ⅰ、Ⅱ的能量被利用得不够充分;除鲢、鳙鱼外大部分鱼类的生物量逐渐下降,浮游植物和碎屑的生物量增多;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和规模得到了一定提升,但总体的能量转换效率有所降低。在一些和系统成熟度、复原力和稳定性密切相关的参数方面,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增加,Finn氏循环指数和Finn氏平均路径长度逐渐降低,3个年份的连接指数(CI)分别为0.223、0.219、0.263,系统杂食指数(SOI)分别为0.087、0.1...  相似文献   

10.
鱼类皮肤的颜色是由皮肤的色素细胞所表现。色素细胞中含有能移动的色素颗粒,色素颗粒可能聚集在细胞的中心点附近,集成一团,使皮肤颜色变浅,但也可在整个细胞和胞突内扩散,使皮肤的颜色加深。色素颗粒向四周分散是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激素(垂体中叶激  相似文献   

11.
网箱养鱼对水库水体甲基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在2010年9月(暖季)和2011年3月(冷季),选取乌江渡水库网箱养鱼区和距离网箱100~200m的对照区(库心),对水体不同形态汞及其他相关参数进行了研究,以揭示网箱养鱼对水库汞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暖季养鱼区水体总汞含量为(2.04±0.53)ng·L-1,甲基汞含量为(0.146±0.231)ng·L-1,对照区水体总汞含量为(3.33±2.39)ng·L-1,甲基汞含量为(0.380±0.577)ng·L-1;冷季养鱼区水体总汞含量为(3.04±1.53)ng·L-1,甲基汞含量为(0.047±0.028)ng·L-1,对照区水体总汞含量为(3.24±1.23)ng·L-1,甲基汞含量为(0.046±0.013)ng·L-1;养鱼区与对照区总汞含量(n=35,P=0.875)、甲基汞含量(n=35,P=0.091)均无显著差异。结合对养鱼区与对照区水体中其他各参数(总氮、总磷、溶解性有机碳、叶绿素、温度、溶解氧等)综合分析表明,由于水库蓄水与泄水发电对水库水体的扰动及水库自身水体的交换作用导致水体呈混匀状态,网箱养鱼造成的水体甲基化程度差异不显著;而水库水体季节性分层造成的水体底部厌氧和温度的变化是影响水体甲基汞含量及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高密度养殖是最大限度利用水体,提高鱼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已有报告提出,高密度放养引起一系列鱼类行为和生理变化,从而对鱼类生长起有害作用。在鱼类养殖中,寻求不影响鱼类生长,并有适当鱼产量的合理放养密度,具有重要意义。异育银鲫是鲫鱼家族中养殖新品种,在池塘、湖泊养殖中已显示较大生长潜力,网箱饲养的效果如何,尚未见诸报道。在多种鱼类混养传统模式中,鲫鱼一般作为搭配鱼,占的比例较小。鲫鱼能不能主养,变搭配鱼为主养鱼?这些就是本文试图回答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姚宏禄 《生态学报》1993,13(3):272-279
分析测定了主养鲢鳙非鲫高产池塘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垂直、周日、周年变化及其与主要生态因素、鱼产量水平的关系。探讨了初级生产力在能量转化中的生态学效率:毛初级生产力对太阳辐射能的利用率为0.84%—1.64%;鲢鳙非鲫净产量对浮游植物净产量的直接利用率为8.46%—15.56%;太阳能转化为成产量的生态学效率为0.058%—0.156%。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紫黑翼蚌(Potamilus alatus)繁殖效率,探讨寄生对淡水石首鱼(Aplodinotus grunniens)营养指标的影响,实验通过比较钩介幼虫脱落数量,测试了不同规格寄主鱼的寄生效果,分析了寄生对寄主鱼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中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大规格组每尾鱼脱落数显著高于小规格组(P<0.05),小规格组每千克寄生鱼平均脱落稚贝数显著高于大规格组(P<0.05);寄生导致肌肉中肌酐显著升高(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显著降低(P<0.05),血糖、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寄生组灰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寄生组肌肉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寄生组天冬氨酸、丙氨酸、谷氨酸、酪氨酸、甘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氨基酸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研究假定池塘中沉降颗粒有机质主要来自残饵、粪便和悬浮颗粒物三种的混合, 利用碳氮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对主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主养黄颡鱼(Pelteobaggrus fulvidraco)池塘沉降颗粒中人为有机质(残饵)来源进行定量研究, 同时分析了不同主养模式池塘沉降颗粒中碳氮营养物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两种主养模式池塘沉降颗粒中总氮(Total nitrogen, TN)、总碳(Total carbon, TC)、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 TOC)以及总有机氮(Total organic nitrogen, TON)都呈现出从养殖初期到末期逐渐降低的趋势; 并且主养黄颡鱼池塘颗粒沉降物中TN、TC、TON和TOC含量均显著高于主养草鱼池塘。主养黄颡鱼池塘沉降颗粒有机质碳氮稳定性同位素(13C和15N)平均值分别为-25.3和6.2; 主养草鱼池塘沉降颗粒有机质13C和15N的平均值分别为-25.4和5.9。利用同位素混合模型计算出两种主养模式池塘沉降颗粒中人为有机质(残饵)贡献率分别为15.6%-35.4%(主养黄颡鱼池塘)和30.1%-70.1%(主养草鱼池塘),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两种主养模式池塘从养殖初期到末期沉降颗粒中饵料贡献率均显著降低(主养黄颡鱼池塘: r=-0.537,P0.05; 主养草鱼池塘: r= -0.800, P0.01)。    相似文献   

16.
象山港网箱养殖对近海沉积物细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微生物在有机物质分解、能量转移等生物地化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养殖活动对沉积物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正确评价近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沉积物的理化分析(T、pH、Eh和SO2-),通过T-RFLP(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了象山港网箱养殖对近海不同深度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构建了对照区0-5 cm沉积物样品的细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并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近海网箱养殖活动不但使象山港沉积物Eh、pH值等理化性质有所改变,而且使细菌的群落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变形细菌纲细菌的相对丰度降低,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也显著降低,致使近海沉积物细菌群落由多样性高的稳定结构向多样性降低的不稳定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17.
长期施肥对土壤养分库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扼要地概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养分库的动态与平衡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介绍并讨论了土壤氮、磷、钾养分全量及有效量的动态变化 ,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动态变化 ;铵态氮、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酸解未知态氮、非水解残渣氮及微生物体氮在土壤氮库中的动态变化 ;Ca2 P、Ca8 P、Al P、Fe P、闭蓄态磷 ,活性有机磷、中度活性有机磷、中稳性有机磷、高稳性有机磷及微生物体磷在土壤磷库中的动态变化 ;土壤碳库中松结态腐殖质、稳结态腐殖质、紧结态腐殖质以及富里酸和胡敏酸的动态变化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影响 ;农田土壤养分库的养分循环与养分平衡。还指出了当前土壤养分库研究面临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几个热点内容  相似文献   

18.
鱼的基因重组技术的确立,重组技术在水产领域应用趋势的扩大,使人们对环境的担心也越来越大.在美国,水产学会8月在宾西法尼亚召开的年总会上围饶释放到自然界的重组鱼破坏海洋环境的平衡的危险性,进行了讨论.美国水产学会(AFS)在学会杂志《Fisheries》的7、8月号表明了如下见解."完成了为了评价环境释放的危险性的试验,而  相似文献   

19.
利用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ldraco)、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钩介幼虫进行了寄生实验,分析了幼虫在寄主鱼上的寄生周期和脱落数量与寄主种类、寄主鱼单尾体重的相关关系.以未寄生幼虫的罗非鱼为空白对照,测定分析了罗非鱼在幼虫寄生前、脱落后主要血浆生化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黄颡鱼、罗非鱼平均每千克体重脱落稚贝的数量分别为(26 435±6 430)只、(26 327±3 091)只,两种寄主鱼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脱落的稚贝数量随着寄主鱼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并呈显著线性相关.在水温(24±1)℃条件下,黄颡鱼组、罗非鱼组的稚贝脱落高峰分别出现在寄生后的第8 d、第7 d,罗非鱼组表现为明显的"早脱落"现象.罗非鱼在寄生前后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糖(Glu)、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均未出现显著变化,而血浆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下降(P=0.001,0.020).未寄生组罗非鱼的7项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变化.实验结果将为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变态发育相关营养因子的探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长江的铜鱼生物学及三峡水利枢纽对铜鱼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铜鱼在长江水系中分布广泛,在长江干流和汉江等一些支流中是捕捞的主要对象之一。作者对采自长江不同地区的铜鱼进行了分类性状上的比较,叙述了年龄和生长、繁殖、食性、洄游等生态学特性;根据在汉江丹江口水利工程建成后出现的铜鱼种群动态特点,讨论了葛洲坝和三峡水利工程对铜鱼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就保护长江铜鱼资源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