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传夔 《人类学学报》1990,9(4):290-293
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至今已60年了。它的发现在世界古人类学研究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经过60年的后继工作,我们的事业有了相当大的进展。为促进古人类学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织了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以纪念这一伟大的发现。我首先代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向来自亚洲、美洲、欧洲的同行、向在座的学术界前辈,向各位领导及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我也想借此机会和在座的各位一起回顾一下中国古人类学研究、发展的梗概,以便探讨我们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发现70周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将于1999年10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举办国际古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会议将围绕古人类学、史前考古学、生物地层与年代学、第四纪环境等有关领域介绍交流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探讨人类起源与演化的自然历史、机制及环境背景。这次研讨会将是古人类学界在跨千年之际的一次盛大的国际性聚会。 ’99北京国际古人类学学术研讨会将于10月举行@董为  相似文献   

3.
《化石》1978,(3)
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同志和我们永别了。消息传来,我们全所同志无不感到万分悲痛。回想廿多年来,郭老多次亲临我所视察、指导、题词、作报告……一幕幕动人的情景犹在眼前。我们每个同志都深深感到我们这个研究所的成长、发展,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取得的每一项成就,无不倾注着郭老的心血,寄托着郭老深切的关怀! 解放初期,当时我们研究所还只是科学院一个独立的研究室,人少、地方小,郭老是这个小研究室的常客。在繁忙的国务间隙中,他常常深入基层,和同志们交谈。我们的老所长、当时研究室的主任杨钟健同志,每有重大发现必电告郭老,每当这时,郭老也必来仔细地察看、认真地指导,和群众共享胜利的喜悦! 郭老是伟大的历史学家,对于古人类学方面的发展和研究给予极高度的重视。1954年12月27日,中国  相似文献   

4.
《化石》1978,(1)
自从1959年在坦桑尼亚发现“东非人”头骨化石及175万年前的旧石器以来,东非成了古人类学界注意的中心。1972年在肯尼亚发现了KNM-ER1470号人类头骨化石以后,更加深了古人类学工作者对东非的向往。 1977年8月,我们中国科学院第四纪地质与古人类赴非考察组一行六人,应坦桑尼亚民族文化与青年部和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的邀请,访问了这两个国家。在主人的热情接待和周到的安排下,我们对重要的古人类遗址及化石地点都作了访问。此行收获很大,特别是两国朋友对我们的友情更使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5.
1984年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市历史学会、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在民族文化宫隆重集会,纪念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55周年。首都有关方面人士二百余人出席,群情欢洽,盛况空前。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首先发表讲话。他说: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在人类学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它使周口店成为世界人类学家注目的中心。我国古人类学工作者正是从周口店起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已为探索我国远古的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化石》2000,(3)
2000年6月 ,在京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10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5次院士大会期间 ,我国著名的古人类学家吴新智院士 ,给参加大会的地球科学院士及有关人员 ,作了关于古人类学研究现状的学术报告。报告以列举大量人类化石材料为线索 ,简要回顾了古人类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人们对古人类学认识的进展、目前学术界所取得的共识 :人类的历史分为四个大的发展阶段 ;直立行走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最根本的特点 ;迄今已发现的化石表明 ,人类最早起源于非洲而后扩散开来。在研究的手段上 ,介绍了分子遗传学DNA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 ,但同时又…  相似文献   

7.
裴树文 《人类学学报》2004,23(2):110-110
裴文中教授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古人类学和第四纪哺乳动物学的创始人,他于192 9年发现的第一具北京猿人头盖骨为我国争得第一块国际学术界的“奥林匹克金牌”。2 0 0 4年是裴文中先生的百年诞辰,2 0 0 4年12月2日又是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75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位杰出的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以及促进旧石器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等学科的发展和学术交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将在2 0 0 4年10月18—2 2日在北京举办裴文中教授百年诞辰国际古人类学学术研讨会暨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75周年纪念会。大会将围绕世界最新的…  相似文献   

8.
“国际古人类学学术研讨会暨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 70周年会议”于 1999年 10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西班牙、瑞士、奥地利、挪威、斯洛文尼亚、巴西、日本、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十余个国家的科学家参加了本世纪末古人类学界的最后一次国际盛会。会议收到了来自国内外的 100余篇论文摘要,内容涉及近年来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古脊椎动物学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及新技术、新方法在古生物学方面的运用。 纪念大会于 1999年 10月 12日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厅隆重…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人类学和旧石器考古学向更广更深方向发展的今天,迎来了在史前学研究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以及用火和石器研究六十周年。为了纪念它和适应这一学  相似文献   

10.
第一届国际古人类学会议于1982年10月16日至21日在法国地中海沿岸城市尼斯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七百多名古人类学家、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年代学家和有关学科的研究者会聚一堂,报道了世界各地的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交流了各自对于人类进化的新认识。我国以吴汝康教授为团长的古人类学代表团应邀参加了大  相似文献   

11.
董为 《人类学学报》1999,18(4):262-262
为纪念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70周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南南合作基金的支持下,于1999年10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举办了99北京国际古人类学学术研讨会暨纪念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70周年的学术活动。这一活动分两个部分:纪念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70周年大会和国际古人类学学术研讨会。纪念大会于1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先生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代表野口升先生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们再次强调了北京猿人头骨发现的意义以…  相似文献   

12.
邵颖 《人类学学报》2004,23(4):325-325
为纪念裴文中院士在古人类学领域研究的卓越贡献和学术思想,缅怀裴文中先生的业绩,促进古人类学的学术交流,在裴文中先生百年诞辰和和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发现75周年之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  相似文献   

13.
《化石》2015,(4)
<正>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首次发现于1975年,对它的研究始于1977年,到2006年研究工作最终完成。2008年徐庆华和我发表了《禄丰古猿——人科早期成员》的研究专著,前后经历了近30年的时间。这一方面是由于在禄丰石灰坝产地不断有新的、更关键部位的古猿化石发现、对其形态特征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与国际古人类学界在世界其他地区同类古猿的不断发现以及在理论方面的不断更新有关。  相似文献   

14.
“99’北京国际古人类学学术研讨会暨纪念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70周年大会”于1999年10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瑞士、奥地利、捷克、挪威、斯洛文尼亚、南非、巴西、日本、韩国、以色列、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20余个国家的科学家参加了本世纪末古人类学界的这次国际盛会。会议收到了来自国内外的100余篇论文摘要,内容涉及近年来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古脊椎动物学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及新技术、新方法在古生物学方面的应用,并在会…  相似文献   

15.
<正>1924年,巴尔博、桑志华等考察泥河湾盆地,“泥河湾层”作为专有学术名词进入科学界,这被视为泥河湾盆地科学考察与研究的肇始。地质学、地层学、古哺乳动物学、古环境学研究在盆地内陆续展开,泥河湾动物群成为早更新世的经典动物群,而泥河湾湖相层亦成为早更新世陆相沉积的代表。清澈明净的湖水、郁郁葱葱的植物、成群逐队的动物,造就了蕴含着无限生机的泥河湾盆地。1965年,随着虎头梁遗址群的发现,泥河湾盆地开启了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新天地。新中国的三四代考古学者耕耘其中,许家窑-侯家窑、小长梁、东谷坨、马圈沟等遗址陆续被发现和研究。一万年、十万年、百万年、近二百万年,这些数字既是东亚人类古老性的有力昭示,同时也见证东亚古人类生存演化的宏大历程。百年来,“泥河湾”作为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古哺乳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的科学“圣地”,持续为我们输出科研成果和科学认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技部科技基础工作专项、  相似文献   

16.
吴汝康 《人类学学报》1984,3(4):297-303
本文论述从1980年迄今的五年内我国古人类学的进展。内容包括古猿和各阶段人类化石的发现和研究;用不同方法对各人类化石地点年代测定的结果;在日本和香港举行中国古人类展览;国际上对我国古人类工作的评价及介绍中国古人类学的外文书刊的编写;近年来今人类学和应用人类学的研究等五部分。  相似文献   

17.
山猿是除人科成员以外唯一能直立行走的灵长类。它从何演化而来?又为何遭淘汰绝灭?它在从猿到人的发展史上究竟占有何种地位?这是古人类学史上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山猿的发现与早期研究1872年法国古生物学家保尔·热尔韦(PaulGer-vais)研究了一...  相似文献   

18.
《化石》2015,(4)
<正>现代人在东亚地区的起源与演化一直是古人类学研究与争议的热点。近10年来,中国古人类学界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先后在周口店田园洞、湖北郧西黄龙洞和广西崇左智人洞等地发现早期现代人化石。对这些人类化石的年代测定和形态研究显示,早期现代人至少10万年前在华南地区已经出现。然而,学术界对于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在东  相似文献   

19.
消息与动态     
《人类学学报》2004,23(4):0
纪念裴文中先生百年诞辰暨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发现 75周年国际古人类学术讨论会在京隆重召开为纪念裴文中院士在古人类学领域研究的卓越贡献和学术思想 ,缅怀裴文中先生的业绩 ,促进古人类学的学术交流 ,在裴文中先生百年诞辰和和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发现 75周年之际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下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2 0 0 4年 1 0月 1 9日在北京隆重召开纪念裴文中先生百年诞辰暨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发现 75周年国际古人类学术研讨会 ,会议吸引了来自法国、美国、西班牙、波兰、加拿大、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  相似文献   

20.
今人类学是与古人类学相对应的。古人类学这门学科已有多年的历史,近年来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可是至今还没有今人类学的学科,这是从现代古人类学的内容说到怎样来建立今人类学的新学科。 古人类学(Paleoanthropology)也叫人类古生物学(Human Paleontology),是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科学。 人是灵长类中的一种。因此,要研究人类起源,就一定要涉及灵长类学,包括现生的灵长类和古灵长类或化石灵长类的知识。 人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来进行生产劳动。在人类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人类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石器,因而古人类学也必然要涉及石器、特别是旧石器。 研究人类进化的主要实物根据是人类化石和猿类化石,都是从地层中发掘出来的,因此要有地质学和地层学的一般知识,特别是较晚地质时期的新生代地质和地层。新生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