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驗初步观察了大黃酸和大黃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氨氮的同化利用,氨基酸的氧化脫氨和轉氨作用的影响。(1)大黄酸和大黄素对金黃色葡萄球菌在葡萄糖-肉湯培养基中RNA、DNA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1抑菌单位濃度的大黄酸(15微克/毫升),其抑制百分率分別为90、84和72;大黄素(10微克/毫升)分別为100、100和93。(2)叶酸对大黄素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的合成有拮抗作用,大黃素在最低抑菌濃度(3.6×10~(-5)M),叶酸濃度为5.6×10~(-4)M时,可使RNA和DNA的合成分別恢复47&和40%。(3)大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含葡萄糖和硫酸銨培养基中氨氮的同化也有抑制作用,在最低抑菌濃度抑制率为92%。(4)大黄素即使高至200微克/毫升的濃度,对金黃色葡萄球菌谷氨酸-丙氨酸轉氨作用的影响不明显。(5)大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氨基酸的氧化脫氨具有抑制作用,对谷氨酸和精氨酸的抑制最强,甘氨酸和丙氨酸次之,門冬氨酸和絲氨酸最弱。对耗氧和脫氨的抑制有平行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大黄中蒽醌衍生物在体内可进行氧化和結合代謝,其代謝途徑可能如下: 小鼠分別口服大黄酸、芦薈大黄素和大黄酚,24小时尿中总蒽醌衍生物排出量(剂量的百分数)分别为27%、14%和6%。人体口服大黄酚,尿中蒽醌衍生物的排出率以4—12小时为最高,不同时間間隔,尿中蒽醌衍生物轉化产物所占百分数没有显著差异。文中詳細討論到蒽醌衍生物在体内的代謝轉化与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pK_α值、排出量、尿液的pH以及药理活性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大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通过测定大黄素对其细胞膜的通透性、可溶性蛋白质和呼吸代谢的影响,来阐述大黄素的抑菌作用机制. 利用电导率、生物大分子分析、呼吸代谢抑制检测等方法,验证大黄素的药效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大黄素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培养基溶液中电导率比对照组增加了2.23%,DNA和RNA大分子的含量比对照组增加了67.36%,大黄素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16 h后,菌体可溶性蛋白总量比对照组减少了28.3%;大黄素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物质代谢中的2种关键酶的活性,其中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抑制率为53.8%,苹果酸脱氢酶的活性抑制率为25.5%.上述结果表明,大黄素可以破坏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菌体内的蛋白质合成,通过抑制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发挥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实验结果表明:(1)大黄素对线粒体NADH氧化酶和琥珀酸氧化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并呈双曲线型,50%抑制浓度分别为2.5μg/ml和11.5μg/ml。而其它四种蒽醌衍生物如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对这两种氧化酶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药物浓度为60μg/ml,抑制率均低于20%。(2)拮抗实验表明:核黄素、牛血清蛋白(BSA)能拮抗大黄素对线粒体NADH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核黄素(3.3×10~(-4)mol/L)和BSA(1.6mg/ml)对大黄素抑制NADH氧化酶的恢复率分别为50.3%和44.6%,且恢复率随拮抗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1.大黄素和大黄酸对无细胞系统DNA 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100微克/毫升抑制率分别为50%和39%。2.加入DNA 能使大黄素的吸收光谱发生位移,说明大黄素可与DNA 结合成复合物。3.大黄素由于能与DNA 结合,从而抑制了DNA 生物合成,这可能是它的抗菌和抗癌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大黄素、大黄酸对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MTT法(四氮唑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大黄素、大黄酸对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大黄素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有效剂量范围为其血药浓度的25~125倍;大黄酸有效剂量范围为其血药浓度的12.5~75倍。大黄素对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率24.6%~94.58%,大黄酸抑制率为14.38%~85.64%。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大黄素处理后的平滑肌细胞出现凋亡细胞峰,S期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7.
细胞呼吸     
細胞呼吸的外表現象是生活細胞自其周围环境摄取氧及排出CO_2。呼吸器官的及循环系統的一种功能即为保証細胞能获得氧及排出CO-2。細胞呼吸的实际过程系利用氧氧化营养素(葡萄糖、脂肪、蛋白貭及氨基酸等),生成最后代謝产物(主要为CO_2、H_2O及尿素)。其最重要的意义为細胞借此获得維持生活所必需的能量,故細胞呼吸一旦停止,細胞必卽死亡。細胞內自营养素氧化成其最后代謝产物乃是长系列的連續反应过程。其中有些反应是氧化反应,有些不是。例如CO_z并非由氧直接氧化营养素分子中之  相似文献   

8.
大黄蒽醌衍生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黄素对酪氨酸酶有显著的竞争性抑制作用,K_i值为1.51×10~(-4)mol,50%抑制的药物浓度为36.6μg/ml;大黄酸的抑制作用较弱,芦荟大黄素几乎无抑制作用。氯化铜(3.3×10~(-7)mol/L)、半胱氨酸(3.3×10~(-7)mol/L)和牛血清白蛋白(1.0mg/ml)对大黄素抑制酪氨酸酶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恢复率分别为60.0%、45.7%和61.1%。大黄素能与牛血清白蛋白非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引起吸收光谱红移55毫微米。大黄蒽醌衍生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大黄抗黑色素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羊肚菌多糖体外降血糖能力,本试验在筛选羊肚菌多糖改性方法的基础上,以α-淀粉酶抑制率为参数,运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羊肚菌多糖改性产物对α-淀粉酶抑制率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模型,优化了羊肚菌多糖过氧化氢氧化降解工艺条件。试验表明料液比为1∶8.55、pH为7.09、温度为47.8℃、时间为3.02 h的条件下的改性效果最好,在该条件下重复测定三次所得羊肚菌多糖过氧化氢氧化改性产物的α-淀粉酶抑制率为16.30%±1.22%,与模型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为0.11%,是改性前的17.16倍。同时,蔗糖酶抑制率为78.13%±5.09%,麦芽糖酶抑制率为16.48%±3.27%,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21.40%±3.81%,分别比改性前提高了1.07倍、1.64倍、1.22倍。与常用的降糖药阿卡波糖相比,羊肚菌多糖改性产物的α-淀粉酶抑制率、麦芽糖酶抑制率、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分别提高了1.44、1.63和1.88倍,蔗糖酶抑制率与阿卡波糖差异不显著(P0.05)。羊肚菌多糖经过氧化氢氧化改性的产物呈现明显的多糖红外吸收特征,对糖苷酶抑制效果显著提升,提高了其体外降血糖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大黄药材、浸膏及其清胃颗粒剂质量的RP—HPLC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适合大黄药材、大黄浸膏及清胃颗粒剂过程分析与质量控制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YWG-ODS 10μm(200×4.0mm ID)色谱柱,流动相组成为甲醇-水-高氯酸(75250.1V/V),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柱温控制20℃.以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峰面积作为定量信息,标准曲线外标法测定样品含量.结果表明,清胃颗粒剂中五种游离蒽醌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芦荟大黄素95.61%(RSD3.05%)、大黄素98.03%(RSD2.77%)、大黄酸100.1%(RSD2.21%)、大黄酚97.49%(RSD3.64%)和大黄素甲醚96.79%(RSD4.12%).本法操作简便、检测灵敏,适合于大黄药材、大黄浸膏及清胃颗粒剂过程分析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木犀草素1具有多种生化和药理作用。基于木犀草素结构的氨基醌化合物由木犀草素和胺类反应生成,由于引入氨基导致其水溶性提高。测定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可比较研究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大小,通过检测其对乙酰胆碱酯酶(ACh E)抑制和丁酰胆碱酯酶(Bu Ch E)产生的抑制作用,可能探索出新的阿尔茨海默症治疗途径。采用抑菌圈法考察化合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分别与苄胺、N-苄基异丙胺、N,N-二乙基丙二胺和二甘醇胺反应的产物2、4、5和14在大肠杆菌中抑菌圈半径分别为0.678、0.650、0.730和0.680 cm,对大肠杆菌存在抑菌活性,但效果有限。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只有木犀草素与乙胺反应产物7有抑菌活性,抑菌半径为0.600 cm;而对于枯草芽孢杆菌,所有化合物均未表现抑菌活性。根据Ellman法中的96孔板法分别测试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的强弱。结果显示:仅木犀草素和异辛胺反应产物17表现出对ACh E的抑制活性(71.07%),对Bu Ch E抑制率较高的有木犀草素和乙醇胺及丁胺的反应产物11和9,抑制率分别为26.94%和17.05%。因此,基于木犀草素结构的氨基醌类化合物作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抑制率较低,尚不适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湖南地区枣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索糖枣多糖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以三年生糖枣为试材,将其水提多糖依次采用DEAE-52纤维素和Sephadex G-100葡聚糖柱层析,分离出多糖组分;分别测定各组分多糖经硫酸化修饰前后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并对抑制活性最强的部分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DT_(B3)的酶活性抑制率最高,达到77.94%,DT_C的酶活性抑制率次之为69.93%,其余组分对酶活性抑制率均小于50%;经硫酸化修饰后,多糖组分DT_(B3)和DT_C对酪氨酸酶抑制率变化较小,DT_A、DT_(B1)、DT_(B2)对酪氨酸酶抑制率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较大的提高,分别提高了60.19%、41.66%、29.55%,其抑制率分别达到了56.54%、58.53%、61.60%,但都远低于70%。同时DT_(B3)能在短时间内与酶快速的结合,并显示出较强的活性抑制能力,且呈现非竞争性抑制类型。由上可知,各组分多糖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的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多糖经硫酸化修饰后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具有一定的影响,糖枣多糖中DT_(B3)对酪氨酸酶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存在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β-胡萝卜素的不同氧化降解方法以及氧化降解产物的生理活性进行了研究。用AIBN、NaClO、紫外以及OsO4对β-胡萝卜素进行了氧化降解研究,并用OsO4-H2O2-Ether体系进行控制型氧化降解的产物进行薄层分离后,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观察β-胡萝卜素氧化降解产物对SGC-7901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的氧化方法的氧化速率不同,并且氧化的产物也不同。通过OsO4氧化得到的β-胡萝卜素氧化降解产物对SGC-7901细胞有抑制作用,0.1000 g/L时抑制率达26.15%。分离的AB混合主份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关系。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在0.2000 g/L下抑制率达23.31%。主份C对癌细胞也有抑制作用,但效果不及混合主份A、B。  相似文献   

14.
siRNA抑制丙型肝炎病毒IRES介导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HCVIRES为靶位 ,应用T7RNA多聚酶体外转录合成了 5条小干扰RNA(siRNA) .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导入HCVIRES介导萤光素酶表达的转基因细胞 (HepG2 .970 6 )中 ,通过测定萤光素酶的量 ,评价T7siRNA对HCV介导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 ,所合成的 5条T7siRNAs ,均能特异性地抑制萤光素酶基因的表达 ,抑制率分别为 94 31%、80 0 1%、78 0 1%、80 33%、85 6 4% ,其中以靶向HCVIRES第二茎环结构的T7siRNA1抑制率最高 ,且对HCV基因的抑制作用有剂量依赖性 ,随T7siRNA1量的增加 ,抑制率逐渐增强 .siRNA抑制HCV基因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改变其中 1个核苷酸即无显著抑制作用 .  相似文献   

15.
<正> 一、氨基酸酯是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氨基酸衍生物,随着氨基酸的种类不同和烷基碳原子数目的不同,其抗菌活性也不相同。碱性氨基酸的十二烷基酯的抗菌作用最强。二、赖氨酸月桂基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呼吸作用具有抑制作用。对四种碳源和四种氮源的氧化抑制程度是不同的,在一定浓度条件下,抑制程度随赖氨酸月桂基酯的浓度增加而增加,但当赖氨酸月桂基酯浓度为25r/ml时,不仅对氧化基质没有抑制作用,反而促进金黄  相似文献   

16.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CXXC活性结构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uman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 hALR)蛋白序列中有一段保守的Cys-Xaa-Xaa-Cys (CXXC)氨基酸序列,针对hALRp的CXXC结构,对hALR分别进行C65A和Q88C突变,表达、纯化突变体蛋白。体外检测hALRp和突变体的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 FAD)辅助的巯基氧化酶活性,hALR-FAD和hALRQ88C-FAD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hALR-FAD和hALRQ88C-FAD组之间无差异;hALRC65A-FAD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结果显示,通过C65A突变将CXXC结构破坏后,该突变体的巯基氧化酶活性完全丧失;通过Q88C突变增加一个CXXC序列后,该突变体的巯基氧化酶活性较hALR-FAD未见明显增加;同时,FAD不仅是hALRp发挥巯基氧化酶活性必须的辅助因子,而且有助于hALRp突变体蛋白的复性。  相似文献   

17.
大黄蒽醌衍生物是中药大黄的主要成份。该类衍生物与钙调素(calmo-dulin,CaM)依赖的磷酸二酯酶(PDE)的相互作用表明:它们可作用子钙调素。其中,大黄酸结合CaM并抑制CaM依赖的磷酸二酯酶(CaM-PDE);而大黄素、大黄酚和芦荟大黄素既刺激CaM-PDE的活力,又刺激PDE的基础活力,其作用机制尚待阐明;当有Ca~(2+)或无Ca~(2+)条件下测定时,大黄酸对PDE基础活力均无影响。表明:象其它的CaM拮抗剂一样,大黄酸能抑制钙调素依赖的PDE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茶树花作为茶树的生殖生长产物,含有丰富的多酚、皂素、多糖、氨基酸和蛋白等多种活性物质,有抑制微生物生长和减少黑色素沉积的护肤作用。本文分析了茶树花及其提取物(Tea flower extract,TFE)的主要活性成分,并研究了其抑菌和美白功效的机理,为相关功效日化产品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茶树花及茶树花提取物的主成分种类相同,含量有一定差异,提取工艺后,茶树花提取物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7.51%,多酚含量增加25%,氨基酸含量减少66%,皂素含量降低90%;TF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4.5 mg/mL和9.0 mg/mL;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外美白实验结果表明,TFE可以通过改变细胞形态、抑制细胞增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生成等途径达到美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评价了冬凌草提取物在不同质量浓度和不同添加时间下干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25μg/mL和250μg/mL,在亚抑菌浓度,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干预作用不明显;当冬凌草提取物质量浓度大于1倍MIC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生物膜形成的初始时间(0 h)添加药物抑制效果最佳,2MIC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成膜的抑制率达到79%以上;24 h后添加抑制作用较弱,抑制率仅有60%左右。采用银染法和荧光染色法研究了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清除效果和抑制胞外多糖的合成,实验结果也表明,在亚抑菌浓度,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清除和胞外多糖合成的抑制作用很弱,当冬凌草提取物质量浓度大于1 MIC时,在生物膜形成的初始时间(0 h)添加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清除效果明显,胞外多糖的合成也受到显著的抑制。本研究为冬凌草提取物在食品防腐和保鲜,以及无抗饲料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兩種培養基中觀察了金黴菌培養過程中pH的變化、葡萄糖的消耗,氮的同化、金黴素的產生、氨和有機酸濃度的變化、菌絲的呼吸等代謝變化,這兩種培養基的區別,即在一種培養基中另加入肉湯粉和玉蜀黍漿。 兩種培養基發酵過程中,葡萄糖的消耗,氮的同化,氨和金黴素的產生等變化的一般趨勢,大致相似。加肉湯粉和玉蜀黍漿的培養基中,產生的金黴素量均為不加的5倍。 兩種培養基發酵過程中,有機酸的產生和菌絲的呼吸變化的趨勢有顯著不同。含肉湯粉和玉蜀黍漿的培養基中,培養出的菌絲有兩種類型:一種淺色的氧化代謝特強,另一種菌絲深褐色的呼吸低,代謝變化屬於發酵型,但兩種類型的金黴素的產生量是一樣的。在搖瓶內金黴菌的發酵過程,按代謝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二天到第三天以前為“旺盛生長期”,接着到第四天止菌絲開始自溶為“開始自溶期”最後為“迅速自溶期”。培養基中,金黴素的濃度,在第二期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