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心率变异功率谱研究出生后心率变慢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机制及心源性因素在出生后心率变慢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心率变异性的频域和时域分析方法 ,主要为功率谱分析方法 ,以不同年龄组的人和家兔为实验对象 ,对出生后心脏的自主神经调控进行初步探讨 ;并通过观察不同年龄组离体灌流兔心 (无神经体液因素影响 )自律性的变化 ,探讨心脏本身因素是否参与出生后心率变慢的调控。结果 :人和家兔迷走交感对心率的调控作用比在各年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且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 ;家兔离体心脏的自主心率在各年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且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结论 :出生后心率减慢与神经机制有关 ,也有心脏本身因素的参与  相似文献   

2.
目的: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新理论-呼吸循环代谢等系统一体化调控提出了呼吸为循环指标变异性起源的假说,我们对人睡眠期间的呼吸和心率变异分别分析,探索心率变异的起源.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以来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多导睡眠图(PSG)鼻气流和心电图监测的8例无疾病诊断的正常人和10例无睡眠呼吸异常的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卢金婧  迟鑫姝  易松 《生物磁学》2009,(15):2957-2959
心率变异性(HRV)是当前心电图分析的一个前沿热点,它反映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系统的综合调节作用,是评价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随着非线性动力学和复杂性科学的发展,HRV信号被普遍认为是混沌或含有混沌成分的信号。复杂度是用来表征一个心率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复杂程度的量度,以其简单快速的优点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并广泛应用于心率变异性分析。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复杂度算法的研究进展及基于复杂度的心率变异性分析的临床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4.
子宫收缩对胎儿心率变异性非线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子宫收缩状态下,分析胎儿心率变异性的非线性混沌强度。方法采用非线性滴定方法,计算胎儿心率变异性的噪声极限,即非线性混沌强度;另用近似熵方法计算宫缩状态下胎儿心率变异性的复杂性。结果统计结果表明宫缩频率越高,计算所得到的噪声极限越大。说明随着外加刺激的增强,胎儿心率变异性的非线性混沌强度是增大的。但是近似熵方法不能反映相似的结果,宫缩反而使胎儿心率变异性的复杂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碎裂QRS(f QRS)波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心率变异性及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4例,对患者行心电图检查,根据患者心电图是否出现f QRS波分成f QRS组(59例)和无f QRS组(65例),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两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进行检测对比,并对两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统计对比。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统计对比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f QRS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无f QRS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高于无f QRS组(P0.05)。f QRS组患者总标准差(SDNN)、两个相邻RR间期互差(PNN50)、差值均方根(RMSSD)均低于无f QRS组(P0.05)。随访期间f QRS组患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5.59%(21/59),高于无f QRS组患者的13.85%(9/65)(P0.05)。结论:伴有心电图f QRS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心率变异性指标降低,且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心电图f QRS波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心率变异性及心脏事件发生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aspirin)溶液对离体蟾蜍心脏心率和心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根据斯氏蛙心插管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对离体蟾蜍心脏进行灌流,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心率和心肌收缩力的变化。结果:灌注0.1g/ml的阿司匹林溶液时,离体蟾蜍的心脏收缩力明显下降和心率明显减慢(P0.05),心脏甚至停止跳动,0.05g/ml的阿司匹林溶液时,离体蟾蜍的心脏收缩力降低和心率减慢程度不如0.1g/ml,并且随着阿司匹林浓度的降低离体蟾蜍的心脏收缩力和心率降低程度逐渐较少。结论:阿司匹林溶液降低离体蟾蜍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并随着阿司匹林浓度升高,其心肌收缩力和心率降低程度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心电波形变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延军  严洪  王增丽 《中国科学C辑》2009,39(12):1181-1187
与心率变异性作类比,本文提出了心电波形变异性(ECWV)的概念。通过相关系数、KL变换指标、“棋盘”映射等波形指标对心电波形变异性进行了量化研究。本文研究表明,一些ECWV指标能够区分精神负荷和非负荷两种状态。心电波形变异性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对它的深入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心室压力瞬时加速度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呙中茂  黄定洪 《生理学报》1989,41(1):102-110
本工作对国产SJ-42型四道生理记录仪进行改进,增加了记录压力二阶微分曲线的功能。经比较研究家兔左心室压力一阶微分与二阶微分指标后发现,(d~2p/dt~2)max对心肌变力作用的敏感性比(dp/dt)max高出1/3左右,两项指标对心脏前后负荷和心率均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但两者间无明显差异,提示用心室压力瞬时加速度指标评价心脏收缩性能比用压力瞬时速率指标更为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9.
心脏性猝死是一个严重的公共问题.如果能对其进行早期救治,抢救的成功率将会大大提高.经过心血管医生的多年来的探索,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以日趋成熟.本文阐述通过心电图的一些新指标对心脏性猝死进行预测.而将心电图分为静息心电图,信号平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虽然静息心电图能为预测心脏性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但由于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低,目前常用动态心电图的相应指标.动态心电图可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信息,能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预测指标和参数,例如心率变异性、窦性心律震荡、T波电交替及心率减速力等.心率减速力的能对迷走神经张力的高低进行定量评估,是预测心脏性猝死一种动态心电新指标.现在仍没有任何单一指标能够准确预测SCD的发生.研究表明心电图可以提供有价值信息,我们已经在心电图预测SCD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然而目前仍然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这些问题恰恰给我们提供了广泛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教练机飞行员训练期间的心电信号,以人体瞬间应激水平为评价依据,通过采集特殊的飞行作业期间的飞行员的心电信号,计算心率以及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指标,对个体产生瞬间应激的心电信号进行心率相关指标分析以及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分析.同时对应激反应下心率曲线面积变化进行分析,采用多尺度算法,构建了应激强度随训练次数变化的函数关系,揭示了飞行训练应激强度变化的规律,提出了飞行训练及应激阶段的划分方法,建立了基于心电信号的飞行员应激评价的模型.  相似文献   

11.
精神紧张、焦虑等脑活动可以导致心脏疾病,而冥想能够改善心脏功能.采用心率变异性、有向传递函数和校正条件熵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脑任务引起心脏功能的变化以及皮层脑活动和心脏活动的耦合模式.结果表明,意识活动可以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减慢心率,通过抑制副交感神经和激活交感神经加快心率.并且意识活动调节自主神经过程中脑皮层中央后区到前区的信息流增加,心脑间的耦合程度显著增强.有向传递函数和校正条件熵方法有望成为分析脑电信号的功能耦合及脑到心脏信息传递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迷走神经刺激对蟾蜍离体心脏的心率及心率变异的影响。方法:将蟾蜍心脏和右侧迷走交感干离体后,以不同频率电刺激神经,记录心电图曲线并作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结果:交感神经阻断后,电刺激迷走交感干,心率(HR)显著下降(P0.01),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NN)和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显著升高(P0.01),不同频率刺激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变化较大;给药组0.2Hz时高频(HF)显著升高(P0.01),低频/高频比值(LF/HF)明显降低(P0.05),0.8Hz时HF和LF/HF接近刺激前水平。结论:一定范围内增加刺激频率,迷走神经降低心率的作用增强;没有交感神经调节条件下的迷走神经对心率和心率变异的调节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新理论-呼吸循环代谢等系统一体化调控提出了呼吸为循环指标变异性起源的假说,我们对人睡眠期间的呼吸和心率变异分别分析,探索心率变异的起源。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以来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多导睡眠图(PSG)鼻气流和心电图监测的8例无疾病诊断的正常人和10例无睡眠呼吸异常的慢性疾病患者,分析夜晚睡眠期间鼻气流的呼吸周期与心电图R-R间期心率变异周期的关系。一个完整的呼吸周期包括吸气过程和紧接着的呼气过程,分析计算呼吸周期数、平均呼吸周期时间等指标。心率由心电图的R-R间期计算获得,连续一次心率由最低点上升至最高点,再由最高点下降至最低点,为一个心率变异周期,计算心率变异周期数、平均心率变异时间、心率变异平均幅度等指标。比较同一人呼吸和心率变异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两组人群之间的异同。结果: 正常人峰值摄氧量、无氧阈等CPET核心指标均显著优于无睡眠呼吸异常的慢性疾病患者(P<0.05)。正常人AHI((1.7±1.3)次/小时)和无睡眠呼吸异常慢性疾病患者AHI((2.9±1.2)次/小时)无差异(P>0.05)。正常人呼吸周期数与心率变异周期数((6581.63±1411.90)次、(6638.38±1459.46)次)、平均呼吸周期时间与平均心率变异周期时间((4.19±0.57)s、(4.16±0.62)s)均高度一致,无差异(P>0.05)。无睡眠呼吸异常的慢性疾病患者上述指标比较((7354.50±1443.50)次与(7291.20±1399.31)次、(4.20±0.69)s与(4.23±0.68)s)也是高度一致,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人呼吸周期数/心率变异周期数(0.993±0.027)与无睡眠呼吸异常的慢性疾病患者呼吸周期数/心率变异周期数(1.008±0.024)比值均接近1。正常人心率变化平均幅度((5.74±3.21) bpm)略高于无睡眠呼吸异常的慢性疾病患者((2.88±1.44) bpm,P<0.05)。结论: 正常人和无睡眠呼吸异常的慢性疾病患者无论功能状态如何,心率变异与呼吸存在极其相似的一致性,其心率变异的始发因素均为呼吸所致。  相似文献   

14.
健康人不同年龄段HRV频谱分析及进食,心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上医大生理教研室研制的“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仪”,以R-R间距总变异性(TV)、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以及LP/HF比值为指标,对健康人不同年龄段、午饭前后及安静与心算时的心率变异性(HRV)进行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健康女性6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各年龄段TV较低龄段显著降低,女性30岁以上各年龄段及男性50-60岁LF、女性20岁以上及男性21-50岁各年龄段HF均较低龄段升高显著,女性21-30岁较1-10岁LF/HF降低显著;午饭后TV均较饭前显著降低,心算时LF显著升高,HF显著降低,≥40岁组心算时LF/HF显著升高。结果提示:健康人高龄段调控心脏的自主神经整合功能显著降低,健康人的交感、迷走神经活动在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变化;健康成人午饭后自主神经整合功能显著降低;心算时交感神经活动显著增强,迷走神经活动显著降低,≥40岁组心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9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及100例无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分别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在入院后1~2 d上午8:30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两组ST段改变、心率失常、心率震荡(HRT)指标、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T段压低或抬高的比例、ST段压低位移幅度及持续时间、ST段抬高位移幅度、窦性心动过缓(SB)、室性早搏(VPB)、加速性室性自主心率(AIR)、室颤(VF)的发生率、震荡初始(TO)、动态心率震荡(TD)均明显升高(P0.05),震荡斜率(TS)、总体标准差(SDNN)及均值标准差(SDAN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比较准确地检查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HRT、HVR等方面的异常,在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实验在氯醛糖加氨基甲酸乙酯麻醉的新西兰兔上进行。记录血压,心率,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电刺激减压神经,疑核和右侧迷走神经外周端,均引起心率和血压下降,总变异性,低频成分,高频成分,LF/HF比值和极代频成分增大。静脉注射阿托品可使上述反应显著减小,而静脉注射心得安仅可阻断DN和NA所致LF的增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强化间歇训练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肺耐力及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34名稳定期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名,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其中试验组同时结合间歇运动训练治疗,训练周期12周,前2周为适应性训练,采用功率自行车和30%~50% HRmax强度进行训练,每周训练3次,每次运动20~30 min;后10周采用强化间歇训练,采用功率自行车和运动靶心率=80%~90% HRmax强度训练,训练时间30~40 min,每周训练3次;采用6 min步行距离和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与试验前比较,12周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6 min步行距离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的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均出现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后,试验组6 min步行距离、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改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化间歇训练可以作为慢性心衰患者心肺耐力提高和自主神经功能改善的康复手段,比单一的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生理节律和日常活动分别对人体疲劳程度的影响大小。方法:选取某校7名大学生志愿者,在军训期间对每日军训科目严格限制条件下进行该实验,以闪光临界融合频率、心率变异性、反应时、静态姿势图TLX-NASA量表评分作为指标,对每天分别在训练前和训练后疲劳程度的大小进行测量,以这些指标描述训练前后的疲劳程度。结果:反应时降低(0.60±0.09)、反应正确率提高(0.97±0.03);闪光临界光融合频率升高(40.84±2.14);心率变异性TP(3076.60±382.08)降低、心率变异性SDNN(55.28±16.85)降低;静态姿势图晃动减少,中低频率段(0.15±0.01)、前后方向重心变位(7.92±0.63),TLX-NASA量表评分降低(30.47±10.23)。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理节律相对于日常活动对机体的疲劳状态有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指连续正常心动周期的微小差异,是评估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重要指标。尽管HRV的LF(low frequency)、HF(high frequency)、LF/HF等频域指标被广泛用于评估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及其两者的相互调节作用,然而它们作为衡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指标的有效性一直受到质疑。本研究剖析了有关LF、HF与LF/HF等频域指标意义的不同观点,探讨了其作为评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本研究认为,LF虽然受到交感神经活动的控制,但由于同时受迷走神经活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且此影响程度较大,不建议单独使用LF以反映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HF主要受心脏迷走神经的控制,能够较准确的反映迷走神经系统活动;LF/HF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但由于存在非线性关系和其他因素的影响,LF/HF这一指标并不精准。  相似文献   

20.
为阐明有氧锻炼对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以及这种变化与卧位/坐位下体负压(LBNP)作用下的心率调节及立位耐力之间是否有一定联系,用频域、动态谱及非线性指标较全面分析了大学生有氧锻炼6个月前、后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结果表明:常规AR谱分析的批处理结果只能代表一段时间内HRV信号的平均统计特性,方差大,得不出有显著意义的结果。而时变AR谱则可反映LBNP作用下心迷走撤除及交感激活的动态过程。非线性的β估计得不出有显著意义的结果;但ApEn分析则可敏感地检测出有氧锻炼关联的心率动力学细微变化,且初步揭示ΔApEn与立位耐力变化(ΔDNP)间显著相关。以上对阐明有氧锻炼对心率动力学调节的影响以及改进HRV信号分析工作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