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是机体内最重要、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是抗肿瘤免疫的最好佐剂。将不同形式肿瘤抗原负载的DC制成疫苗,可以在体内诱导特异性杀伤性T细胞(CTL)的生成,激发人体有效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功能。其中肿瘤抗原原因转当的DC疫苗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可望作为一种新型肿瘤疫苗用于肿瘤的防治。本文主要就其作用特点、体内应用的可行性及抗肿瘤作用效果的实验研究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DC)是人体内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未成熟的DC可摄取抗原并迁移至淋巴器官,将抗原信息传递给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应答。研究表明,DC在启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强大的功能。近年来,以D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已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简要综述了各种DC疫苗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小鼠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s,DCs)和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在肿瘤模型鼠体内的分布和形态,为肿瘤的生物学治疗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分离和培养DC,制备B16黑色素瘤细胞抗原,进行共培养,即为抗原负载的DC,Brdu标记DC和抗原负载的DC,建立B16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于瘤周围皮下注射Brdu标记的DC和抗原负载的DC.应用光镜、免疫组化方法和透射电镜观察DC和抗原负载DC在肿瘤模型鼠体内的分布和形态.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Brdu标记的抗原负载DC与DC比较,体积较大.实验组Brdu标记的DC和抗原负载DC分布的数密度和面密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电镜下抗原负载DC细胞与DC比较体积较大,核有切迹,细胞表面的突起较粗大弯曲,形态较成熟.结论:抗原负载DC比DC更易集聚于肿瘤组织周围,推测抗原负载DC比Dc可能诱导抗肿瘤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的抗原提呈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大量实验已证明DC疫苗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DC疫苗和DC细胞的治疗应运而生,发展迅速。简要综述了DC的生物学特性、DC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DC抗原的负载方法及其在临床实验中的应用,以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树突状细胞(DCs)是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其参与免疫应答的机制十分复杂,首先要形成“三分子复合体”,加上DCs表达的其他刺激因子和粘附分子等信号的传递才能完成。DCs尚有一些其他功能,如表达IgE受体或作为感觉受体等,其与其他非职业性APC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细胞因子基因(人IL-2、IL-6)转导对于肿瘤细胞膜MHC抗原及细胞膜糖蛋白表达调控的影响,本文利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含人IL-6、IL-2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分别导入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中,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法,对基因转导的瘤细胞细胞膜糖蛋白及MHC抗原表达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两种基因修饰的MCF-7细胞MHCⅠ型抗原表达均获得增强,此外,基因转导细胞可程度不同地表现出细胞膜多种糖蛋白表达的变化。提示肿瘤细胞膜抗原及糖蛋白表达的改变可能是细胞因子基因转导影响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的重要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7.
1973年,Steinman和Cohn在小鼠脾脏发现具有树枝状突起的独特形态细胞,并将之命名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DC作为连接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是机体识别和摄取病原体和肿瘤抗原的关键细胞,具有抗原提呈能力强和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具有调节免疫应答与诱导免疫耐受的能力。而树突状细胞所发挥的功能与其是否成熟有很大的关系,未成熟状态的树突状细胞具备致耐受性,而成熟状态的树突状细胞则对肿瘤免疫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将对DC的免疫学特性及Dc与肿瘤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是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DCs能够摄取和呈递抗原表达共刺激分子,并迁移到淋巴器官激活T细胞,进而启动免疫反应。在肿瘤发展过程中,DCs不仅能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还可以诱导免疫耐受。现对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介绍免疫治疗中基于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多种治疗方法。相关研究对于更好地理解肿瘤微环境中树突状细胞在肿瘤演化中的作用、寻找新的治疗策略以及改进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树突状细胞 ( Dendritic Cells,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 ,也是唯一能激活初始型 T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因此 ,D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 ,在多种免疫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DC在大部分淋巴器官和非淋巴器官中含量不足 1 % ,早期由于分离困难而对其知之甚少。自 1 992年建立了各种 DC的分离扩增方法以来 ,大大推动了 DC在各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然而不同物种 ,不同组织 DC的分离方法不尽相同 ,为了获得大量高纯度的 DC,分离方法也在不断改进。本文就研究最多和最广的小鼠 DC的分离、纯化与扩增作一综述。1 .概述分离 DC的原理是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肿瘤抗原特异的单抗2F7筛选人小细胞2肺癌细胞株NCI-H128cDNA 士对其中No.4阳性克隆进一步研究。该克隆的溶源菌经42℃IPTG诱导产生165KD的融合蛋白。它能同时被单抗2F7和抗-β-半乳糖苷酶抗体识别。  相似文献   

12.
To find out the infection efficiency of recombinant adeno-as sociated virus 2-mediated exogenou s genes in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derived dendritic cells(D Cs),the process of transfection wa s investigated by FITC-labeled rAA V2,and observed under confocal mic roscope.Newly separated dendritic cells were tranfected by rAAV2-luc and rAAV2-GFP at different MOI,and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were detec ted by luminometer for rAAV2-luc a nd flow cytometry for rAAV2-GFP.Th e results were elucidated in four different assay systems:(1)60min w as needed for rAAV2 to bind on den dritic cells,and got into cells in the following 10min;(2)the express ion of luc could be detected at th e MOI as low as 1×10~5v.g/cell,and the expression plateau was reached by the MOI of 10~6~10~7v.g/cell,furt her increase of MOI had no functio n on expression level;(3)transgene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after 48h, and maintained a higher expression level from 96h to 240h after infec tion;(4)7days postinfection of rAA V2-GFP,5%~18% dendritic cells were GFP positive. These data suggest th at rAAV2 vector can efficiently in fect monocyte-derived dendritic ce lls and mediate exogenous gene exp ression,and that the application o f rAAV2 as vector may be useful fo r gene transfer to dendritic cells in ex vivo immunotherapy.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小鼠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s,DCs)的形态学特征,为肿瘤的生物学治疗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分离和培养DC,制备B16黑色素瘤细胞抗原,进行共培养,即为抗原负栽的DC.建立B16黑色素瘸小鼠模型,于瘤周围皮下注射抗原负载的DC.应用光镜、免疫组化方法和透射电镜观察抗原负载DC的形态学特征.结果:培养的抗原负载DC与DC比较,体积较大,表面突起较粗大且弯曲.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主要分布于肿瘤周围皮肤的乳头层、网织层和肿瘤周围,于局域淋巴结的被膜下窦和副皮质区有散在分布.电镜下抗原负载DC细胞体积较大,核有切迹,细胞表面的突起,与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接触密切.结论:抗原负载DC表现出比一般树突状细胞功能更加活跃的形态特征,冻融法全细胞来源的肿瘤抗原负载DC可以获得理想的DC疫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CR7(趋化因子受体7)和B7-2(白细胞分化抗原86)与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诱导特异性CTL(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肿瘤效应的关系.方法:分离和培养DC,制备B16黑色素瘤细胞抗原,进行共培养,即为抗原负载的DC,建立B16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于肿瘤周围皮下注射抗原负载的DC.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CR7和B7-2的表达情况.结果: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CR7和B7-2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肿瘤周围组织,随着注射抗原负载DC时间的进展,CCR7和B7-2呈强阳性表达.结论:CCR7和B7-2的表达与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CTL抗肿瘤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喉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dendritic cell,TIDC)肿瘤抗原提呈效应。方法:采用光镜、透射电镜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28例手术切除的人喉癌中TIDC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的形态学表现。结果:早期人喉癌组织中TIDC主要分布在癌周区及癌巢内,病变早期TIDC和TIL的浸润比晚期明显(P<0.01)。透射电镜下可见形态不一的TIDC和TIL广泛分布于癌巢边缘、游走于癌周边组织的血管和淋巴管周围。TIDC与肿瘤细胞、TIDC与TIL、TIL与TIL、TIL与肿瘤细胞之间存在多种形式的膜接触。与TIL接触的肿瘤细胞,细胞核均质化。细胞膜消失呈凋亡状态。癌晚期TIDC与TIL数量明显减少,于癌巢内常见凋亡的TIDC与TIL。结论:人喉癌组织中存在不同形态的TIDC与TIL,TIDC、TIL、癌细胞彼此密切接触发生免疫应答反应,TIDC、TIL的数量和活跃状态与肿瘤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在抗肿瘤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D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的研究发展迅速,其中效果最好的是DC/肿瘤融合细胞疫苗——不仅具有DC的抗原呈递功能,也持续产生内源性抗原肽.DC/肿瘤融合细胞疫苗不仅在动物实验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且已经进入了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融合细胞能有效地诱导肿瘤特异性T淋巴细胞反应,病人也能很好地耐受.就DC/肿瘤融合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树突状细胞是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是启动、调节及维持免疫应答的核心环节,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肿瘤疫苗被认为是最具潜能的肿瘤免疫治疗手段。细胞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因子1(suppressor ofcytokine signaling1,SOCS1)是细胞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因子(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家族的重要成员,广泛参与树突状细胞的发生、成熟和活化,具有负调控树突状细胞功能的重要作用。SOCS1沉默的树突状细胞能够促进自身成熟并增强其诱导的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现就国内外关于树突状细胞功能研究及基因修饰的肿瘤疫苗临床试验作一综述,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BCR-ABL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特异胞质抗原,为良好的免疫治疗靶标.该研究选择BCR-ABL融合位点的两段抗原肽SSKALQRPV(SS)、GFKQSSKAL(GF)为靶点,与胞质转导肽融合表达,负载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在胞质转导肽介导下,SS、GF短肽进入树突状细胞并定位于内质网,具备了被树突状细胞识别为内源性抗...  相似文献   

19.
利用野生型p53质粒转染黑色素瘤B16细胞,反复冻融法提取p53修饰的肿瘤抗原(p53-Ag),将抗原体外冲击同基因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制备特异性DC肿瘤疫苗;观察DC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对黑色素瘤细胞的细胞毒效应,分析其诱导肿瘤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机制。结果显示,p53-肿瘤抗原冲击的DC可显著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其诱导的CTL效应对肿瘤细胞也有很好的杀伤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基因疫苗技术自从20世纪90年代问世以来被迅速应用到传染病、免疫缺陷、肿瘤等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研究中,有一部分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肿瘤基因疫苗可以打破免疫耐受,增强免疫原性,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肿瘤的体液和细胞反应,既有预防又有治疗肿瘤的作用.能够防治肿瘤的基因疫苗发展迅猛,主要包括与肿瘤相关抗原(TAAs)有关的全长、表位、独特型(Id)和融合DNA疫苗,能够自主复制的RNA疫苗,与树突细胞(DCs)相关的肿瘤基因疫苗等.肿瘤基因疫苗的分子作用机制及其存在的弊端也日益成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