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纳米锁阳对肝性脑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纳米中药锁阳对内毒素诱发肝硬化大鼠发生肝性脑病的肠道菌群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肝硬化大鼠行小剂量内毒素腹腔注射造成肝性脑病模型。观察常态、纳米中药锁阳对肠道菌群,血清IL-2水平及血浆中血氨含量影响。结果肝性脑病大鼠血浆内毒素及血氨明显升高,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常态锁阳治疗组与纳米锁阳治疗组血浆中血氨、内毒素均明显降低,肠道菌群失调症有明显改变。常态锁阳治疗组与自然恢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纳米中药治疗组与常态中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氨是内毒素诱发肝性脑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应用中药锁阳从调整微生态失调角度来治疗肝性脑病,取得较好疗效,纳米中药锁阳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道环境改变与大鼠肝硬化的关系.方法 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预防组、晚期治疗组和模型组.预防组和晚期治疗组分别从不同时期开始给予喂服双歧杆菌制剂.实验第11周末处死所有大鼠,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测定血清转氨酶(ACT)、白蛋白水平及血浆内毒素、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预防组肝硬化病变程度轻,晚期治疗组病变程度介于模型组和预防组之间.预防组、晚期治疗组血清ALT和血浆内毒素、NO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白蛋白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制剂通过改变肠道环境,对肝硬化病变起到了稳定和缓解作用,提示肠道细菌过度生长等肠道环境改变是肝硬化病变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布拉氏酵母菌能否通过改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肠道环境改善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硬化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的程度。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模型组(20只)、预防组(14只)和治疗组(8只)。预防组在制模同时给予喂服布拉氏酵母菌制剂,治疗组在制模成功后开始给予喂服布拉氏酵母菌制剂,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生理盐水喂服。实验过程中每周称量所有大鼠体重,观察其日常生活习性,实验在18周末处死所有大鼠,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测定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丙二醛(MDA)和白蛋白(ALB)水平及血浆内毒素含量,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检测大鼠肠道菌群情况。结果正常组[(0.052±0.005)EU/mL]、预防组[(0.058±0.028)EU/mL]和治疗组[(0.230±0.027)EU/mL]大鼠血浆中的内毒素明显低于模型组[(0.310±0.039)EU/mL](P〈0.05)。预防组和正常组大鼠血浆内毒素含量有区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发现正常组大鼠肠道菌群数量明显好于模型组,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失衡。而治疗组介于预防组和模型组之间。结论布拉氏酵母菌对于改善肝硬化模型大鼠肠道菌群情况,减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复合益生菌活菌制剂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口服三联活菌后肠道菌群、血氧及血浆内毒素的变化.方法:选择肠道菌群中具有代表性的细菌进行培养和计数.42例肝硬化患者给予三联活菌治疗21 d.测定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菌落计数、血氨(干片法)、血浆内毒素(改良鲎试验法).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为双歧杆菌减少(10.12±0.71比9.27±1.25,P<0.05).治疗后,双歧杆菌由9.27±1.25增至10.43±1.25,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血氨水平降低,并可降低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109.21±12.23)pg/ml比(71.46±9.12)pg/ml,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益生菌制剂可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并降低血氨及血浆内毒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金银花水提取物通过调整微生态失调,对梗阻性黄疸大鼠导致菌群失调及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的调节作用。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梗阻性黄疸组,梗阻性黄疸组随机分成四个治疗组:金银花组、丽珠肠乐组、金银花与丽珠肠乐合剂治疗组和梗阻性黄疸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分别以金银花、丽珠肠乐、金银花与丽珠肠乐合剂、生理盐水灌胃,于灌胃4、8d分别处死大鼠检测肠道菌群、内毒素水平和IgA+细胞数。结果模型组血中内毒素明显增高,并伴有肠道菌群失调,IgA+细胞减少,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治疗组经治疗后肠道菌群恢复,IgA+细胞增多,明显降低了内毒素水平,金银花与丽珠肠乐合剂治疗组效果最佳。结论梗阻性黄疸伴有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屏障破坏是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的主要因素。中药金银花从调整微生态失调的角度来防治内毒素血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八珍制剂对60Co辐射小鼠微生态失调的促恢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八珍制剂对60Co辐射小鼠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方法 60Co辐射昆明种小鼠制成微生态失调模型,用中药八珍制剂对其进行调整,检测肠道膜菌群与腔菌群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肠球菌及肝脏细菌易位数量,血浆内毒素水平,小肠黏膜中二胺氧化酶的活性和丙二醛的含量等指标,观测中药对辐射性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结果:中药八珍制剂具有调整小鼠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肠道菌易位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减少丙二醛含量,升高肠黏膜中二胺氧化酶的活性.中药治疗组各项指标与自然恢复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01或P<0.01或P<0.05).结论八珍制剂对60Co辐射小鼠微生态失调有促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思连康对肝硬化血浆内毒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红 《生物磁学》2006,6(1):53-54
目的:探讨益生菌制剂思连康治疗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肝硬化模型,其中治疗组予以思连康液灌胃治疗,共8周,检测治疗组及对照组血浆内毒素指标;并选取70例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为B级的患者,其中治疗组口服思连康(每次两粒,每日三次)3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变化.结果:思连康治疗组的肝硬化大鼠及患者血浆内毒素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连康能明显降低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8.
八珍制剂对~(60)Co辐射小鼠微生态失调的促恢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八珍制剂对60 Co辐射小鼠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方法 60 Co辐射昆明种小鼠制成微生态失调模型 ,用中药八珍制剂对其进行调整 ,检测肠道膜菌群与腔菌群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肠球菌及肝脏细菌易位数量 ,血浆内毒素水平 ,小肠黏膜中二胺氧化酶的活性和丙二醛的含量等指标 ,观测中药对辐射性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结果 :中药八珍制剂具有调整小鼠肠道菌群失调 ,降低肠道菌易位和血浆内毒素水平 ,减少丙二醛含量 ,升高肠黏膜中二胺氧化酶的活性。中药治疗组各项指标与自然恢复组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 0 1或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八珍制剂对60 Co辐射小鼠微生态失调有促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研究多联益生菌对5-氟尿嘧啶(5-Fu)诱发大鼠肠道菌群紊乱、肠黏膜损伤以及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8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Fu+生理盐水组、5-Fu+低剂量益生菌组和5-Fu+高剂量益生菌组,每组7只。所有大鼠于化疗结束后第3天处死,应用PCR-DGGE技术测定肠道菌群变化,鲎试剂测定血浆内毒素含量,HE染色观察肠黏膜变化和脾脏变化。结果 与5-Fu+生理盐水组相比,经益生菌干预后的大鼠其肠道菌群失调和体重减轻症状有明显改善,血浆内毒素含量显著降低,肠黏膜损伤也得到了显著改善,脾脏淋巴细胞明显增多,脾脏损伤程度降低。结论 该多联益生菌制剂能有效减轻5-Fu对大鼠肠黏膜及肠道菌群的破坏,同时减轻其对脾脏的损伤,并且改善大鼠在化疗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多联益生菌对5-氟尿嘧啶(5-Fu)诱发大鼠肠道菌群紊乱、肠黏膜损伤以及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8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Fu+生理盐水组、5-Fu+低剂量益生菌组和5-Fu+高剂量益生菌组,每组7只。所有大鼠于化疗结束后第3天处死,应用PCR-DGGE技术测定肠道菌群变化,鲎试剂测定血浆内毒素含量,HE染色观察肠黏膜变化和脾脏变化。结果与5-Fu+生理盐水组相比,经益生菌干预后的大鼠其肠道菌群失调和体重减轻症状有明显改善,血浆内毒素含量显著降低,肠黏膜损伤也得到了显著改善,脾脏淋巴细胞明显增多,脾脏损伤程度降低。结论该多联益生菌制剂能有效减轻5-Fu对大鼠肠黏膜及肠道菌群的破坏,同时减轻其对脾脏的损伤,并且改善大鼠在化疗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调整肠道菌群在对肝硬化大鼠肝组织学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观察益生菌制剂培菲康对肝硬化大鼠的防治效果,探讨其治疗肝病的机理。方法 采用CCL4复合因素法制造肝硬化模型,进行肠道菌群培养及肝组织学检查。结果 (1)治疗组G^-需氧杆菌数量明确低于模型组(P<0.05);(2)治疗组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明显轻于C组;(3)电镜结果表明T组肠粘膜绒毛高度及上皮连接均好于C组,肝细胞器损伤轻于C组。结论 培菲康可调整菌群失调,减少G^-需氧杆菌的定值,改善肝脏及肠粘膜的组织形态,提示口服益生菌制剂可作为肝病患者安全常规的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肝硬化大鼠肝脏和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小檗碱干预组、肝硬化造模组、正常对照组。小檗碱干预组和肝硬化造模组予以四氯化碳联合酒精进行肝硬化造模。小檗碱干预组造模同时予以小檗碱灌胃,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进食量、体重,第8周末处死全部大鼠,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内毒素(ET)水平,并取肝组织和回肠进行病理检查。结果:肝硬化造模组大鼠和小檗碱干预组大鼠进食量及体重有下降,肝硬化造模组下降大于小檗碱干预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1。小檗碱干预组ALT,AST,ET水平均低于肝硬化造模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1。肝脏病理观察:小檗碱干预组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汇管区及小叶内炎症细胞浸润方面明显轻于肝硬化造模组。回盲部病理观察:小檗碱干预组的小肠绒毛缩短、变形、数量减少,上皮细胞排列紊乱方面轻于肝硬化造模组。结论:小檗碱对四氯化碳联合酒精所致的肝硬化大鼠有减轻肝损伤和保护肠粘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复方树舌液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复方树舌液作为微生态调节剂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进行调节。方法用盐酸林可霉素造成菌群失调模型,用复方树舌液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分别检测各组小鼠的肠道优势菌群、乙酸、内毒素含量及肝脏肠杆菌易位。结果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得到恢复、小鼠肠道内乙酸含量增加、内毒素含量下降、易位至肝脏的肠杆菌数量减少,与自然恢复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树舌组优于丽珠肠乐组。结论复方树舌液作为益生元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承气汤对MODS时肠道细菌微生态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大鼠肠道细菌微生态的变化及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细菌易位的关系,并观察大承气汤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模型组、大承气组和氨苄青霉素组。腹腔注射无菌酵母多糖A制备大鼠MODS模型。各组动物于造模后48 h无菌操作抽取外周静脉血和门静脉血进行内毒素含量测定;取肠系膜淋巴结进行细菌定量培养,取回肠和盲肠内容物进行肠腔内游离内毒素测定;取盲肠内容物进行肠道细菌微生态学分析。结果模型组外周血和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以及肠腔内游离内毒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肠道菌群出现明显变化。肠球菌、肠杆菌数量明显增加,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出现显著下降,类杆菌数量亦出现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厌氧菌总数明显下降而需氧菌总数明显增加,同时厌氧菌总数/需氧菌总数的比值和B/E比值呈相应下降,发生倒置(P<0.05);正常对照组未发现肠道细菌向肠系膜淋巴结的易位,而模型组细菌易位阳性率是83.33%(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承气汤组上述各指标均出现明显变化(P<0.05);抗生素组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MODS时大鼠肠道细菌微生态出现明显变化,发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细菌易位。大承气汤可以调整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加机体定植抗力,防治细菌易位和内毒素血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调整肠道菌群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5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前后常规治疗加服培菲康,对照组TACE前后按常规治疗,2组TACE前后检测转氨酶和内毒素水平。结果治疗组血肝功能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血肝功能水平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血内毒素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血内毒素水平比术前升高(P〈0.05);治疗组在TACE后血转氨酶和内毒素水平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结论肝癌TACE后应用微生态制剂,可降低血内毒素水平,改善肝功能状态,对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机体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动态观察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蛋白在肝脏的表达,探讨TLR4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以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1周组、2周组、4周组、6周组。常规HE染色和天狼猩红胶原染色观察肝脏病变;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和血浆内毒素含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TLR4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检测α-SMA观察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s)。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Cl4作用2周时,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开始明显增多(P〈0.01);模型组各组血浆内毒素含量呈梯度上升(P〈0.01),且与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CCl4作用1周后肝组织TLR4的表达即明显增强(P〈0.01),4周时和6周时有所下降(与2周组相比,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LR4阳性细胞包括枯否细胞、活化的HSCs及少量的肝细胞和内皮细胞。结论内毒素及其受体TLR4的改变可能在肝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四氯化碳(CCl4)一过性处理对巴马香猪肠道菌群的影响,评估CCl4诱导处理的肝损伤动物模型能否用于肠道微生态研究。方法选取3头雄性巴马香猪,一次性按每千克体重腹腔注射0.25 ml[0.25ml/(kg·bw)]40%CCl4橄榄油溶液。于注射12 h之后的第1、2、3、4、7和10天连续采集粪便,以注射CCl4溶液之前所采集粪便样作对照。分别提取粪样总DNA,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对CCl4一过性处理后巴马香猪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变化进行动态监测。结果PCR-DGGE法分析表明,巴马香猪肠道菌群组成在注射CCl4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菌群组成在注射CCl4前后相似度在65%以上。结论CCl4一过性处理后巴马香猪肠道菌群组成未发生显著变化。表明CCl4处理诱导的肝损伤动物模型可以用来研究相关疾病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