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应用特异性出血热抗血清对国内外14株出血热病毒进行空斑减少中和试验分型,结果不同毒株对两型持异性血清的中和效价大多相差8-16倍,可以明显确定为出血热血清Ⅰ型或Ⅱ型。该方法用以出血热新分离株的分型不必制备分离株免疫血清,使鉴定更简便,并缩短时间。  相似文献   

2.
一株广谱中和抗原性出血热病毒株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株分离自杭州市褐家鼠的出血热病毒Gou_3株的免疫血清对10株I型病毒的中和滴度除二株为160外均为320,而对4株Ⅱ型病毒的滴度为320—640,说明Gou_3株免疫血清对两型毒株中和效价大多数无差异或只差2倍,是一株中和抗原广谱的毒株。用I型和Ⅱ型毒株免疫血清对Gou_3株进行型别检定结果表明Gou_3株是Ⅱ型病毒。  相似文献   

3.
汉坦病毒抗原性差异及其基因分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柯正  宋干 《病毒学报》1995,11(1):34-39
用抗汉坦病毒单克隆抗体(Mc-Ab)对汉坦病毒B78株(来自病人血)和R178株(分离自褐家鼠)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以分析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反应谱,又用病毒免疫血清进行交叉中和试验,结果表明,两株病毒均具有双型(Ⅰ型/HTN型和Ⅱ型/SEO型)反应特征,但R178株基本上属于Ⅰ型。用汉坦病毒Ⅰ ̄Ⅳ型型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B78株用Ⅰ型和Ⅱ型引物均得到特异性扩增,而R178株虽经重复扩增均未见  相似文献   

4.
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苗Vero细胞毒种研制中,将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PS-6(Ⅰ型)、L99(Ⅱ型)在Vero细胞上连续传代,并对其病毒滴度、免疫原性、传代稳定性等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株病毒在Vero细胞上传代适应后,病毒滴度达8.5 lgCCID50/m l,免疫原性检查,将病毒灭活制成疫苗免疫家兔的血清中和抗体效价>1:10,其他检测符合规程要求。因此,适应的PS-6(Ⅰ型)和L99(Ⅱ型)毒种可用于制备Vero细胞出血热疫苗。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微量细胞病变中和试验(MCPENT)对我国22株不同来源的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进行血清分型研究结果除一株具有广谱抗原性外,所有毒株均可准确地被分为血清1型和血清2型,其分型结果与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完全一致。此外,MCPENT法还能对不同流行区EHF病人血清进行分型诊断。此法简便、经济、准确可靠,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免疫粘附血凝(IAHA)技术进行了改进并用于检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搞原和血清效价。比较了不同毒株在Vero-E_6细胞内抗原滴度,表明A_9株的滴度最高达1:64,以IAHA法对出血热病人9份血清,3份恢复期血清和家兔免疫血清6份进行了效价测定。并同时用免疫荧光(IFA)法进行比较,结果抗体阳性率二种方法一致,但前者的抗体滴度和增长倍数较后者高2-64倍,以上结果表明IAHA法可代替IFA法用于出血热病人或感染动物的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7.
检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滴度和中和抗体效价的半微量空斑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建立了检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滴度和中和抗体效价的半微量空斑法。小牛血清与胎牛血清的培养效果无差异。7株不同来源的出血热病毒均能在E6细胞上形成空斑。接种的病毒浓度与形成的空斑数呈直线关系。用空斑法测得的病毒滴度稍低于荧光TCIE50滴定法。空斑减少中和试验的敏感性较荧光中和试验高30倍左右。同时还初步表明了本方法可用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抗原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血热Ⅱ型纯化疫苗(即亚单位疫苗)系用Ⅱ型Hautaan病毒R_(22)SM株感染乳鼠脑精制而成。为了保证疫苗生产和质量控制,我们对病毒株的繁殖量,感染度,毒力及纯毒株的中和指数作了实验性检测,依据检测的结果:用Ⅱ型EHF毒株R_(22)SM株乳鼠脑内接种感染后的第4或5天病毒在脑内开始出现,而大量繁殖则在接种感染后第7~8。其单一鼠脑内病毒繁殖量(病毒滴度)和制成单一收获原液中病毒含量基本相一致;脑内病毒滴度log LD_(50)为9.7;原悬液中病毒滴度log ID_(50)为11.2,纯毒试验的特异性中和指数为1378。如上所述,各种实验检测结果完全符合EHF疫苗生产规程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建立准确、快速、灵敏的汉坦病毒基因分型方法,可弥补传统血清学方法的不足,对防治该病毒所致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流行于我国的两型汉坦病毒代表株??汉滩型(HTNV)76-118和汉城型(SEOV)R22株进行基因分析。根据病毒DNA序列的电脑软件分析,不同HFRSV囊膜糖蛋白编码基因M节段1199~1497间核苷酸序列上RsaI、TaqI和HindIII的酶切位点存在差异(Fig.1), 可用于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基因多态性分析,以确定HFRV的型别。首先,以一对引物扩增该片段(Fig.2)。然后,分别用这三种内切酶(Fig.3,4,5)进行酶切分型。共分析了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宿主分离的毒株18株,及国际标准毒株2株,酶切图谱显示,这些毒株可以被分为三组(Table.1):9株可定为HTNV型,8株可定为SEOV型,3株无法确定其型别(X型)。该法分型结果与血清学经典的空斑减数中和试验分型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该酶切分型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为研制包含Ⅰ型和Ⅱ型病毒抗原的肾综合征出血热双价灭活疫苗,以适合全国各出血热疫区使用,通过空斑克隆和终末稀释传代的方法选育了2株出血热Ⅰ型病毒PS-6和JR-C-1。用金黄地鼠肾细胞培养的L99株(Ⅱ型)病毒疫苗,PS-6株病毒疫苗和JR-C-1株病毒疫苗以2:1:1的配伍方式试制三批双价疫苗,结果试制的三批双价疫苗自检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复检,各项指标全部合格,疫苗于室温放置3周,37℃放置2周和4℃放置1年、1.5年和2年,效力试验均合格,研制的三批出血热双价疫苗,符合《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双价)试行规程》的要求,疫苗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