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调查中国黄海海域的丝状海洋真菌,从山东威海潮间带海滩收集了沉没木、附着木和沙埋木,并从其上分离到7种高等海洋真菌。Arenariomycestrifurcata,Corollosporamaritima,Alternariamaritima,Trichocladiumachrasporum为中国大陆新记录种,Chaetomiunglobosum,Tetraploaaristata,Torulasp.为中国大陆新生境报道。对每个种作了描述并对分类和形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为调查中国黄海海域的丝状海洋真菌,从山东威海潮间带海滩收集了沉没木、附着木和沙埋木,并从其上分离到7种高等海洋真菌。Arenariomycestrifurcata,Corollosporamaritima,Alternariamaritima,Trichocladiumachrasporum为中国大陆新记录种,Chaetomiunglobosum,Tetraploaaristata,Torulasp.为中国大陆新生境报道。对每个种作了描述并对分类和形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木霉属真菌的生物降解及生物转化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霉(Trichoderma spp.)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粘孢菌类,是一类具有很大应用生产潜力的真菌,目前国际上已查明并命名的木霉属真菌,共计60种和2个变型,国内正式发表的木霉菌有10种,记录种名20个。木霉属真菌的生物降解、转化功能与分泌纤维素酶、葡聚糖酶、几丁质酶、脂肪酶、木聚糖酶等酶的能力相关,综述了木霉属真菌生物降解和生物转化底物及其他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木霉属真菌(Trichodermaspp.)种类众多、分布广泛,在农业、工业和环境修复领域应用广泛。因此,木霉属真菌的分离培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详尽的文献查找和分析对木霉属真菌的分离培养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从生存环境、不同分离基质和分离方法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等总结了木霉属真菌的分离基质及预处理方法;详细回顾了木霉属真菌分离培养基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原理;简要介绍了目前木霉属真菌的纯化与保存方法;并从开展多种抗菌物质和表面活性剂探索角度对未来木霉属真菌分离培养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木霉属真菌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次报道了来自中国黄海海域的两种海洋真菌,其中树球壳属Dryosphaera为中国的新记录属,海浮树球壳菌D.navigans为中国的新记录种:另一种放射鱼雷孢菌Torpedospo raradiata仅在我国南海海域(香港)报道,在黄海海域为首次报道。文中提供了两种海洋真菌的形态描述和附图,研究的标本保存于莱阳农学院真菌标本室(MHLYAC)。  相似文献   

6.
木霉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徐同 《真菌学报》1996,15(2):143-148
木霉Trichoderma spp.是普遍存在并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一类真菌。本文度从木霉大分子;基因克隆;转化系统;外源基因表达;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对木霉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为从青蒿(Artemisia annua L.)内生真菌中筛选有促生作用的菌株,用组织分离法从青蒿侧枝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分子鉴定,对其中1株真菌深绿木霉对青蒿幼苗的促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青蒿侧枝中获得23株内生真菌,鉴定出16种,以炭疽菌属占优势。深绿木霉发酵液对青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深绿木霉液体发酵菌丝体在4-5月对青蒿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7月以后没有明显促进作用。因此,深绿木霉可作为青蒿苗肥,与化肥配合可施用于成株。  相似文献   

8.
木腐真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并在倒木的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针叶树是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势树种, 因此研究针叶树倒木木腐真菌物种多样性和影响其物种分布的相关环境因子有助于揭示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机理。本研究收集了近16年对大小兴安岭地区冷杉属(Abies)、落叶松属(Larix)、云杉属(Picea)和松属(Pinus) 4类针叶树倒木上1,561份木腐真菌标本的采集信息, 统计了物种种类及其腐朽类型, 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开展木腐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大小兴安岭针叶树倒木木腐真菌有166种, 隶属于70属, 其中白腐真菌有111种, 占所有种类的66.9%, 褐腐真菌为55种, 占所有种类的33.1%。在4类针叶树倒木上均能生长的真菌种类有19种, 占所有种类的11.5%, 其中柔丝干酪孔菌(Oligoporus sericeomollis)是各类倒木上木腐真菌群落中的优势种。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属为优势寄主, 其倒木上生长的木腐真菌种类数和个体数在4类倒木中均为最高; 而小兴安岭地区松属倒木上木腐真菌种类数和个体数比其他3类倒木高, 是该地区的优势寄主。对6个代表性地区木腐真菌群落的研究显示, 有11种真菌在6个地区均有分布, 小兴安岭地区木腐真菌多样性普遍高于大兴安岭地区; 聚类分析显示树种比地理位置对木腐真菌物种分布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
描述了暗色丝孢真菌一中国大陆新记录属———拟虫囊孢属(Listeromyces),其中腐木拟虫囊孢(Lis-teromyces insignis)在中国大陆首次报道。该种菌采自湖南岳麓山地表枯枝表层,根据采集材料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显微照相。研究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10.
木腐真菌是微生物的一个重要类群, 主要以倒木为生长基质, 通过产生各种水解酶将倒木的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对促进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物质循环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于2016年8月在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的木腐真菌野外调查, 利用形态学和DNA序列分析对采集的标本进行了物种鉴定, 并分析了木腐真菌的物种组成和地理成分。在采集的158份标本中鉴定木腐真菌45属92种, 其中白腐真菌78种, 褐腐真菌14种。古田山的木腐真菌物种区系组成中, 热带-亚热带成分比例最高。在158份木腐真菌标本中, 97份标本采自直径大于10 cm的倒木或树桩上, 分属于76个种, 是木腐真菌生长的主要基质大小类型; 48份标本采自直径为2-10 cm的枝干上, 分属38个种; 13份标本采自直径小于2 cm的枝干上, 分属12种。不同腐烂等级倒木上生长的真菌数量和种类差异明显, 其中一级腐烂倒木上采集到9份标本(7种), 二级腐烂倒木上采集到86份标本(45种), 三级腐烂倒木上49份标本(29种), 四级腐烂倒木上14份标本(14种)。结果表明, 林分中倒木直径大小和腐烂程度是影响木腐真菌生长与分布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