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岛目前已划定的和规划中的若干自然保护区都是珍贵、稀有、频危的动、植物保护区和有区域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就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及其遗传物质。保护是为了发展。这里的自然资源经济价值很高,当务之急还是保存某些物种,免于受人为作用而绝灭。自然保护区又是科学研究、普及的场所。因此,自然保护区的划定,并不是任务的完成,而正是任务的开始。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土壤资源的利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概述海南岛自然条件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该岛土壤分布与土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一、海南岛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1.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系统日渐衰退①森林资源面积锐减。据1956年《广东省海南岛热带亚热带资源勘察资料汇集》,全岛有森林1,295万亩,占土地面积的25.75%。至1979年底,天然林只剩下497万亩,近两年以25—30万亩/年的速度递减,到1981年上半年,已减到432万亩,复盖率为8.5%。其分布范围大大缩小,低海拔丘陵台地次生林已几乎消失。现存天然林主要分布于坝王岭、尖峰岭、吊  相似文献   

4.
《人与生物圈》1998,(4):25-25
中国地域广阔,地形地貌复杂,生态考察旅游资源丰富。我们向海内外旅游者推荐自然生态考察游,是想在满足一般游客需求的基础上,也能满足有一定生态专业知识的人士或生态专业人士对生态旅游产品的更高层次的需求。我们重点推荐森林、草原、沙漠、洞峡四大类产品供爱好者选择。参加者可以在欣赏自然造化鬼斧神工的同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当地的自然生态保护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祖国的南端海南岛上生长着很多热带植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椰子树.不论在海岸边或山脚下,到处都一丛丛的生长着;尤其在村庄附近,一千几百株的椰林随处都是.当微微的海风吹动着阔大的椰叶的时候,一片特别的荟萃的热带风光,更令人感到祖国河山的伟大、美丽和真可爱.(图1,图2).椰子树学名Cocos nucifera Linn.,为棕榈科的常绿乔木,圆柱形的树干笔直而不分枝,高达25米(图3).羽状複叶丛生于茎的顶端,长约4-6米,每树有叶20-30片.叶落后在茎上还保留有明显的环形叶痕.椰子树的花生于叶腋,花序多分枝,未开放前被佛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热带草地的形成和改造利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岛的热带草地连成1,000亩以上的总面积约有500多万亩。本文试将它们划分为六个类型,并论述其形成原因和提出改造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的外来植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海南岛野生或半野生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报道了153种外来植物,并对近年来在海南岛大面积分布而未报道过的入侵种进行简要介绍。对海南外来植物种类组成、原产地、生活型与危害程度的分析发现:(1)外来植物中有66.67%来自美洲,美洲种的96%为热带美洲成分,几乎所有来自美洲的草本植物往往成为遍布海南各地农田、果园、胶林、草地的有害杂草;(2)外来草本与藤本植物具有较强的入侵能力和较大的危害;(3)绝大多数草本与藤本植物常形成单一优势群落,破坏平地、低丘陵原有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野生灵芝自古以来被誉为一种延年益寿的滋补品,它的药效及保健功能已在人类实践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证实。近代的试验表明,野生灵芝含高分子多糖。氨基酸、生物碱类、多肽、惦。野生灵芝的药用功效除了对神经、消化、呼吸和造血系统疾病有特效外,可用来治疗脑血栓、脑溢血、心肌炎、冠心病、高血压、肝炎、肾炎,还可以改善血液的粘度,增加微循环血流。此外,从野生灵芝子实体热水提取物对小鼠S-180肺瘤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中国是一个野生灵芝很丰富的国家,南北各地都有,特别是海南岛分布最多。近年来,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在国家自然科…  相似文献   

9.
海南坡鹿是泽鹿(Cervus eldi)的一个亚种。泽鹿分布在越南、泰国、缅甸和印度的部分地区。海南坡鹿在我国仅发现于广东省海南岛,其经济价值可与梅花鹿媲美,由于多年的过度猎取,种群数量剧减,急待保护。为了保护和发展海南坡鹿,我们从1964年至1973年,曾多次对坡鹿的分布、数量、生活习性等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所得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的无核荔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12.
对于海南岛的动物区系考察,已做不少工作。我们于1963年4月至7月间,以植被保存原始状态的五指山为重点,分别在主峰的东南坡设公馆、毛祥、文化三个点,野外考察48天;在海南岛的榆林、尖峰岭、那大、海口等地,野外考察42天,所得标本中,发现有四种为海南地区的新纪录,现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的植被概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南岛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和台地占全岛面积的70%;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由于地形的作用,水热条件差异悬殊,植被类型多样。地带性为热带季雨林型的常绿季雨林,其他为落叶季雨林、沟谷雨林、山地雨林和山地常绿阔叶林及灌丛、草原等;沿海岸还有红树林及砂生植被。人工植被中的经济林发达。根据本岛各种植被类型组合、分布等特点及植被改造利用方向一致性,在“华南热带季雨林、雨林地带”的基础上,将本岛划分为南、北两个亚地带,4个植被区和9个亚区。并从植被的角度提出了植被的改造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山地雨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南岛山地雨林位于龙脑香林之上海拔700——1,200米的山地。在外貌和结构上具有典型的雨林特征,但在区系成分方面则与龙脑香林有明显差别。它是在高温多湿、肥沃的山地黄壤等生态条件下发育形成的热带森林,是以具板根的栲、栎、槠、石柯属及陆均松等为特征种,繁多的林下棕榈植物,多层结构的雨林植被。海南山地雨林,可理解为群系组,其下根据综合特征分类,以优势种命名可划分为婆罗椎栗、吊皮栲、陆均松、尖峰栎、龙楠等13个群系(或混合群落)。  相似文献   

15.
马华  钟炳林  岳辉  曹世雄 《生态学报》2015,35(18):6148-6156
自然修复主要通过封山育林、禁止农作、禁牧禁伐措施,减少人类对环境的扰动,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的自我演替能力,恢复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平衡。自然修复作为一种成本低、无污染的生态修复手段很早就受到人们重视,但关于自然修复适用范围的研究较少。为了正确认识自然修复的适用性,选择了我国南方红壤地区长期遭受严重土壤侵蚀危害的福建省长汀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长期自然修复样地的监测资料分析,发现在坡度条件为20%—30%下,当植被覆盖度低于20%的退化阈值时,严重的土壤侵蚀引发的土壤肥力损失将导致生态系统自我退化,自然修复不仅无法改善当地的生态系统,反而会引起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恶化。由此可见,自然修复并不适合所有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退化到一定程度时,退化生态系统必须通过人工干预来修复。因此,必须探索适合当地的生态修复模式,在生态系统退化突破阈值时,红壤丘陵区应通过恢复土壤肥力、促进自然植被覆盖度增加、综合提高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于1957年2—4月、1963年5—6月,北京自然博物馆于1961年3—5月到海南岛进行鸟类考察,复加以解放前静生生物调查所于1934年1—10月所采的一批标本,共三千一百余号。第一部分非雀形目已于《动物学报》第18卷第1期(寿振黄、许维枢,1966)发表。本文为第二报。  相似文献   

18.
海南岛的植被分类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9.
香鸭学名(Cuir■n■oscnata,(Linn.)vat.domestica Schineider (1939);(英名)Domestic museouy Duek,Museouy,Mu■,Turkish Duck',Barbary Duck,Brazilian Duck, Peruvian Duck,Indian Duck,Ctuin■’Duck;(德名)Moschu■ente,afrikannische Ente,turkiske Ente,Bisamente;(法名) Barbarie,Musk;(荷兰名)Musecaat,Musku■eend,Bizameend;日本人常称为“台湾■”、“广东■”。在我国常称为“番■”、“■番鸭”,俗又称为“洋鸭”,而在台湾地区常称为“生番鸭”或“哑鸭”;在海南岛琼海  相似文献   

20.
赵云龙  朱麟  李文鑫 《蛛形学报》2010,19(2):110-114
蝎目是蛛形动物中较早登陆且又比较原始的类群,在蛛形动物进化历程中占重要地位,是已知最古老的陆生节肢动物之一,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本文对海南岛蝎子的生态地理分布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丰富了热带地区蝎目动物的地理分布和物种丰富度等方面的内容;在实践上,拓宽了应用的领域,有利于对不同蝎目动物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同时也为保护这类古老的动物提供了依据.经调查,共发现蝎目动物2科3属3种,均为海南已有记录种类,其中钳蝎科2种,分别为等蝎属的斑等蝎和狼蝎属的细尖狼蝎;瘦尾蝎科1种,系链尾蝎属的澳链尾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