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脱脂豆粕粉为原料,接入产蛋白酶能力较强的菌株进行发酵,通过菌株所产蛋白酶作用于豆粕粉中的大豆蛋白将其水解为大豆多肽。以蛋白酶活力及水解度为指标逐步筛选降解豆粕的菌株,获得菌株CHD16;以水解度作为指标,对菌株CHD16发酵降解豆粕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液体发酵探讨菌株CHD16适宜的培养基组成、接种时间、接种量与发酵时间。结果表明:在豆粕含量11%,蔗糖含量2%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接种3%的菌龄为21h的液体种子,于温度40℃、转速120r/min条件下发酵48h,豆粕蛋白的水解度可达58%,比条件优化前的水解度提高了88%。  相似文献   

2.
甘油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日用化工、食品、医药、军工、印染、化妆品、皮革、油漆、烟草、造纸、农药等领域,用途十分广泛。近年来,随着工业迅速发展,甘油的需要量也日益增加。过去我国的甘油主要来源是从肥皂废液和油脂水解生产脂肪酸的废液中回收,年产量仅2万吨左右,而实际的需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法优化豆粕固态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SAS 9.1.3中的响应面分析法(中心组合一致精度设计)对影响豆粕固态发酵中蛋白质水解的四个主要因素(料水比,加酶量,发酵时间,接种量)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大豆蛋白水解度的影响。通过模拟二次多项式回归预测模型并建立了影响因素与响应值(水解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即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寻优得出,当料水比1:1.00,加酶量2.55%,发酵时间65h,接种量1.00%时水解度可达13.3%,且比优化前提高了56%。  相似文献   

4.
根霉植酸酶的研究:I.菌株的分离筛选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菌物系统》1997,16(1):70-73
  相似文献   

5.
极端微生物产碱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深海的38份水样和泥样中筛选到一株产蛋白酶的菌株DY-A,其最适生长温度为10℃,能适应较大范围的pH值和盐度,此菌株只在酵母膏存在的情况下产酶,不利用单一氮源,最适产酶条件为,pH10.0,10℃,接种量0.5%,200r/min摇床培养40-72h,粗酶液的最适作用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10,在pH9-12内稳定,是一碱性蛋白酶。  相似文献   

6.
从土壤中分离出的一株产葡聚糖酶酶活31 U/ml的野生菌株,经UV、^60Co、LiCl诱变筛选后得到了产葡聚糖酶高产菌株SB126,经发酵条件优化试验后检测其酶活达到85U/ml,较野生菌株提高了近两倍。葡聚糖酶摇瓶较适发酵条件为:装量30ml(250m1)、转速180r/min、pH7.0、温度30℃、接种量8%、发酵周期5d。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大豆肽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大豆肽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采用二水平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大豆肽发酵的8个因素进行筛选,获得影响最大的3个因素为料水比、MgSO_4、糖蜜.再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这3个因素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条件为料水比为1∶1.149、MgSO_4浓度为0.048%、糖蜜浓度为0.294%,在此条件下,优化后的大豆肽含量为21.74%,试验值与模型预测值只有1.21%的误差.  相似文献   

8.
灵芝深层发酵优良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灵芝种类多,种间与品种间的不同均可能引起有效成分在产量表达上的差异,为了能筛选适宜深层发酵法生产的灵芝菌株,以8个灵芝菌株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菌株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丝体及液体发酵的菌球萌发菌丝生长速度、液体发酵产物、子实体多糖等指标。结果表明:8个菌株菌丝体生长速度有一定差异,以灵芝G9、红芝早萌发且生长速度快,甜芝、紫芝、灵芝G8、血芝其次,灵芝5760、黑芝最慢。8个菌株深层发酵产物由于生物学特性不同而有差别,同时菌株菌丝体生物量与次生代谢产物多糖之间无必然的联系,甜芝菌丝体生物量最大但自溶速度最快,灵芝5760菌球细小,速度最慢,血芝次生代谢产物多糖最高。菌丝体多糖与子实体多糖比较,各个菌株的菌丝体多糖含量均高于子实体多糖含量。提取多糖工艺以超声波辅助破壁处理后,再以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的得率明显提高,紫芝、黑芝提高了2倍以上。  相似文献   

9.
液态发酵豆粕制备纳豆激酶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豆激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具有很强的纤溶活性,由于具有安全性好、作用迅速持久、成本低等优点,适合用于开发新一代的溶栓剂或保健食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研究探讨了以豆粕为原料液态发酵豆粕生产纳豆激酶的发酵方法。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发现影响产酶的主要因素有接菌量、发酵时间、培养基pH及豆粕含量,再由正交实验得到最优组合为接菌量1%,豆粕含量2%,pH为7.0,发酵时间48h,该条件下发酵酶活力最高达到4 429.6U/mL。本研究确定了以豆粕为原料制备纳豆激酶的最佳条件,为豆粕的合理使用和纳豆激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活性大豆异黄酮发酵豆粕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活性大豆异黄酮发酵豆粕(HSMF)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选取HSMF、普通发酵豆粕(SMF)和普通豆粕(SM)三种材料,分别制备不同浓度发酵豆粕的大豆异黄酮(SIF)提取液,测定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及苷元转化效率。[结果]发现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清除力和还原力与SIF浓度呈正相关,羟基自由基清除力和超氧阴离子清除力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达到一定浓度后保持稳定。当在浓度为100%时,HSMF、SMF、SM的DPPH清除力分别为58.56%、45.32%和31.01%,还原力分别为1.04、0.80和0.44,羟基自由基清除力分别为78.56%、70.54%和65.42%,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分别为61.59%、49.21%和17.53%,苷元型异黄酮所占比例分别为18.84%、50.90%和85.62%。[结论]利用复合益生菌发酵后的豆粕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SMF及SM(P0.05)。  相似文献   

11.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地衣芽胞杆菌产碱性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分别从酶浓度、pH值、反应温度和水解时间等因素来研究水解效果,在50℃,pH 10,酶浓度100 U/mL,水解2 h时水解效果最好,水解度达到31.45%。  相似文献   

12.
可改良棉粕蛋白的菌株选育及其发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棉粕蛋白质含量高达38%~50%,然而作为饲料其蛋白质品质较差,饲料利用率较低。为提高其蛋白质利用率,从自然界筛选出了能够高效降解棉粕大分子蛋白质的优良菌株4株,经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试验鉴定为Bacillus subtilis(2株,编号为H1和H7),Bacillus cereus (1株,编号为H9)和Aspergillus niger (1株,编号为P1)。通过单菌及组合发酵实验比较发现:最适宜菌种组合为B. subtilis(H1)和A. niger (P1)。两菌株组合发酵后,棉粕TCA-NSI(三氯乙酸氮溶指数)提高了25.34%,小分子多肽含量提高了11%,游离必需氨基酸提高了24%,蛋白质的体外消化率由44.56%提高到了78.61%,明显高于其他菌种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其组合发酵可有效改良棉粕蛋白品质,显著提高棉粕蛋白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产L—肉碱的菌种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D,L-肉碱(carnitine,β-羟基-γ-三甲胺丁酸)用浓硫酸脱水获得反-巴豆甜菜碱(trans-crotonobetaine),从本室保藏的菌株中筛选出1株能将反-巴豆甜菜碱非对称合成L-肉碱的菌株E.coliK74.利用它的休止细胞立体选择性地水合反-巴豆甜菜碱产生L-肉碱,起催化作用的酶是L-肉碱脱水酶,是一种可诱导的胞内酶,当培养基中加入反-巴豆甜菜碱并在部分厌氧条件下可诱导产生.如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硝酸盐或氧时,酶的合成受到抑制,在磷酸缓冲液中,E.coliK74休止细胞的最适反应条件是pH为7.8,温度为37~42℃.  相似文献   

14.
5株生物合成GABA酵母菌株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水果表皮、果园土、酒曲、泡菜等场所分离筛选到5株产生1-氨基丁酸(GABA)酵母菌菌株,其中4#酵母菌株的GABA产量最高,为3.653g/L。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测定,5株酵母菌株分别鉴定为3#属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4#和LJ3属于葡萄汁酵母(Saccharomyces uvarum),MQ属于红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 toruloides),JQ属于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  相似文献   

15.
实验通过紫外线两轮诱变的方法诱变选育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以实现提高2-酮基-L-古龙酸(2-KLG)产量的目的,获得1株高产2-KLG的菌株G5。结果证明该突变菌株在pH6.5—6.7的发酵培养基中与蜡质芽孢杆菌(Bcillus cereus)混合发酵,G5的平均糖酸转化率提高了13.49%,酸量达到83.6mg/mL,发酵周期缩短了2—3h。经连续10代转接发酵实验,证明其产酸稳定性较好。结论: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的突变体G5提高了糖酸转化率,缩短了发酵周期。  相似文献   

16.
固态发酵木薯酒精渣生产生物饲料菌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获得能混合固态发酵木薯酒精渣生产生物饲料的真菌组合.方法:利用木薯酒精渣堵养基,初筛能在其上良好生长的植物内生真菌菌株,再将这些菌株两两组合进行固态混菌发酵、添加酵母混菌发酵,测定产物中粗蛋白和粗纤维的含量,获得能有效降低木薯酒精渣中粗纤维、提高粗蛋白含量的菌株组合.结果:菌株G4与C15、Q4与C32混菌发酵效果最好,可将粗蛋白质含最从底物的1.42%分别提高到产物的16.08%与18.54%(于基),粗纤维含量从底物的32.41%降低到27.57%与26.59%.添加酵母培养后,两个组合产物中粗蛋白质含量可进一步提高到21.79%与23.56%,而粗纤维含量几乎无变化.结论:菌株G4(黑曲霉)、C15(白地霉)与郎比可假丝酵母,Q4(黑曲霉)、C32(青霉)与季也蒙假丝酵母可用作混菌固态发酵木薯酒精渣生产生物饲料的菌种.  相似文献   

17.
使用半纤维素平板法从土壤分离菌中筛选到产半纤维素酶活较高的真菌。将这些菌株在含玉米芯半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发酵,鉴定发酵液中还原糖产量,从中筛选出3株产还原糖较多的菌。将其发酵产物经柱前衍生,HPLC检测,发现其中DHC菌株的发酵产物以木糖和阿拉伯糖为主,而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大部分被利用,可用于发酵法联产阿拉伯糖和木糖。对DHC菌株通过菌落形态、孢子形态以及ITS区基因序列测序分析,初步确定该菌为亮白曲霉(Aspergillus candidus)。对于亮白曲霉产生的半纤维素酶国内外尚较少研究报导,可为开发利用新的微生物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种Vc二步发酵伴生菌的初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Vc二步发酵高效伴生菌的快速初筛方法。方法:通过测定OD650,以伴生菌进入对数期的早晚和对数期持续长短为判断菌株伴生潜力的依据。结果:10h前进入对数期,对数期持续时间约12h的菌株具有高效的促进小菌生长和发酵产古龙酸的潜力。概率为71%。结论:以伴生菌进入对数期的早晚和对数期持续长短为判断依据的新的菌株快速初筛方法,简便、高效,利于大规模初筛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从健康甜瓜植株的根、茎、叶和果实分离内生细菌,明确优良拮抗菌株的分类地位及其最优发酵条件。利用平板稀释法分离内生细菌,平板对峙法筛选黑斑病菌(Alternaria tenuissima)的优良拮抗细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使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优化发酵条件。分离共得到50株内生细菌,21株对细极链格孢具有拮抗作用,11株的抑制率达到70%以上,其中菌株G2的抑菌率最高,达76.41%,室内离体防效达44.90%,经形态特征和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最优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20 g、硝酸钠30 g、酵母膏10 g和水1 000 mL,最优发酵条件为摇床转速150 r/min,温度32℃,150 mL摇瓶装液50 mL,最佳接种量为0.2%,培养基初始pH为7.5,其最佳发酵时间为18 h。该结果为甜瓜黑斑病生物防治提供了菌种资源,也为甜瓜内生细菌G2的产业化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