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广泛应用,植物超微结构的研究日益与生理功能密切地结合起来。为了在超微结构水平上对某种特殊的化学成分(如核酸、蛋白质、酶或多糖等)鉴定或定位,发展了诸如酶的细胞化学、核酸的细胞化学等各种细胞化学方法。电镜的细胞化学尚处于初期阶段,对植物组织尤其如此,已用于动物组织方面的许多化学反应不能用于植物材料。核酸的细胞化学方法已有许多报导,但都是以动物组织为材料发  相似文献   

2.
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细胞化学研究Ⅰ.ATP酶超微结构定位田国伟,申家恒(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哈尔滨150080)用磷酸铅沉淀技术对小麦(Triticumaestivum)珠心细胞衰退过程中的ATP酶进行了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研究。结果如下:(1)初始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细胞分离技术的进步,可以从细胞中分离出各种细胞器;由于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逐步查明了各种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同时,细胞化学,放射自显影术,元素分析等方法与电子显微镜技术的结合,使我们得以探索各类物质在细胞内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4.
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细胞化学研究Ⅱ.酸性磷酸酶超微结构定位田国伟,申家恒(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哈尔滨150080)采用修改的Gomori法对小麦(Triticumaestivum)珠心细胞衰退过程中的酸性磷酸酶(AcP酶)作了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5.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酶超微结构定位与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ATP酶、G6P酶、5′ND酶的超微结构定位与活性。结果:1ATP酶主要定位在淋巴细胞膜下方,在内质网及线粒体等膜相结构也见到此酶的分布。G6P酶主要定位在内质网、线粒体等膜相结构。5′ND酶主要定位在细胞膜外表面。三种酶定位准确,颗粒清晰。2此结果与我们对人体淋巴结淋巴细胞酶超微结构定位结果相同。结果提示应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可以检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酶活性变化,对于判定免疫细胞功能状态,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小麦条锈菌吸器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康振生庄.  J 《真菌学报》1994,13(1):52-57
本文应用电镜技术和细胞化学方法,对小麦条锈菌吸器和入侵点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小麦条锈菌吸器由呈管状的颈部和顶端膨大的吸器体组成,颈部壁和吸器体壁相互连贯,均为两层,并且含有多糖物质。在颈部中段存在有一染色较深的颈环结构。观察发现吸器中的多核现象极为普遍。细胞化学染色表明:在吸器外间质内分布有多糖物质;经质白消酶解处理后,吸外间可观察到染色较深的纤丝状物质。在入侵点部位,吸器母细胞壁因局部增厚而呈  相似文献   

7.
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综述了园艺植物的器官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组织及细胞超微结构研究,逆境下不同器官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园艺植物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综述了园艺植物的器官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组织及细胞超微结构研究,逆境下不同器官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胡东维  张敬泽 《菌物学报》2004,23(1):122-125
通过电子显微镜和细胞化学标记研究了哈氏木霉分生孢子发育的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分生孢子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表明,分生孢子壁的发育是有个由薄而光滑到厚而有疣的过程;期间脂肪体在分生孢子和产孢细胞中不断累积,最后脂肪体沿着内壁排列成一层。免疫金标记结果显示,幼嫩的分生孢子壁中缺乏几丁质和纤维素,只有在成熟的分生孢子壁中含有几丁质;出乎意料的是在成熟分生孢子中发现有少量纤维素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中,我们在样品的固定,温育,包埋剂浸渍和聚合等主要过程中均使用微波照射,不仅缩短了制样时间,而且由于使用了小标本,间歇微波照射,低温水浴及适当延长样品在固定液中的时间等改进技术,使细胞超微结构和酶的活性都得以更好保存。酶染色清无扩散,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11.
豆科根瘤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ergerson等于1958年开创了豆科根瘤超微结构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一门崭新的学科和科研领域。根瘤超微结构研究是指运用各种电镜技术(包括超薄切片、扫描、冰冻蚀刻、放射自显影、细胞化学和免疫电镜等),在亚细胞水平上研究根瘤在发育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根瘤发育和固氮的关系。归纳起  相似文献   

12.
(1)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Osbeck)中肠肠壁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 :中国对虾中肠肠壁由内向外依次为上皮细胞层、结缔组织层、肌层和结缔组织层四层结构。中肠上皮有明、暗两种细胞 ,以暗细胞占多数 ,两种上皮细胞都具有从肠腔吸收营养物质和向结缔组织中转运营养物质的功能。 (2 )运用酶细胞化学技术 ,显示中肠组织细胞中的酸性磷酸酶 (ACP)和酚氧化酶 (PO)活性 ,电镜观察显示 :ACP阳性反应出现在明细胞顶部的圆形小泡和明、暗两种细胞的溶酶体中 ,暗细胞顶部聚集着大量ACP阴性反应的酶原颗粒 ,酶原颗粒主要由暗细胞合成并分泌。PO颗粒出现在患病虾肠壁结缔组织内解体的颗粒细胞上和游离于结缔组织中。结缔组织除具有维持上皮细胞的形态、贮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还在对虾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酶细胞化学在电子显微镜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显微镜术和细胞化学方法相结合,用来研究细胞内酶的分布,还是近十几年来的事情。由于细胞内酶定位和超微结构形态两者密切结合,可以用来观察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中细胞内酶的分布及演变,也可用这些酶作为标记物(marker)来研究细胞膜及细胞器。这项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内目前受到很大的重视,迄今在细胞超微结构上能够定位的酶大约有40余种。尽管这一技术目前还局限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β诱导模拟人类Alzheimer's病(AD)大鼠模型中海马CA1区细胞色素氧化酶的表达和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其与老年性记忆力减退的关系,揭示Aβ对神经元的毒性机制.方法通过将Aβ25-35注射入海马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使用Y形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运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大鼠海马CA1区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应用电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接受Aβ注射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P<0.05),线粒体数量及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海马CA1区脑组织细胞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相对于对照组也有显著的下降(P<0.05).结论 Aβ在神经退行性变中的作用可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表达下降及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导致的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苏铁白化苗研究系列报道之二。应用超薄切片和电镜观察技术对苏铁白化苗叶片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苏铁白化苗叶片细胞的超微结构与绿苗的相比有明显不同,前者的细胞质含量稀少,未见有结构完整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但见有呈支解、游离状的类似叶绿体片层的膜结构和内嵴几乎完全消失的退化线粒体存在;后者的细胞结构正常。  相似文献   

16.
高压冷冻和低温替代技术制备的发菜营养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建  王俊 《Acta Botanica Sinica》1998,40(10):901-905
应用高压冷冻和低温替代技术系统研究了发菜(NostocflageliformeBorn.etFlah.)营养细胞的超微结构并与常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化学固定、脱水和包埋后,细胞结构出现一些人为的改变。而应用高压冷冻和低温替代技术,细胞和胶质鞘之间不会出现大的间隙并且细胞质也很少收缩。细胞内各种膜结构清晰可见。有关大量细菌位于发菜的胶质鞘中以及细胞中具有大的液泡是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梭鱼脑垂体超微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梭鱼中,用电子显微镜能区别出6(或7)种形态的内分泌细胞类型。这些细胞与光学显微镜区分的6(或7)种细胞类型一致。促肾上腺激素分泌细胞和催乳素分泌细胞组成前-腺垂体;中-腺垂体由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促生长激素分泌细胞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细胞组成;后-腺垂体包括M1、M2细胞。对每种细胞类型的超微结构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并与其他硬骨鱼的相应细胞作了比较讨论。不同的硬骨鱼,在超微结构方面每种细胞类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梭鱼脑垂体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梭鱼中,用电子显微镜能区别出6(或7)种形态的内分泌细胞类型。这些细胞与光学显微镜区分的6(或7)种细胞类型一致。促肾上腺激素分泌细胞和催乳素分泌细胞组成前-腺垂体;中-腺垂体由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促生长激素分泌细胞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细咆组成;后-腺垂体包括M1、M2细胞。对每种细胞类型的超微结构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并与其他硬骨鱼的相应细胞作了比较讨论。不同的硬骨鱼,在超微结构方面每种细胞类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苏铁白化苗叶片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系苏铁白化苗研究系列报道之二,应用超薄切片和电镜观察技术对苏铁白化苗叶片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苏铁白化苗叶片细胞的超微结构与绿苗的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前者的细胞质含量稀少,未见有结构完整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但见有呈支解,游离状的类似叶绿体片层的膜结构和内嵴几乎完全消失的退化线粒体存在,后者的细胞结构正常。  相似文献   

20.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系的建立及高温对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差酶消化法和反复贴壁法在体外建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培养方法,以细胞流式术、免疫组化、免疫印迹、超微结构观察等方法对乳腺上皮细胞特性进行检测,并研究高温热刺激对乳腺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运用本方法建立的奶牛乳腺细胞系上皮特性及遗传特征完备;41℃1h的高温热刺激可使乳腺细胞染色质浓缩、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形成凋亡小体,说明高温可以诱发乳腺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