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为制定中国中年女性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了中国331个单位用显微镜计数法测定的41003例中年女性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八个地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年女性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与中国地理因素之间有很显著的相关关系(F=364.76,P=0.000).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一个回归方程:Y^=4.184+0.0002421X1-0.02921X4+0.0002582X7+0.08144X8±0.47.结论: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地理因素,就可以用回归方程计算这个地区的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依据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依赖关系,把中国分为八个区.  相似文献   

2.
中国青年人全血比粘度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淼 《生态学报》2000,20(2):251-254
为制定中国青年人全血比粘度参考值的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收集了中国各地用毛细管法测定的健康青年人全血比粘度参考值,并对其与地理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海拔高度是影响青年人全血比粘度参考值最主要的因素,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增大,青年人全血比粘度参考值也在逐渐的增大,相关性很显著。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2个回归方程。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地理因素,就可以用这2回归方程估算这个地区的青年人全血比粘度参考  相似文献   

3.
严艳  葛淼 《生物数学学报》2001,16(4):500-504
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老年前期人红细胞压积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海拔高度是影响红细胞压积参考值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葛淼 《蛇志》1998,10(2):5-7
目的为制定中国健康老年前期人全血比粘度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了全国各地用毛细管法测定的健康老年前期人全血比粘度参考值,并对其与地理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海拔高度是影响健康老年前期人全血比粘度参考值最主要的因素,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增大,健康老年前期人全血比粘度参考值也在逐渐的增大,相关性很显著。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二个回归方程。结论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地理因素,就可以用这二个回归方程估算这个地区的健康老年前期人全血比粘度参考值。依据健康老年前期人全血比粘度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依赖关系把中国分为青藏区,西南区,西北区,东南区,华北区,东北区等六个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制定中国中年男性红细胞压积正常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了中国380个地区用温氏法(Wintrobe)测定的32475例健康中年男性红细胞压积正常参考值,运用偏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对其与海拔高度(x1),年日照时数(x2),年平均相对湿度(x3),年平均气温(x4),年降水量(x5)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 5个地理影响因素值与中年男性红细胞压积正常参考值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 r1,2345=0.651,r2,1345= -0.039,r3,1245=-0.040,r4,1235=-0.281,r5,1234=0.125.运用因子分析将5个地理影响因素综合成两个公共因子F1,F2,并用其得分值代替原始数据推导出一个回归方程: y=48 464 0.1738F1-0.4125F2±4 5%结论:海拔高度是影响中年男性红细胞压积正常参考值的最主要因素.随着海拔高度逐渐增大,中年男性红细胞压积正常参考值也逐渐增大,相关性很显著.如果知道中国某地的地理因素值,可以用公因子的回归方程来估算中国某地的中年男性红细胞压积正常参考值.依据中年男性红细胞压积正常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依赖关系把中国分为青藏区,西南区,西北区,东南区,华北区,东北区六个区.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制定中国青春期男性肺活量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了中国用肺量计法测定72个单位的213881例健康青春期男性肺活量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海拔高度(X_1),年日照时数(X_2),年平均相对湿度(X_3),年平均气温(X_4),年降水量(X_5),气温年较差(X_6),年平均风速(X_7)的关系.结果:发现青春期男性肺活量参考值与地理因素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青春期男性肺活量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回归模型:Y=3024.77-0.131640X_1+0.022388X_2+2.381548X_3-1.344117X_4-0.030850X_5+7.881706X_6+39.820870X_7±557.93,并用Arcgis软件中的空间差值内插出中国青春期男性肺活量参考值的空间趋势分布图.结论:知道中国某地的地理因素,就可用此模型估算该地区青春期男性肺活量参考值,同时也可用空间趋势图直观的得到中国任何地方的青春期男性肺活量参考值.  相似文献   

7.
为制定中国健康中年男性全血比粘度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收集了中国各地用毛细管法测定的健康中年男性全血比粘度参考值,并对其与海拔高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增高,健康中年男性全血比粘度参考值也在逐渐的增大,相关性很显著,用一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一个回归方程,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海拔高度,就可以用回归方程估算这个地区的健康中年男性全血比粘度参考值。  相似文献   

8.
葛淼  葛鑫 《蛇志》1997,9(4):33-35
为制定中国健康中老年女性红细胞压积参考值(温氏法)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了312个单位15608例健康中老年女性的红细胞压积参考值(温氏法)与5项地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发现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增大,红细胞压积参考值也逐渐的增大;用数学回归的方法推导出了一个多元回归方程。结论可以依据红细胞压积参考值(温氏法)与地理因素的依赖关系把中国分为青藏区、西南区、西北区、东南区、华北区、东北区等6个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山西省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机体免疫状态的分析和肿瘤患者的免疫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山西省1 238例健康成人体检人群,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计数和相对计数。结果:确定了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并发现CD3~+T细胞相对计数和绝对计数、CD4~+T细胞相对计数、CD8~+T细胞相对计数和绝对计数、NK细胞相对计数和绝对计数、CD19细胞相对计数和绝对计数、CD4/CD8比值在不同年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不同性别之间CD8~+T细胞相对计数、CD4~+T细胞绝对计数和CD19细胞绝对计数无统计学意义,CD3~+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相对计数和绝对计数、CD4~+T细胞、CD19细胞相对计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初步建立了山西省健康成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参考值范围,为机体免疫功能的评价和肿瘤免疫治疗、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葛淼  姚忠诚 《生物学杂志》1998,15(3):10-11,18
为制定中国健康中年男性全血比粘度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收集了中国各地毛细和法测定的健康中年男性全血比度参考值,并对其与海拔高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增高,健康中年男性全血比粘度参考值也在逐渐增大,相关性很显著,用一顺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一个回归方程,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海拔高度,就可以用回归方程估算这个地区的健康中年男性全血比粘芳参考值。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当前评估左心室容量和功能仍常用正常值范围,个体化分析也仅使用体表面积进行校正。尚缺少个体化因素相关的大样本参考值和预计公式。方法: 本研究纳入美国加州洛杉矶县南湾地区1200名健康志愿者,其中男807女393,年龄20岁-94岁,心脏CT造影(CTA),经过高精度三维成像技术处理,计算左心室容积在收缩和舒张过程中的连续动态变化,测定左心室(LV)容量和功能指标: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和心输出量(CO)。将以上指标与一般特征指标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以探索正常人预计值计算公式。结果: 男性除LVEF小于女性外(P<0.001),其余各指标均大于女性(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 性别、年龄、身高和体质量均为EDV、ESV、SV的独立影响因子(P<0.001); 而CO仅受年龄、性别、体质量显著影响(P<0.001),但与身高无关(P>0.05)。CO的预测公式CO (L·min-1)= 6.963+0.446(Male) -0.037×年龄(yr)+0.013×体质量(kg)。结论: 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均影响左心室容量和功能,建立预测值计算公式,对心血管疾病的无创评估和个体化精准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系统收集了我国125个地区的藓类植物区系资料,统计了种和属在这些地区的分布频度。以藓类种数超过100的73个地区为研究对象,以科所含的种数为指标,应用除趋势对应分析和模糊均值聚类基础上的主坐标排序,对我国藓类植物区系的区域分化特点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分布频度增加,种和属数均呈指数式下降,绝大部分的种和属仅在极少数地区有记录。根据藓类植物的区系组成,73个地区可分成5组:第1组涉及华东、华中和西南的12个地区;第2组包括西北、华北为主的16个地区;第3组为人为干扰强烈的长三角等15个地区;第4组包括以华南为主的热带、南亚热带区域的19个山地;第5组包括西北、东北和西南的11个温带或高海拔山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藓类区系报道在种类鉴定中可能存在比较普遍的误定现象,从而造成绝大部分种类局限于狭窄地理区域的假象。  相似文献   

14.
Evaluation of achievement of set targets is a necessary step in landscape planning in order to learn from the past, reassess implemented measures and enhance trust in public managers and institutions. Though it is commonly accepted that indicators play a major role in such evaluations, so far no accepted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planning outcomes exists. Furthermore, th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indicators and reference values to effectively assess conditions of landscapes and determine whether observed developments can be considered positive or negative remains challenging. Our study contributes to much-needed research on this topic with a proposed evaluation framework built on goals, indicators and reference values. We analyzed the landscape section of eight Swiss cantonal comprehensive plans to specifically address (1) whether currently tracked indicators suffice to evaluate landscape-planning goals; (2) what a minimal set of landscape indicators for regional planning might look like; and (3) how the ratified value approach could be operationalized to develop reference values for landscape indicators. All eight plans have a similar hierarchical goal system with six major landscape goals, up to 18 themes and 21–33 subordinate goals. The studied cantons track from 29 to 84 indicators. We found a considerable imbalance in the ratio between subordinate goals and indicators, with comparatively few indicators being tracked to assess visual and recreational landscape quality. Our proposed minimal indicator set is well balanced since it lists 5–7 indicators for each theme. The general procedure for modeling reference values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protection status of a landscape is a proxy for high societal appreciation of a place. Consequently, indicator values for these areas would reflect reference values (ratified values). We illustrate the procedure with the exemplary indicator impervious surface. The proposed indicators and maps are powerful tools for outcome evaluation and also facilitate benchmarking, i.e. interregional comparisons of landscape qualities, which could be very useful for landscape planning in Europe.  相似文献   

1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