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同茶园生态环境对茶树生育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茶树是一种喜荫好湿的多年生作物,它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及其高产稳产的获得,与茶园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而茶叶品质的形成和优劣则更受生态环境制约。为探讨不同茶园生态环境对茶树生育及茶叶品质的影响,特于1984—1986年在“凫绿”产地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2.
不同栽培模式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陕南茶区的纯茶园、塑料大棚茶园、松茶间作茶园及林篱茶园4种常见栽培模式的茶园生态环境(包括小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和茶叶中各项生化指标(包括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酚氨比、茶水浸出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茶园小气候因子有显著差异.相对于纯茶园,塑料大棚茶园、松茶间作茶园和林篱茶园能更有效地改善光照条件、降低环境温度、提高土壤水分和有机质含量、增强空气湿度,提高土壤养分状况.3种复合式茶园茶叶品质也较纯茶园显著提高,氨基酸和茶水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纯茶园茶叶,而茶多酚含量却显著低于纯茶园茶叶.因此,林茶复合栽培模式和大棚模式茶园的生态环境更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茶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茶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系统调查,测定了不同茶园昆虫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福州茶区节肢动物有85种,其中害虫48种,天敌28种,其它9种.茶园昆虫群落特征参数随时间、茶园类型、茶树空间(部位)等不同而变化.每年以5-6月和9-10月昆虫群落丰富度(S)、样本数(N)、多样性指数(H)和优势度(D)最高.生物农药示范茶园S、H明显高于常规化学防治茶园的,同时,天敌种类及数量分别是化学防治茶园的1.28和2.50倍.  相似文献   

4.
果实采收前套袋对湖景蜜露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光对湖景蜜露桃果实成熟的影响。用1层、2层和3层橘黄色果袋(透光率分别为27.0%、13.9%和8.2%)为完全花后(DAFB)50d的果实套袋。分别在111、114、117、120DAFB(果实硬熟期)和124DAFB(果实完熟期)测定乙烯、呼吸速率和果实品质。套1层和3层袋的果实乙烯生成速率高于其他处理。111和114DAFB时,未套袋果实呼吸速率最高,其余测定期1层套袋果实最低。完熟期未套袋果实£值较高,而色角ho值较低。果实硬熟期前未套袋果实硬度高于套袋果实,完熟期则是套3层袋果实较高。完熟期套1层袋果实TSS高于其他果实。套1层袋果实分别在硬熟期和完熟期生成了最高量的内脂类物质和γ-癸内酯。根据以上结果可以认为完全花后50d左右,用一层橘黄色果袋为果实套袋,可以生产具有丰富桃香气的高品质桃果实。适当的光照强度明显增加了桃果实果香型香气物质,尤其是γ-癸内酯的合成。  相似文献   

5.
五种芳香类挥发物质对酪蝇的引诱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不同浓度(1.0×10-6,1.0×10-5,1.0×10-4和1.0×10-3mL/mL)水杨醛、水杨酸甲酯、苯乙醛、苯甲醛、桂醇5种化合物对酪蝇Piophila casei(L.)成虫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1.0×10-6和1.0×10-5mL/mL苯乙醛,1.0×10-6mL/mL苯甲醛,1.0×10-5和1.0×10-4mL/mL水杨醛均对雌、雄虫表现明显的引诱效果。1.0×10-3mL/mL苯乙醛、水杨醛和苯甲醛对酪蝇雌、雄虫具有明显的驱避效果。桂醇和水杨酸甲酯在所测试的浓度范围内对雄虫具有明显的驱避效果。水杨酸甲酯在浓度为1.0×10-6mL/mL对雌虫有明显的引诱效果,其它浓度均对雌虫有明显的驱避效果。桂醇对雌虫有明显的驱避效果。这表明在高浓度时芳香物质对酪蝇成虫有驱避效果,在低浓度时对酪蝇成虫有引诱效果。  相似文献   

6.
茶园土壤及与茶叶中微量元素锌硒含量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生长的环境适应及其内含物质功能和变化规律的研究已成为热点问题。该研究对贵州省地标品牌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4个样地12个样点茶园土壤及其对应种植点茶叶样品中锌硒含量变化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4个样地中,3个样地的锌含量都是原土高于种植土,而硒含量没有明显规律性变化;各主产区土壤锌硒含量的标准差均大于均值的5%,土质均匀度都较低;(2)4个样地新叶(一芽二叶)与老叶的锌含量都呈现显著差异,而硒在新叶和老叶中的含量差异无明显变化规律;(3)锌元素在茶树体内转移现象明显,由老叶向新叶中转移,新叶中含量较高;硒元素在新叶和老叶中的含量变化不明显。新叶中锌的含量与其0~20 cm表层土样和21~40 cm深层土样中锌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768;而新叶硒的含量与0~20 cm表层土中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茶叶中锌硒主要是通过茶树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和传输,但其吸收转移效率不由土壤中的含量多少直接决定,还受到茶园土壤质地、茶园温湿度等环境管控因素的影响,锌硒微量元素参与茶树体内的生理作用和代谢途径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进一步探索茶树吸收与转化锌硒微量元素的存在形态和作用机理,了解不同产区茶叶中微量元素锌硒含量与其茶园土壤的关系,对于生产适宜于人类身体健康适当锌硒含量的有机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Phnerochaetechrysosporium木质素降解酶系降解木质素及其模型物的主要特性,催化降解多卤芳香污染物如多卤酚、多卤联苯二喔英以及各种染料的机制和特点。这种处理可以达到理想的降解和矿物化效果,但培养条件和污染物的具体结构对降解有明显影响;与细菌处理相比不产生新的有毒物质,有重要现实意义。P.chrysosporium处理多卤芳香污染物及染料污染物,具不可多得的优势,是解决上述污染潜在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设施巨峰葡萄二次果果实品质及芳香化合物组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设施栽培下巨峰葡萄二次果果实品质及芳香化合物组分,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及气相-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芳香化合物含量,研究其果实品质及芳香物质相对含量与露地巨峰葡萄的差异。结果显示:(1)巨峰葡萄二次果较露地巨峰葡萄果实的单粒重、纵径、横径分别减少了8.23%、11.74%、10.63%,果实总糖含量提高了8.59%,可滴定酸含量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果肉Vc含量(1.47mg·kg-1)显著低于露地果实(2.00mg·kg-1),果皮原花青素含量(24.40mg·g-1)是露地果实的3.37倍,果实色泽较露地果实显著加深。(2)巨峰二次果中醛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高,为53.55%;露地巨峰中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高,为61.36%;乙酸乙酯在露地巨峰(51.00%)和二次果(33.65%)中的相对含量均较高,说明二者均具有明显的草莓香味;但巨峰二次果中相对含量最高的芳香化合物是2-己烯醛(41.14%),且显著高于露地果实中的相对含量(16.31%)。研究表明,巨峰二次果的总糖含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巨峰,但二次果的果粒小;由于葡萄果实中的2-己烯醛对其芳香化合物的组分构成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改变了葡萄的果实风味,因此设施栽培下巨峰葡萄二次果果实在风味上与露地栽培果实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吴丽黛(安徽省合肥市科技咨询中心,合肥230001)氟虽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人体内平均含量为37μg/g,含氟量过多或不足,均不利于人体健康,而当人体含氟量过多时造成患氟斑牙、氟骨症等。而过量氟可致氟中毒,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氟...  相似文献   

10.
现代战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争对生态环境各个方面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按照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备战期、战争期和战后, 分别论述了不同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中战争期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又可根据战争使用武器的性质分为常规武器、生物化学武器、以及核武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丘陵地区茶树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茶树[Camellia sinensis(L,) KuntZe]具有喜温、喜湿、喜酸性土和耐荫的特性。生育环境不良,茶叶产量和品质均差。因此,如何  相似文献   

12.
茶园杉木防护林带生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茶树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喜荫、喜温、喜湿的特性。单一茶园种植的茶树处于阳光的直射状态,光温条件不适合茶树生长发育的要求,茶树生长不良,降低茶叶产量和品质,并引起茶园土壤侵蚀,茶园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据资料报道,茶园间种梨、柿、板栗、杨梅、橡胶、湿地松等植物,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茶园,改善了光温条件,获得较  相似文献   

13.
14.
贵州茶区茶树生态因子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是茶树原产地之一,省内平均海拔在1000m以上的地区,占总面积的56.1%,由于山高多雾,茶叶自然品质较好,鲜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丰富,且成分比率协调,所产中小叶种红碎茶及珍品名茶都匀毛尖、羊艾毛峰、遵义毛峰、湄江茶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我国南方得天独厚的茶区。本文拟从该区自然条件出发,着重阐述区内气候、土壤、海拔等生态因子对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茶园生态条件的主要治理措施,以提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生态控制茶园内害虫、天敌种类及数量的季节变化规律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邓欣  谭济才 《生态学报》2002,22(7):1166-1172
对衡山生态控制茶园内害虫,天敌种类及数量季节变化的系统调查与排序分析表明,生态控制茶园由于生态环境优良,长期不使用化学农药,使得害虫,天敌种类多,数量少,群落间处于较好的平衡状态,群落的季节变化明显受到气候条件、茶树生育期和茶园采摘的影响,害虫、天敌的年消长规律与茶树的生长规律基本相同,即每年的11月份至翌年的3月份为茶树,害虫与天敌的越冬期;5至9月份为活动高峰期,茶树旺盛生长,害虫,天敌大量繁衍活动;4和10月份是过渡期,茶树,害虫与天敌均由越冬转入活动或由活动转入越冬,体现了天敌-害虫-茶树之间的追随与平衡状态,根据各个时期群落的特点可以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因此,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加强茶园管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是茶园害虫生态控制的基础和保护。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重建的制度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自然环境保护制度的变迁L·E·戴维斯、D·C·若斯认为 ,制度变迁有两种形式 ,即诱导性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 ,诱导性制度的变迁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制度创新过程 ;强制性制度变迁是代表绝大多数人利益的政府通过法律等方式实行强制性制度的过程。由于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基础和文化心态等诸多方面与西方不同 ,新中国成立后 ,自然环境保护制度一直是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制定实施的 ,是一个由行政政令为主导向由法律法规为主导的变迁过程 ,行政政令与法律法规并不是截然分离的两个部分 ,而…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态环境榆耳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榆耳(GloeostrumincarnatumS.Ito&Imai)是东北地区特有的一种食用兼药用野生高等真菌,它不仅可以食用,而且民间常被用来治疗痢疾,是一种经济及应用价值极高的真菌。通过几年的野外调查,从东北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分离到10株...  相似文献   

18.
午子绿茶香气物质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选用春、秋两季的午子绿茶样品,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富集其芳香物质,经GC-MS分析,共鉴定出112种化合物,其中春茶102个组分、秋茶96个组分.不同生产季节绿茶中香气物质构成种类基本相同,其含量分布存在差异.苯乙醇、苯甲醇、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壬醛、咖啡因、香叶醇、β-芳樟醇、1,2,4a,5,8,8a-六氢-4,7-二甲基-1-异丙基萘等化合物作为午子绿茶中主要的香气物质,对于构成其特征风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