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喙蚤蝇属Trophithauma Schmitz是一形态特异的类群。其雌性种类口上片延长,喙长,腹部第4—6背板特化成腺体。目前全世界仅记载6种。我国只记载1种(刘广纯等,1993)。本文描述1新种。模式标本存于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昆虫标本室。黄腰喙蚤蝇Trophithauma gastroflavidum Liu,新种。雌:体长2 mm。额黑色,有光泽。触角第3节黑色,球形;芒0.6 mm,具较长绒毛。下颚须黑色,具短鬃。胸背板和侧板下半部黑色;侧板下半部浅黄色。小盾片鬃1对,短毛1对。腹部第1节浅黄,其它节黑色。第Ⅳ—Ⅵ背板高度特化。翅长1.8 mm;前缘脉指数0.58,各段比2:1.6:1,前缘脉纤毛0.04 mm。腋区鬃3根,平衡棒浅黄。前、中足浅褐,后足深褐。中足栅毛列达胫节2/3;后足胫节栅毛列完整,具后背纤毛列。正模:♀,云南勐养,1991-Ⅵ-8,刘广纯采。  相似文献   

2.
著者等于东北、西北地区发现蚤目五新种新亚种。谨报导如下:1.中华巨槽蚤Megabothris sinensis Dou et Ji新种 前胸栉刺19根。下唇须之长达不到前足基节末端。额鬃列4根,眼鬃3根,第二列后头鬃3根。第八背板气孔特大,特别是蚤。 本新种较近扇形巨槽蚤M.rhipisoides Li & Wang,1964.  相似文献   

3.
喙蚤蝇属TrophithaumaSchmitz是一形态特异的类群。其雌性种类口上片延长,喙长,腹部第4-6背板特化成腺体。目前全世界仅记载6种。我国只记载1种(刘广纯等,1993)。本文描述1新种。模式标本存于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昆虫标本室。黄腰喙蚤蝇TrophithaumagastroflavidumLiu,新种雌:体长2mm。额黑色,有光泽。触角第3节黑色,球形;芒0.6mm,具较长绒毛。下颚须黑色,具短鬃。胸背板和侧板下半部黑色;侧板下半部浅黄色。小盾片鬃l对,短毛1对。腹部第1节浅黄,其它节黑色。第Ⅳ-Ⅵ背板高度特化。翅长1.8mm;前缘脉指数0.58,各段比2:1.6:1,前缘脉纤毛0.04mm。腋区鬃3根,平衡棒浅黄。前、中足浅褐,后足深褐。中足栅毛列达胫节2/3;后足胫节栅毛列完整,具后背纤毛列。正模:♀,云南勐养,1991-Ⅵ-8,刘广纯采。  相似文献   

4.
记述异蚤蝇属1新种:双鬃异蚤蝇Megaselia bisetalis sp.nov..模式标本存放于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双鬃异蚤蝇,新种Megaselia bisetalis sp.nov.(图1~3)雄性额红褐至黑褐;额宽稍大于侧高;密布细毛;纵沟明显.触角上鬃4根,不等.前额间鬃几与触角上鬃同高.后额间鬃略低于后额框鬃,4根鬃等距排列.颊鬃2根,侧颜鬃5根.触角第3节黄褐色,端部褐;球形;芒具微毛.下颚须浅黄,具较长鬃.胸黄褐色,侧板略浅;小盾片 鬃1对,短毛1对;中侧片光裸.腹部腹面黄色;背板大部分黄褐色,尾器黑褐,生殖背板两侧各具长鬃1根.肛管黄色,端毛粗大.翅长1.04~1.10mm,前缘脉指数0.41 mm,各段比3.75∶1.75∶1.00.平衡棒黄褐.足黄色,前足胫节具前背刺1列;基跗节细长.中足胫节栅毛列达端部1/4,后背纤毛6根.后足胫节栅毛列完整,后背纤毛10根,缺前背纤毛.体长1.2mm.雌性体长1.2~1.6 mm.翅长1.3~1.4mm.前缘脉指数0.43,平衡棒褐色.腹背板褐色,腹面黄色.正模♂,广东顶湖,1992-04-24,刘广纯、王敏采;副模3♂♂,5♀♀,采集记录同正模.词源:新种种名据其尾器特点而拟.  相似文献   

5.
王敦清 《昆虫学报》1974,(1):117-119
1966年3月在福建省建瓯县采到一新种的跳蚤,属于Neopsylla属中的stevensi种团,其形态特征与已知各种均有区别,故订为新种,命名为狭窦新蚤新种Neopsylla stenosinuata sp.nov.。 形态记述 头部(图1)眼鬃4根,位于颊栉上前方的1根较小,额鬃7—8根,后头鬃3列,数为5—6—6。额三角突比较发达。下唇须略超过前足基节之半。前胸栉具22根刺,雌性前胸背板主鬃列前方尚有1列小鬃,两侧约6—7根。中胸背板颈片内侧有1—2根假鬃。  相似文献   

6.
距蚤属Spuropsylla,新属 属征:中型蚤,与副角蚤属(Paraceras)接近(图1)。♂触角第一节不特别大,第二节的端鬃不特别长,不能达到棒节之半。下唇须5节,其末端至少可达到转节之半。后头鬃列较少,♂2列,♀1列。 中胸背板和腹部前几节背板在端小刺的背方有锯齿状的膜质边缘。后足胫节外侧只有1纵列鬃。♂后足第一跗节后下角有一根巨大的距形刺鬃(据此命属名);第二跗节约中部有一横切刻,并生着一横列鬃(图3)。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青海省地方病防治所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蚤目研究的第四报。文中记述的四个新种和亚种的模式标本除注明者外,都收藏于本所动物科的标本室。 鼯鼠丽蚤Callopsylla petaurista新种 鉴别特征 本新种可用下列雄性独特的特征和雌性特征的组合与丽蚤属(CallopsyllaWagner)的任何种相区别:第ⅤⅢ腹板之端具独特的三角形的骨化结构;可动突后缘上方有2支相距较远的棘鬃,其鬃基间的距离与不动突中段最窄处的宽度差不多。♀臀前鬃只有2支,与一般3支者不同;受精囊的膨部虽呈常见的椭圆形,但其丘部显长于膨部,前者长度约为后者的1.5倍,而交接囊则缺乏骨化褶。 种的记述 头部:额突在额缘中点之下。额鬃列为1—3支。后头鬃共3列(包括缘鬃列),分别为1(0),1—2,4—6支鬃。下唇须长度超过前足转节之端。 胸部:前胸栉两侧共18—20根栉刺,背刺长度短于前胸背板。中胸背板颈片有假鬃5支。后足股节外侧有2—4支鬃,内侧有7—11支鬃。前、中、后足胫节后缘切刻数分别为6,7,7。  相似文献   

8.
怪单蚤 Monopsyllus paradoxus Scalon, 1950 1。眼发达。下唇须接近前足转节。无额突。额鬃列4根,第1后头鬃列有1根小鬃,臀前鬃为1根。第8腹板发达,有4根长端鬃,其端膜几呈弓形,两端均生有小毛。可动突上段后缘有2根相距较近的短钝的刺鬃。不动突呈较窄的圆锥形,仅达可动突高的1/2左右。抱器体相当窄。阳茎弹丝在本种非常发达而独特,其卷曲可达7—8圈,依此很容易与本属的其它种相区别。  相似文献   

9.
狭额纤蚤Rhadinopsylla (Actenophthalmus)stenofronta,新种 鉴别特征 本新种的形态与近缘纤蚤 Rh.(A.)accola Wagner,1930接近,但据以下特征可与该种区别:1)额部颇为狭窄(故名),额突至口角距明显地短于口角至颊栉第1刺基距,2)下唇须较长,达到()或超过()前足基节末端;3)第8腹板外侧下方具长鬃4根,第9腹板后臂与前臂约等长而末端圆;4)后足第2跗节端长鬃未达第4节中部,第7腹板后缘下部的凹陷较窄而深,后腹叶甚长于中叶。(近缘纤蚤的额部形态如图8所示)  相似文献   

10.
青海西藏吉林内蒙古四省区蚤类畸形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广登  马立名 《昆虫学报》1989,32(1):105-109
在青海、西藏、吉林、内蒙古四省区,共收集畸形蚤10种22只。分析这些标本和我国过去的报道(李贵真、王敦清,1973;叶瑞玉等,1983),将有助于蚤类的形态学研究和正确分类鉴定等工作。 文内测量单位为微米。括号内数字为10个正常标本测量均值。 1.头部畸形: 五侧纤蚤(Rhadinopsylla dahurica)♀:图1。额部深凹,凹底达到触角沟前缘。凹陷使眼鬃列2支鬃距离延长,额鬃列仅剩后边1支鬃,另在凹陷下方有数支小鬃。青海省共和县,达乌尔鼠兔(Ochotona daurica),1975。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地方病防治所在除害灭病的群众运动中采集大量蚤类标本,经鉴定其中有鬃蚤属一新种。现记述如下。中间鬃蚤Chaetopsylla(Chaetopsylla)media,新种 鉴别特征 本种根据其额突为脱落型应属于鬃蚤亚属Chaetopsylla,从其下唇须长度  相似文献   

12.
近从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采获的一批蚤类中,经鉴定研究,发现圆指额蚤一新亚种,兹记述如下。 圆指额蚤上位亚种Frontopsylla(Frontopsylla)wagneri superjecta,新亚种 鉴别特征 新亚种与圆指额蚤Frontopsylla wagneri Ioff,1928的指名亚种和天山额蚤F.tianshanica Schwarz,1953为近缘,具体表现在眼鬃列均为4支,两性外生殖器比较近似。但新亚种的下列性特征,与上述近缘蚤易于鉴别:(1)抱器不动突高达可动突前缘2/3—3/4,明显高于指名亚种(内蒙西苏尼特旗、松道里、昭乌达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从内蒙古凉城和东胜的长尾仓鼠和小家鼠等鼠体或巢中收集到一批跳蚤,经鉴定认为是一新种,兹记述如下: 端平双蚤,新种Amphipsylla apiciflata sp.nov. 鉴别特征 依据后头第1鬃列只有1根鬃,下唇须长达前足基节3/4等特征,新种属于矩凹双蚤种团schelkovnikovi group.它与细钩双蚤A. tenuihama Wu, Liu et Ma,  相似文献   

14.
1973年我们在陕西省卫生防疫站所收藏的一大批蚤类标本中,发现一个新属新种,它属于蚤目角叶蚤科,兹记述如下。 巨胸蚤属Megathoracipsylla,新属 此新属较近单蚤属Monopsyllus Kolenati,1857,但有不少属征易于区别。 鉴别特征 主要是前胸背板特长,其长连同前胸栉在内约等于中胸背板(包括颈片),远较窄短的后胸背板为长;无额突,额除眼鬃列和后头除后缘鬃列外,各具1根  相似文献   

15.
1989年4月19日于宜宾地区屏山县新市区室内捕获的蝙蝠(学名待鉴定)体上拣到一只跳蚤,经鉴定为一只雄性印度蝠蚤Ischnopsyllus(Hexactenopsylla)indicus Jordan,1931。现将主要特征描述如下。本蚤具有六栉亚属的特征,胸部和腹部共有8列栉(各列栉刺数均在原描述的波动范围之内),中胸背板无特殊的长鬃或竖鬃。♂抱器可动突较长鬃蝠蚤Ischnopsyllus(Hexactenopsylla)comans Jordan et Rothschild,1921者狭长,后上角更为突出;不动突宽短,后突大而圆,基节臼鬃为2根亚刺鬃;第9腹板后臂前叶狭长,端部略呈牛角状向前翘,腹缘3根鬃近等间距排列,第8…  相似文献   

16.
王敦清 《昆虫学报》1959,(3):269-271
头部 头部引长。额部呈均匀的弯曲,额三角突(Frontal tuberle)明显,紧靠在第一个颊栉刺的前方。额部具4根额鬃,第一根位于额三角突的后方,第二根位于第一根的后上方,第三根在触角沟的前方,第四根位于触角沟的前上缘。第二第三根额鬃较第一第四根者为粗。此外,额部尚有若干极小细鬃。颊栉(Genal ctenidium)由2根末端尖锐的刺组成,第二根比第一根更为尖锐。眼退化,留下近圆形的痕迹。雌雄触角梗节(Pedicel)上的  相似文献   

17.
五指异蚤蝇Megaselia wuzhiensis,新种(图1~3) 雄性:额宽0.42mm,黑色,稀布细毛,纵沟细。触角上鬃4根,下对稍短;上对和下对间距分别是额宽的1/4和1/6。前额间鬃低于前额眶鬃及上触角上鬃,距眼缘和纵沟的距离比为1:3~1:2。后额间鬃低于后额眶鬃,四根鬃等距排列。触角第三节黑褐:芒亚端生,具微毛。下颚须黄色,具鬃5~7根。胸黑色。背中鬃2根;小盾片鬃2根,小毛2根:中侧片具毛,缺单鬃。翅长2.6mm。前缘脉指数0.53,各段比2.6:2.9:1,纤毛(最长)0.:24mm。腋区鬃3~6根。平衡棒黄褐色。足褐色,前足胫节0.68mm,跗节细长,各节长大于宽。中足胫节栅毛列伸达胫节端部1/5;后背纤毛7~9根。前背纤毛弱。后足股节1.2mm,腹缘细毛8~12根。胫节栅毛列完整,后背纤毛9~11根,强大:缺前背纤毛。腹部暗黑。背板Ⅱ和Ⅵ较长,其余背板近等长。背板稀被毛,两侧和后缘较多。尾器黑褐色,生殖背板两侧中部具鬃状毛;端部具小毛。肛管黄褐色。体长2.13~2.38mm。 正模:♂,海南五指山,1992—Ⅳ-16,刘广纯、王敏采:副模:5♂♂,同正模。 本种与缅甸产的M.atricornis Beyer相似,但后者前缘脉第二段短于第一段,额前侧鬃低于上触角上鬃。新种模式标本存于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标本室。  相似文献   

18.
西吉新北蚤Nearctopsylla(Neochinopsqlla)Xijiensis Wu,Chen et Li,1986的原描述发表在《中国动物志》昆虫纲,蚤目中,但无雌性。1982年夏作者在宁夏海原山门地区调查中获得一批本种标本。兹对雌,兹对雌作初次描述,并对雄性形态补充如下:鉴别特征西吉新北蚤与短指新北蚤Nearctopsylla(Neochinopsylla)brevidigita Wu,Wang et Liu,1965接近,但早蚤具下列特征可区别:(1)第7腹板弧形浅凹的上叶低于该种者,位于后缘中线以下,甚至在下2/3处。(2)第7腹板侧鬃5—6根分布于凹陷的前方,另前方小鬃2(0—3)根。(3)受精囊尾部仅略长于头部,末段圆钝…  相似文献   

19.
方形茸足蚤GeusibiaquadrataGong ,1992是作者根据云南西部泸水县高黎贡山西坡采获的一只雄性标本记述的 (动物分类学报 ,17( 3 ) :363~ 365)。 1997年 10月 ,作者又从当地采获 4♀♀ ,3♂♂该种标本。本文首次记述雌性 ,并对雄性的部分形态作补充。方形茸足蚤GeusibiaquadrataGong ,1992本种♀与结实茸足蚤G .torosaJordan ,1932形态非常近似 ,但与后者主要区别在于 :前胸背板栉刺明显腹向下弯和其背刺长度通常大于背板宽度 ;受精囊头部与尾部的宽度和长度近相等和具有相对较短的椎…  相似文献   

20.
额蚤属三新种和新亚种记述(蚤目:细蚤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1958至1960年间分别从云南和四川的啮齿动物体上采得额蚤属(Frontopsylla Wagner et Ioff)跳蚤多次。经鉴定,其中除已知种外另有三个新种和新亚种,兹分别记述如下。 1.巨凹额蚤 Frontopsylla megasinus Li et Chen新种 鉴别特征 巨凹额蚤新种在亲缘上与台湾狭指额蚤(F.nakagawai taiwanensis Jameson et Hsieh,1966)接近:在形态上,它们的雄性Ⅷ背板和腹板、抱器突、可动突以及Ⅸ腹板的形状都相似。Ⅷ背板后缘都有一列长而柔的鬃;Ⅷ腹板都狭而长,后缘有刺形鬃;抱器突都较长,达可动突前缘中段以上;可动突都较狭长,略成矩形,后上角有一粗壮而色深的刺形鬃;Ⅸ腹板后臂细长,腹缘中段前方有刺形鬃一列3个等。在宿主方面,它们都寄生于Apodemus属动物,也说明它们是近缘的。本新种与该亚种的区别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